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再嫁,夫君太温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再嫁,夫君太温柔-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到于小晴的背影在转过了巷口之后完全消失,刘二鸣还是久久回不了神。她就那么走了,完全没有要回头的意思。她对他的态度,也一如当初。刘二鸣觉得自己的心似乎缺了一块似的,空荡荡的。然而这种空,似乎又让他觉得有些莫名的轻松。
大丫放下了与他的情,认真的珍惜着自己的生活,这让刘二鸣觉得痛苦的同时,又觉得安心。她脸上的笑容告诉他她过得很好,她很幸福,这就足够了。当年他选择退出时,不就是为了她能过得幸福吗?虽然她的幸福,像是在他心上划了一刀,但似乎又让他的情得到了结。无论以后如何,他不用再担心大丫了。她已经不是那个只敢抿着嘴对他笑的胆怯的小女孩了。
刘二鸣向着于小晴的反方向走了,带着某种决心似的,同样没有回过一次头。
刘二鸣再次来找她,这让于小晴心情有些发闷。当然,不是说她气刘二鸣忘不了她。而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刘二鸣。对于于小晴来说,她明白的知道刘二鸣喜欢的那个人是原本的大丫。可是大丫已经死了。因此刘二鸣才将自己的情意转到了她的身上。
于小晴觉得如果自己没有穿越,这世上就不再有大丫这个人,也就不再有刘二鸣牵挂的对象了。如果大丫死了,年少的刘二鸣也许会难过一段时间,但反而会很快忘记这段年少的情意。可她的存在,让刘二鸣一直无法忘记自己的情意,一直这么痛苦着。
于小晴和刘二鸣是注定不会有什么交集的。可因为自己而使得刘二鸣一直这么痛苦下去,于小晴觉得自己难辞其咎。对于刘二鸣,她觉得愧疚,但却毫无办法。因为大丫已死这件事,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的。13608175
回去之后,她跟方曜说了刘二鸣的事情。两人相对无言了许久之后,却还是没什么办法。因为这件事,是个死结。他们不敢碰不敢解的死结。刘二鸣想要解脱,还是只能靠他自己了。
这种什么都不能做的情况,让于小晴觉得很难过。可就在她难过的当头,另一个人却也突然来搅和她的生活了。秦家的二少爷秦博闻,突然到访了。
(今天还是只有一更,抱歉。。。)





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 请求
 更新时间:20121225 20:39:26 本章字数:3389

当然,秦博闻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和他一起的是秦家大少爷秦博宇。而且两人来方家也是有正当理由的。他们要来找方曜谈关于花生,地瓜,土豆等这几样高产粮食的推广问题的。
本来之前都说好了的,两家赚上两年钱,第三年方曜就将这几种粮食的种法告诉里正,开始在青山镇推广开来。可现在,秦家却有了别的想法。他们想要将这几种高产粮食的种法送到京城里去。
这事情对秦家来说自然是有大好处的,对方曜也许同样是个机会。何况这种法都是方曜一个人琢磨出来的,秦家也不好将这功劳强占了。但想要直达上听,却还是要靠秦家的门路。其实说来说去,这也是秦家为了秦博闻的前程在努力。
秦博闻在上一次春闱中了二甲进士,在京城里也曾轰动一时过。可秦氏虽然是望族,但秦家本身毕竟只是负责守祖坟的偏枝末流,所以即便秦博闻天才绝伦,却还是没有受到秦氏嫡支的关照。
或者说,正是因为秦博闻这个偏枝子弟的天才,反而衬托了嫡支子弟的不行,秦氏的掌家人才对秦博闻一直不闻不问的。所以虽然秦博闻已经中了进士,但却迟迟没有接到任命。如今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也不怨秦家人有些着急了。
而这一年秦家听了方曜的法子开始试种这几样粮食,果然就丰收了。其实花生,地瓜,土豆这三种农作物,对土地什么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种植之法。比如花生如何点播,地瓜如何育苗,土豆如何选芽,这些都是有技巧的。掌握好了技巧,只要勤于打理,施肥得当自然就能丰收了。
种植的方法说难不难,但说简单却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秦家人认为,这种植之法是方曜想出来的。自然就得经过了他的许可,才能将法子送出去来为秦博闻谋前程。他们同样也觉得,自家不能白占了这个便宜,也想为方曜求个名来。V6vI。
听了秦博宇和秦博闻的来意之后,方婆子便笑了笑跟二人打了声招呼,拉着于小晴回了西屋。如今方家的当家人早就已经变成方曜了,方婆子退居二线,于小晴更是万事不管的。因此她们留在那儿听他们商量这些事情,也有些不太合适了。至于方曜会选择怎么做,她们都会支持的。
而于小晴也早就想要出去了。因为从那秦博闻望过来的目光看来,显然他对她也还是有些想法的。于小晴对这件事觉得十分郁闷。如果说刘二鸣是个意外的话,这个秦博闻她就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才会招惹到他了。当然,她不会自恋到以为自己终于有了女主光环。只是这种莫名其妙的桃花,还是让她觉得想要吐血就是了。
“方曜,我知道我们这种做法有些强人所难了,因此报上去时会说明这是你都是你想出来的。只要皇上知道了这件事,即便不会给你加官进爵,也会有所奖赏的。说来惭愧,若非二弟在京城糟人嫉妒了,我们也不会想到这个法子来。这件事,还望兄弟你能答应啊。”秦博宇说着,站起身来对方曜躬身施了一礼。秦博闻自然也跟着一起躬身行礼。
其实秦家现在已经掌握好了方法。他们若想偷偷的报上去,借由此事来为秦博闻增加进入仕途的筹码的话,其实方曜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不过人家尊重他,专门过来跑一趟,请求他,因此方曜即便想要反对,却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听完了秦博宇的请求,方曜愣了一会儿,然后目光放在了身材抽高了一截,穿着书生衣衫显得很是儒雅的秦博闻身上。对于这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方曜心里是真的不喜欢。也是,明知道这家伙对自家亲亲老婆有意思,他能喜欢的起来才怪。
要说人家刘备刘二鸣童鞋,怎么着方曜还能给自己一个解释。人家爱的那是原来的大丫,可不是真正的于小晴。但眼前这位可不一样,他在意的就是于小晴本人。这让方曜无法不厌恶他。小晴可是他的老婆呢,这家伙不知道朋友妻不可欺吗?哦,他们也算不上朋友。他跟这家伙的大哥是朋友,跟这家伙一开始就不对付。
是啊,他们一开始就不对付了,凭什么现在要用他的法子来帮这位?可现在人家来求了,方曜即便心里再不愿意,他也不能不答应。还是那句话,人家来找他说一声,那就是尊重他了。这样的年代,秦家和方家虽然是合作,但到底透着地位和阶级的不同。
方曜目光不善的盯了秦博闻好一会儿,久到两兄弟都以为他会不答应了,他才转头对秦博宇回道:“那些法子我既然已经交给你们家了,自然随你们处置。只是我并不想因这件事情而得什么奖赏,这件事情上,就不要提我的名字了,就当是你们家里的庄户试种出来的好了。不过今年关于在青山镇推广的事情,我还是要做的。这个你们不能阻拦。”
秦博宇一听急忙摇头,说道:“推广的事情都是说好了的,我们自然不会阻拦。而且这些法子上报上去,也是为了能更快的在其他地方推广种植。可是,种植的法子是你想出来的,我们怎么敢如此贪功,放在我们家人身上。方曜,这件事,原是几十年前林大师未来得及做的。你既然做成了,那就是大功一件啊。这……”
方曜摆了摆手,说道:“我不管那些有的没的,总之我并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出头。何况之前你们家也帮我赚了不少银子了,那什么奖赏要不要的倒也无所谓了。行了,你们回去准备吧。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咱们两家合作的事情,也没有全瞒着其他的乡亲们。如果你们动作不快点,那位孙大人来了,说不定还会出什么变故呢。”
秦博宇被方曜说得一愣,问道:“这跟要来的那位孙大人有什么关系?”
方曜扫了秦博闻一眼,心道怎么也不能让这家伙太得意了。于是他便说道:“这位孙大人会为了剿*匪追到咱们这个地界儿来,想必是个干实事的。要是有人将咱们两家能种出高产粮食的事情来告诉了他,你猜他会不会上心?要是他找咱们问起这事来,又该怎么答?”
秦博宇听得一愣。他与秦博闻对视一眼,俱都觉得这事情实在很有可能发生。方曜看到秦博闻脸上犯难了,他心情就变好了。他才不承认自己小心眼了,才说出这话来吓唬他们。本来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可能发生的。端看那位孙大人更注重哪一方面就是了。
现如今这世道,到处都是不能保证温饱的可怜人。如果那位孙坚大人真的是个好官,那他就会注意到青山镇的不同来。毕竟方曜给里正贡献出了那么多的花生,地瓜,土豆之类的,在如今这世道可并不常见。
更何况,为了保证明天的菜品美味,方曜还往品香阁送了二十斤的花生油呢。这花生油可就比豆油香的多了。这些都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如果孙坚真能注意到这些,那些种植之法自然就得献出去才行。13609726
所以方曜也不只是吓唬秦博宇他们的。本来这件事就是有变数的。谁让他们之前没有想到这些法子呢?方曜哪里知道,秦博闻在京城等了大半年,却苦于没人帮助,直等到快过年了还是没有什么门路。只能继续等着,看明年春天是否会有任命下来。
而秦博闻要不是瞒不过去了,又接了家里一封封的催书,还不会回来过年呢。也正是如此,秦家人才了解到,自家儿子原来在京城已经到了那么难的境地。他们既然已经知道族人现在是靠不住了,那就只能自己想法子。想来想去,他们能凭借的关系实在不多。如果拿不出切实的好处来,恐怕人家也不会帮秦博闻。
而方曜那种植的法子,此刻就入了秦家人的眼了。说小了,这也就是种地的法子。但说大了,方曜这也算是完成了那位林大师的遗愿了。而且如果真的能出来几样高产粮食,大汉的国民们也就能多几样好种的粮食了。这可是造福万民的大功德。
可现在方曜一说孙坚的事情,秦博宇和秦博闻都傻眼了。因为他们也知道,方曜说的事情,是真的很可能发生的。如果说孙坚大人在青山镇只待上一两天,可能真了解不到这些事情。但那些骑兵可待了不少时候了。
如今民风淳朴,骑兵们又帮着乡亲们做了不少的修复工程。这闲聊闲扯的,说不准就能扯出这件事情来啊。今年他们两家丰收的时候,镇上的乡亲们可有很多都去看了。方曜更是在收秋之后就跟里正打过招呼了,这几样粮食已经试种成功了,明年春天就在青山镇推广下去了……之是们等。
“你说的有道理,是我们想左了。看来这法子不成了,唉。”秦博宇想了半天,有些颓丧了。想要帮弟弟在京城打开局面,要么有切实的功劳可以让人得,要么就要有足够的关系了。如果没有关系,即使往人家家里送银子,恐怕也没几个敢收的。中国的人情社会,就是如此。银钱再多,没有人情撑着就没有人收,那也都是白瞎。
(今天尽量两更,蕾回去继续努力去。。。)





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我老婆
 更新时间:20121225 21:36:01 本章字数:3602

方曜看不下去了,他突然有种罪恶感。看了看一表人才的秦博闻,他心里稍稍抱歉了下。其实他觉得问题不大,若孙坚问起来,直接告诉他这些法子已经往京城上报了就是了。反正孙坚也不可能因为这么点小功劳就对他们怎么样的。人家可是一省省长呢,在乎的可不是这么一点微末小功。
如今光抓住了黄巾军头目这一点,朝廷就得给孙坚不少的封赏了吧。当然,这是方曜的想法。只是他以为没大事的事情,可并非真的就能去做了。即使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他还是没有意识到这里的阶级差异与后世有多大的区别。如果他真敢这么骗孙坚,等过后他知道了,方曜以后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过眼下方曜看秦博闻很不顺眼,所以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歪主意,只闭嘴看着秦家两位兄弟不说话。在他看来,秦博宇那家伙就不是这么老实的人,他脑子活着呢,要不然这几年银子铜钱的都是一车一车的往秦家拉。咳咳,扯远了,方家也靠着他赚了不少的银子呢。
过了许久之后,秦博宇脸上的颓丧退了下去。方曜笑眯眯的看着他,知道他应该是有主意了。秦博宇跟方曜也熟了,就不挂着那虚伪的客套了,直接对他问道:“看来京城这条线走不通了。我也觉得没必要非得让二弟往京城去。你帮我参谋参谋,我们走孙大人这条线怎么样?”
方曜一愣,他看了一眼文质彬彬的秦博闻,问道:“你要让二公子参军吗?”13609726
秦博宇一顿,白了方曜一眼,回道:“孙大人那是一州刺史,想让老二跟着他,难道就只能参军了?你是装不懂糊弄我呢?还是真不明白这里头的事情?”
方曜一愣,明白了。孙坚现在就是省省长,手下能没有文官吗?不过他现在是正经的农户,还真不能懂那些了。于是他便顺着秦博宇的话道:“我是真不明白啊。我们家又没有人做官的。我只记得上回孙大人来,可是带走了咱们镇好些当兵的年轻儿郎。你让我帮你参谋这些事情,不是糊涂了吗?我就一种地的,我能懂那些?”
方曜这一通话让秦博宇发了怔。他想了想,觉得方曜说得也对。以前的时候,方曜跟他一起商量做生意的事情啥的,虽然不能说很熟吧,总能提出些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来。因此秦博宇有什么事情,也习惯找这个朋友来商量。可如今这是官场的事情,方曜不懂倒也正常了。他要是懂了,似乎才不正常呢吧。
最后,秦博宇只能拉着秦博闻告辞了。京城那条线看来是走不成了。不过今天这一趟也算没白来,至少他们也有了新思路。要是得了孙大人的青眼,让秦博闻跟着孙大人干,也未必没有出头之日。不过一个新*科进士。只要孙大人愿意,不过一封折子的事情,就能把秦博闻在豫州安置了。
等方曜送这两人出了房门,到了院门口时。秦博闻却突然转身对着他躬身一礼,说道:“以前愚弟曾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