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冲击波-从东亚金融危机到全球经济大变局 作者:李罗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冲击波-从东亚金融危机到全球经济大变局 作者:李罗力-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加坡外交部长兼律政部长贾古玛教授说,美国是亚细安最重要的伙伴之一,“只有美国才有战略力量、经济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来肩负起亚太地区的领导工作”。他认为,美国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事务,对它并不是一种负担,相反的,这将让美国有机会在东南亚、亚太地区以及世界上捍卫它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正是这一因素,亚细安把东南亚从一个冲突和贫困的地区转变成为和平与繁荣的区域。不过,他指出,朝鲜半岛的局势和南中国海的主权纠纷对东南亚的安全与稳定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他说,中国崛起成为经济和政治的主导力量对亚细安和整个亚太地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挑战。亚细安目前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国出口到新加坡的产品还比它出口到法国及中国的产品还要多。贾古玛说,亚细安自由贸易区落实之后,东南亚国家作为美国的出口和投资地点的吸引力将进一步提高。他还说,亚细安成功的通过一系列具有创意的论坛,如亚细安区域论坛、亚太经合论坛、亚欧峰会以及亚细安对话进程,同主要的区域国家建立网络联系,加强对彼此的信心。他说,像亚欧峰会的召开,目的就是要加强亚欧两大洲的联系。

  美不愿帮助韩国解决金融危机

  韩国新财长林昌烈曾呼吁韩日两国的中央银行联手协助稳定市场,以致私人借款者能继续提供贷款给汉城;林昌烈会见到访的美国官员时,还呼吁美国给予协助;但美国拒绝取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协助韩国解决金融危机。韩国原本建议美国给予援助,以不必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拯救计划。美国官员11月21日对《华盛顿邮报》记者说,韩国官员在私下谈商时表示,汉城政府希望华盛顿提供财政援助,但美国已加以拒绝。这名官员说,美国断然拒绝韩国的建议。美国副财长萨默斯说,美国认为,对有问题的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只能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做。东京分析家认为,如果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拯救韩国经济危机,那所需的信贷总额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这个数目约等于它向泰国和印尼提供的拯救配套总额的两倍。他们说,由于韩元币值不断滑落,这可能导致韩国为经济危机付出更高的代价,除非韩国政府迅速决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日本研究所有限公司亚洲研究中心总经理延原说:“据说韩国约有700亿美元外债将在一年内到期,而它的外汇储备正接近零”。他说:“因此,韩国所需的援助配套总额介于5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之间”。延原说,韩国政府必须寻求双边援助或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多边援助,因为韩国商业银行无法再取得外币独自解决它们的外债问题。分析家说,韩国政府可能先寻求双边援助,但它避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的行动如果再拖延下去,将招致更多的韩元抛售活动,这只会导致韩国陷入更严重的危机。

  亚太经合论坛峰会上的对话

  第五届亚太经合论坛18个成员领袖11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非正式峰会,重点讨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东西方经济关系问题,一致认为国际金融制度中的“新挑战”需要“新的反应”;期望亚太区域的经济体通过经济改革和强化金融体制来缓和最近因区域货币危机而造成的冲击;希望看到区域金融市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稳定,从而维持健康和持续的经济增长。
  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表示,日本不应被视为协助亚洲摆脱经济风暴的“火车头”,“我们不至于自大到认为我们有能力充当复苏亚太区(经济)的火车头”;他说,尽管日本在援助一些受创的亚洲国家方面有所贡献,并将继续这么做,但把亚洲拉出经济泥沼并非它该扮演的角色。桥本在峰会结束后向记者会说:“当然,我们对各国的经济感兴趣,而且会帮助它们,诚如实际上,我们已经这么做了”;“但与此同时,每个国家有它自已的自由、自已的做事方法。没有人能强迫任何人做任何事”。在早些时候,美国总统克林顿曾敦促日本带领亚太区域走出经济低潮期。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本身还遭受重大的经济打击。桥本指出,日本为振兴国内经济和刺激国内需求所作的一切努力,并非为了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而是为了自已。他说:“我们比谁都清楚,日本必须朝向以国内需求为主导的经济。请别弄错
——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自已”。日美贸易顺差继续上升后,这个充满政治敏感性的问题导致美国加强对日本施压,要日方扶持国内经济。日元兑美元币值滑落,促使日本出口产品更具竞争力,这是日美贸易顺差上升的部分原因。桥本表示:“我了解美国的忧虑,即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若继续滑落,日本出口上升将在所难免”。不过他还说,汇率是由市场力量决定,两国政府都无能为力。他说,对于是否该用政府基金刺激经济和解决国内金融业的坏帐问题,日本政府正小心观察有关辩论,并将研究所有可能的对策。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对记者说:“我们很高兴有机会谈论这场危机……领袖们都认真听取我们(的看法),没有人企图霸占(讨论会)”。峰会让他有充裕的时间阐述马国对货币崩溃的看法,几乎所有亚细安领袖都同意马国的立场。他透露,对于那些遭受货币投机者狙击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致力研究导致它们陷入贫困的问题症结,他说,各国领袖们对这项努力还表示同意。
  美国总统克林顿趁环太平洋国家领袖聚集温哥华的机会,讲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他说,美国将行使它的经济影响力,促使该区域实施健全的经济政策,并打开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市场。针对亚太经济体副财长和央行银行家们在马尼拉同意建立的新区域合作架构,以及如何看待韩国局势问题,他说:“我认为,当前要务是集中研究韩国如何融入那个架构”。根据新架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提供援助方面扮演中心角色,区域经济体则根据个别情形给予辅助基金。但克林顿表示,是否要提供双边补充资源,现在做决定“完全言之过早”。他说,“援助是否入局取决于以下头两个因素
——该国做些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些什么,现在的判断又是什么”。另外,克林顿还大赞一系列获得美国支持的市场开拓新倡议,说这是亚洲国家仍然愿意和美国携手开放贸易的表现。他说,应该认识到面对区域经济问题时,采取闭关自守的态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之,支持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才有望挽回投资者的信心;这次的货币危机还带来另一个讯息,那就是任何事情都可能在一瞬间发生,而且是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发生。此外,区域货币危机和11月以来全球股市出现的强烈波动,说明了信心是多么容易地被动摇,而当一个国家面临经济问题时,这些问题很快就会蔓延到区域内其他国家去;由于环球化的关系,目前世界各经济体都是互相关连的。

  西方试图冲淡这场危机的深度

  在温哥华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在如何看待亚洲金融危机问题上出现很大的意见分歧。
  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到亚洲的金融动荡时说,这是“道路上的几个小小的问题”,加拿大、韩国和日本的领导人也冲淡了这场危机的深度。其他一些国家,诸如澳大利亚、泰国和马来西亚则发出了警报。
  加拿大皇家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麦卡勒姆对记者说;“你不能说它是个小小的问题,是个小的清偿能力问题。如果他们的真正看法是如此,他们就是处于无视现实的情况之中,……这并不是个好兆头”。
  泰国总理11月24日警告说,这场金融危机表明这个地区的任何国家都可能受害。

  唱衰亚洲经济
  台湾《中时晚报》12月2日发表社评言:在最近的亚洲金融风暴时期,如博览西方媒体的多种评论后,会有非常有趣的发现。那就是有股“唱衰亚洲”的气焰。或曰亚洲经济不堪一击,或曰亚洲成长黄金时代已逝,或曰亚洲经济必须改弦更张,或曰香港迟早难逃一劫,或曰中国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种种不一而足。我们知道“伪善”是西方近代文化中的普遍玩意。过去他们赞叹亚洲经济快速成长,但心里总有一股不舒服的感觉,“这些落后的人们怎能把经济搞得比高贵的白种人更好”。但是为了赚钱,却又不能忽视东方这个市场,不能不纷纷来投资。金融风暴发生后,那种幸灾乐祸的心情油然而生。十篇分析中至少有七篇是说现在亚洲经济体系未来没有希望的。对中国之未受影响,尤其是不舒服,不惜援引不实的资料,硬说前途危险。这从纽约时报的分析就可见其一端。他们主张的是由国际货币基金来协助。因为这样的话,受助国就必须依照货币基金的条件来改变经济政策,包括严控预算,增加税收等阻止经济高成长的障碍,使它的经济政策不能自立而受到西方所控制的货币基金的监督。南韩之一再考虑不向货币基金伸手,原因在此。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始终拒绝向基金求助,使西方媒体甚不舒服而予抨击原因亦在此。

  西方热心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11月28日说,东南亚股票市场风暴改变不了12月中旬限期之前商达全球金融服务自由化协定的计划。鲁杰罗说:“我们并没有看到对(东南亚国家的)处境不利的预兆”。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国本月较早时在日内瓦会议上保证,它们将在11月12日在这里举行的会议之前,提出让外国更加容易进入它们的银行和保险市场的建议。情形最糟糕的东南亚国家泰国说,它将尽其所能,提出一份全盘计划,让外国人在泰国的金融服务市场里享有更公平的营运地盘。鲁杰罗定在星期三到吉隆坡,参加15个发展中国家在11月3日举行的会议。印尼和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已经证实会出席会议,鲁杰罗说,他将与东南亚国家政府会谈。他说:“我的讯息是,让我们充满信心地勇往直前,因为这是进行可以加强金融机构的稳固和效率的谈判良机”。他说:“我深信只要谈判成功,就有助恢复市场的稳定”。他说,目前并没有受到展延12月12日限期的压力。几个星期前,贸易谈判代表还对谈判马到成功的机会抱着乐观态度。美国使1995年的一份协议胎死腹中,因为它认为那些欣欣向荣的经济体
——特别是东南亚国家
——的建议太小气。华盛顿要有关国家对美国公司一视同仁。鲁杰罗是在世界贸易组织和5个国际机构
——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在内
——主办的世界48个所谓最不发达国家的两天高级会议的场外这样说这个组织的各国代表将带着一些贸易甜头回国。这些甜头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保证废除或是降低本国出口货的关税。这次会议的目标是设法把最穷国家带入全球贸易主流。会议在星期二闭幕。鲁杰罗说:“这个会议主题
——让最不发达国家自由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将成为1999年开始谈判的主要课题之一”。

  亚洲开始谨慎看待电讯市场开放和贸易自由化问题

  新加坡贸工部长李玉全在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论坛的部长级会议上,分别针对电子商业服务、贸易自由化、马尼拉行动计划的进展谈出一番看法。他说,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电子商业服务已经形成另一种新的竞争武器,允许企业通过为顾客提供高增值服务和精简作业程序,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提高效率。因此,电子商业服务的发展和扩大将对环球多边贸易体系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推行开放经济政策才是国家致富之道,自1965年以来,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主要是依靠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结果取得了比东亚其他国家快一倍的经济增长,更比拉丁美洲国家快了两倍;在1960年,韩国和加纳的经济发展状况大体上相同,人均所得为230美元,但经过30年的发展,韩国的人均收入已是加纳的15倍,而它的经济规模还发展得比奥地利和丹麦还要大;但须以谨慎态度看待电讯市场开放和贸易自由化进展,这次亚洲金融风暴发出了这一讯息。

  西方对亚洲巨额贷款的担忧

  南韩向国际货币基金会寻求大规模贷款之后,部分经济学者已警告说,南韩所需要的款项可能远超全球经济的承担能力。虽然刚上任的南韩财长林昌烈日前表示,南韩大约只需要200亿美元贷款,但一名财经界人士认为,所需的款项可能超过500亿。问题的关键,在于南韩已是最近数月来亚洲第三个需要向国际基会紧急贷款的国家。正如曾在该会任职的戈尔茨坦说:“我们已经借给墨西哥500亿、泰国172亿、印尼300多亿,如今又要借给南韩一个庞大数目,可能稍后还要借钱给巴西”。贷款无疑有助稳定投资者对南韩乃至东亚经济的信心,从而鼓励外资重新流入,纾缓危机,然而专家同时亦质疑,这笔巨额贷款能否用得其所,抑或只为那些作出不明智决定的投资者和政府抛出救生圈。此外美国等富强大国在透过国基会提供贷款支持时,亦会面对国内不少压力,尽管墨西哥危机的个案最后证明,美国最后还是捞了不少好处。而南韩官员曾发出警告,指出如果南韩经济真的内爆,所有富裕大国也要付上沉重代价,他还特别指出,南韩是美国第五大出口市场,而如果南韩银行无法偿还债务,给它们提供大量借贷的日本银行,将面临比现时更严峻的坏账问题。与此同时,有外交专家担心平壤可能会乘着宿敌南韩国势转弱,而采取更对抗的态度,而倘若北韩突然崩溃,南韩更无财力应付统一问题。

  西方反对限制资本流动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持续波及下,西半球国家的财长们12月3日一致认为,限制外来投资的流动,能够对金融市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