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骑-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宿附近的部族震于唐军疏勒完胜诸胡联军的威名,又见骨咄战败,纷纷倒戈转投了杨易。
    自此,俱毗罗沙漠以东的领地与部族尽属唐军,杨易又截获了骨咄留下的大批羊马粮食,当下就在温宿草原放牧起来,同时向疏勒、宁远告捷。
    杨易眼看自己轻轻松松就为安西都护府拓地八百里,收众五万余,不免有些得意,没想到疏勒方面接到捷报之后非但未曾嘉奖,反而来了一个使者将杨易骂了一顿,因为派人来骂的是自己的老爹,所以杨易连反口都不能够,正在营内生着闷气,便听张迈的使者到了。
    杨易对手下三员大将——慕容春华、哥硕与温宿武道:“咱们越过沙漠,摸过草原,数百里奔袭,却换不来一句好话——要是特使也来骂我,我就辞官,回疏勒养老去!”
    他是前线大将,论年龄却比部属们还轻,四十多岁的哥硕听说他要养老,明知道这是气话也不由得莞尔,慕容春华道:“特使岂是旁人,定能理解我们的苦心。”亲自出营来迎了嘉陵进去。
    杨易见是嘉陵,冷笑道:“假和尚,你怎么还不还俗?”
    嘉陵奇道:“谁是假和尚?”
    杨易哈哈笑道:“你小子有老婆,有孩子,难道还能是真和尚么?”
    嘉陵双手合十,念了个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不和他纠缠这私事,却道:“杨将军,前线如今的战况如何了?”
    杨易笑道:“形势一片大好!骨咄被我打得丢盔弃甲,损失惨重。现在龟兹境内人心惶惶,就唯恐我现在冲过俱毗罗沙漠杀过去,连三岁小孩听到我杨易的名字都不敢哭了。据探子回报,骨咄还派了人去毗伽那里求援了。”
    嘉陵惊道:“毗伽?高昌回纥?那怎么还是好事?”
    “那怎么不是好事?”杨易笑道:“你不知道奇袭温宿那晚骨咄逃得有多狼狈,他去向高昌求援,就证明他觉得自己打不过我,怕了我,如果他觉得挡得住我,何必去求毗伽?所以这当然是好事。”
    嘉陵道:“可是如今我军大军屯聚于西面,八剌沙衮和布哈拉的去向都还未定,疏勒内部又颇为空虚,杨将军你在东方虽然暂时取得胜利,但万一惹得高昌回纥大军西进,那岂非要将我安西都护府拖入两面作战的泥潭之中?”
    杨易瞪了他一眼,冷笑道:“谁说我要拖得安西两面作战的?谁说毗伽会来的?当初特使给我下的命令,是要我独当东北之事,可他并没有限定我该怎么做!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觉得我做错了什么!”
    他语气甚冲,慕容春华在旁边解释道:“嘉陵师父,我们一月之内突袭八百里,并不是为了争功劳,而是与西征军一样,以攻为守。骨咄震慑于我军威势,他既然退,咱们就得进,如果我们不进,可取而不取,他们反而要生怀疑,那时候疏勒反而会遭受更大的压力。至于毗伽,他三四个月内是不会来的。就算他答应了要增援龟兹,至少也要等到冬天,高昌回纥的军队才会抵达。”
    嘉陵问道:“为什么?”
    慕容春华目视哥硕,要他来回答,哥硕知道嘉陵是代表着张迈,不敢怠慢,说道:“高昌回纥至今保留着游牧的习俗,其都城其实有一南一北两个地方,南面的是高昌(在今吐鲁番盆地),北面的是北廷。高昌回纥夏天都会举族迁往北廷,只余下部分人马留守高昌,冬天才会迁回高昌。如今正是炎夏,高昌离龟兹也有一千余里,北廷更是位于天山之北。骨咄去求毗伽,他的人得辗转二千里,等毗伽决定要来,那也得先翻过天山,然后再向西走两千多里才能到我们这里。所以现在来说高昌回纥对龟兹人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几个月内也不必担心毗伽会加入对我军的围攻中来。”
    嘉陵道:“原来如此。那么杨将军是打算止于温宿,威慑龟兹了?”
    杨易冷笑道:“兵家之事,哪里说得准?我是否进兵,那要看西面的形势,如果西面迟迟不定,那我就想进兵也没办法,说不定仍然还得缩回疏勒去。但如果西面的事情早些解决,说不定特使还没回到疏勒,我就将龟兹打下来了。”
    慕容春华觉得杨易这几句话说得狂了,咳嗽了一声,暗示他收敛。
    杨易却不理他,挥了挥手问嘉陵道:“你这次来,是特使派你来骂我的吗?”
    嘉陵微微一笑,说:“特使的事情,且押一押,我是经过了疏勒再来的,先传大都护府郑长史的话。郑长史说:疏勒的钱粮很紧,杨将军既然打下了温宿、蔚头,那么军队的补给就请自己想办法,在西征大军回来之前,疏勒那边没法给东线提供粮草了。”
    杨易冷笑道:“谁要他来提供了?你回去告诉他,我不要他一袋小麦、一头羔羊,只要他别给我添乱,东线的钱粮我都自己解决。”顿了顿又说:“你再告诉郑渭,少在我面前哭穷!疏勒有多少家底我也晓得的。听说宁远打下以后,西征军暂时也不用疏勒这边转运粮草了,于阗那边又被特使诓了八万石粮食、十几万头羊,这些粮食羔羊也全都在疏勒呢。他郑渭现在会缺钱?真要缺钱缺粮,还能同时修托云关、修渠坝、修驿站?哼,这些事情,骗得了外人,瞒不了我。”
    嘉陵见他一肚子的火气,也不跟他较真,笑道:“好,我回头会一五一十跟郑长史说。”
    杨易又道:“好了好了,说吧,特使准备怎么骂我?我做好准备了。”
    嘉陵清了清喉咙,这才传达张迈的命令:“钦差有令:西征大军班师之前,自蔚头以东,含蔚头在内,一切军务政务,均由杨易便宜处理;东线涉外事务,亦全权交杨易便宜处置。战局责任,亦由杨易全权担负。”
    杨易呆了一呆:“这……这是什么意思?”
    嘉陵笑道:“意思就是说,现在这里谁也管不了你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有,对龟兹也好,对高昌也好,你说的话,就是特使说的话。当然,所有的后果,杨将军也得一力承当。”
    慕容春华和哥硕一听这分明是在给杨易增权,无不喜上眉梢,杨易却继续呆了好一会,才猛地长长叹了一口气,说:“我老爹也不信任我,我在前线拼死拼活,他还派人来骂我。最后还是迈哥理解我!嘉陵,你回去后就跟迈哥说,告诉他杨易不会给他添乱的。东面的事情让他放心,我就算拼了这条性命,也会将这边的局势稳住。”
    哥硕道:“之前副大都护遣使来责,我们担心后方对我们的行动有意见,所以那件事情便搁下了,如今特使对我们既如此信任,那件事情是否继续进行?”
    “那当然!”杨易道:“一切照旧。我爹那个老糊涂就不用理他了,万事有迈哥呢!那件事情,给我继续干!”
    ——————————差不多就在嘉陵到达温宿的时候,西线几个方向却同时出了大事。
    宁远城东北面的亦黑,驻防的温延海发现有来历奇特的骑兵开到真珠河北岸巡弋,同时有新的军马进驻到那座叫做雅尔的小城。
    宁远城北面的山地地带,本有一条难走的道路通往怛罗斯地区,当初唐军南下就是从这里走来,张迈进入宁远之后,已派了贺子英在通往怛罗斯地区的必经之道上,征用了一个土著的山寨加以扩建,取名“冲天砦”,既因此砦地势险要,也暗含“入鱼入海、如鸟冲天”之意,以纪念当初唐军走过这一条路之后便风生水起的历程。并安放了两个营的兵力在此以防萨图克,但贺子英等来的却不是萨图克的偷袭,而是来自怛罗斯的求和。
    与此同时,萨曼也有使者抵达了西鞬,并向库巴方面派来了信使。
    大西域地区合纵连横的局面,掀开了新的一页。
    (未完待续)

第一六二章 伐交之一
    萨曼的使者到达之后,很快便被人护送到宁远城。
    郑济关心撒马尔罕那边家人安危,对萨曼使者的到来十分上心,不停让郑豪去打听消息。
    那萨曼使者进城之后,却先由李膑接待,安西唐军今时不同往日,张迈的一众部下在西域的地位也都水涨船高,但萨曼的使者斯提尔见李膑是个残废,冷笑着说:“大唐没人了么,怎么派个连走路都不成的人来接待我?张迈呢?”
    李膑也不动怒,微微一笑,说道:“接待上邦大人物,接待下国小人物,让我这么个残废来也就差不多了。”
    斯提尔怒道:“你敢说我萨曼王朝是下国?”
    李膑问道:“贵国国主号‘埃米尔’,请问尊使,埃米尔在天方言语中是什么意思?”
    斯提尔道:“那是对大统帅的尊称。”
    李膑道:“也就是总督,对吧。”
    斯提尔道:“差不多。”
    李膑笑了起来:“贵国国主自称埃米尔,那也就是天方教阿拔斯王朝的总督,连国王都算不上,最多也不过是个藩属,都还不算国——我说是下国,还是抬举萨曼了。”
    斯提尔登时语塞,萨曼虽然实际上已经**,但在名义上仍然承认天方教阿拔斯王朝的宗主权,每隔一段时间还向巴格达方面进献贡品、向哈里发循例报告军务,其与阿拔斯王朝的关系,类似于东周时期大诸侯国与周天子的关系,此事天下皆知,所以李膑说萨曼不算一个完全**的国家,斯提尔也无法反驳,他哼了一声,说:“我们埃米尔对哈里发,那只是宗教上的尊重,其实我国早已**,疆土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里,境内大河穿梭,土地肥沃,商业发达,人口数百万,民众信仰虔诚,文化繁荣昌盛,河中地区在我们萨曼王朝治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所以周边的国家、部族,无不归附,事实胜于名义,埃米尔如今已经成了比国王更加尊贵的称呼了。”
    李膑笑道:“萨曼富饶是富饶,强盛则未必。疆土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里,确实也富庶肥沃,可惜险要不多,若有一支劲旅,突破了西鞬、白水城一带的防线,铁蹄踏处,数日之内可以席卷河中,兵临布哈拉城下。人口数百万,恐有夸张,民众信仰虽宗一教,却分两派,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冲突不死不休,奈斯尔二世陛下也只能遮遮掩掩、修修补补,也没听说已经彻底解决。国家内有大患,外有强敌,偏偏却又富而不强,我怕一旦有事,边防线一垮塌,布哈拉王宫里几代积聚的财富,撒马尔罕天方寺中的文化典藏,都会随着铁蹄声响一起易主,奈斯尔二世多年来的种种努力,到头来也不过是为真正的强者做嫁衣罢了。”
    斯提尔一张脸被李膑说得涨红,叫道:“你也就讨这嘴皮上的便宜罢了,我不和你斗口。”
    李膑哈哈笑道:“我是个残废,我看你也不像个武官,咱们两个碰头,不斗口还斗什么?若说真刀实枪的战斗,我们大唐的将兵早就领教过了,可惜疏勒一战、宁远一战、库巴一战,都没遇到多大的抵抗,贵国西鞬的守军又龟缩不出,对此我们薛复将军可遗憾得很呢。”
    斯提尔叫道:“你们那哪里是打仗,分明是偷袭。对,你们唐军就只会偷袭!”
    “我们只会偷袭么?”李膑笑道:“尊使又没见过我军打仗的战场,怎么好妄下定论,我看不如这样,我们请见过我军打仗的哈桑将军出来,让他给我们说说我大唐军队是否只会偷袭,怎么样?”
    斯提尔又难堪了起来,哈桑眼下就在手里,若是将哈桑叫来,哪可能有有利于的萨曼方面的话来?斯提尔本人在国内倒也能言善辩,只是萨曼刚刚丧师辱国丢城池,事实站在对方那头,所以句句都落了下风。
    这时他见言语上占不了上风,就不再随李膑绕下去,只当刚才的对话没发生过,却说道:“我今日乃是代表我萨曼奈斯尔二世陛下,来问贵军张特使,为何在讹迹罕屯聚重兵,又派遣骑兵时时闯到西鞬城下,甚至越过我国边境,你们这么做究竟意欲何为?”
    李膑道:“越过边境?我大唐与你们阿拔斯王朝,有核定过边境么?我安西大都护府与你们萨曼,有约定过边界么?”
    他这两句话轻描淡写,实际上大有玄机——将大唐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并列,而将安西大都护府与同样是名义上藩镇、实际上**的萨曼并论,那便是当前安西唐军对自己的定位——不是李膑一人的构思,而是包括张迈在内唐军高层深思熟虑后得出来的结论。
    斯提尔也隐隐听出对方的意思,说道:“贵我双方虽然未曾约定边界,但自西鞬以东,自来便是我萨曼领土,贵军骑兵屡屡闯入我萨曼境内,便是对我国的不尊重。”
    李膑听了他这句话心头一喜,便猜到布哈拉方面已不准备收取库巴、宁远,只想保有旧疆,其实安西唐军高层要的也就是这个结果而已,但李膑却道:“我们大唐自天子以至于庶民,皆以信义立本,若曾与你们有过边界约定,岂会无故侵犯,但我们安西与你们萨曼,以前并未约定过疆界,既然未曾约定疆界,那所谓侵犯又从何说起?”
    斯提尔道:“所以我今天来,就是代表我国问贵军一句,你们究竟是以流寇自居,以野蛮人自居,还是真的以大唐自居,如果你们是以大唐自居,煌煌大国,岂能没有疆界的概念?我记得你们唐朝的大诗人曾经说过:‘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我国进军疏勒,本是误会一场,过去的事情也就算了,但如果你们继续侵扰我国边境,则我萨曼的骑兵也不是好惹的。”
    李膑听他居然能引出一句杜甫的诗来,颇感意外,心想对方明显是有备而来,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大唐的将士,‘远离自己的故乡,不是为了寻找天堂,而是河中的面包与椰果,把他们吸引到了这遥远的西方。’你们的哈桑将军勾结萨图克,侵入我疏勒,围攻我疏勒城长达数月,士兵们的愤怒,不是你吟唱一句诗歌所能安抚,将军们的野心,也不是贵国派来一个使者说几句好话就能满足。西鞬并非一条不可逾越的边界线,马上论英雄,强者乃为尊!大唐与天方、萨曼与安西的界限究竟在哪里,我想贵我两国的将军们会比我们更加明白。”
    斯提尔听李膑居然能够引出阿拉伯大诗人艾卜。太马木的名句并加以篡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