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冲击波-从东亚金融危机到全球经济大变局 作者:李罗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冲击波-从东亚金融危机到全球经济大变局 作者:李罗力-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银在市场上进行买卖那些受到狙击的国家货币;或是他们在交易时只是任报数目,从而影响市场的走势,从中得利。他说,国际社会不应再让这种“见不得光”的不公平的交易制度继续下去。“我们应确定他们在交易时,手上必须有真金白银”。他说,亚洲及15国集团的许多国家的货币,都曾受到货币狙击客的对付,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马哈蒂尔说:“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进行交易,更不知道他们的背后还有谁?”“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在赚取金钱后是否有付税务?同时,这些税务又付给谁?我们更不知道是谁在他们的背后?”他认为,在目前的货币交易制度下,没有人知道这些钱是否来自正当管道,或是有人在洗黑钱,“因为没有人可以过问,也无从查起”。他说,只要这些人向任何一个国家发动攻势,那么不计其数的金钱就会涌向那个国家或进行抛售活动,任谁都抵挡不了。他说,不论是货品市场,期货或证券交易,都是在正当的体制下进行,“因此,我们必须管制货币交易,使之透明化”。另一方面,马哈蒂尔表示,七大工业国集团是否能与15国集团展开实质性的对话,“必须像跳探戈那样,需要有两个人进行”。他说,七大工业国成员的日本,已同意把15国集团的意见提呈给其他先进国家。马哈蒂尔说,法国总统已致函给他,强调两个集团有需要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11月30日再次呼吁管制货币交易,并批评国际货币基金利用亚太区域面对的经济危机,向寻求援助的国家开出条件。他警告说,如果没制定条例管制货币交易,世界将无法逃避这次货币与金融风暴。他说,过去西方一直逼马国以法治国,然而在商业领域,却没有所谓的法治或条例,以管制货币交易,以致货币投机商可随心所欲做任何事情。他说:“如果西方要政府遵循法治,那么各方面还应该遵循法治,这是我们对货币交易的看法。他们认为货币商会自制,其实他们怎会自律呢?他们只会见钱眼开”。他是在爱丁堡出席第31届共和联邦峰会后,抵达吉隆坡梳邦国际机场后向记者讲话。他说,当初许多人都不认同他抨击货币投机商的言论,然而现在他们开始承认有人要破坏马国及其他国家经济。他说,虽然美国政府呼吁美国一些公司购回他们在美国股市的股票,就象美国的IBM就已购回本身价值20亿美金的股票。然而在马国,“我们开始实施公司回购股票的条例时,却受到国内外强烈攻击……美国这么做,却没有受到批评”。他认为,现在全球已开始提高货币交易意识,就如当初墨西哥发生金融风暴,马国以为是墨西哥的经济有问题,才导致外国资金撤退。然而马国面对同一问题时,我们才知道这并不是经济出现问题,而是投机商利用货币交易,以牟取数亿万的暴利。他说,看来这次的金融风暴已蔓延到纽约,不只马来西亚首相,其他国家的领袖还被迫针对货币投机问题公开发言。他问道:“如果较早时,舆论者认为马来西亚首相应该下台,那么目前面对同样问题的国家,是否还要更换领袖?”马哈蒂尔认为,这是货币投机商的技俩。“他们没想到破坏马国经济,使马国陷入贫穷,其实对他们还没好处。就像澳洲要与东亚国家交易,还会面对困难。他说:“马来西亚金钱不足,两国间的交易就会相应减少,最终这些国家只会自讨苦吃”。马哈蒂尔曾在共和联邦峰会期间会见英国首相。他表示,英国首相看来已经更加明白货币风暴。他说:“某些先进国仍然认为马来西亚经济出现问题才会发生金融风暴。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金融贸易的体制”。他重申,马国如要渡过目前的危机,国民必须支持政府,以免国家沦为他国的奴隶,而重回被统治的时代。

  马哈蒂尔谴责西方经济霸权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11月10日谴责西方经济的霸权主义,并再次呼吁为金融市场制订条例,以保护发展中国家。他说:“帝国主义时代已经灭亡,但它还未被埋葬。“帝国或霸权主义仍旧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换了一个方式,现在现形的是经济霸权主义,它和过去的帝国主义还是那么的暴虐及丧失人性”。他强调,如果要确保自由市场扮演积极的角色,制定法律或条规是有必要的。他是在“吉隆坡全球论坛”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政界、商界和专业人士发表演说时这样表示。这项论坛的主题是:亚洲与欧洲缔造21世纪的伙伴关系。它是由马国际策略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和亚洲策略与领袖学院联合主办。马哈蒂尔抨击自由市场最近出现隐藏的黑手,进一步实现他们希望看到的“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野心。马哈蒂尔有信心亚细安国家将能克服目前的经济危机,他形容这场首先在泰国爆发,然后影响亚太区域其他国家的危机为“东炎效应”。他说,亚细安国家不仅可以应付这场金融风暴,同时将继续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一个地方。他深信,亚细安国家重整旗鼓、跨步向前,是必然的趋势。他也反映了马国出现货币与股市危机之前,国际货币基金如何称赞马国的经济表现,然而,有关赞扬言犹在耳,林吉特即受到狙击。马哈蒂尔言下之意,是坚持马国并非因为经济基础出毛病而爆发经济危机。他说,如果大家了解亚细安如何迈入20世纪,那么,他们应该理解亚细安有能力应付目前的经济危机。他也强调,马国奉行“与邻共荣”的政策,不希望看到本身繁荣而邻国却贫困。他批评人们所持有的一种错误观念,以为一方受益,另一方必定亏损。他表示,为了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因此亚细安才会接受寮国和缅甸成为新的成员国,而柬埔寨也会很快被接纳加入。马哈蒂尔呼吁亚洲与欧洲携手合作,一起迈入21世纪,为人类开创更多财富。他说:“霸权主义已经被人唾弃,我们必须维护全球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未来的世纪对全世界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时代,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消除贫穷,让每一个国家都富足。“如果我们对得起良心,我们必须唾弃造成邻国贫困,自已富足的行为”。马哈蒂尔希望看到,当世界各国公平开创更多财富时,大家都是赢家,没有人会单独失败。他说,亚洲和欧洲进行合作的重点将是:通过和平的管道,开拓更多公平的世界财富;确保世界繁荣;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保文化容忍,这不仅要求没有文化冲突,同时大家共亨世界文明的福祉。

  援助马来西亚的纠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认为,尽管马来西亚在亚太区域金融危机中还受到伤害,但是,马来西亚不必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援助。康德苏表示,他不认为目前马来西亚需要该局的协助。无论如何,在经济领域什么事情都能够发生,不过,马来西亚已经建立起长期的稳固经济政策。自从亚太区域危机自七月份爆发以来,马来西亚股价和货币最近已经锐跌,不过,不像泰国、菲律宾和印尼,马来西亚不会转向国际货币基金局寻求援助。他说,马来西亚的情况非常稳固,虽然在这次危机中还蒙受伤害,但是,马来西亚还是能够应付严峻的挑战。他说,就算马来西亚的金融领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他不认为马国金融业会出现危机。他还不担心会出现系统危机,而引发金融领域的问题,因为国家银行推行和落实谨慎的措施,他对央行的措施有信心。康德苏赞扬马来西亚在1998年财政预算案中,了解到目前的货币问题,并采取了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其金融领域。他说,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人并不欣赏财政部长安华提出的预算案,虽然它(预算案)有潜能使马来西亚可以摆脱目前的货币和股市风暴。他表示,预算案采取的步聚,如扩大金融领域的透明度和管制措施,包括增加烂帐和贷款成长的条款,将“能使马来西亚度过这场风暴”。康德苏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马来西亚重申要遏制仍然高企的信贷成长,以及为减少贸易赤字而采取的步聚表示欣慰,马来西亚采取的措施包括展延大型的计划、减小有关计划的规模和减少出口。针对标准与普尔最新的报告置评时,他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声称一切都是完美的……一定会存有一些弱点”。标准与普尔的有关报告中称许马来西亚的银行制度,但补充它仍有一些问题。
  但马国内一些经济学者认为,马来西亚越早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越好,以避免经济的纰漏日益严重,但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该报引述一名不透露姓名的经济学者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紧急贷款条件苛刻,政府必须致力讨价还价,争取有利条件。他指出,越迟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马国的经济问题会进一步恶化,“恐怕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再寻求协助,肯定条件更苛刻”。他指出,根据经济报告书,马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411亿林吉特,而国民生产总值则为1336亿林吉特,但马国金融机构发出的贷款总额则为3927亿林吉特,相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约278%。他指出,这是一个不健全的数据。以此计算,若贷款总额之中的30%是坏帐,但就相等于1200亿林吉特或约325亿美元,“这就是我国需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的数额”。另一名证券投资分析员受《南洋经济》说:“如果我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长期而言是好事”。他指出,在求助时,马国必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讨价还价,避免条件太过苛刻。他指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也等于马国将引进更专业的管理方式,长期有利企业界的发展,而外国控制权的放宽是无法避免的。一些分析家也认为,到今年底马银行系统的坏帐可能扩大至20%,促使那些缺乏资金的银行陷入困境。他们认为,马来西亚或需要200亿林吉特(约52亿美元)的援助金,以重整金融系统。但吉隆坡达证券却指出,马国无需外援。“只要现有经济状况没有严重恶化,马来西亚并不需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救”。不过达证券也表示,现有状况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恶化,1998和1999年的银行系统疑帐将增加,而日益提高的利率和放缓成长的经济成长意味着高负债的公司将面对很大压力,而其中一些公司将没有能力还债,促使一些银行可能需要援救。

  马美关系透露的讯息
  关于要马哈蒂尔辞职问题,在亚洲特别是马来西亚产生了极大的风波。马来西亚副首相安华11月19日说,马来西亚重视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但作为一个拥有主权和独立的国家,马国领袖就应该由人民本身去决定。他说:“我们的首相是人民在民主程序下选出和决定的,因此我们坚决维护马哈蒂尔的地位”。他说,马来西亚拒绝外来的干预,包括质疑国家的领导人。他说,马国家石油公司在伊朗投资的事件上,马政府不会给予美国派员前来调查提供任何合作。他说,马来西亚维护民主原则,给予人民遴选领袖的权力;“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国家,并成为世界的一个模范……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和外交还取得不俗和稳定的发展,这还赖于各族团结一致的成果”。安华说,马哈蒂尔针对犹太人所发表的言论已被断章取义,有关方面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他的谈话,而不是断章取义和胡乱作出指责。谈到美国引用“伊朗
—利比亚制裁法”,企图调查国油在伊朗进行投资的事件,他表示马国尊重别国制定的法律,以及对其他国家采取制裁行动的权力。“但是,新加坡绝不接受这个国家(美国)把有关法律实施在其他国家身上”。安华说,马来西亚很珍惜和尊重与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良好关系;在贸易方面,马美去年的贸易额是66亿林吉特,而目前马国有11000多名学生在美国留学,其中有3500多人是政府赞助的学生。他说:“为此,如果有人质疑新加坡和美国的友好关系是不正确的”。安华的动议获得马华公会总会长兼交通部长林良实附议,过后交由下议院所有朝野国会议员辩论。这项动议提到马来西亚坚信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所以国会认真看待34名美国众议员就马哈蒂尔发表反犹太人言论,于10月27日提出要求马哈蒂尔道歉或下台的动议。安华强调,马来西亚基于开放、公平和公正的国策,将继续维护尊重他族和宗教的原则,同时否认任何反种族,包括反犹太人的立场。经过多名朝野议员的辩论后,除了24名反对党议员,其他168名国阵议员一致通过这项对马哈蒂尔的信任动议。较后安华总结辩论时,反驳林吉祥的言论说,国阵在国会下议院提呈支持及信任马哈蒂尔领导的动议,是要维护马来西亚的尊严和独立自主权,不应该把其他课题扯在一起。
  马来西亚政府经济顾问达因对于马哈蒂尔是否对近日的挫折“承担过度的个人责任”时说,人们不能怪责他,因为他(首相)的确受到了“伤害”,“人们必须记得,在短短的16年里,他一手将马来西亚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地方,变为美国杂志所称谓的‘亚洲经济火车头’;不过,在几个星期中,同样的美国杂志却说,马哈蒂尔必须下台,而他管理国家也出现了问题。这看来都不符合逻辑,当然,首相受到了伤害”。
  马来西亚国会反对党领袖兼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吉祥表示,国阵政府就几名美国众议员提呈动议草案通知书要求首相马哈蒂尔辞职,就在国会里提出信任首相动议,是“反应过敏”的行动。他说,该党全力支持这项信任动议抨击34名美国众议员干预马来西亚的民主进程,但该党不同意动议中向马哈蒂尔投信任票的部分内容。他指出,由副首相安华提呈的信任动议包含3项课题,即美国众议员威斯纳提呈的动议草案、美国企图动用伊朗
—利比亚制裁法对付国油,及投首相马哈蒂尔信任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