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卡斯特于1861年毕业于美国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他由于在各种战斗中英勇无畏敢打敢拼;终于在1865年4月光荣地被晋升为少将。在内战之后;由于陆军的缩减;卡斯特不得不接受降低军衔的事实;屈任陆军中校;被分配到第七骑兵团;与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作战。他曾在1867年受到军事法庭的审讯;并被停职一年。在复职以后;他变成一个凶悍、粗野、无所畏惧的作战指挥员。他在对印第安人夏廷和苏森特;尤其在对达科他领地的一些印第安人的作战中;取得了明显的〃成功〃;而且因此他的声誉不但获得恢复;而且日益提高;然而;好景不长。
1876年;在南达科他领地的黑山地区发现了金矿。印第安人认为该地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各地许多印第安人也像潮流一样汇聚而来。为了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取金矿的开发权;美国政府在1876年1月末;指令印第安人的各个部落迁进政府规定的保留地去。当时;夏延和苏森特部落的一些印第安人对政府的指令不予理睬;其中许多人或许对政府的指令根本就不愿也不想接受。但是出乎印第安人意料的事件发生了。在这年寒冷的冬季;他们遭到政府军强制性的驱赶。随后在1876年5月;美国政府派来了一支陆军远征队;并在阿尔弗雷德。特里将军的指挥下;在印第安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上安营扎寨;企图驱逐谋反的印第安人。实际上;此时以西丁。巴尔为首的印第安人已集合起来;并沿小比格霍恩河沿岸蒙大拿一段的地方;搭起帐篷;磨拳擦掌;挥动武器;准备应战。
这样;以政府军队为一方;以西丁。巴尔为首的印第安人为另一方;摆开了战斗阵势;一场殊死的战斗是不可避免了。已升为上校的乔治。卡斯特参与了阿尔弗特雷德。特里将军包围印第安人的计划。卡斯特接受特里的命令率领第七骑兵团越过罗斯巴德河;并用由700名士兵组成的部队从后面包围西丁。巴尔的营寨;而与此同时;特立和约翰。吉蓬两位下级军官也根据政府军的作战计划带着拥有格林式机关枪的步兵从北面攻来;但其使政府军的整个行动慢了下来。被印第安人称为〃长毛〃的卡斯特指挥的骑兵直接和迅速地向前推进;甚至在夜里实施急行军;并导致其人马疲惫不堪;但终于在6月24日的晚上到达离印第安人小比格霍恩营寨不远的地方;卡斯特以及特立和约翰根据原订计划准备在6月26日在那里汇合。
但是;卡斯特没有等到特立和约翰指挥的军队到达和汇合;就开始了行动。他于翌日早晨把其部队分成三个分离的作战单位;而且不顾其侦察员提
出的关于夏廷和苏森特部落的人数大大超过其部队人数的警告;发起了惊人的攻击。他命令其部下弗雷德里克。宾廷带领一个作战单位从背后阻截其发现的任何印第安人;随后派马尔古斯。雷诺带领其士兵进入印第安人的营寨。
促使印第安人向后退;而卡斯特本人和由260名士兵组成的主要作战部队计划在既定地点发动攻击并完全消灭印第安人。战斗的结果可能是完全出乎卡斯特所予料的。西丁。巴尔等人所领导印第安勇士迫使马尔吉斯。雷诺的士兵在弗雷德里克。宾廷率领的队伍进入角鱼之后立即退了下来。卡斯特及其士兵占领了一座小山;但在不足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完全被数达2500名英勇善战的印第安人包围;并被全部消灭;卡斯特将军也未能逃脱恶运。印第安人在消灭卡斯特及其部队之后;旋即转过来;向雷诺和宾廷的队伍发起冲击;尽管后者在听到卡斯特队伍激战的枪声时;已损失严重;并被迫处于守势。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时分;零星的枪声持续到翌日凌晨才趋于沉寂。当这次战役的美国政府军总指挥阿尔弗雷德。特里将军到达时;印第安人已顺利撤走。
这是美国陆军在征服西部印第安人战争中遭受的一次最惨重的失败。那么;这次失败的责任由谁来负呢?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卡斯特将军轻举妄动;一意孤行;盲目自负;并企图为全国树立英雄的形象;这是导致美军失败的基本原因。另外一些人认为他是在上级的命令范围内而行动的;失败的责任不应由他负。还有些人则认为;责任应由雷诺和宾廷来负;他们行动缓慢;并且对卡斯特不信任;从而使卡斯特陷于孤立无援的处境。但是;许多证据是相互矛盾的;并不能令人信服他说明卡斯特为什么会被印第安人打败。
(时春荣)
〃缅因〃号战舰为何突然爆炸?
1898年初;正当古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美国政府借口保护本国侨民的人身安全和商业利益;命令〃缅因〃号等4艘战列舰驶往古巴哈瓦那港口。2月15日21点40分;〃缅因〃号指挥官查尔斯。D。西格斯比刚把写给妻子的信塞进信封;熄灯号吹响了;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觉得号声比往日更为美妙动听。正在这时;突然一声巨响;信封飞落在地;舰身震得向左舷倾侧;接着就开始下沉。船上一片漆黑;浓烟呛鼻。幸运的是;船上350名船员总算还有90人死里逃生。说也怪;〃缅因〃号在爆炸前没有一点前兆;真可谓突然爆炸。美国政府在爆炸原因尚未查清之前;就一口咬定是西班牙人炸沉的;并利用〃缅因〃号事件大作文章;在全国上下制造反西班牙的气氛;其目的就是为对西班牙发动战争制造舆论;以便最后用战争手段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因而〃缅因号事件〃成了美西战争的导火线。
美西战争早已成为世界历史上一个事件;而〃缅因〃号战舰突然爆炸沉没的真相至今不明。调查没有?调查了。当时美西两国都组织了力量进行调查;但双方调查的结论显然不同。
美国是在拒绝西班牙联合调查的建议后而单方进行调查的;调查报告断定:〃附在舰身上的一枚水雷引起舰前部弹药库爆炸。但不知水雷系何人所放。〃实际没有查出真实原因;只是最后断言系水雷炸沉的。后人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1911年将〃缅因〃号残骸打捞上来;发现舰身的整个前半部被炸毁;申板和舷侧都被炸掉了。这正是船上弹药库和锅炉所在的部位。在船的这一部分;约1/2的船底仍然在原来的位置;主要在右舷一边。这不正是
对美方的调查报告的否定吗?
西班牙在美方拒绝联合调查后;也对这次事故进行了调查;而且还对若干曾目睹或耳闻爆炸的证人进行了较详细的讯问。西方调查报告认为〃缅因〃
号爆炸是内部原因引起的。这与1911年将该舰打捞上来所检验的情况相接近;但也难说其准确的程度;疑点仍然存在。
后人根据美、西两方的调查情况和美西当时的势态进行分析、推理和猜测;提出的看法也很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存煤自燃说〃。这是美国海军上将海曼。G。里科弗所持的看法。
他在1976年〃用现代技术为基础进行推断;断定是由于毗邻火药库的煤舱自燃所致。〃这种推断有它的可能性;但也不能完全肯定。因而也没有得到公认。
二是〃锅炉爆炸说〃。认为〃缅因〃号的突然爆炸;是该舰上的锅炉爆炸发生的事故。这种看法;仅是一种推测而已;没有证据;难以令人信服。
三是〃故意爆炸说〃。美国历史学家约翰逊持这种看法。他认为这次爆炸很可能是美国那些主张对西班牙打仗的人搞的。他们生怕冲突得到和平解决;所以〃决心采取疯狂的行动;只求引起新的麻烦。〃还有的猜测;〃非常可能是美国为了煽动国内舆论反对西班牙和制造战争借口而自行炸毁的。〃这都是根据美国当时的战争狂热行为进行推理后得出的看法;有些道理;但证据提不出来;也难以解除疑问。
诚然;〃缅因〃号为何突然爆炸;到底是其本身发生的故障引起还是人为破坏;也就是说究竟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看来;目前已无法查清。
(胡天伦)
杜威舰队为何轻取马尼拉?
在1898年美西战争中;美国海军准将乔治。杜威所指挥的远东分遣队;是由九艘舰船组成的;但没有一艘是真正的战舰;而且全是用蒸气机发动的;其中四艘是装有铁甲的巡洋舰;两艘是易受伤害的炮舰;还有一艘其速度是较低的快艇。正是这样一支小型舰队在菲律宾马尼拉湾在与力量相当甚至更为强大的西班牙舰队的交战中;轻而易举地打垮了西班牙舰队;攻取了马尼拉。
杜威舰队取得的胜利是美国从内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期间的最大的胜利;而时间只用了半天。根据杜威将军报告;西班牙人蒙受了300人死亡和400人受伤的重大损失。美国方面只有6人受轻伤;1人受重伤。美国人对战争的胜利兴奋异常。杜威将军一夜之间变成英雄;成为美国人的楷模和英雄。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西奥多。罗斯福打电报向杜威将军表示祝贺并幽默地宣称〃每个美国人都是你的债务人〃。
对于美国杜威舰队取胜的原因在史学界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史学家如詹姆斯。查思等;认为其是出奇制胜。早在1898年2月;当杜威将军率领的美国舰队到达香港时;他就获得了重要信息:许多美国人;尤其是报纸编辑和出版商;正在谈论美国军舰〃缅因〃号在古巴哈瓦那被炸沉的情况;认为那是西班牙人所进行的破坏行动。随后;杜威收到了美国海军部的电报;要求他使舰船做好准备;装足燃料;一旦美国与西班牙宣战;就及时投入战斗。
杜威舰队航行600余英里;很快于1898年4月25日黄昏时分到达马尼拉湾的入口处;而且没有遇到抵抗。马尼拉湾入口处的两个关键地点是埃尔弗赖莱和科雷希多岛;两者都是西班牙人用大口径大炮护卫的要塞。在这种
形势下;杜威让一艘战船首先进去;但两个要塞都没有作出阻止的反应。随后;杜威的全部战船在夜幕笼罩下进入马尼拉湾;直到午夜时;西班牙人才开始行动。尽管杜威的舰船上的大炮没有一尊像西班牙人拥有的大;但仍然压住了来自埃尔弗赖莱和科雷希多岛上的火力。同时;杜威的舰队逐步向西班牙人的战船逼近和开火。就这样;杜威的舰队顺利地控制了马尼拉湾;占领了马尼拉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是一种解释。
不过;关于杜威舰队轻取马尼拉的原因;还有另一种解释;即西班牙人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迅速反应的能力。如前文所述;当杜威舰队接近马尼拉湾入口处时;西班牙人为什么不开火;而直到杜威舰队已进入马尼拉湾后才开始行动?当时参加进攻行动的一个美国水兵曾作过解释。他说;杜威舰队距科雷希多岛南侧约有四英里时;西班牙人的炮火很难达到目标;连美国舰队的后尾战船都有幸逃避西班牙人的炮火。但是;仍然存在着无法解释的原因;这就是;在美国舰船处于西班牙人炮火攻击范围时;即在美国舰船离西班牙人炮火攻击范围之前;为什么西班牙人的炮火还停了很长时间?
杜威将军对他的胜利或西班牙人的失败;则作了别出心裁的解释;尽管他的解释仍然不能使读者完全信服。杜威事后解释说;西班牙人作过并实施过一种特别的决定;在马尼拉湾战斗期间;西班牙人把他们的舰船都下了锚;以争取占有较大水域的利益。但是;这样在事实上等于西班牙舰队司令蒙托约将军自己已承认失败。他既不是呆子;也不是胆小鬼;他根据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和国内领导的指令;被迫放弃了加强苏比克湾防御的任何想法;事实上被禁止加强其在整个水域的舰船的防御能力。他甚至把大多数舰船停泊在装满岩石的平底船的背后;隐藏和保护起来;等待美国人中计;以便发泄他的仇恨。这说明西班牙舰队的指挥官由于受到其上司的干扰;虽然作了广泛的防御布署;但由于没有重点;而导致了惨重的失败。
此外;有的人或许还会认为;美国舰队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它在军事技术上比西班牙略高一筹;然而战斗中的某些细节却作了否定的回答。美国舰队胜利的本身表明;美国人的炮术并不比西班牙人高多少。当美国和西班牙两国的舰队最后决战时;美国的大炮向大型而又不灵活的西班牙舰船打了6000发炮弹;但击中目标的还不足150发。
还有;当人们看到美国舰队凯旋时;有没有想到其背后起作用的因素。
即美国在其陌生的菲律宾群岛发动突然袭击而又获胜时;有没有别国的支持?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当杜威舰队宣告胜利时;在马尼拉湾立即出现了英国、日本和德国人的战舰。尽管德国采取如此突兀和无礼的态度;以致使杜威舰队不得不对一艘德国鱼雷艇开了一炮;但是英国和日本人似乎采取了十分友好的态度。在这次海战前后;日本和英国与美国究竟有什么默契;而西班牙人对此有无了解;至今依然不得而知。
因此;时至今日;关于杜威舰队一举打败西班牙舰队;顺利攻取马尼拉的原因;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仍然是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时春荣)
法国军方为什么要陷害德雷福斯?
发生在19世纪末的德雷福斯案件是法国历史上最离奇并带有戏剧性的事件;在法国政坛引起了一场严重的危机。至今人们还不了解这一事件的全部真相;对事件的起因也尚未有定论。事件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1894年9月的一天;法国陆军部情报处的亨利少校从在德国驻法大使馆
当勤杂工的情报人员手中得到一份撕碎的〃清单〃;上面开列着法国一种新型大炮的情况说明书;法国炮兵部队的整编情况等机密军事情报。这份情报是送交德国驻法大使馆武官施厄茨考本的;看来出卖情报的是法国参谋总部内部的官员。主持情报处工作的桑代尔上校找来了参谋总部人员名册;断定名册上的犹太人德雷福斯上尉是出卖情报的人;认为他的笔迹与〃清单〃上的笔迹有相似之处。后请笔迹专家来鉴定;法兰西银行笔迹鉴定专家断定两者在字迹细节上无共同之处。就是这样陆军部长梅西埃尔仍然决定逮捕德雷福斯并送他上被告席。
德雷福斯确实不是出卖法国军事机密的间谍。他在法庭上据理辩驳;证据也很有力;他不可能接触到被认为是他出卖的情报。然而法国军方仍然把德雷福斯的卷宗装得越来越满。请来五位笔迹专家鉴定;三人不发表意见;一人持否定态度;另一人说〃清单〃中的笔迹虽与德雷福斯的笔迹不同;但这是他不露真迹的结果。军方仅把这份带有倾向性的鉴定报告塞入卷宗。亨利少校还伪造了几份电报以证明叛国贼确是德雷福斯。在伪证的蒙骗下;法庭判处德雷福斯无期徒刑;把他流放到在南美洲的法属魔鬼岛。
事情并没有了结。法国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