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婚如命 作者:秦秋(晋江vip2013-11-19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嗜婚如命 作者:秦秋(晋江vip2013-11-19正文完结)-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我回去之前,一定要处理干净,我只听好消息。”

    匆匆说完,柏慕航挂断手机,一个甩手扔到沙发上。松开衬衣的纽扣,挽到手肘处,柏慕航走向母子俩,趁母子还在玩亲亲之际,轻轻松松将儿子举起来。

    浩仔先是吓了一跳,扭头见是爸爸,立刻绽开大大的笑容,颐高气使的挥动小胖手,借着爸爸这股东风,俯视窗外的河道。

    “爸爸,你快派人把小河搬回家,我要带小南他们看小河。”

    乖乖,十足富家小少爷范儿,以为什么都能搬呢。没有爸爸做不到的,只有自己想不到的。

    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是吧,把你老子当哆啦A梦是吧。

    柏慕航摇晃手臂,满意的看儿子在半空中瑟缩抖动小身板,把娃娃递给娃他妈,“你要当孟母,机会来了,把握住。”

    他是钱多,可以满足儿子所有关于金钱的愿望。但他不想当冤大头,也不想儿子将来变成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所以,教育要从小娃娃抓起。

    他从小没妈,老爸有跟没有一样,爱的正能量教育,还是交给贤惠的老婆比较合适。

    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是奢侈,他只是单纯觉得好玩,要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只需正确的引导,打消孩子的念头便可。

    “宝贝,你离开爸爸妈妈,离开自己的家,会不会伤心。”景瑶蹲着身子,和儿子平视。

    浩仔不假思索点头,尔后还不放心,看着景瑶恶狠狠强调,“妈妈不准丢下浩仔,妈妈要是走了,浩仔再也不乖乖吃饭。浩仔饿肚子,都是妈妈害的。”

    小家伙潜意识里隐藏着深深的恐惧感,很怕自己某天醒来,妈妈不见了。

    妈妈是自己求爸爸找回来的,他日日夜夜围着妈妈转,就怕妈妈走掉。

    他现在很幸福,有爸爸,有妈妈,爸爸妈妈都陪在自己身边,他不想失去这样的幸福。

    儿子的恐惧,当妈的何尝不懂。

    景瑶抱住比她小一半的身体,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温暖的奶娃娃,给了她无限的希望,是她深深的羁绊和留恋。

    她怎么舍得离开,就是被迫分开,她也会想方设法回到孩子身边。

    稍稍平复情绪,景瑶继续哄孩子,“你不想立刻自己的家,小河也不想。浩仔是乖孩子,最有同情心了,你舍得小河伤心吗。”

    小家伙纠结的皱起眉头,“小河也会伤心吗。”

    “树木,青草,花朵有生命,小河也有生命,当然会伤心难过。我们不带走它,让它呆在家里,它就不会难过了。”

    景瑶感觉自己像狼外婆,骗不谙世事的兔宝宝,还必须表现出心安理得的样子。

    孩子,等你长大就懂了,有一种欺骗,叫善意的谎言。

    柏宇浩小朋友大多数时候是讲理的,你同他好好说,很容易说通。当然,前提是顺着他的性子慢慢哄。

    柏家的男人,无论老少,有一个共性,吃软不吃硬。

    “砰砰砰!”

    景瑶回头,柏慕航站在浴室门口,眼角带笑,眼尾上翘的弧度带着一抹温情。

    “真是一刻不能放松。”一个不留神,母子俩又开始煽情。

    你说,你对着我怎么就能狠心到面无表情,无欲无求呢。柏慕航向景瑶投以谴责的眼神,景瑶微微偏头,视而不见。

    “爸爸,我饿了。”爸爸盯着妈妈看半天,小朋友感觉被大人忽视了,握拳头,叫嚣着表示抗议。

    柏慕航走向儿子,刮孩子鼻头,“就你事多。”抬眸看景瑶,“换衣服,准备吃饭。”


47。一家三口的旅行

 

    威尼斯的桥;风格各异;姿态万千;如游龙,如飞虹;如月牙。有大气庄严;也有小巧别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利亚德桥和叹息桥。

    说到叹息桥,不少国人下意识把它和徐志摩联想在一起。有人说;徐志摩心目中真正的“康桥”便是这座远离英国的威尼斯叹息桥。

    景瑶不置可否;人已经作古,后人就是如何猜测,也得不到答案。

    叹息桥如其名,是座遗憾的桥。它的典故和由来充满悲□彩;因为悲情,所以浪漫。它跨过河面,高悬于两座楼宇之间,一边连接总督府,一边则是威尼斯监狱。如今总督府和监狱都成了过往,叹息桥依然还是叹息桥,经历数百年风雨,静静向人们诉说当年的沧桑。

    利德亚桥建于十六世纪末,由来久矣,矗立在大运河中央,于河上连接起两岸。利德亚桥形如层叠屋,层层向上,拔起于水面之上,分外抢眼。桥附近是威尼斯是繁华的购物中心,狭长的桥面上开设有各式各样的商店,如人流如梭的微型街市,售卖鲜果、各种饰物及纪念品。

    景瑶带着孩子站立在利德亚桥头,望着水波微兴的河面,看着水上南来北往的大船小船,思绪一下子回到两百年前,好似亲身瞻仰了一遍弗兰茨和茜茜乘船访问威尼斯的荣光。

    非世俗名利的热闹,有种归园田居的安然,景瑶喜欢这样的生活。若非饮食和风土人情方面难以适应,晚年到威尼斯居住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妈妈,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我饿了。”浩仔拨拉白色栏杆,委委屈屈向妈妈控诉。

    护栏比孩子身板高,景瑶也就放心让他下地玩耍。只是,孩子粉嫩的小唇瓣开开合合,叽叽喳喳,一直在抱怨。这里的东西难吃,要吃妈妈做的饭。

    小家伙在吃食方面和他爷爷爸爸一样爱国,只稀罕中餐。早晨爱吃小笼包蒸饺和肉丝面,配上一杯浓浓的鲜榨豆浆,喝得小嘴巴一圈白,大眼睛眯成弯弯的月牙,快活似神仙。中餐和晚餐必须是白米饭为主食,吃热锅炒的菜。

    欧洲人没有严格的饭菜区分,一碗茄汁烩肉饭,一盘生鲜沙拉,一盘意大利面,一瓶红酒,凑在一起,就是一顿正餐。

    意大利式的黑椒牛肉面,搁在浩仔面前,小家伙撅嘴,勉为其难的挑了两根面条咽下肚,摇摇小脑袋,再也不肯吃第三口。

    价值几百块人民币的意大利面,还不如十块钱的兰州拉面受宠。小孩子的饮食观,不以食物价钱的高低为转移,全凭自己爱好。

    不爱吃,就算天价,绝不动摇。

    实在没办法,景瑶点了份鲜奶草莓酱蛋糕,孩子这才扁扁嘴,将就着填肚子。要是平常,景瑶不会在早晨给孩子买甜食吃,尤其是奶油蛋糕之类,太甜腻,孩子吃惯了甜食,以后很难改过来。

    中午的时候三人也是随便吃点,要说饮食上的满足,没有,填肚子还是可以。

    外地比不上家里,尤其是饮食文化相隔十万八千里的意大利,与其走街串巷寻访隐蔽的华人小餐馆,不如随走随停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虽然真正吃进肚还不如自家的三菜一汤合胃口,但好歹是个尝试,证明我来过威尼斯,吃过这里的食物。景瑶准备回国后讲给艾佳听,真实诉说自己的吃后感,没有虚构,没有杜撰,完完全全切身体会,感觉非常棒。

    显然,吃方面,浩仔没有父母勇于尝试的精神。到吃饭的点,不吃饱,等玩饿了,再吵着要吃高热量速食。

    小家伙弯下腰,蹲着白白胖胖的小身子,四处张望,搜索爸爸的身影。爸爸给他买汉堡包去了,让他等啊等,爸爸还没回来,汉堡包也没有。

    周围都是些深轮廓棕眼睛的高大欧洲人,路过桥头兴致勃勃打量黑头发黑眼镜的娇小母子,有些甚至是肆无忌惮扫视,目光稍显失礼。景瑶故作无视,把孩子揽到自己身边,一心欣赏河面风景。

    有的人自以为风度翩翩,看着落单的孤儿寡母,想要来个极具浪漫风情的欧式搭讪。结果才刚起了个头,就被超级恋母的小狼崽子狠狠扫射眼刀子,笑容僵在脸上,不敢进一步动作。

    “We don't know you,you go away。”胖手指一挥,气势如虹。

    东方人不是很含蓄很腼腆很有礼貌吗,咋这个奶娃娃如此不客气,如此霸气,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被一个四五岁的小娃娃震慑住了。

    搭讪男讪讪的笑,乘兴来,败兴离开。脑海里还在琢磨,东方小娃娃英语挺溜的,纯正地道,哪里学的。

    景瑶也愣住了,不是孩子的气势,而是孩子麻溜溜的美式口语。

    柏幕航是没空教他的,柏崇明和柳清只会简单的问候打招呼,要说学习也只有在幼儿园了。不愧是目标以培养赢在起跑线上的精英为主的贵族幼儿园,孩子进去刚刚一年,字还没认全,口语倒是进步神速。

    思及此,景瑶突然涌起一股深深的自卑。想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名校毕业生,学了十几年英语,口语还没自己的儿子麻利,典型开口死的做题党。

    转念一想,更多的是欣慰。

    儿子争气,当妈妈的骄傲啊。

    “爸爸,爸爸,”看到熟悉的身影,浩仔兴奋跑过去。

    “浩仔,慢点,别摔到了。”景瑶后头跟着,出声提醒。

    柏慕航拾级而上,高大挺拔的身形与自诩强健的欧美人不相上下,英俊的东方面孔又使他在人群中极其打眼。周身内敛清贵的气质,无形中把他与身边经过的人区分开来。柏慕航一手插在口袋里,一手提着纸袋,做工考究的真丝白衬衣和紧身西裤,穿出通身雅致气度。他闲庭信步,悠然缓行,路人纷纷成了他的陪衬。

    景瑶隔远了看去,忍不住叹一声,太有贵族范了。

    仪表出众的人,总是能让周遭人频频侧目。

    欧洲女性大多外放,遇到中意的异性,觉得可以来段浪漫的跨国恋情,便大大方方的上前打招呼。

    某个金发丰胸美臀的高挑美女注意柏慕航很久了,一路跟着他,先是问路,再是手机丢了,找柏慕航借电话联系朋友。

    天知道,柏慕航这种东方长相,脑残都知道不是本地人。问路,欲盖弥彰吧。

    世界各地的女人无论美丑,在柏慕航眼中一个样,他反感的时候,眉头不自觉皱起。

    柏慕航刚要明明白白断绝女人的遐想,前方传来稚气的小孩声音。

    “He’s my father!”

    浩仔跑过去抱柏慕航大腿,虎视眈眈瞪视找爸爸说话的金发女,高高昂起头,挺胸,“who are you,We don't know you,you go away。”

    赶走搭讪男的话,继续用在搭讪女身上。

    雄赳赳,气昂昂,炸毛的小狮子。

    浩仔是爸爸妈妈的保护神,爸爸妈妈别怕,有浩仔在,他们都是浮云。

    败给小娃娃的气势,搭讪女夸了句“So cute”,夹着尾巴悻悻走了。走之前,还很意味深长地打量跟着浩仔过来的景瑶,然后一脸可惜的朝柏慕航摇头,叹着气遗憾离开。

    那眼神好像再说,你如此优雅迷人,怎就找了这么个又矮又稚气的女人,太遗憾了。

    景瑶安慰自己,姐的气质,只有内秀的东方人懂,不懂姐的人,是他们没眼光。

    柏慕航抱起儿子,把纸袋递给他,摸着小孩毛绒绒的脑袋,甚是欣慰。没白养你一场,关键时刻,知道挺身而出了。

    浩仔笑得小猫似的,露出两排小白牙,打开纸袋就要伸手往里掏。景瑶连忙制止,帮着孩子捧住纸袋,把里头的汉堡推出一半,让孩子捏着纸袋吃,免得手上沾到油。

    一家三口慢悠悠在桥附近漫步,河两岸商铺林立,景瑶好奇威尼斯的华丽面具,进了一家面具店。琳琅满目的面具,各种各样的奢华精美,摆满小店各个角落,整家店给人的感觉,似是狂欢的天堂。

    景瑶不由赞叹店主的巧手天工,眼睛扎在面具堆里,舍不得挪眼。千挑万选,选了个半脸的Bauta,只遮盖从额头到鼻子和上脸颊的部分,面具以朱红为底色,两侧眼尾以金色的滕蔓作辅助,从额头蔓延至上脸颊。朱红的高贵,藤蔓的妖娆,矛盾的两种风情,结合在一起,出奇的迷人。

    浩仔看妈妈挑了个面具,自己哇哇哇乱叫,大惊小叹,扔掉一个个本来看上眼的,抓脑勺万分纠结,最后选了个小丑面具。

    “这小孩,从小就眼光独道。”

    朋友们,别被迷惑,柏慕航这话绝对不是夸人的。

    浩仔不理爸爸,爸爸有时候笑起来,真不好看。

    后来三人又去了一家玻璃工艺品店,艾佳最喜欢收集精美的小艺术品,景瑶挑了一套玻璃彩马,打算送给她。

    沿河一趟逛下来,母子俩都有斩获。唯柏慕航,虽然两手挂满了东西,但没一样是他的。

    除了飞船,他对其他没有生气的物品无爱。

    手上提满纸袋,柏慕航觉得,该够了。

    就是不够,他也走人。

    这一天几乎都在外面玩,柏慕航一提醒,景瑶还真觉得累了,孩子也是耷拉着脑袋,不愿再走路。

    好吧,打道回府。

    街边就是一排岸口,停靠着数艘船只。

    最打眼的当属威尼斯特产“贡多拉”,船两头尖翘,船身狭长,娇小俏丽的身影,精灵般跃然水面。船划动时泛起条条涟漪,在相对宽大的河面上游走,当真如遗世独立的小仙子,淡泊,怡然,又有些孤芳自赏的寂寥。

    其实,说是独一无二,未免夸大。

    中国古代就有独木舟的存在,两头尖高中间窄,刑似“贡多拉”,取名也非常有意境,叫“舟了鸼船”。

    为了找出第三个的正确发音,柏慕航专程买了本古汉语字典。他始终觉得,涉及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网络上的解释不够权威。他更钟情于书本,自己挖掘,自己探索。

    话题跑远了,拉回来。

    出门的时候一家三口坐快艇,节省时间,可以多玩几个地方。返回的路,当然要坐一回“贡多拉”,方才不虚此行。

    只是,柏慕航叫的这只“贡多拉”,未免太纤细了。

    景瑶颤抖的上船,颤抖的坐下,颤抖的颤抖着。船身很低,她膝盖以上全部露在船外面,没有任何遮挡。

    柏慕航圈住孩子,牢牢固定在怀中。孩子在他臂弯里挣扎,他不痛不痒,镇定自若地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