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医学正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83-医学正传-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赤尸鬼见之,令人暴亡。可刺手阳明之所过,合谷穴也,复刺肺俞即生。 
愚按∶人见五色非常之鬼,皆自己精神不守,神光不完故耳,实非外邪所侮,乃元气极虚之候也。因患者亲目所视, 
故实信真为邪鬼所迷,但当推其同行同坐者不见有物,足可以决此疑耳。 
五邪刺法 
肝虚见白尸鬼,而后暴厥不知人,名曰卒尸(五邪病名并同)。目中神彩不变,四肢虽冷,心腹尚温,口中无涎,舌 
不卷,卵不缩者,可刺之复苏。 
丘墟二穴,在足外踝下如前陷中,去临泣穴五寸,足少阳之原也,以毫针刺入三分,得气则补,留三呼,徐徐出针, 
按口中闭气,腹中鸣者可治,更刺肝俞。 
肝俞二穴,在背第九椎下两傍各一寸半,以毫针刺三分,得气则补,留三呼,次进二分,留三分,复取针至三分, 
留一呼,徐出针,气反即苏。 
心虚见黑尸鬼,而后暴厥不知人,四肢虽冷,目中精彩不变,气虽闭绝,舌不卷,卵不缩,未出一时可治,刺之复 
苏。 
阳池二穴,在手表腕陷中,手少阳之原也,用毫针刺入二分,得气则补,留七呼,次进一分,留三呼,复退,留一 
呼,徐徐出针,手扪其穴即苏。 
脾虚见青尸鬼,而后暴厥不知人,四肢冷而身温唇温,不出一时可治。 
冲阳二穴,在足趺上骨间动脉,去陷谷三寸,足阳明之原,以毫针刺入三分,得气则补,留三呼,次进二分,留一 
呼,徐徐退针,以手扪之,复刺脾俞。 
脾俞二穴,在背第十一椎下两傍各一寸半,以毫针刺入三分,得气则补,留二呼,进二分,动气至徐徐出针即苏。 
肺虚见赤尸鬼,而后暴厥不知人,虽无气、手足冷,心腹温、鼻微温、目中神彩不变、口中无涎、舌不卷、卵不缩 
者,未出一时可治。 
合谷二穴,在手大指次指两歧骨间,手阳明之原也,用毫针刺入三分,得气则补,留三呼,复退一分,留一呼,徐 
徐出针,以手扪其穴,复刺肺俞。 
肺俞二穴,在背第三椎下两傍各一寸半,用毫针刺入一寸半,得气则补,留三呼,次进二分,留一呼,徐徐出针, 
以手扪穴即苏。 
肾虚见黄尸鬼,而后暴厥不知人,气绝,四肢厥冷,心腹微温,目中精彩不变,唇舌不黑,口中无涎可救。 
京骨二穴,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足太阳之原,用毫针刺入一分半,得气则补,留三呼,进至三分,留一 
呼,徐徐出针,以手扪穴,复刺足少阴之俞。 
足少阴之俞,在背第十四椎下两傍各一寸半,用毫针刺入三分,得气则补,留三呼,次又进五分,留三呼,徐徐出 
针,以手扪其穴即苏。凡以上刺法,必先以口含针暖而刺之,则经脉之气无拒逆也。 
丹溪治一妇人如痫,或作或辍,恍惚不省人事。一日略苏醒,诊视间忽闻床上有香气,继又无所知识。丹溪曰∶气 
因血虚亦从而虚,邪因虚而入,理或有之。遂以秦承祖灸鬼法灸治,……即愈。 
秦承祖灸鬼法 
治一切惊狂谵妄,逾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等证。 
以病者两手大拇指,用细麻绳扎缚定,以大艾炷置于其中两介甲及两指角肉,四处着火,一处不着即无效,灸七壮 
神验。 
x还魂丹x 治中恶已死。 
麻黄(三两) 桂枝(二钱) 杏仁(十二粒) 
上作一服,水煎,灌下即醒。 
x桃奴丸x 治心气虚怯有热尸注魇梦惊痫等证。 
桃奴(即桃树上不落干桃,十二月收七个,另研) 辰砂(五钱,另研) 桃仁(十四个,另研) 玳瑁(一两, 
另研) 琥珀(三钱,另研) 乌犀角(五钱,石上水磨) 牛黄(一钱,另研) 龙脑(二钱,另研) 麝香(一钱, 
另研) 雄黄(桃叶煮水飞,三钱) 安息香(一两,以无灰酒研飞) 
上以安息香同桃仁、琥珀共熬成膏,和诸药末为丸,如鸡头实大,阴干,每服一丸,人参汤化下。 
x苏合香丸x 治诸般怪疾。(方见气门。) 
x一方x 治魇死不还。 
用半夏末不拘多少,吹入鼻中即醒。 
(祖传方) 
x辟邪丹x 治冲恶怪疾,……。 
人参 茯神 远志 鬼箭羽 九节菖蒲 白术 苍术(米泔浸) 当归(各一两) 桃奴(焙干,五钱) 雄黄(另 
研) 辰砂(各三钱,另研) 牛黄(一钱,另研 )金箔(二十叶) 或加麝香(一钱) 
上件以桃奴以上诸药为细末,入雄黄、辰砂、牛黄三味末子和匀,以酒调米粉打糊为丸,如龙眼大,金箔为衣,临 
卧以木香汤化下一丸,诸邪不敢近体,更以绛纱囊盛五、七丸悬床帐中尤妙。 
(医案) 
一妇人年二十七美貌,得一证如醉如痴,颊赤面青,略有潮热,饮食不美,其脉乍疏乍数而虚,……一医与八物 
汤,服数十帖不效。召予治之,……取……胆汁丸安神定志之药,以八物汤吞下。服药十数帖,丸药一料, 
以安其神。丸药用远志、石菖蒲、川归、黄连、茯神、朱砂、侧柏叶、草龙胆等药。 

卷之五
怔忡惊悸健忘证
属性:x论x 
《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夫怔忡惊悸之候,或因怒气伤肝,或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 
血为之不足,又或遇事繁冗,思想无穷,则心君亦为之不宁,故神明不安而怔忡惊悸之证作矣。夫所谓怔忡者,心中惕 
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若夫二证之因,亦 
有清痰积饮,留结于心胞胃口而为之者,又不可固执以为心虚而治。医者自宜以脉证参究其的而药之,毋认非以为是也, 
慎之慎之! 
x脉法x 
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趺阳脉微而浮。(浮为胃气虚微,则不能食,此恐惧之脉,忧迫所致也。)寸口脉 
紧,趺阳脉浮,胃气则虚,是以悸。肝脉动暴,有所惊骇。 
x方法x 
丹溪曰∶属血虚有痰。有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只是痰多。时觉心跳者,亦 
是血虚。怔忡无时,悚悸有时而作。 
大法,四物汤、安神丸之类,有痰者用痰药。 
惊悸者属血虚,用朱砂安神丸最好。或有痰迷心窍者,宜用治痰药。 
x一方x 治劳役大虚心跳。 
朱砂(另研,水飞) 白芍药 当归身(酒浸) 侧柏叶(各三钱) 川芎 甘草 陈皮(各一钱) 炒黄连(一 
钱五分) 
上为细末,猪心血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六十丸,津唾咽下,或少用白汤一口送下,食后临卧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四条) 
x惊悸养血汤x(局方) 治肥人因痰火而心惕然跳动惊起。 
黄 茯神 半夏曲 川芎(各五分) 远志(去心,甘草水浸) 桂心 柏子仁 酸枣仁(炒) 五味子 人参 
(各二分半) 甘草(四分) 
上细切,作一服,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一盏,煎至七分服。如停水,加茯神、槟榔各三分同煎。 
x安神丸x(东垣) 
黄连(一钱五分,酒洗) 朱砂(一钱,另研,水飞) 生地黄(酒洗) 当归身(酒洗) 甘草(炙,各五分)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食后津唾咽下。一方,朱砂安神丸,无地黄、当归,用生甘草。 
x温胆汤x(活人) 治心胆怯,怔忡易惊。 
半夏(汤炮七次,去皮) 竹茹 枳实(各二钱) 生姜(四钱) 陈皮(三钱) 甘草(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 
x定志丸x 治心气不足,恍惚多忘,及怔忡惊悸等证。 
人参 白茯苓(各三钱) 远志(去心) 石菖蒲(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食后白汤下。 
x朱雀丸x(河间) 治怔忡惊悸等证。 
茯神(二两) 沉香(五钱) 朱砂(五钱,另研,为衣)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汤下。 
x八物定志丸x(东垣) 平补心气,安神镇惊,除膈间痰热等证。 
远志(去心) 石菖蒲 麦门冬(去心) 茯神(去皮) 白茯苓(各一两) 白术(五钱) 人参(一两五钱) 牛 
黄(二钱,另研) 
上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白汤送下。 
x归脾汤x 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白术 茯神 黄 (蜜炙) 龙眼肉 酸枣仁(炒,各一钱) 人参 木香(各五分) 甘草(炙,二分半)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祖传方) 
治忧愁思虑伤心,令人惕然心跳动,惊悸不安之证。 
川归(酒洗用身) 生地黄(酒洗) 远志(去心) 茯神(各五钱) 石菖蒲(九节) 黄连(各二钱五分) 牛 
黄(一钱,另研) 辰砂(二钱,另研) 金箔(十五片) 
上以前六味研细,入牛黄、辰砂二味末子,猪心血丸如黍米大,金箔为衣,每服五十丸,煎灯心汤送下。 

卷之五
三消
属性:x论x 
《内经》曰∶二阳结谓之消。又曰∶瘅成为消中。东垣曰∶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液,若消则目黄口干, 
乃津液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若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 
此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当以兰,除陈气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其气 悍,能助燥热也。 
岐伯曰∶脉实病久,可治;脉弦小病久,不可治。当分三消而治之,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经云心移热于肺, 
传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叔和云口干饮水,多食饥虚,瘅 
成为消中者是也,以调胃承气汤、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渴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烦水易亏,此肾消 
也,以六味地黄丸治之。总录所谓末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痈;不能食者,必传中满膨胀,皆为不治之证也。张洁古分 
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先哲用药, 
厥有旨哉。然脏腑有远近,亦宜斟酌。如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肾肝位远,宜制大其服,皆适其至所为故,如过与不 
及,皆诛罚无过之地也。如高消、中消制之太急,速过病所,久而成中满之病,正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生者也,非药 
之罪,失其缓急之制也,治斯疾者宜审焉。 
x脉法x 
《脉经》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伤寒厥阴篇云∶食则吐 
蛔,下之利不止。)寸口脉浮而迟,浮则为虚,迟则为劳,浮则卫气不足,迟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 
消谷而紧(《要略》作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紧(《要略》作坚),紧数相搏,则为消渴。男子消渴,小便反 
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心脉滑为渴(滑者阳气胜),心脉微小为消瘅。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悬小坚 
急病久不可治。脉数大者生,沉小者生;实而坚大者死,细而浮短者死。 
x方法x 
丹溪曰∶养肺降火生血为主,分上中下治。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胃也,多饮食而小便 
赤黄。下消者肾也,小便浊淋如膏之状。 
大法,黄连、天花粉二味为末,藕汁、人乳汁、生地黄汁、佐以蜜、姜汁为膏,和二味,留舌上,徐徐以白汤少许 
送下。能食者,加石膏。 
x猪肚丸x 
黄连(五两) 麦门冬(去心) 知母(去毛) 栝蒌根(各四两) 
上为细末,入雄猪肚内缝之,蒸熟乘热于石臼中捣烂,如干加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后米饮下,可 
以清心止渴(一云治消中)。 
天花粉,治消渴之圣药也。凡消渴药中,大禁半夏,及不可发汗。 
三消者,琼玉膏最妙。(方见咳嗽门。) 
(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条) 
x和血益气汤x(东垣) 治口干舌干,小便数,舌上赤脉。此药生津液,除干燥,生肌肉。 
柴胡 炙甘草 生甘草 麻黄根(各三分) 当归梢(酒洗,四分) 知母(酒洗) 汉防己(酒洗) 羌活(各 
五分) 石膏(六分,另研) 生地黄(酒洗) 黄连(酒洗,各八分) 黄柏(酒洗) 升麻(各一钱) 杏仁(去 
皮,另研,六分) 红花(少许) 桃仁(去皮,另研,六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忌酒醋热湿面。 
x当归润燥汤x 治消渴,小便多,大便秘涩干燥结硬,燥渴喜好温饮,阴头退缩,舌燥口干,眼涩难开,及于黑 
处见浮云。 
细辛(一分) 生甘草 炙甘草 熟地黄(各三分) 柴胡(去芦,七分) 黄柏(酒洗) 知母(酒洗) 石膏 桃 
仁泥 当归身 麻仁 防风 荆芥穗(各一钱) 升麻(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 杏仁(七个,另研为泥) 小椒 
(三粒,炒出汗)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热服食远,忌辛热物。 
x生津甘露汤x(一名清凉饮子,东垣)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升麻(四分) 防风(去芦) 生甘草 汉防己 生地黄(各三分) 当归身(六分) 柴胡 羌活 炙甘草 黄 
酒知母 酒黄芩(各一钱) 酒草龙胆 石膏 黄柏(各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 桃仁(十个,另研) 杏仁 
(十个,研)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加酒一匙,稍热服。 
x辛润缓肌汤x(一名清神补气汤,东垣) 前消渴症才愈,止有口干腹不能努,此药主之。 
生地黄 细辛(各一分) 熟地黄 石膏(各四钱) 黄柏(酒洗) 黄连 生甘草 知母(各五分) 柴胡(去 
芦) 
当归身 荆芥穗(各一钱) 升麻(一钱五分) 桃仁泥 防风(各一钱) 红花(少许) 杏仁(六个,另研) 小 
椒(二粒,炒出汗)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稍热食远服。 
x生津甘露饮子x 治消渴,上下齿皆麻,舌根强硬肿痛,食不能下,时有腹胀,或泄黄如糜,名曰飧泄,浑身色 
黄,目睛黄甚,四肢痿弱,前阴如水,尻臀腰背寒,面生黧色,胁下急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