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医谈三分治七分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太医谈三分治七分养-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摹⒍缰浮⒐啾恰⒍ぶ浮⑴诶印⑼⒐鳌⒁约鞍さ炔椅奕隋镜目嵝獭=跻挛赖姆右仓老右扇耸窃┩鞯模墒俏松俜⒉疲膊辉敢庵鞒止溃欢宜膊桓抑鞒止溃蛭又湟彩腔ハ嗑俦āU庵植恍枰鞑槿≈ぃ耆揽垦闲瘫乒┒ㄗ铮徽庵帜纱砩币磺В豢煞殴桓龅奶匚裢持危皇沟蒙献阅诟蟠蟪迹轮晾杳癜傩眨巳俗晕!R虼巳撕腿酥洌桓叶嘟煌膊桓叶嗨祷埃患幢闶亲匝宰杂铮惨⌒母羟接卸R虼司」苁腔是坠荩醮恳彩鞘中⌒摹! 
锦衣卫关押政治犯的地方叫诏狱。诏狱是个人间地狱。被关押者是什么罪名呢?只是被皇帝怀疑不忠!南京的诏狱可以关押5000多个政治犯。在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前,南京诏狱关押的是不忠的官员和他们的家属。1421年迁都北京之后,北京的诏狱就成为关押不忠的官员和家属的主要地方。而留都南京的诏狱,就变成了农民起义军的战俘集中营。这些政治犯属于终身监禁,即便是皇帝大赦天下,也不会被释放。也就是说,政治犯要在狭窄的冬冷夏热的小屋中,吃着猪狗的食物,坐以待毙。因此,政治犯进了诏狱,就意味着死亡。  
可是乳岩不是容易治疗的疾病,刘纯能够让永乐皇后徐仪华生存七年已经是十分困难了。尤其是徐仪华的最近一年,增添了阴道出血的症状,不吃不喝,十分憔悴。他曾经召集太医院的许多太医想办法,甚至贴出皇榜悬赏民间偏方,还是不能让徐仪华的胃口大开,甚至连沙鱼胆也不能吃了;他曾经告诉永乐皇帝朱棣,已经无药可救了。可是朱棣还是让他想办法;徐仪华也经常说:“你放开胆子治,别怕人家说三道四的!”  
然而永乐皇后徐仪华死了。刘纯仿佛看见了徐仪华失望的眼睛,仿佛看见了永乐皇帝朱棣翻脸无情的样子,仿佛看见了自己离开太医院的尴尬场面,仿佛看见了自己在诏狱中被番子们毒打。难道堂堂正正的刘完素的九世孙,就如此了结一生吗?要知道,徐仪华是自己的表姐,是儿子的岳母,是孙子的外祖母;自己能不尽力吗?真是欺人太甚!他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猛然抓住了腰中的佩剑;但是他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围的仆人;这些仆人貌似忠厚,但是谁也不知道,其中谁是锦衣卫的番子;他只好又颓然坐下。44岁的壮年人,一下子变得很苍老。      
古代医生把人治死了,家属要与医生辩理。太医把皇族治死了,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处分。即便是身为皇亲国戚的刘纯,把皇后治死了,也被调出太医院,去诏狱做试验。现在美国医生把人治死了,要向官方写死亡病例报告;官方还要做尸体解剖。因此,医生一脚踩在医院,一脚踩在法院。如果没有金钢钻儿,你就别揽瓷器活。但是中国大陆的医生把人治死了,却心安理得;这是非常奇怪的。      
过了十几天,圣旨终于到了。听了太监的宣读,跪听的刘纯惊呆了;直至儿子们提醒他,他才接旨谢恩。真是皇恩浩荡,永乐皇帝朱棣不但不怪罪他,反而根据永乐皇后徐仪华的遗愿,下旨命令刘纯,在南京的诏狱中,使用前朝官员和家属,以及其它犯人进行试验;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乳岩的防治问题。让刘纯感动的是,朱棣还说所需费用和医官,均由太医院配给。还让刘纯感动的是,朱棣还说要他兼任锦衣卫指挥同知。更让刘纯感动的是,朱棣说这个试验的开始和结束日期,让他自己决定。刘纯一下子感觉朱棣,好像还是当初的燕王,能够跟他称兄道弟。多少年来,虽说表姐夫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以赞襄军功封他为世袭安亭侯,两家又成了亲家;可是他见了朱棣,总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不过兴奋之余,他也隐约觉察出,这道圣旨是含糊不清的。这个太医院的院使还当不当呢?看来永乐皇帝朱棣是让他自己提出辞职!因为让他去搞试验,就意味着离开了太医院;离开了太医院,怎么能够领导太医呢?看来这是一种体面的处分。因为任何一个太医把皇族治死了,要首先被太医院的院使给予处分;然后才是听候皇帝的处分。这是朝廷的规矩。刘纯就是太医院的院使,自然要接受皇帝的处分。转念一想,离开太医院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许多病不好治;而且太医们勾心斗角,把人治好了都去争功,治不好就互相看热闹。现在不是吗,有的太医总是打听皇帝的意图,巴不得让自己的长官刘纯受处分。可是这个乳岩到底应当怎么治,太医们谁也不敢插嘴。看来搞点试验还是应该的。想到这里,他又觉得朱棣很英明。不是吗,自己也怀疑沙鱼胆治疗乳岩的疗效;而且为什么要发生乳岩呢?乳岩为什么要发生流注呢?乳岩为什么要死人呢?还有其它一些问题也是相当糊涂的。因此搞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刘纯写了谢恩折子,就把太医们找来商量。怎样搞这些试验呢?当然,大家都说皇帝的决定是圣明的,可是从哪里入手呢?太医们当场写了几百个问题,看来热情很高;但是谁来参加这个试验呢?太医们个个摇脑袋。刘纯很生气,不过他理解太医们的心情,拿犯人做试验,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还是要有一个正大光明的名义!于是他又给永乐皇帝朱棣写折子,要求成立一个对外号称编修大明医典的机构。折子很快就批下来了,朱棣照准,并且免去了他的太医院院使,改任大明医典编修使,还是正二品官员。可是太医院还是不调派医官。怎么办呢?他决定找好朋友道衍和尚想想办法。  
道衍和尚也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好朋友,已经被朱棣赐名'姚广孝'了,而且当了正三品的太子少师。开国皇帝朱元璋信佛。他给每个儿子配备了一个和尚,初衷是教育儿子信佛;可是道衍和尚却帮助四儿子朱棣发动了政变,这是朱元璋始料不及的。刘纯见了姚广孝,刚说几句话,姚广孝就说:“你看,我把你的官印都准备好了”。说着就拿出一个硕大的印鉴来。这方28×15×15厘米的大印,原来是元朝皇帝赐给西藏花教,象征权力的官印。元朝灭亡之后,西藏黄教取代了花教,就把旧官印缴还给明朝政府。前几天,朱棣把这颗方印赐给了姚广孝;姚广孝看了看,说不如给刘纯当官印,因为刘纯信仰小乘教。朱棣笑了,说:“听卿的!听卿的!”  
刘纯谢了姚广孝,刚要张嘴说话;姚广孝又说:“我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现在没有衙门,没有啰啰兵,对不对?”刘纯急着说:“着啊!” 姚广孝笑着说:“我告诉你,周王那里编完了'普济方',留下一帮子医官没有地方打发,也急得团团转;你接过来就是了。”于是两个人一块儿去河南,找皇帝的弟弟周王朱橚。朱橚也因为'普济方'受到许多名医的指责而莫名其妙,巴不得把指责弄清楚。听说刘纯要深入研究,朱橚非常支持,于是一谈即成。编写'普济方'的医官全部交给了刘纯。于是刘纯在南京太医院的大门口,挂上了'钦命大明医典编修使'的牌子,开始办公了。                     
右下角的洞门是狗洞吗?不,这是山西省洪洞县的古代死囚牢。是中国大陆仅存的一座明朝监狱。死囚犯要从洞门爬进去。洞穴里没有窗户,黑洞洞不见光线。京剧'玉堂春'里的苏三起解,说的就是苏三从洞门里爬出来,去太原市接受复审。因此古代一个人,一旦被宣布是死囚犯,就立即变成了狗。      
以囚试医奇怪吗?不奇怪。因为明朝的死囚犯及其家属没有人权。      
比如,为了整肃吏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71年规定,无论官大官小,只要贪污60两银子,一律判处死刑。这种死囚犯不仅要砍头,而且还要被剥皮。当时各个府、州、县的土地庙就是剥皮场;而且在官府大堂的公座旁边,就摆着人皮囊。但是死囚犯被剥了皮,其家属是无权抗议的。  
又如,为了研究武器,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钰,曾经下旨让神机营使用死囚犯做试验,研究先进的火炮、火铳;许多死囚犯被炸死炸伤。但是火炮、火铳的威力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在1449年,兵部尚书于谦在指挥北京保卫战的时候,明军神机营的火炮、火铳发挥了巨大威力,把蒙古军队打得潰不成军,甚至蒙古军队的铁元帅孛罗卯那孩,也被火炮击毙。但是死囚犯被炸死炸伤,其家属是无权抗议的。  
再如,为了刑侦取证,明朝的大明律规定,可以使用死囚犯做试验。明朝成化年间,江西省铅山县有一个砍柴人爱吃黄鳝。有一天,他吃完妻子做的黄鳝之后,突然肚子疼,挣扎了一会儿就死了。邻居怀疑是砍柴人妻子投毒,就把她扭送县衙。砍柴人妻子不承认,而且验尸也没有投毒的证据。这怎么断案呢?县官张昺怀疑是黄鳝中毒。然而谁也没听说黄鳝有毒。怎么办呢?根据砍柴人妻子描述的黄鳝的产地和形状,县官张昺让渔民捕来同样的黄鳝,让砍柴人妻子当场烹调。然后提出一名死囚犯,当场把黄鳝吃掉。结果,死囚犯吃完黄鳝之后,突然肚子疼,挣扎了一会儿就死了。于是县官张昺判决砍柴人妻子无罪。但是死囚犯提前死亡,其家属是无权抗议的。  
因此古代的死囚犯,尤其是明朝的死囚犯,其处境是十分悲惨的。且不说为什么被定罪。但是这个人一旦被判处死刑,即便是宣布秋后处决,也可能被随时处死,或者当了试验品,以及瘐死狱中。这是非常不人道的,然而历史就是如此。      
中医的许多经验,本来就是拿人试出来的。      
比如,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曾经日尝百毒,记录了许多食物和药物的性能。又如,明朝的李时珍根据病人的吃药反应,编写了'本草纲目'。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老人。生于1518年,卒于1593年,享年75岁。湖北蕲春人。1556年担任明朝嘉靖太医院院判,一年后辞职回乡。'本草纲目'是他花费27年功夫编写而成。书中记载了药用植物1195种,药用动物340种,药用矿物357种。处方11096个,插图1110幅。1596年,其子李建元,给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写折子:“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李建元谨奏。臣故父遗书刊行。伏望圣鉴。大明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进呈。”御批:“即奉圣旨钦此”于是'本草纲目'在留都南京,由官方出版发行。1606年首先传入日本,以后又流传世界各地。再如,古今的许多中医为了给人治病,经常拿自己当试验品。  
然而西医的许多治病方法,只是试管的产物。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不同。      
以囚试医,应当从哪里入手呢?刘纯认为应当从辨证施治入手!因为中医不是根据病名,而是根据证候群看病。因此尽管病名有千万个,但是证候群只有16个。      
因为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如果指导思想不清楚,那么就会一步错百步歪,整个试验过程就是混乱的。辨证的证是证侯群;证侯群是疾病的病理,是疾病的本质问题。那么人类的疾病到底有多少个证侯群呢?内经的病机是十九条,刘完素又新增了一条,也就是说证侯群只有20个。但是有些医生把辨证施治理解为对症治疗了。因此把证侯群随便划分为几百个,甚至无数个,这显然是胡编乱造了。编写'普济方'的医官都是当代名医,但是从1402年到1406年,化费四年功夫编写的'普济方',却把证侯群分为778个;这些医官显然是受命于周王朱橚贪大求全的要求;不能埋怨这些名医敷衍了事。  
可是,到底应当有多少个证侯群呢?刘纯和医官们经过两年多的激烈讨论,终于参照20条病机,把两千多年来发现的2175个疾病,根据症状归纳为16个证侯群。周王朱橚是个外行,他主持编写的'普济方',收集了1960个论点,2175个疾病,778个证侯群,61739个处方。好像是面面具到的医学巨作,其实只是问题的罗列,只能让初学者无所适从;也无法指导临床工作。  
刘纯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组织医官讨论确定了16个证侯群;这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明确了研究的方向。但是怎样去治疗这16个证侯群呢?在'普济方'的61739个处方中,是应当筛选出一些处方,还是应当改进,甚至是应当创立新处方?刘纯要求医官们,必需采取制造疾病模型,然后再去治愈的方法,去考虑这些问题。千万不能抱有门户之见。只有能够制造疾病,才能明确疾病的病因;只有能够治愈疾病,才能真正掌握疾病的治疗方法。      
由于许多人得病之后,都是不想吃饭,结果是自己把自己饿死;因此还要研究如何让病人想吃饭,以及吃什么饭的问题。因此,除了16个证侯群之外,还要加入升提胃气和食疗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病人不想吃饭了,饿也把人饿死了,还谈得上怎么治病呢?病人吃什么饭才能迅速强壮呢?不能越治越虚弱啊!这样算起来,应当是研究18个问题。      
也就是说,刘纯和医官们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把繁文缛节的医学条文,变成了提纲挈领的18个问题。因此执简驭繁,是内行研究问题的例行办法。现在皇帝下旨以囚试医,这就意味着许多临床疑问,可以通过试验去解决。医官们的兴趣高了起来,于是拟定了各种试验方案。刘纯知道试验可能要死人,但是尽量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以免伤天害理。因此刘纯严格审查医官们的试验方案,一定要经过他的批准才能实施。  
据此,刘纯把医官们分为18队。每队设立医官队长一名,请旨给予六品官阶。典狱长是个从四品的指挥佥事,负责指挥番子配合医官队长行动。另外,刘纯把南京诏狱中的犯人也分为18队。诏狱中的犯人是愿意接受试验的;因为刘纯曾经请旨,对于配合试验的犯人,可以减刑改判流放辽东。犯人流放辽东就意味着免去死刑。  
是的,证侯群是疾病的本质,也是中医学的命根子。疾病的名称很多,但是许多疾病的本质是类似的,抓住了疾病的本质,就能把问题迎刃而解。比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非典型肺炎、肺炎、急性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