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时彼此严重地形成对立。有些人,例如吴稚晖和章炳麟之间,还有很深的 
  个人宿怨。有些人对孙中山抱猜疑态度,有些人又对他很亲近。有些人与秘 
  密会党的头头紧密合作,有些人却与西洋人和日本人密切协作,还有些人则 
  主要与学生配合工作。各省同乡会兼备了这些分歧,会员中间大部分出自上 
  层社会的人也是如此,从这方面来说同盟会也决不是一个和谐一致的组织。 
  比如孙中山的追随者中间主要是海外华侨,他们大多数是小业主,也包括某 
  些大企业家和各式各样的劳动人民。他们许多人和中国国内有联系,特别是 
  在会党中间有联系。孙中山的追随者比起学生及其同盟者来虽然人数很少, 
  但却有举足轻重之势。同盟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孙中山筹集的款项,特别是 
  他从华侨中间筹集的款项。这一点使孙中山的追随者的发言有了分量,他的 
  个人影响也因华侨的财政支持而得到加强。除了许多小的捐助者外,还有几 
  位富户也捐助了巨款:其中有些人是孙中山的朋友,有些人是学生们的亲戚 
  或朋友,还有些人是不属于任何派系的。但重要的问题是它没有统一的指挥 
  和严格的纪律。这个联合中的各个团体虽然经常合作,但它们并不能融为一 
  体。每个小团体都有它的门户之见。因此,学生人数虽多,但并不表明他们 
  掌握了同盟会的实权。 

                         意识形态与“革命…改良的辩论” 

①  1905—1906 年的同盟会会员名,可见之于《革命文献》,2  (1953 年)第158—217 页。研究同盟会最彻 

底的著作是郑冼秀兰 (音)的《1905—1912 年同盟会的组织、领导和财政状况》 (华盛顿大学博士论文, 
1962 年)及张玉法的《清季的革命团体》(第301—462 页)。又可注意李大龄 (音):《辛亥革命的基 
础:同盟会历史记录》。 

… Page 389…

     1905年革命党人实现的团结虽然还很不完全,很不稳定,但它已达成了 
这个运动十年来空前未有的程度,它的粘合剂是意识形态,但这只是说,革 
命党人在意识形态中的分歧多少比在其他方面少一些而已。在共和革命运动 
中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主义。勿宁说,一个活跃而强烈的思想酵素是他 
们都公认满人无能,天命当改。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询谋佥同,但当涉及共和 
政制、土地、其他经济政策、社会变革和一些更具体的政策问题时,革命运 
动中的意见又形成互相凿枘之势了。 
     一方面是意见的一致在日益扩大,一方面是思想的交锋也愈演愈烈,这 
二者都有助于使我们了解共和革命运动的性质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 
位。意见日渐一致的人士包括许多所谓“改良派”及革命党人。虽然双方争 
持激烈,甚至有些不怀好意,但他们之间的交锋表明,他们在不少方面有共 
同见地,甚至还有一些令人瞩目的共同设想。这些思想交锋也显示了革命党 
人之间的分歧,其严重程度也不下于梁启超和孙中山之间的分歧。辩论的双 
方,特别是革命党人方面 (因为梁启超在1905年仅三十二岁,他实际上是 
单枪匹马作为辩论的一方),提出了极不相同的见解,这些见解在激烈的争 
论漩涡中又往往变得更加形同冰炭。不论哪一方。确实可以说也许是不论哪 
一个人,都没有始终一贯的立场。相反,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由于近乎发狂 
地要寻求、吸收、博采和运用新观点,他们的特点是高度折衷主义的、自相 
矛盾的、模棱两可和变化无常的。虽然如此,从1905至1911年杂乱无章的 
著作中还是出现了这样一些思想,其力量足以开展近代中国知识界的革命, 
其内聚性足以为政治和社会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基础。 
     革命意识形态的主要轮廓是孙中山提出来的。孙中山作为一位思想家来 
说可能缺乏深度,但他在观察别人的情绪、调和他自己和别人的思想以及生 
动简明地表达自己意见等方面的能力,往往能补自己思想之不足。由于孙中 
山不耐心搞枝枝节节的问题,同时又陷于种种复杂的事务之中,更因为他把 
绝大部分精力放在筹款和搞革命的实际工作方面,所以他便把详尽阐述革命 
思想体系的工作交给别人去做。他们填充着他的思想轮廓,还加进了他们自 
己的意见,这样其中有些人便远远超过了他。自然,也有人从一开始就部分 
地或全部地反对孙中山的思想框框。同样地,整个运动因发展了很大一批人 
员和组织而使孙中山难以掌握,运动的各种思想也超过了三民主义的内容。 
可是,孙中山在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仍能重获运动的主导地位,而且在以下 
几个方面——即在革命运动的排满主义或共和思想方面,在它的战略或战术 
 (特别是它的密谋方式)方面,以及在它力求调和又要反对外国统治又要寻 
求外国帮助及支持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方面——处处明显地留下了他个人的 
烙印。孙中山的社会和经济政策的思想是最招物议,也最少被共和派阵营所 
接受的,但即使在这方面他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不管是同情者还是批评 
者,哪怕他们各持己见互不相下,但仍然要围绕着孙中山所说的和所想的内 

… Page 390…

  容来争辩,仍然要讨论他提出过的问题,仍然要使用他创造出来的术语。                 ① 
       革命思想的精髓表现在孙中山所拟定并为同盟会全体会员所接受的誓 
  词中:“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从1905年起,由 
  于数十位作者在发行于全世界的报刊和小册子上的劳动,这副空骨骼架子就 
  变得有血有肉了。东京仍然是中心,稿件则纷纷来自香港、新加坡、巴黎、 
  旧金山、温哥华、檀香山,以及当清朝控制稍松时的中国国内地方。最重要 
  的出版物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它在1905年11月创刊于东京,共 
  发行了二十四期,直到三年以后被迫停刊为止;1910年又增印了两期。它的 
  编辑部改组了几次,报纸一直对各种各样的观点都开放。特别在1905至1907 
  年期间,其他报刊也很活跃,虽然《民报》办的时间最长,也吸引着更多知 
                                                                  ② 
  名的革命党人给他写稿,但它从不是运动中唯一的声音。这些报刊彼此之 
  间也有很多联系,例如相互转载文章,相互宣传文章的要旨等,但大多数情 
  况还是各走各的道路。有些出版物采取了与同盟会政策针锋相对的立场,其 
  中最著名的有在巴黎出版的《新世纪》杂志和在东京发行的《天义报》;前 
  者宣传克鲁泡特金和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后者宣传自己的种种无阶级、无 
  国家的社会的观点以及关于维护女权的论点。除此之外有一种革命刊物重在 
  宣传排满和保存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着重介绍外国的思想,有一种则注 
  意宣传保卫中国边境使之不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犯。 
       可是在1905年时,主旨是统一和民族主义。学生们和孙中山都对他们 
  国家的前途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西方和日本是他们用以衡量中国进步的标 
  准,比起西方和日本来,中国青年为国家的落后感到羞愧难当。现在,1905 
  年8月13日孙中山在东京的学生群众集会上告诉学生们说,中国甚至可能 
  进步得比日本更快。 
       在中国学生看来,日本的速度是令人目眩神移的;现在亲聆中国革命领 
  袖说中国可以进步得甚至更快,这使他们象触电似地震动。孙中山告诉他 
  们,中国得天独厚地有许多有利条件综合在一起:有令人崇敬的历史遗产, 
  有无与伦比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有日本和美国可资借鉴,有日本朋友和象他 
  本人那样的一些中国领袖——他们懂得日本和西方因而在借鉴时知道如何 
  取舍。据他的观察,日本的现代化是由一小批人指导的。幸亏有一批留学生 
  正在获得建设新中国所需要的知识,所以他们的国家马上会得到与日本一样 
  的领导者。只要中国的革命者保持团结,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他们能够创建 

① 例如,见马丁·伯纳尔: 《1907 年以前的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第136—138、152—160 页。伯纳尔关 

于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解释,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我们在这一章里的观点。 
② 参照伯纳尔对《民报》及其不同阶段的评价(见其前引著作,第68—73、107—197、 217—223 页)。 

关于《民报》的历史,包括它的目录和作者笔名在内,有一本无可估量的指南性文章,即曼华(汤增璧) 
的《同盟会时代民报始末记》,载《革命文献》,2  (1953 年)第218—238 页;此文也载于《辛亥革命》, 
第2 册第438—459 页。又见迈克尔·加斯特:《中国知识分子与辛亥革命》,第3、4 及第6 章。 

… Page 391…

  最现代化和最有效率的政府,就象他们能够制造出最现代化和最有效率的机 
  车那样容易。他们能够应用亨利·乔治的原则使他们的经济现代化。他们能 
  够摆脱外国的统治而获致完全的主权,其办法是建立一个共和国,以此向外 
  国人证明中国是强大的、坚定的和进步的。 
       孙中山所强调的主题——统一、主权和国家强盛——是很适合学生们的 
  胃口的。他们接受他,主要是因为他懂得外国人的威胁,不仅知道怎样去消 
  除它,而且知道怎样把它变成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他满怀信心地说出了学生 
  们所感到的特殊使命感,他说:“每一件事都能被有决心的人安排好。常人 
  所不懂者,一定会被 〔这些〕人介绍明白……如果我们能在一种变革中打动 
                                                                                ① 
  人们的心,文明就会立刻来到,不出十年则 ‘独立’必将深入人心。” 
       孙中山呼吁学生们要起而领导一场救国的十字军运动。这个呼吁是未来 
  革命领袖们在以后数十年内要一再发出而学生们要不断听取的呼声。在这种 
  情况下,它使运动的其他目的大大地相形见绌,甚至与其他目的发生了冲 
  突。例如,同盟会誓词中所说的共和政制和平均地权这样一些目标,相当于 
  三民主义中的第二、三项,即民权主义和社会主义(中文即民生主义)。三 
  民主义中的民粹主义和平权主义与学生们的习惯和感情完全对立,而且也许 
  是与他们的上层阶级的出身背道而驰的。虽然他们被民主和社会正义的新思 
  想所强烈地吸引着,但他们甚至更强烈地向往民族主义,这或许是因为民族 
  主义既能唤起爱国主义的新感情,又能唤起团结一致和文化优越感的以往的 
  意识吧。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第二、三项所得到的支持,要 
  比第一项(民族主义)少得多。诚然,孙中山本人无论怎样喜欢把他的三民 
  主义同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同民有、民治、民享相提并论,却显然有一 
  种超人论的色彩;和学生们一样,他之重视人民参政却不如他之重视强有力 
  的领导。另外,他和学生们一样的是,他把民主和社会正义的理想摆在迅速 
  改变中国成为富强国家的目标之下。民主在一定程度上是目的,对人民权 
  利、制约与平衡以及联邦制,中国的革命志士并没有漠然置之。但是,他们 
  之所以珍视民主更多地是由于它似乎能与国家的强大联系起来。最强大的国 
  家是民主制国家,而且最快地富强起来的国家美国就是个共和制国家。民主 
  共和政制主要是能借以建成一个强盛中国的手段。社会正义同样也既是目的 
  又是手段,而以手段成分居多:中国人相信,社会主义意味着要终止贫富悬 
  殊,终止特权的存在,但它也意味着全国的统一。当第二或第三个主义可能 
  危及第一个主义的实现时,第二或第三个主义应该让路,或者放松要求。例 
  如,有几次“平均地权”被悄悄地收了起来,以便安抚地主集团或其他人等, 
                                                            ① 
  因为他们的支持这时被认为是“国民革命”之所需。 

① 引自希夫林:《孙中山之谜》,载《革命中的中国》,第465 页。 
① 最清楚不过的例子是同盟会的一个分会,即所谓的中部总会 (详见本章下文),它明白地把它的目标限 

… Page 392…

       中国人在拟定这些观点时一方面着眼于外国的威胁,同样也注视着外国 
  的楷模。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 
  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 
  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增长,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 
  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近乎发狂的程度。有时中国青年在狂热地学习 
  西方和日本的时候,忽视了把他们的所学应用于中国的问题。革命的作者们 
  更注意土耳其、波兰和葡萄牙的爱国运动,而不大注意广州和上海的爱国运 
  动。当他们热烈地讨论民主和社会正义的时候,通常是用外国思想家们的名 
  词——这些名词更适用于外国的问题,而不是中国的问题。例如,他们主要 
  根据德国的政治理论和日本的实际来讨论立宪政制。他们写到俄国的革命党 
  人,写到他们使用恐怖和政治暗杀的问题,但很少提及俄国和中国之间的区 
  别,以及他们自己和俄国革命人士之间的区别。他们劲头十足地讨论无政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