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杜甫诗选注-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大桃,屈盘三千里,名曰蟠桃。” 

      '一四'二句承上,是说要用蟋桃为饵,把大髓钓上来。掣,就是制服。传说巨能致河溢之灾, 

故仕甫有此想头。杜甫说这种大话,意在宽慰兄弟。 

… 页面 8…

                                        赠李白  * 

              '一'               '二'                               '三' 
二年客东都 ,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 
              '四'                                '五'               '六' 
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 ,脱身事幽讨 
'七'                '八'                '九' 
    。亦有梁宋游 ,方期拾瑶草 。 

     * 这是天宝三载 (七四四)所作。是杜甫赠李白最早的一首诗。前八句自叙,后四句方及李 

白。 

      '一'东都,洛阳。 

      '二'这句诗说明社甫对上层社会的憎恶。所历,是凡所经厉。见得没有例外,全是些好刁巧 

诈的东西。 

      '三'野人,杜甫自谦。擅,牛羊之属;腥,鱼类。朱门大户,顿顿鱼肉,杜甫既不习惯,又 

憎厌这般人,故有“蔬食常不饱”的话。 

      '四'青精饭,用南烛草木的叶子,杂茎皮煮取汁,浸米蒸饭,即作青色。据说,食之延年。 

      '五'杜甫不愿见这班机巧的人,所以想离开都市到山林去采药,但苦无资财,故终绝迹于山 

林。迹如扫,没有足迹。大药,就是金丹。唐代道教盛行,统治者和一般士大夫很多炼丹和服食金丹 

以求长生的。 

      '六'侯,是尊称。金闺,金马门。彦,有才华的人。天宝元年,李白至长安,玄宗 (李隆基) 

命他供奉翰林,专掌密命。 

      '七'李白醉中曾令高力士脱靴,力士以为恥,便对杨贵妃说他的坏话,白自知不为所容,于是 

自求还山,所以说“脱身”。事幽讨,在山林中从事于采药和访道。 

      '八'梁宋,开封一带。 

      '九'瑶草,王芝。看这两句,杜甫游梁宋时,很可能是和李白同时从洛阳出发的。 

… 页面 9…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 

             '一'                '二'                              '三' 
东藩驻皂盖 ,北淆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 
             '四'                                '五'               '六' 
玉珮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 ,落日将如河 
'七'                                '八'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 

     * 这是天宝四载 (七四五)夏在济南历下亭即帝所赋。李北海即李邕,时为北海太守,是当 

时文豪兼书家。李林甫素忌邕,天宝六载正月就郡杖杀之,时年七十余。历下亭(今名客亭)在济南 

大明湖,因历山得名。 

      '一'东藩,指李邕。北海在京师之东,故称东藩。皂盖,青色车盖。汉时太守皆用皂盖。 

      '二'北诸凌清河,是说自北诸乘舟经清河往游历下亭。 

      '三'二句申明往历下亭之故。方位以西为右,以东为左,齐地在海之西,故日海右。自汉以 

来的经师如伏生等,皆济南人,又杜甫自注云“时邑人蹇处士等在坐”,故曰名士多。这两句诗,因 

为颂扬得实,已为后人作为对联,悬挂亭中(今改为门联)。 

      '四'唐时宴会有女乐。玉珮,指侑酒的歌伎。当,是当对的当。语本曹操诗:“对酒当歌。” 

有人解作应当或读作去声,都不对。 

      '五'这两句是流水对,写环境的清幽。水原也是能生凉的,但因亭有竹林荫蔽,更用不着水, 

所以说“空涌波”。空是空自或空劳。交流,指历水与烁水,二水同入鹊山湖。以上四句写亭内外景 

物。 

      '六'蕴真,用谢灵运诗“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是说此亭蕴含真趣(自然美),故以 

得一游为快。 

      '七'日落则席将散,不能久留。 

      '八'贵指邕,贱杜甫自谓。俱物役,是说无论公私贵贱,同是为事物所役使。因不得自由,故 

有难重游之叹。邕比杜甫要大三十四岁,称邕为“公”,与年龄亦有关。末四句写感想。 

…  0…

                                        赠李白  * 

                   '一'                      '二'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 
   '三' 
雄 ? 

     此诗大概作于天宝四载游齐赵时,是现存绝句中最早的一首。 

      '一'相顾,见得彼此一样。时二人都流浪山东,故以飘蓬为比。 

      '二'葛洪,东晋人,闻交趾出丹砂,因求为勾漏令。李白好神仙,自炼丹药,这时又从道士 

高如贵受“道箓”,但丹仍未炼成,杜甫则访问了另一道上华盖君,已未见到,故有此语。 

      '三'这两句是朋友相规的话,末句规意尤明显。跋官,汉人口语。汉质帝说梁冀是“跋扈将军”, 

李贤注:“跋扈,犹强梁也。”北齐高欢说侯景“常有飞扬跋扈志”(见《北史·齐高祖纪》,仇、 

杨诸家注引作 《侯景传》,误),虽添了两个字,意思也差不多。李白好任侠,曾手杀数人,又傲视 

一切,故说他跋扈。为谁雄,到底为了哪个而这样呢?见得世无知己。意思是希望李自不要太任性, 

应该收敛些。李杜二人有很多共同点,但同中有异。杜甫嗜酒,却不甘心于“空度日”;也豪放,却 

不以“跋扈”为然,这是理解这两句诗所应注意的。 

…  1…

             第二期 困守长安时期(公元七四六——七五五) 

     第二期,包括杜甫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的十年间的作品。这十年,杜甫 
差不多一直是住在长安,这些作品也差不多全是在长安作的。 
     杜甫的来到长安,在他的生活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因为这对于他能 
够成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说:他的来 
到长安,一方面固然结束了他的游历生活,但另一方面却又正是一个新的富 
有社会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游历生活的开始。尽管这种游历生活是痛苦的,是 
违反他的主观愿望的,然而对于诗人的成长却是必要的。 
     长安,大家知道,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但也是罪恶的 
渊薮。它是天堂,又是地狱,有吸血的,也有输血的,阶级的对立,在这里 
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杜甫在当时社会上有他一定的身份,有机会看到那天 
堂的一面,同时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物质生活的奇苦,又有可能看到这 
地狱的一面,接触到人民生活,这样,就使他对统治阶级有了进一步的憎恨, 
对人民有了进一步的同情,从而创作出象 《兵车行》、《丽人行》、《前出 
塞》、 《后出塞》和《赴奉先咏怀》等具有深刻思想性的诗。单凭这些诗, 
杜甫就已够不朽的了。 
     据现存的诗来看,杜甫这十年中,写了一百一十首左右的诗。这自然也 
有亡佚,但数量可能不大。饥寒交迫的生活,使他不可能写出太多的诗。生 
活的丰富,扩大了杜甫诗的领域,也开展了他的诗的篇幅,这时出现了五百 
字的长篇,二百字以上的更是常见。在侍的体裁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七言 
古,他这时竟写了二十八首之多,也是第一期所没有的现象。本来,悲愤激 
动的心情,是需要这种“长句”来发泄的。 

…  2…

                                        八仙歌  * 

                                               '一'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鞠车口 
                            '二' 
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 
        '三'                                                                 '四' 
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旅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 
                                    '五' 
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 
                                       '六' 
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七'                                           '八'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 

     * 这大概是天宝五载 (七四六)社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往后生活日困,不会有心情写这种歌。 

八人中,苏晋死于开元二十二年,贺知章、李白,天宝三载已离开长安,可见他们虽都在长安呆过, 

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是杜甫把他们结合起来的,是追叙。这首歌,浪漫中也带有真实面目,特别 

是李白和张旭,同时也可作史料看。 

      '一'知章,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他一见李白,便称为“谪仙人”,因没酒钱,便解下所 

佩的金龟换酒为乐。这两句写他的醉态,骑在马上,摇摇晃晃。眼花,醉眼昏花。 

      '二'汝阳,汝阳王李琎。这三句写他的好酒。鞠车,酒车。酒泉,郡名。郡城下有泉,味如酒, 

故名酒泉。 

      '三'左相,李适之。据 《唐书》本传及《玄宗纪》,适之于天宝元年作左丞相,五载四月罢 

相 (为李林甫所排斥),尝作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是年 

七月贬为宜春太守,到任仰药而死。据此,则此诗最早亦必作于五载四月以后。长鲸吸川,形容豪饮。 

      '四'宗之,崔宗之,也是李白的朋友。晋阮籍能作青白眼,见庸俗的人,便用白眼看他。王 

树临风,形容醉态的摇曳。宗之貌美,故以玉树为喻。 

      '五'苏晋是个进士,曾为户、吏两部侍郎。一方面长斋,一方面又贪杯,所以说他爱逃禅 (不 

守法戒)。“逃禅”,与“逃墨”、“逃杨”语法相同。 

      '六'这四句写李白连天子也不放在限里,写李白豪放性格极形象。一斗诗百篇,是说才饮一斗 

酒就能写出百篇诗,写李白不但酒兴豪,而且文思敏捷。这是李白的特点。 

      '七'张旭,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世呼张颠 (见《新唐书: 

文艺传》)。草圣,草书之圣。杜甫《剑器行》诗序说:“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常于邺县见公孙大 

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又《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云:“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又 

高适《醉后赠张九旭》云:“兴来书自圣,醉后语犹颠。”是旭在当时实有草圣之名。按李颀《赠张 

旭》诗:“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可和这几句参看。 

      '八'焦遂,名迹不见他书。袁郊 《甘译谣》:“陶岘,开元中家于昆山,自制三舟,有前进士 

孟彦深、孟云卿、布衣焦遂,共载游山水。”孟云卿也是什甫的诗友,杜甫在长安时,可能和焦遂有 

过交搂。五斗方卓然,是说喝了五斗之后方始卓然起兴,打开话匣子。高谈雄辩,正是卓然处。 

     这首诗,在体裁上也是一个创格。看起来好象很乱,其实也有组织,八人中,贺知章资格最老 

 (比李白大四十一岁,比杜甫大五十二岁),所以便放在第一位。其他便按宫爵,从下公宰相一直说 

到市衣。写李白独多一句,并不是为了私人的交谊,而是因为这八人中,李白最为伟大,故有意把他 

作个重点。——按《开元天宝遗事》卷三“颠饮”条:“长安进士郑愚、郭保衡、王冲、张道隐等十 

数辈,不拘礼节,旁若无人。每春时,选妖妓三五人,乘小犊车,指名园曲沼,藉草裸形,去其中帽, 

叫笑喧呼,谓之顿饮。”亦足见当时纵酒之风。 

…  3…

                                      春日忆李白    * 

                               '一'                                 '二'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瘐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三'                                 '四'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 这是天宝六载 (七四七)春杜甫到长安不久后所作。这时生活还好,所以尚有“樽酒论文” 

的想法。从来文人相轻,而杜甫称白诗无敌,可见他的谦逊态度。 

      '一'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二'二句又以二古人赞美白诗。瘐开府,瘐信。信在北周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是 

六朝末期一位大诗人。鲍参军,鲍照,刘宋时曾为前军参军。他的七言诗 《行路难》十八首最豪放。 

      '三'二句正写忆。渭北,杜甫所在地。江东,李白所在地。“春对暮云”即景寓情,不明说 

怀念而怀念之深自见。黄生说:”五句寓言己忆彼,六句悬度彼忆己,七八遂明言之。” 

      '四'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谓诗为文。杜甫最喜欢讨论诗文,集中常常提到。可惜的 

是,这两位大诗人竟没有再见面。韩愈《醉留东野》诗云:“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这确是一件憾事。 

…  4…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