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兵器奇闻趣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杂集]兵器奇闻趣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它弄到手多有意思。在这铁罐头里生活,太孤单、太枯燥了,要是把这笼子
  的鹦鹉带到水下潜艇里,岂不是可以带来许多生活情趣吗?对,我可不能白
  白把笼子里的鸟杀死了。于是德国艇长放弃了用鱼雷对英国船的攻击,决定
  靠上去捞一把再走。
  德国艇长解除了战斗警报,下令组织跳帮小组。准备一旦靠上英国船,
  跳帮小组立即到英国船上抢过那只笼子,然后再命令船员把金银财主交出
  来,不听话的当场击毙。
  德国潜艇一切都准备好了,潜艇对着商船,徐徐地向英国商船靠近,眼
  看只有200米了,突然间英国商船一舷的挡板推开了,三门火炮己对准德国
  潜艇,桅杆上也忽然升起皇家海军旗,原来这是一艘英国猎潜舰。那个拿笼
  子的人就是猎潜舰的舰长。此时他下令向潜艇开炮。
  咣铛咣铛的炮弹,猛然间落到德国潜艇上,有两发命中艇体,一下子炸
  得潜艇破裂进水。德国潜艇这下慌乱得失去指挥,各自打开顶盖逃命。又有
  两发炮弹击中潜艇,潜艇尾巴一翘,一头栽向海底,终于被大海吞没。
  英国人用鹦鹉钓潜艇,这一计终于成功了。
  79海鸟指引猎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的潜艇活动非常猖狂,不断地袭击着盟国的
  舰艇和运输船队。德国的潜艇成了盟国高度警惕的作战对象。
  有一天,苏联中校斯罗夫早晨在港口散步,他望着港内停泊的巡洋舰,
  又望着乌云低垂的天空。他登上港口的一个高坡上,举目望着港外平静而碧
  蓝的大海。要不是战争,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假日。携妻带女,在这海边玩耍
  或钓鱼,是个多惬意的享受啊!可是,德国人的侵略,使苏联成千上万人死
  去了,几乎所有年轻人都上了前线。
  突然,斯罗夫中校的思路被打断,他的目光盯着茫茫大海上的那群海鸟,
  奇怪啊!刚才海鸟还是散开飞翔的,三五一群,七八一伙,为什么此刻叽叽
  喳喳都朝一个方向飞翔呢?而且在海面抢食鱼虾。它们飞行的方向是朝着港
  口方向的:斯罗夫中校眉头皱紧了,他转身就向岸边一个观察哨跑去。
  观察哨里一个中士值班,他吹着口哨若无其事。中校斯罗夫推开中士,
  一把抓起电话:
  “喂!是码头作战指挥室吗?”
  “斯罗夫舰长,有何急事?”
  “请求发布命令,港内所有舰艇立即出港!”
  “为什么?”
  “发现一艘德国潜艇,正潜伏在附近,很可能要钻进港内来偷袭。”
  “你凭什么说有德国潜艇?”
  “海鸟和鱼群不正常——”斯罗夫马上把他的判断根据端了出来。他发
  现深海里的鱼群被潜艇推进器搅昏了,被赶到了平静的海面上来,因此吸引
  了海鸟的争食。海鸟飞行方向,就是深海底下潜艇的前进方向。
  斯罗夫的报告使作战指挥室感到神乎其神,但又不得不听,过去吃德国
  鬼子潜艇的亏太多了,有备无患啊!于是立即拉响战斗警报,要所有舰艇高
  速离开港口,保持机动,并作好反潜的准备。
  苏联出动四艘猎潜艇,它们跟着海鸟指引的方向,打开声纳搜索水下的
  德国潜艇。一个小时后,猎潜艇发出战斗警报,果然发现深海里有个活动目
  标。
  猎潜艇分成两组,像把钳子一样夹住了深水底下那个怪物。接着进入战
  斗航向,所有深水炸弹的发射架都在徐徐地转动,并且对准深海里那个 “怪
  物”。
  左侧两艘猎潜艇咣咣咣地先发射深水炸弹,那黑乎乎圆鼓鼓的深水炸
  弹,被抛到空中,落到海里。约莫两三分钟之后,巨响传来,冲天水柱腾空
  而来。深弹爆炸形成200平方米海域的冲击波。
  右侧两艘猎潜艇也发动了攻击,投下一串深水炸弹,使海水变得墨绿。
  过了五分钟之后,海面浮出雪白像花瓣似的东西。猎潜艇上的水兵们明白,
  这是被炸死的鱼群,每一条的鱼泡都从嘴里压了出来,可见深水炸弹产生的
  强大水压,足以把潜艇的铁壳挤破了。
  到底打中了没有呢?斯罗夫中校判断对不对呢?40分钟之后,答案有
  了,海底下古腾腾地翻浮出一些油花、破布,死尸,还有垂死挣扎的德国潜
  艇艇员。这艘躲在深水里,准备偷袭苏联巡洋舰的德国潜艇,已被深水炸弹
  击中破碎而沉没了,多数艇员进了鱼腹,只有少数几个人逃生浮出海面。
  斯罗夫中校立了大功。
  80“虾兵”扫雷之谜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发明一种相当绝密的水雷,叫音
  响水雷,希特勒把它看成“宝贝”,没有他的批准不准随便使用,谁要泄露
  这种机密准得掉脑袋。
  某年夏季的一天,希特勒突然下了命令,要在大西洋某一海域布设这种
  音响水雷,据说盟国的运输船队和潜水艇经常从那里经过。
  布雷舰队悄悄地趁着夜幕出航了,他们来到规定海域后,按规定悄悄地
  一个个布放着黑乎乎圆鼓鼓的水雷。从夜里九点直布到早晨口点,这才离开
  雷区。
  德国人躲在对面一个小岛上观察,他们以为可以看一场好戏了,盟军舰
  船和潜艇准会钻进雷阵,炸得肚皮开花。可是一连三天,盟军舰队连影子也
  没有见到。
  第四天的半夜,突然 “咣铛”传来一声巨响,小岛跳动起来,好像在哆
  嗦。接着又接二连三地传来水雷爆炸巨响,海面上一股股火光冲天,海岸边
  激浪滚滚。德国鬼子兴高彩烈地跑了出来,举着双臂高呼: “英国佬、美国
  佬完蛋了!完蛋了!”他们以为天一亮就可以抓俘虏了。
  第五天早晨,红日徐徐升起,德国鬼子往海面上一看,奇怪,除漂着一
  些死鱼,什么也没有见到。按照过去惯例,一旦舰船或潜艇炸沉,准有油污,
  木板。破布、死尸在海上漂浮,为什么今天没有呢,大家正在纳闷时,突然
  水雷又咣铛咣铛炸开了。德国鬼子更加感到惊骇。他们将此情况报告了上级,
  希特勒很恼火,他以为水雷机密暴露,盟军应用了特殊扫雷工具。希特勒要
  海军查明到底是谁泄密,盟军的秘密扫雷器是个啥玩艺。
  可是查来查去也查不出谁泄了密,也没有看到有盟军的什么扫雷具。到
  底是什么原因呢?几个专家来到现场调查,终于揭开了秘密。原来是一种小
  虾捣的鬼。这种小虾在海洋里一旦集群活动,就会互相蹦跳,发出一种响音,
  这些奇妙小虾发出的响音超过一定程度时,音响水雷的引信就开始工作,接
  通电源就发生了爆炸。
  德国人的水雷装有音响接收器,声彼振荡强度达到指令时,就会自行爆
  炸。因为所有舰船航行时,推进器都会发出音响,只要音响靠近水雷,水雷
  就会自行爆炸。可是德国人万万没有想到,这群小虾成了盟军最好的义务扫
  雷兵。
  81巡洋舰救鲸鱼
  1988年的2月21日,一架美国反潜直升机从停泊在阿曼海上的“企业”
  号航空母舰上腾空而起,去海上执行巡逻的任务。在飞行中,这架飞机发现
  一条长12米,重约30吨的大抹香鲸,被一张120米长的尼龙网死死地缠住,
  已经奄奄一息了。
  飞行员见此情景,赶快盘旋一周,有点同情这条大鲸的不幸,思考一阵
  之后,还是决定向上级报告。
  编队司令是位少将,名叫泽勒。这位将军是一位热心的野生动物保护者,
  他一听抹香鲸受难,也顿起侧隐之心,下令导弹巡洋舰 “特拉克顿斯”号前
  往营救。
  “特拉克顿斯”号舰长接到这个命令,他有些不满,感到过份了,救一
  条鲸动用巡洋舰,这在世界上也找不到这种先例,代价太大了,但他是军人,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他只好哭笑不得说: “我当海军以来,还是头次领
  受这种任务。”将军说:“任务很特殊,你可要完成好!”
  “特拉克顿斯”号巡洋舰出航了,经过一个多小时高速航行,才赶到抹
  香鲸遇险的海域,怎么救这个庞然大物呢,弄不好尼龙绳缠到巡洋舰推进器
  上,那就糟了。舰长专门成立了一个技术指导小组,研究出儿种方案。第一
  种方案是把军舰靠到抹香鲸边上,用一只抓钩把鲸拖住,然后想法把鲸身上
  的尼龙网拉掉,但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不是鲸跳动把钩拉掉了,就是把网
  拉断了。舰长只好下令采用最后方案,那就是派人下海去直接割网。
  这下可把一些人吓得目瞪口呆,这么大的抹香鲸,虽然奄奄一息,可是
  它终究还是活的,时不时还在动弹挣扎。谁敢去“捋虎须”呢?弄不好鲸一
  煽动尾巴,就会把活人击昏了,或者裹进鱼网脱不了身,这太危险了。
  但美国水兵中不都是胆小鬼,以赛林森为首的4个勇敢水兵站到了甲板
  上。每人握把水手刀,要去显示一下他们的本领。他们依次一个个下水,第
  一个割累了,接着第二个上;第二个累了就第三个上。这第三个倒了霉,那
  鲸哗啦翻了个身,一下子把他掀出几丈远,幸好没有压到鲸身下,很快脱险
  了。接着是第四个上,把鱼网割得差不多了。后来这条鲸好像了解人意,是
  为了救它,因此显得温顺了,不乱动了,也没有伤人的动作。
  赛林森是个胆大包天的角色,他一看抹香鲸很老实,也不乱蹦乱煽动,
  干脆他就爬到鲸身上,骑到鲸背上去割鱼网。那鲸身光溜溜的,一下用力不
  均失去平衡,■咚一声掉进海里,心里有些惊慌,生怕鲸张口把他吞下去。
  他七挣扎,八捣鼓,一只脚套进鱼网眼里,越折腾身上裹得越多。这下把巡
  洋舰上的人吓坏了,生怕鲸鱼一翻身,把赛林森压到鲸身下那就活不成了。
  舰长赶快提醒,不要慌,赶快用刀割,先脱身再救鲸。
  赛林森在舰长提醒下,他冷静下来,用刀割开鱼网,从鲸背上一边割一
  边清理。那鲸好像怕赛林森出危险,文丝不动,只是鼻孔里喷吐一些水气。
  赛林森终于离开险境,把身上的鱼网清理掉了。
  这四个水兵,轮流 “出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斗,终于把鲸身上的
  鱼网割掉了。在水兵们的一片欢呼声中,鲸鱼向蔚蓝色的大海深处游去。
  82“B…1”轰炸机被飞鸟撞落
  “B…1”飞机是可变性掠翼型轰炸机,1962年研制,其目的是想代替美
  国B…52轰炸机。这种飞机长44。81米,翼展23。8米,全展开可达41。67米,
  机高10。36米,飞机最大时速1。25马赫。载弹量29030千克,机腹下可带3
  个武器舱。S枚巡航导弹、24枚远程导弹,还可以带数十枚核弹头。它是一
  种美国战略隐形轰炸机。
  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样一种空中巨大高速飞行物,却能被一只小
  小飞鸟撞落炸毁,听起来不可信,可是它偏偏是事实。
  有一天,美国刚研制出来的一架“B…1”轰炸机要在空中飞行训练,它在
  德克萨斯州戴那斯空军基地起飞后,以960千米的高速作低空飞行。这种飞
  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具备低空突防能力,它面前正好是两个湖泊,就针对湖面
  掠空而过,谁知突然间飞机失控,轰隆一声一头坠毁在湖对面的岸上了。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空军司令部都惊慌了,纷纷赶到现场,怀疑是苏联特
  工人员的破坏,是驾驶员技术不熟练。航空专家们经过一个星期的检查,得
  出的结论出乎意料,原来,飞机是被一只6。8千克重的鹈鹕鸟 “击”落的。
  专家们说,这只无畏的鹈鹕撞上了飞机可变翼部位,这个部位飞机蒙皮
  特别薄弱,而且正好是液压系统和燃油系统的管道 “神经丛”。飞鸟撞击引
  起燃油管破裂,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发动机,引起发动机起火;同时液压管道
  的故障又使飞机失去控制。
  难道设计“B…1”轰炸机时,没有想到这种可能性吗?设计师们说,想到
  了,而且在这两个湖里作过调查,栖息在湖边的鹈鹕鸟,一般不超过3千克,
  而设计撞击在可变掠翼敏感处是3。5千克。可是,偏偏飞来撞击的这只鹈鹕,
  却重6。8千克,这完全出乎意料。
  事故发生后,美国空军不得不下令“B…1”轰炸机停飞改装,可变性掠翼
  蒙皮处加固了,并且装上一些避撞的部件,这才批准“B…1”轰炸机重新飞行。
  第七章 核武器
  83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
  自从美国人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瘦子”、“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
  人们都力爆炸后的核威力而恐惧。在这次原子弹袭击中,有数十万人丧生,
  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对这样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历史上却曾有人用
  双手把原子弹掰开过,听起来十分荒唐,可这是事实。这位 “超人”就是加
  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国人在欧洲用闪电战吞并着大
  半个欧洲,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被屠杀。日本人在亚洲称霸,侵略中国和
  东南亚,还偷袭美国珍珠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着这两个疯狂的强盗,各国都想研制一种新武器来对付和消灭这两个强
  盗。
  加拿大的科学家也不例外,有一天,最著名的核科学家斯罗达博士,他
  在实验室里主持着原子弹引爆临界试验工作。他周围有数百名男女科学家,
  也都全神贯注地协助斯罗达博士的试验。
  临界状态是原子弹引爆的关键问题,平时保存需要安全,待用时要在规
  定时间内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