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影帝- 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此时肖恩还在做着说服工作:“这的确是一件既困难又麻烦的工作,但是在坐的各位,要么是非常了解我的,要么是好莱坞最出色的编剧和制作人,所以我们必然会产生绚丽的火花。”

不得不说,这暗带吹捧的话语的确有几分感染力,有那么几秒钟,韦恩斯坦都想要说上几句,但他最终还是决定保持沉默。

“我觉得时间线也许可以往后面推上一些,”很快有人开口了,“放在目前的阶段可能不怎么讨喜,我们也不能将电影制作得,看上去像是肖恩的传记电影,所以……也许我们可以将背景放在90年代?”

大家顿时一起向这个人看去,韦恩斯坦也露出了饶有兴趣的神色,作为老资格的制作人,他没花多少时间就明白了对方想要说什么。

“90年代有《辛德勒的名单》,有《阿甘正传》,有《泰坦尼克号》,有《美国丽人》,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特效,都是靠剧情取胜。以这个为背景,如果我们虚构一个人物放置其中,就像《阿甘正传》那样真真假假的融合在一起,肯定能人们一个惊喜。”这个人继续说道。

愚蠢的想法,观众也许会喜欢,但电影学院绝对不会。韦恩斯坦在心里如此评价道。

“那还不如放在80年代,那是黎明前的黑暗,”马上有人站出来反驳了,“众所周知,在80年代初,即使我们有星球大战系列,有《e。t》有《大白鲨》,但电影工业整体还是趋于向下滑的状态,如果不是调整过来,也许就会进入寒冬。但同时,这个时期又有无数出色的演员和导演出现,他们为90年代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真要将一个虚拟人物融入现实当中,这才是最好的机会,而且还旧的感觉也更浓一些。”

显然,他抓住了一个电影学院那帮人的喜好,那就是怀旧,非常怀旧。

不过也有人不同意:“如果这样的话,那还不如将时间放到五六十年代,那可是黄金时代。”

“没错,即使我们知道所谓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样子,但是在宣传当中,那是个让无数人羡慕的时代,如果要打怀旧牌的话,那个时代无疑比90年代和80年代更合适。”马上有人附和。

不那么蠢而已。韦恩斯坦在心里如此评论道。将虚拟人物加入真实历史事件这种手法,可以像《阿甘正传》那么用,但要用到娱乐圈上来……还是那句话,电影学院可不会喜欢在这方面的电影中增加真实历史人物,那是一种天然的回避心态。

然后,客厅里就开始了第一次争论,支持90年代的又,支持80年代和50年代的也有,总的来说,支持90年代的最少,支持50年代的最多,毕竟怀旧是张好牌,而90年代和80年代都还不是那么旧。

韦恩斯坦依然自顾自的喝着啤酒,没有加入到讨论,如果单单只说怀旧背景的话,他心里其实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只是他懒得说而已,不过……

“为什么不考虑30年代呢?”一个声音突兀的响了起来,之前的争论声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在座的人纷纷循声看过去。

说话的是艾瑞克·里斯,他之前说得很少,现在则托着下巴一副思考的模样。在《窃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他总算振作了起来,现在在电影和电视剧两边都做得不错。

“我们都知道,电影工业第一次技术上的大幅度更新就在30年代,没错,我说的就是有声电影淘汰无声电影,”里斯说到这里稍微提高了点声音,“这是电影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变动,在这以前,人们看电影需要现场有乐队演奏才能聆听到音乐,需要通过字幕才能充分理解故事在讲什么,但字幕还不能太多,从而影响到演员的表演,可随着有声电影的降临,一切都改变了。”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组织了下词句后才又继续:“电影院不再需要乐队,电影不再需要单独列出来的醒目字幕,演员的表演也不再需要那么夸张,他们的表演可以更趋近于真实。许多转型稍慢的制片厂就此衰落,而许多靠无声电影成名演员也都开始格格不入,查理·卓别林就曾公开抵制过有声电影。所以,将男主角放在这么一个具有强烈冲突的环境下,感受有声电影替代无声电影浪潮,感受那种迷茫和不适应,但最后改变了自己,这种励志加还旧的节奏,电影学院肯定会喜欢的。”

听完这番话,在座的人们都没有说话,但是这种不说的情况已经代表了他们的态度,如不考虑别的因素,里斯的建议的确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所以他们很快一起看向了肖恩,他才是拿主意的人,而肖恩沉吟了下,随即转向自己的助理:“将这些都记下来,艾玛,但将30年代列为重点考了对象。”

然后他才转回来:“好吧,现在我们在以30年代,有声电影替代无声电影为背景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完善故事,让其显得更可信一些?”

一个小小的进步而已,如果不能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无论将背景放在哪个时代都不行。韦恩斯坦微不可察的耸了耸肩。

“那么我们还要延续最初的设定吗?”有人如此问道,“关于一个年轻演员和年老演员相互鼓励互相帮助的故事?”

“为什么不呢,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故事吗?”有人附和道。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又有人持否定态度,“首先,没有重要的女性角色,别忘了,电影学院也有不少老资格的女性会员;其次,这种角色没法体现出肖恩在表演中的特点,不是吗?”

“那我们将其中一个换成女性角色?可如果是年老的那个,换成女性未免不合适,如果是年轻那个,但故事的视角都是围绕年轻那个进行,肖恩也许能很出色的完成那个角色,但那样最多是个配角。”

“那就翻转故事大纲,将年老的演员定位为主角,比如……男主角是无声电影时期的大牌明星,但是因为没能适应有声电影而快要被时代淘汰,就在他最为彷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新到好莱坞闯荡的年轻姑娘,对方的活力感染了他,通过相互帮助最终振作起来,而他们也成功走到了一起。”

“这样的话,男主角就不能很老,而且这再一次的落入俗套,不是吗?”

“那怎么办,让他们保持纯洁的友谊关系,你以为观众都是傻子吗?”

“那么让男主角结婚,然后因为事业滑落,最后离婚,于是和女主角走到一起。”

“那更糟,这可不值得鼓励在大银幕上出现,哪怕是好莱坞的常态。”

“还有更糟的,你们就没想过吗,如果我们要让那个时候的风云人物出现在大银幕上,得花多少时间和金钱?”

第602章 最终敲定

“背景要是放在十年代,我们可以凭人脉说动他们友情客串,可以要是放在三十年代,我们就要邀请更多更形象的人来饰演他们,期间还要担心他们的后代会不会提出抗议,这太麻烦了。”

“但这样对丰富背景有很大帮助。”

“丰富背景是为主角服务的,不是用来喧宾夺主的。”

“如果这样,那就只能放弃这个选择,但放弃的话,我们所需要的怀旧感就会有所损失。”

“我认为这可有可无,有声电影替代无声电影的影响,比彩色电影替代黑白电影的影响大得多!”

“但别忘了,我们用的虚构的人物,没有足够分量的背景,会让电影显得不那么可信。”

“好了,伙计们,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为什么我们不能采取折中的方案呢?放弃使用那个时候更具体的人物做背景,然后将男主角打造成跟那个时候某个知名男明星差不多的形象?”

这句话一出来,之前还闹嚷嚷讨论着的声音顿时停了下来,然后像刚才那样都一起看向说话的人,轮回影业的ceo托德·弗拉基米尔。

“我们毕竟不是制作传记电影,没有必要将背景做得那么真实,有30年代这个因素已经足够了,我们可以在这上面深挖下去,而不是去计较人物问题。”弗拉基米尔继续说道,“然后,我的意见是,让男主角尽可能的和某个那时的知名男明星相似,但用虚假的名字。这样真真假假,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电影的发挥,还能让观众自由联想发挥,会让整个故事非常有魅力。”

这次没人接腔,大家都露出思考的神色,这个提议就像之前里斯的那个一样,很有可行性。

然后,一个声音突兀的冒了出来:“克拉克·盖博!”

“克拉克·盖博?”不知道是谁用疑问句重复了一次,然后大家看向了说话的人,肖恩的代理人,也是他的死党之一,桑德斯。

“还记得当初你角逐《飞行家》男主角的事情吗?”他看着肖恩这样问道。

“你是说……”肖恩皱着眉头,似乎没能想起来。

“在斯科塞斯之前,克里斯托弗·诺兰不是想要将霍华德·休斯的生平搬上大银幕吗?”桑德斯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了起来,“你当时很想从克里斯托弗那里得到这个角色,所以为了给他一个惊喜,你特意化妆打扮了一番,打扮成四五十年代的模样去见他,你还记得当时我们是怎么评价你的装扮吗?”

“克拉克·盖博!”肖恩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没错,”桑德斯一拍双手,“克拉克·盖博,我们都说你很像他,大背头,拉下眉毛,再多上两片小胡子,脸再方一些,相识度几乎达到90%,而且克里斯托弗他们也这么看。”

“你说的是真的吗,桑德斯,你说得是真的吗?”最初的编剧之一的奈森这时有些激动的问。

克拉克·盖博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美国电影家喻户晓的人物,几乎可以说是好莱坞的代表和象征,私下里甚至有电影皇帝的美誉。如果肖恩真的能以接近于他的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再配合现在这个故事,打动电影学院是毫无疑问的。

“是的,这不过才三四年的时间,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找化妆师来。”桑德斯肯定的回答道。

“没错,我可以。”肖恩也确认的说道。

顿时,讨论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在座的几个专业人士都不由表现得很兴奋,一直没说话的韦恩斯坦也不由挑了挑眉。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剧本最大的缺点,居然会这么被解决了。三十年代的背景,有声电影的大潮,虚化人物,以类似克拉克·盖博的形象为男主角,经历高低起伏,只要导演能力足够……甚至导演能力平庸都没关系,只要讲了一个顺畅的故事,学院都不会吝啬提名的。

当然,这并非是说剧本已经完美无缺了,他们仅仅只是解决了诸多问题中的一个,顶多就是比较重要和比较关键的一个,还有不那么重要不那么关键,但依然很重要很关键的问题。

饶是如此,韦恩斯坦依然忍不住产生出了一丝好奇的心理,这次头脑风暴已经产生了明显了效果,而接下来又会怎么发展。

“那么可以确定,一个壮年的男主角配一个年轻的女主角,男主角是位伟大的演员,无声电影时代最伟大的演员。”

“他的性格可以高傲,比如,看不起大腹便便的,就像暴发户一样的大制片人。”

“还可以不理睬那些借这人脉上位的女演员,虽然不会明面上给对方难堪,但可以在一些小细节上体现出来。”

“然后是,女主角怀揣梦想来到好莱坞,却处处碰壁,最终在男主角那里得到了一个机会,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却让她成功登上了舞台。”

“她同时也是男主角的影迷。”

“没错,她可以主演第一部有声电影,于是和男主角发生了冲突,男主角觉得她偷走了自己的事业。”

“要注意的是,男主角失去事业之后,一定要足够穷困潦倒,比如在雨中突然漫步,比如典当自己的东西过活,甚至想过自杀,但同时也要展现他对电影的热爱。”

“当有声电影开始大行其道,他却自己投资了一部规模宏大的无声电影,就像卓别林那样,不过结果是票房惨淡,这个怎么样?”

一群人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各种灵光一闪的东西纷纷冒了出来,虽然很多都经不起思考,但也有少部分的确让人眼睛一亮,以至于韦恩斯坦都时不时微微点头,不过他始终还是没有说话。

然后,经过十多分钟的热烈讨论,随着大致框架被重新定了下来,人们开始降低了探讨频率,都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直到有人叹了口气。

“似乎还缺少了什么。”

“你也这么觉得?”

“毫无疑问,的确缺少了点什么,但是又说不出来。”

“表现手法?表现形式?还是什么?”

“抱歉,唐先生,我可以提一个建议吗?”一个姑娘的声音响了起来。

那次艾玛·斯通,肖恩的第一助理,负责记录这次头脑风暴的内容,也是这里目前唯一一名女性。她此时正举着手,脸蛋上带着不那么确定,却又很认真和坚定的表情。

“当然,艾玛,你也是我们当中的一员。”肖恩当即说道,还配合的做了个请说的手势。

年轻的姑娘深吸了口气:“既然电影的主题是怀旧,用还旧的方式来打动电影学院,那么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制作成黑白片呢?”

“这个主意不错!”

“真实绝妙的想法!”

“30年代背景,成功又落魄并且再度成功的巨星,黑白片,简直是完美的组合!”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客厅的众人再次纷纷热烈的讨论起来,毫无疑问,这的确是个可行的,而且极具分量的想法。

但是,还没等他们讨论出结果,又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为什么不考虑默片呢?”

房间里再次安静了下来,于是啪的开易拉罐的声音就响了起来,韦恩斯坦舒服的灌了一个啤酒后,才重复了一次之前的话语:“为什么不考虑默片呢?”

“我……不是很明白,可以仔细说说吗?”肖恩迟疑的问道。

“很简单,”韦恩斯坦没有卖关子,“一个问题,肖恩,在93年的《辛德勒的名单》之后,到现在有多少部黑白风格的电影?不要多想,直接一口说出你能回忆到的。”

“嗯……《晚安,好运》以及今年或者说去年的《我不在那儿》。”肖恩花了三四秒钟,从脑袋找到了两部电影。一部是乔治·克鲁尼执导的,一部凯特有参演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