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秘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特工秘闻-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途,说得很详细。特别打动我心怀的是:蒋介石对戴特别倚重、信任,已内定抗
战胜利后,界戴以海军部长的重任,将来海军陆战队的主要骨干,都将以在特训班
工作过的军校同学来担任。我于1936年从军校毕业后,一直充任副职,没有操过实
权,要在国民党正规军呆下去,没有背景靠山,前途实在渺茫,现在得此良机,岂
能错过?于是欣然答应了王的要求。王当时保荐我当中校中队长,后经军统局本部
核委为少校中队长,并派我兼任“东南班招生委员”。
    王乐坡还告诉我,戴笠对特训班的招生工作非常重视,他离开重庆来闽前,戴
召见他时再三叮咛,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来源和学生的质量,要求学生政治上绝对可
靠,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年龄在18岁至24岁之间,而且体格强壮,不合其一,宁缺
勿滥。一定要有军统特务的介绍,由其出具保证书,再经过军统所属的公、秘单位
审查,认为合乎条件后,统一报送招生办事处。因此凡是投考东南班的,都是特务
分子的子弟、亲戚、朋友及与其关系密切的青年。
    考试科目与试题由东南班班本部拟定寄来,口试的问话内容也是班本部规定的
几句话,如:“你对抗战的认识如何?”“你对共产党的看法怎样?”“你愿意不
愿意终身做一个拥护领袖(蒋介石)实行三民主义的信徒?”“你有没有临危不惧、
临难不苟、效忠党国、宁死不屈的精神?”听说这些口试内容,特务们早就泄露给
自己所介绍的人,让他们做好准备,临考当然应答如流。
    由于招生工作全部委托给军统所属各单位执行,我这个招生委员就没有什么具
体工作可做,主要是与各报名站联系,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向王乐坡汇报而已。
    王这时正在花天酒地,忙与各方面应酬,我趁此机会为自己拉拢班底,利用
“招生委员”这块招牌,紧张地进行活动,物色了十多个中央军校毕业的同学,把
他们介绍到东南班分任区队长、区队副,以作将来发迹之本。
    10月下旬,福州考区招生工作结束,录取学生集中泛船到财政部福建缉私处,
听取处长江秀清的训话,大意是:考取东南班前程远大,要学好本领,为党国效劳,
为领袖效忠。训练期间,吃、穿、用都是国家供给。毕业之后马上分派很优越的工
作,待遇起码在尉官以上,比投考军校还要优越。希望大家努力奋斗,等等。过后,
队伍即到龙潭角登轮。
    三、第二期招生工作情况1943年夏,国民党方面由戴笠为代表与美方代表在重
庆订立合同,成立“中美特种技术研究训练合作所”,戴笠为主任,美方指派海军
情报部门的梅乐斯准将为副主任。合同规定:中国出人,美方提供武器装备,并派
遣人员来中国协助训练、培养大批军统所属武装部队的基层骨干。此后即在全国各
地陆续开办了十几个训练班。1944年夏,在福建开办了两个特训班,一个设在华安,
称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种技术训练班(简称华安特训班或华安班);另一个设在建匝
东峰与东南班合办,称中美合作所第七特种技术训练班,但一般人的习惯还是称它
为东南班,在东南班内部则称为第二期。
    此时,王任教育长,我任军事教官,又参与了第二期的招生工作。第二期招生
对文化程度的要求降低到高小毕业至初中肄业,不需经过笔试,但也不宣布训练结
业后即是军统武装部队的基干。
    我在南平招生时,福州被日军占领。从南平到白沙沿途关卡林立,商贩受尽敲
诈勒索。但这些关卡对持有东南班通行证的人都放行无阻,而且对其携带何种物品
也从不过问。听说持着东南班的通行证可以通过各道关卡,进入沦陷区做买卖,有
些商人就钻这个空子,通过各种关系,想法把东南班的通行证弄到手。南平招办处
曾领到“军事委员会中美合作所特种技术训练班南平招生办事处铃记”一颗,这一
颗铃记对顺利通过通往沦陷区的沿途关卡和军警的检查起了很大的作用。记得我在
南平时曾发过三张通行证,每张通行证上都写上“兹有本处职员某某派往白沙等地,
负有特殊任务,携有XX货物一批……请予协助便利放行”等语。商人们领证都是事
前请客相商,事后敬送礼物,如哗叽。呢绒衣料或食品等。
    第二期招生工作于1945年2 月底全部结束。
    人事编组概况东南班机构庞大,人员复杂,调动频繁。现只能将一些主要人事、
编制情况简述如下:该班的人事管理属重庆军统局人事处,但行政、编练、经费则
归军统局东南办事处负责。班主任戴笠兼,负实际责任的是少将级副主任。首任副
主任王乐坡,浙江黄岩人,黄埔军校六期炮科毕业,军统老特务。第二任副主任金
树云,江西南昌人,黄埔军校四期辎重科毕业,军统老特务,在班任职年余,因教
务组长胡步虬向戴笠告发其贪污腐化罪行,被免职他调(但胡不知何故,反被关押)。
    第三任副主任桂运昌,贵州人,黄埔军校六期毕业,军统老特务,原奉戴笠之
命来班调查金树云的案件,名义上与李修凯共同负责政训组,金免职后任副主任,
至1944年5 月第一期学生队结业后离职他去。第四任副主任林超原是该班上校大队
长,桂调走后他升任少将副主任,直至该班结束。
    班本部下设秘书组、教务组、政训组、总务组、主任办公室、经理室、军械室、
电台等组室,下辖大队和中队,各期大队、中队数量不等。
    该班的中外教官前后共有七八十名,其中美方教官近半数。美方教官主要教授
各种美式武器的使用保管和爆破技术,也教授一些诸如化学密写、通讯联络、气象
观察、地形地物利用、阵地侦察等特务技术。美方教官的教学方法是典型的注人式,
只教你怎样做,从不解释为什么这样做,让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提出问
题,被难住了,就耍无赖地破口大骂“中国人是笨猪”或“你是故意捣蛋”,很不
受欢迎(按:美方教官都来自太平洋舰队的海军陆战队,指挥官为海军少校司华兹,
副指挥官为海军上尉歇尔),他们统归中美合作所东南办事处的美方副参谋长、中
校总顾问贝乐利管辖指挥。
    几个附属单位一、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电讯人员训练班该班简称“电讯班”,设
在东峰隔河的井歧乡。戴笠为了掩盖外界耳目,套用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的衔头,但
实际是直属于重庆军统局的一个电讯专业特务训练班。由于该班设在东峰附近,军
统局不便于掌握,便委托东南班就近督训,外界也称之为东南班。它的任务是培养
训练特务部门的气象测候技术人员和有线。无线电讯报务人员。该班学生结业后,
大部分分配在东南各省气象站、台,邮电部门和邮检所搞特务工作,少数分配在军
统各特务机构电台当报务员。按原来意图,该班人员结业后,大部分将派往沦陷区
搞潜伏电台工作。谁料训练尚未完成,日本已战败投降,而临到该班结业时,戴笠
又撞死戴山,各部门对这批特务分子的工作分派极感头痛,能推的就推,能挡的就
挡,能挤的就挤,结果本是军统局“天之骄子”的这批人顿时受困,有的人甚至流
浪街头,饱尝失业之苦。
    二、东南看守所1942年2 月间,我在东南班中队长任内,曾去抢墩看守所探望
一个被禁闭的同乡学生,以后也听人谈了一些有关该所的情况。
    该所设在离东峰西北约7 里地的一个叫捻墩的小村里,叫作“东南看守所”,
也叫“捻墩看守所”,对外则叫“捻墩更新小学”,其实是军统的一所秘密监狱。
    据说该所是从浙江金华沦陷前迁来这里的,专门关押中共嫌疑犯、进步人士和
学生,同时也关押一批军统内部的所谓犯了“家规”、违反“团体”纪律的人员。
    该所规定关押人犯时间不得超过6 个月,否则就应转送到其他特务监狱和“中
学”。
    但因当时交通阻塞,时局动荡,难以外送,因而有些人犯关押在这里达三四年
之久,最后被秘密处死。
    这所监狱是利用破祠堂(孝子祠)修建而成,四周的风火墙高达丈余。内部分
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押军统内部人员的牢房,有床、桌、椅等设备,这些“犯人”
    可以看书、下棋。谈笑、聊天,随时购买物品和接见亲友,看守所上下特务对
他们也敬如上宾,真是名副其实的“学校”。另一部分牢房关押共产党嫌疑犯和进
步人士,以及被特务们勒索敲诈不遂,被扣上“海匪”嫌疑的劳动人民。这批“犯
人”
    睡在阴湿的泥土地上,手铐脚镣,一天吃的是二餐带沙的馊米饭,只用盐汤下
饭,个个面黄肌瘦,特务们对他们如狼似虎。两部分牢房共可关押150 人所内设有
许多中西式刑具,电椅、老虎凳、夹板子。刺甲竹签、烫斗、皮鞭……应有尽有。
    夜阑人静时,住在附近的农民经常听到被害者的惨嚎声、呼救声、呻吟声,令
人毛发耸然;婴童听到,也吓得不敢啼哭。
    该所所长曹飞鸿(有人说是江西省主席曹浩森之侄)是一个老特务,为人狡猾,
手段凶狠。
    这批特务经常在半夜三更闯进农家强奸妇女,还明目张胆地按官价强买农民的
家养禽畜,宰后高价出售牟利,如有不遂,即以通匪嫌疑将农民关押、绑架吊打,
直至达到强买国的,农民具结认“罪”取保方肯罢休。当地居民被闹得鸡犬不宁,
难料何时飞来横祸。
    训练概况和训练内容一、第一期入伍生训练1941年冬,招生工作结束,学生从
各地送班报到后即编队受入伍生训练。训练以灌输法西斯思想,磨炼所谓“坚强意
志”,考察政治倾向,锻炼强健体魄,养成刻苦耐劳,懂得军事基本常识为宗旨。
    总之,这一阶段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进行甄别、考核的过程,甚受重视。由于
是在初创时期,设备缺乏,尤其所占民房不敷应用,而山村人少,派工派夫仍赶不
上建筑的需要,所以在头3 个月中,训练以强迫劳动为主。一些平素娇生惯养的学
生和一些原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流氓地痞,哪能受得起这种苦役,自然叫苦连
天。
    开始时就有学生偷跑,但几天之后,逃跑的人都由保证人或保送的单位送回。
    既来又去,去而复来,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一般的都加以禁闭,直到受罪已够,
具结悔过,保证不再逃跑,方得回队续训。有些人消极怠工或装病告假。队职人员
对付他们的办法是抓到把柄就严加责打或不给饭吃。这些人由于内心不甘,有的就
在吃饭时敲碗打筷。有的在晚间点名唱歌时故意高一声低一声,阴阳怪腔,有的在
熄灯以后卿咕个不停,以示抗议。队职人员对这些消极抵抗的行为常用的是罚集体
跑步,直到大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精疲力尽,互相怨骂,方肯罢休。总之,对队
职人员来说,就是要用各种办法,在这3 个月中,将这批学生训练到既不敢跑、又
不会闹、服服帖帖、惟命是从为止。
    经过3 个月的强迫劳动,各方面已经上了轨道,班本部的大操场,中队的小操
场、课堂、饭厅等大致建成,才正式开始入伍生训练。训练内容分政治、军事两科。
    政治学科有:“校史”,以黄埔军官学校的校史为教材:“家风”精神,以军
统局编印的绝密小册子为教材(这种小册子发了很多集):“领袖言行”,以(中
国之命运)、“四维八德”为教材:“中共问题”,以叛徒的“著作”和国民党中
宣部所编写的反共资料为题材;抗战形势,以国民党中宣部所发的内部“简报”为
教材;军事学科,以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要务令为教材;军事术科,从步兵
各个基本教练到班教练;野外演习课目则有斥候勤务、步哨勤务等。军事学术科的
训练要求不高,只求懂得一般军事基本常识和锻炼强壮体魄。下面将我所了解的
“家风”
    教育和“中共问题”两课,略加叙述:1。“家风”教育。根据戴笠的规定,军
统所办的训练班都须认真严格地进行这一教育,并指出做好家风教育是办好训练班
的关键,也是创办训练班的宗旨。家风教育的教材是绝密的内部文件,是军统发家
史的记录,是军统特务反共反人民血腥罪行实例的详细记载。它按历史时期。时间
顺序与事件性质分类,编成许多集,分发给各级军统特务阅读。小册子编了号,分
发给谁,谁就要签名盖章,规定不得遗失,不得泄漏,否则以违反“团体”纪律论
处;非军统核心分子不准阅读,也不得听讲。所以许多特务把此书奉为“圣旨‘”,
身不离书,书不离身。我当时曾以分发不到这册子引为遗憾,为好奇心所使,也偷
阅过几册,还偷听过一次讲课,知道小册子内容很多,现只记得以下几点:①军统
的任务:就是戴笠经常说的“发扬黄埔精神,继承先烈遗志”,“秉承领袖意志,
体念领袖苦心”等几句话。在特训班班歌中,也引用了戴笠的话,如“我们是领袖
的耳目,我们是革命的灵魂”等。
    ②军统的组织原则:就是特务们常说的“同志如手足,团体即家庭”的封建家
长式的组织原则。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秘密指挥公开,各级特务组织和成员身份要
绝对保守秘密,连配偶也不得告诉。
    ③军统的纪律:这方面有很多规定,如不得泄漏“团体”机密,不得叛变“党
国”,不得擅自脱离“团体”,不得违抗命令,不得出卖“团体”,战时不得结婚,
不得贪生怕死,等等。我在读完“纪律”这一节后,觉得有一种恐怖感随时在威胁
着我,以不知何时会有杀身之祸降临而心怀惴惴。
    ④军统发展原则:必须是绝对忠于“党国”、忠于“领袖”,愿意遵守“团体
‘纪律,服从”家长’指挥,经“团体同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