《唐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骑-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加微微吃了一惊:“强盗?莫非是那伙什么巨寇?”
    “这个就不知道了,反正凶悍得很,他们忽然从山谷里出现,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阿里迪赫坎派了马赛队长,带了一队骑兵突围来求援,但中途又被一队强盗截住,只有我们两个闯了过来。将军,你快去增援吧。”说着递上了求救的书信,那信上带着血迹:“马赛队长被强盗射死了,临死前将信交给了小的。”
    巴加接过书信,忽觉得来报信这人不像个回纥,又问:“你们叫什么?是怛罗斯哪一营哪一部的?”哪一营是问编制,哪一部是问族系。
    那人说:“小的叫马小春,这个叫干猴子,我们都是下巴儿思的牧奴,两日前阿里迪赫坎忽然到了下巴儿思,解了小的们的脚镣,给了小的们兵器,征调了小的们往这边来,小的隶属于马赛队长。”
    这言语倒也对路,手中拿的兵器,也是下巴儿思土兵的武器,但巴加为人谨慎,马赛这人他是知道的,便又问起了马赛的一些事情,见马小春也能说出马赛的容貌,下巴儿思的情况,他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这才无疑,接过书信打开一看,上面也有阿里的牛角印章,信上字迹潦草,还带着血迹,想是危急所致,但笔迹却无误,更无怀疑,便叫来城主费尔代德,跟他说知了此事,道:“看来巨寇是真的有,我这就出城增援阿里,你好好守城。若不是我来,轻易不要开城门。”
    便带了自己的八百部队,以及城内才召集的五百私兵,这时正是开始做晚饭时候,忽然见召,私兵们都不乐意,然而也不得不行。
    巴加命马小春当头领路,派人用刀剑跟在后面,一旦有诈马上杀了他们。八百骑兵跟着,后面则是五百私兵,私兵由阿卜杜勒·阿齐木家族在俱兰城的管家蒙由率领。
    向南走出二十里,天色已经昏黑,却不见阿里的部队,也没见什么强盗,巴加生了疑心,马小春叫道:“真是这里,真是这里!我们在这里打仗的!”
    有侦骑来报:“附近确实有打斗过的痕迹,还有一些血迹。”
    巴加沉吟道:“搜索!”
    侦骑四出,没一会东南方向回报:“八倍山那边有状况!”
    催兵再往东南,一路都是凌乱的蹄印,那是数百匹马踏出来的,作伪不得,再走近些,便听见了杀伐之声,巴加心道:“阿里不往俱兰城,却被逼得往这边来,莫非这伙强盗真这么猖獗,他竟落了下风!”
    便听侦骑来报:“在南边八倍山上!我们的人被围在上面,下边都是强盗。”
    夕阳只剩下一线了,巴加赶上里许,过了一处谷口,在昏色之中远眺,果见八倍山上有阿里的旗号在晃动,山下围了两圈,只是地势颇为险峻,底下的人攻不上去,但上面的人也冲不下来,巴加看了周围的地形,心道:“阿里毕竟是懂得打仗的,退到这里,便不怕被围攻。敌人再强也可据险防守,等待援兵。”
    见山上的兵马几次作势下冲,但也无法突围,双方僵持不下,巴加琢磨敌我兵力,心想:“这伙巨寇怕不有一二千人,不过看起来战力也就一般,虽围住了阿里,却没法突破阿里的防御,要是我们里应外合,定能取胜!”下令:“吹响牛角号!准备夹击!”
    牛角号呜呜呜鸣响起来,山上也有牛角号相应和,巴加大喜,知道是阿里在响应自己,这时只要阿里从山上冲下,自己从山下杀上,里外夹击,便可击溃这帮巨寇!
    “迪赫坎!那伙强盗好像要逃了!”
    果见山下兵马有松动之势,巴加本来还想再看清楚些,见势更不犹豫,叫道:“冲!别让他们跑了!捉到了好好拷问,看究竟是哪里冒出来的强盗!”
    他在战场之外停了停,养一养马力,这时放马一冲,围困在山下的巨寇躲闪不及,只好迎战,同时山上的部队也冲了下来,两相夹击之下,竟在夕阳彻底落下时就将围山的“巨寇”截成了两半!
    胜利了!
    望见从山上冲下的兵马,回纥骑兵都振奋起来,后面作为增援部队的蒙由望见,知道只要双方一会师,围山的“盗群”马上就会溃散,便下令准备兜截逃兵。
    山上山下两军即将会合之际,巴加哈哈大笑,叫道:“阿里!你还没死吧!”
    却听上面军中一声长笑:“阿里早死了!”
    那部被围困的“回纥军”冲了下来,在山下回纥军目瞪口呆中放马冲了进来,太阳已经落下,火把尚未点亮,在昏暝之中巴加隐约见到一个青年骑士直冲近前,对方的马是下坡冲击,来得极其猛恶!巴加大叫:“干什么,干什——”
    最后半个词没吐出来,一支长矛夹带着下冲的马力已经洞穿了他的咽喉,跟着整个人被支了起来,在咽喉烂穿之前巴加就已经死了,鲜血沿着长矛渗湿了那青年的右手,但巴加的尸体却成了那青年骑士耀武扬威的一面肉旗。

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附地图)
    “赢了!”
    谷口处,张迈说。
    这八倍山是唐军设下的圈套,乃是一个“伪围点真打援”的诡计。
    唐军从下巴儿思迅速出击,一路飞驰,来到这八倍山附近,杨易见此处地形适宜伏击,便建议与其夜袭俱兰,不如试着诱敌军出城。
    张迈听取了他的意见,他判断俱兰城方面很可能还不知道阿里的事情,便设下圈套,安排马小春带了血信入城“求救”,他们围歼了阿里部,得了印信和情报,加上阿里已被安九控制,做起伪来几无破绽。
    “只要阿里被我们击溃的消息还没传到俱兰城,那巴加上当的机会就很大!”
    这时的回纥人心里其实对究竟有无“巨寇”还不确知,就算是有,在他们看来那也只是这一带出了一股流窜的强盗,一切应对措施,基本是循着官兵对付强盗的思路进行,而并未将那两个牧民口中的“巨寇”当做与喀喇汗王朝对等的势力,果然巴加听说之后便领兵出城。
    张迈大喜,这时他已准备妥当,让鹰扬营伪装成被围困的阿里部队被“困”在山上,让骁骑营、振武营将之围困在山上,至于那个混战的战场痕迹、一路逃到八倍山的凌乱蹄痕,自然就都是安守敬的拿手好戏了。
    看看俱兰城方面的部队开到,埋伏在谷口的龙骧、豹韬两营且放他们过去,回纥人冲击上山时,振武、骁骑两营也是且战且退,郭师庸与安守敬都是老练的战将,队伍虽退却并未产生混乱,昏暗中巴加也没注意到这伙“强盗”竟有退而不乱的本事——一般来说这可是经过训练的正规军队才可能有的素质。
    回纥军眼看就要接应上了山上冲下了的友军,士气正高昂,不想“友军”忽然“倒戈”,有如山洪暴泄,直冲下来,主将巴加当场毙命,死在杨易矛头,许多回纥士兵还在大叫:“打错了,打错了!我们是自己人!”
    但鹰扬营的将士谁当他们是自己人啊!一路冲下,刀砍矛刺,如切肉,如刺瓜,同时振武、骁骑两翼围上,没一顿饭功夫,这八百回纥骑兵的组织便宣告崩溃了。
    后面的五百私兵都吃了一惊:“怎么回事?”
    昏色之中看不清楚,但已有溃退的回纥兵反向冲击着俱兰城私兵的阵脚,蒙由虽然也搞不清楚状况,却当机立断:“退!退!这是个陷阱!”
    然这不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而是一伙乌合之众,有的是强健的小商人,有的是商队的护卫,虽然也都强悍有力,组织性却很差,一听个“退”字,哄一声各自匆匆往回跑,哪里还有什么秩序可言?
    望见沙尘滚滚而来,埋伏在谷口的张迈叫道:“来了!给我截住他们!”
    郭洛拔出横刀,当先而进,龙骧营将士列队而出,横在谷口,杨定邦则摆开骑兵,布列在龙骧营一线之后里许——唐军这时已经取胜,这样的阵势已不是追求再胜,而是布成一个双重罗网,要叫回纥人就算有漏网之鱼脱出了第一层,杨定邦这第二层也要将之捕住。
    谷口的山壁上亮起了火把,与夕阳最后一丝余辉一起为这个地区提供一点昏弱的光线。与在昭山之下相同,所有龙骧营将士都在头上绑着一条红绸,虽在昏暗之中也显得十分惹眼。
    龙骧营的将士经过昭山的实战与辗转千里的征途,在灯下谷又受到追加训练,昭山实战给予了他们强大的自信心与充足的士气,从昭山到灯下谷的千里征途爬雪山、跨草原、穿越沙漠,更是将每个人的意志力磨得异常坚强,可要说到组织的严密齐整,这支部队也就勉强合格而已。而堵住谷口、逆击溃兵,相对来说更需要严密的组织与丰富的经验,而这两项刚好则是龙骧营比较弱的两环。
    郭洛看在眼里,心想这会若有三百陌刀队在手,对面冲来的溃兵别说是几百人,就算是两千人、三千人,要将之全部截住也不在话下,但以龙骧营来执行这次任务他却没有十足的把握,心道:“还好有定邦叔在后面,就算我们这边没能全部堵住,后面豹韬营还有一张保票。”
    这时蒙由等人已经冲近,张迈停骑在杨定邦身边眺望,身边是两个近卫火,手中是那一柄赤缎血矛——自郭洛以这支兵器杀出威风后,这已成为“张特使”的象征之一了。
    “又没仗打……”小石头嘟哝着嘴,抱怨道:“原来以为跟在张特使身边是好事,谁知道……唉!”
    他那声叹息好重,似乎故意要让张迈听见。慕容旸瞪了他一眼,便听谷口杀声呼啸而起,郭洛一声令下,齐声喊“杀”!
    俱兰城的私兵听到都慌了,不知谁叫了一句:“前面有拦路的,后面有追兵,我们要死在这里了吗?”
    这一句话露怯,但后面却有人大叫起来:“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啊——”跟着就猛地冲了过来。
    唐军轻骑而来,自然不可能戴上许多栅栏、刀车、虎拒之类的器械,六百骑原也没法将谷口堵个严实,这时俱兰城的私兵各自为战,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情作最后一搏,龙骧营的将士口里喊着“杀!杀!”但当溃兵冲到跟前,要从骑兵与骑兵的缝隙中穿过去时,他们的反应却有些迟钝。
    杨定邦在后面望见,暗暗皱眉,他看着两个并骑的骑兵,眼见左右都有溃兵逃来,因缺乏默契,竟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结果虽拦住了左右的溃兵,他们原来所处的位置却露出了一个老大的破绽来。并不只这两个骑兵如此,全营其他将士的反应也各有各的忙乱。
    军队的训练,一般来说到了真正临阵时能将平时训练的成果发挥出两三成就不错了,当敌人冲来的时候,在肉搏的电光火石之间,甚至连想想怎么办的功夫都没有,就只是靠着反应来应对,因此经验才会显得那么可贵。
    龙骧营组织上固有不足,将士的个人武艺方面也有缺陷,杨定邦看见一个龙骧营的新兵明明已经堵住了一个回纥骑士,但一刀劈去没砍中,竟然让那个骑士给溜了!
    杨定邦轻轻一声冷笑,也不用他指挥,甚至不用他麾下队正指挥,一个火长手一指,豹韬营中驰出四骑,两前两后,前面两骑以夹击之势冲向那漏网的回纥骑士,长矛挺出,左边骑士以左手挺矛、右边骑士以右手挺矛,那突围的回纥骑士武艺颇为不凡,马上挥舞大刀要抵挡这两个骑士的双矛,不料即将交锋之际,那两个骑士却忽然收矛贴伏在马背上,躲过了大刀。
    “这两个家伙是胆小鬼。”在三骑交颈而过的那一瞬间,那个回纥骑士想,然后就猛地感到全身剧抖,坐骑惊嘶一声前脚跪后臀翘,将他整个儿掀下马。
    原来那两名豹韬营骑士挺矛是虚招,左边骑士的右手、右边骑士的左手分别抓住一条绳索的一端,昏色之中那灰黑的绳索甚不起眼,更别说这是在战乱之间,更难发现了。三骑对冲的时候贴伏马背躲过敌人的大刀,与此同时绳索拉紧,双方马匹对驰,这股冲力可想而知有多大!回纥骑士的坐骑正被绳索绊中膝盖,惊嘶一声便马摔倒,人落鞍!
    这一招有个名堂,叫双fei骑绊马索。但必须得两个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骑士方才能办。
    两个跟上来的两个豹韬营骑士,一个挺出长矛制住了那回纥骑士,另外一个牵住了挣扎着重新站起来的马匹,跟着四骑分别归队。
    这段话说来话长,其实整个场景也就发生在几秒之间,豹韬营四名将士虽然是以众敌寡、以有备战慌乱,但胜得利落之极!轻松之极!后面的豹韬营同袍望见无不喝彩!
    反观龙骧营,尽管接战之前郭洛已作出种种安排,队正、火长也叮咛嘱咐,可真到接战时却还是手忙脚乱,有的漏走了敌人,有的七八骑围攻一个,有的却落单了反而陷入围攻,回纥溃兵那边也是各自为战,有的望见龙骧营一吓就往回跑,也有的继续往前冲,也有的要另外找路躲避,数百人方向不一,便如江水激流忽然强行顿住而变成了一滩的乱水、漩涡。
    本来应该是一场毫无意外的堵截战,这时却变成了一场乱战,郭洛身处其中暗暗懊恼,这时别说要实现将敌人全部拦下这个目标,要是处理不好,龙骧营这条防线甚至还有可能被冲溃!
    杨定邦笑道:“昭山一战龙骧营打出了好大的威名,如今看来也不过……嘿嘿……乃是时势所造啊。”
    他本来想说“不过如此”,但忽然想起张迈就在不远处,便改口说“时势所造”,这个评语倒也不错,昭山夜战一役唐军是攻,以乱打乱,故其短处被掩盖了起来而长处则得尽量发挥,如今这形势,却是长处没能发挥出来,而弱点却尽数暴露了。
    豹韬营的骑兵倏进倏退,但见有回纥溃兵漏网逃出便驰出拿住,跟着回归本队,每一次有豹韬营的将士都是齐声喝彩,一开始只是几人喝彩,到后来却是数百人一起喝彩,彩声之后甚至还带着几声讪笑——那讪笑自然是送给龙骧营的了。
    即便是最团结的军队,营与营之间、队与队之间、火与火之间也常常互不服气,对这种斗气良将一般不会压绝,因为这种竞争关系若是恶化固然会导致灾难,但要是将帅本身有足够的能力来善加运用,使之保持在良性的范围之内,这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