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秘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针秘传-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以呼之多少为候。若根据留呼之说,气至则可,气若不至,亦根据呼数而去针,徒使破皮损肉,有 
何益于病哉。故曰∶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 ,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又谓某穴宜灸几壮,亦非至言,惟当视其穴俞肉之浓薄,病之轻重,而为灸之多少大小则可耳,不必守其成 
规。所言某穴针几分,灸几壮,谓病宜针某穴,则宜入几分,病宜灸某穴,则宜灸几壮。针则不灸, 
灸则不针。不知其说者,既针复灸,既灸复针,为害不浅。 
或曰∶《内经》明言足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甚热壮。刺此者,不深不散,不留不 
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 
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 
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此皆古 
法也。如先生所说,则经中所论,并皆非欤?曰∶此古人特论其理之常如此耳。凡用刺法,自有所宜,初不必 
以是为拘也。经曰∶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 
邪气反沉而病益。又曰∶少长小大肥瘦,以心撩之。又曰∶其可为度量者,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 
夫瘠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 
而为之真者是也。 
或曰∶近世针法,刺左边之穴,将针右拈而气上行,将针左拈而气下行,刺右边则反之。欲补先呼后吸, 
欲泻先吸后呼,其法亦可师欤?曰∶经络周于人身,无有左右上下之别。今针左右不同如此,将谓左之经络, 
与右之上下两不相同耶?经曰∶刺不知经络之往来,血气之流行,不足以为工。此亦可谓不知经络之往来矣。 
或问近世补泻之法,男用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女用 
大指退后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左转,呼之为泻,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午前如此,午后反之。其法是耶非 
耶?曰∶经云∶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此论一 
年阴阳之升降也,即此一日阴阳之升降,午前阳升阴降,午后阴升阳降,无分于男女也。考之《内》、《 
难》,男女脏腑经络穴俞血气昼夜周流,无不同。今言午前午后,男女补泻颠倒错乱如此,悖经旨也甚矣。 
故曰∶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又曰∶刺实须其虚者,针下寒也,刺虚须其实者,针下 
热也。曰寒曰热,以针下为候,何尝以提按而分男与女哉! 

十五、针验摘录
(一)头风
属性:袁总统身体素来甚好,其思想与记忆力亦远过常人。冬日不 
怕寒,头更不畏冷,在小站练兵时,于溯风凛烈之中,常光头出 
外。初不以为意,后因受风过久,时觉头痛,一遇思想太过即发。民国初年,遇有不如意事更甚,但不过数日即 
瘥。三年之春,因某项事逆意,而痛增剧至三十余日不愈。南通张季直先生电保石屏先师,力言可愈此疾。 
得京电复时,适慎庵在沪,师嘱随行。其病系前后脑痛,第一日针百会,第二日针风池、风府, 
皆以泄风泄热为主。每一针刺入,袁即感觉脑中发有大声冲墙倒壁而出,再针如服巴豆、大黄直扶肠胃而下。 
师曰∶此即风散热降之象,应手而愈。袁总统称奇不置,浓谢而归。 

十五、针验摘录
(二)阳痿
属性:南通张涩老,中年即痿而不兴,其时尚未生子。病原由于幼年用脑过度,可见性与脑最有关系,不尽由于 
性病也。耳石屏师名,情托请治。其时石屏师为富安场盐大使,情不可却。为针肾俞、关元、气海、中极数 
穴,即日见效。后每觉疲劳时,必延往治。石屏师罢官后,常驻于通,皆涩老为东道主也。一次随师 
往,见其仅针关元一穴。因询一针足乎?师曰∶此补精而活其气,不宜太过,过之则兴奋,过甚反于年老阳强 
阴弱之体不宜。予亦承赐一联(能以金针引 起 曾从黄石受书来),并长跋于侧,今尚什袭藏之耳。 

十五、针验摘录
(三)中风
属性:戊辰之秋,张盛全病中风不语。在中西医束手之时,余为之针百会一穴而苏,其时人皆以余为善治中 
风。其实中国之针,何病不可治。己巳春,枥城曹幼珊先生,忽中风而神昏不语,由张盛全急邀余往,脉已停 
止,两目紧闭,呼之不应。询其家人知病发仅一小时,数日前已觉口眼歪斜。此乃实症,不可误认为虚,乃 
为针肩井、三里等处,其脉立出,口已能言。询其本人,则云四肢麻甚。余复针头之风府。足之涌泉, 
三日即能起坐。复刺口角 
之地仓而口正,刺目 之睛明而眼不斜,七日即康复如常。八年 
来体健身轻,虽七十有一,视之如五十许人也。曾以神针寿我四字为赠。 

十五、针验摘录
(四)臂痛
属性:臂痛不能举,在医理上缘因甚多,虚实寒热皆可使其病也。初起人不留意,后至半身不遂,全体不用, 
大病造成,治之已迟,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褚德彝先生之夫人,臂痛经年,中西杂治,百药无灵,最后 
就诊于余。其右手不能平肩,日夜酸楚无宁息,断为肺络之痰阻滞血脉。为针曲池、合谷,应手而瘥。 
是以褚先生赠联( 石名言征吕览 针俞神术阐仓公),有一针而愈之跋,所以纪实也。 

十五、针验摘录
(五)手麻
属性:吴兴陆连奎先生体健无疾,惟左手常麻,曾经中西杂治而不效,皆云防作风疾。前年其夫人因患偏头风痛 
为余治愈。而信金针必可疗斯疾,针手三里即愈。是以本书序文中曾道及也。凡手足微麻,人都不在意,而不 
知风症之初多有此类现状。如不即早图之,引起他症以至不救者甚多,如脑充血、脑裂、心脏病等。 
在中医医理上追本穷源,皆中风一症之分门别类也。 

十五、针验摘录
(六)盲肠炎
属性:庚午冬,余受苏州朱姓之请,频行有竺氏者来延治盲肠炎,有急不待缓之势。而朱姓之中风又不能略迟, 
不得已允以当夜归来。夜返申时,在站为其迎往。病患年三十许,服务于沪宁铁路。道其家人曾患盲肠炎剖 
腹而死。其父羲庵先生年七十有八,见其子病而焦灼,惶急之象,溢于言表。病象在右少腹奇痛,右 
足不能伸。予只针归来、三里、气海数穴,其痛立时即止,足亦 
能直。三次后即行走如常,来寓就诊,五日其病如失。羲庵先生仁和旺族,善绘事而能诗。因其子鹿奇先生之 
疾,即写竹屏四幅,中有一诗,“横截风烟竹两竿,黄山白岳出群看,金针度尽 
人间厄,太乙真传不用丹”之句,乃见其子大病之愈出乎意外,极其高兴,故诗画皆生气勃勃也。 

十五、针验摘录
(七)中风
属性:师君兰亭老而健,某年来沪,寓于浦应仙家。夜半睡醒,忽口眼歪斜,语言难出而半身肢体同时麻痹。延 
西医王某治之,谓此病西法并无专药。如延余诊,当有效。师仍游疑,复请某国医博士,多方疗治,犹不见 
轻,乃请余治。予谓病在少阴,痱症也。为针气海、环跳、肾俞等穴。顷刻之间,麻痹半身即能自行 
转侧,十日即完全告愈。某西医闻之曰奇矣。师君时已六十有三,次年又生一子。 

十五、针验摘录
(八)肠癖
属性:书家颜二民患肠癖十余年,其苦万状,中西医治终未能愈。乙丑余由陕军谢职归,遇于邗上,殷殷求 
治。为针手阳明数穴,以泻其热而通其壅,数日而愈。颜书一联(铁骑威边徼 金针度世 
人)以志感谢。肠癖之症,虚实并有,颜乃实,故效速。如属虚症,则养阴补脾,清胃固脱,缺一不可。 
甚矣,同一用针,同一治病,而其难易相差如此。是故学针易,识症难也。 

十五、针验摘录
(九)脚面毒瘀
属性:甲戌春,往上海某医院,为某姓治第四期梅毒入络。因其心脏衰弱,该院无法疗治,而由某君求余 
针之,是以间日必一往。一日闻女病室中,有北方口音之女子,嘤嘤作泣。余问故,某君 
谓此是警局董队长之妻,今将锯腿,是以悲泣。询其病状,则云 
脚面红肿而痛,已住院六月不瘥。某君怂恿予为之设法,余怜此妇如无足几等于死,即往详询病情,始知由郁 
热而兼外感,邪留经络,中西杂治,药石乱投。断以温补之剂,邪不能出,下注于足,以致红肿大痛,气上 
冲心,日夜不安,寝食俱废者数月。余谓此病无需锯腿,可用别法以救之。而该院之某医,谓君能愈此 
病乎?余云中西医皆能愈,独君不识此症耳。先以提毒散瘀外治之法,即在委中放毒血盈升,针三里、悬钟、 
三阴交等穴,次日即安,十日大愈。节至中天,惠我角黍金丸,夫妻同来,叩谢再生之恩也。 

十五、针验摘录
(十)肩背痛
属性:叶氏媪,六十又三,患肩背痛,由颈循督脉而下七八寸,转侧不能,因此两臂亦痛不能举,日夜呼号, 
惨不忍闻。诊其脉沉迟,舌绛滑。《灵枢》云气胜有余肩背痛,适在督脉之上,肺实 
可知。先泻其肺俞,当夜即能安睡,再针肩井、肩 、曲池而愈。 

十五、针验摘录
(十一)胸痛
属性:朱右,年四十二,体素弱,中脘常隐隐作痛已十余年,时发时愈。近月连痛不已,甚且至于昏厥。初以手 
按之,痛可暂止,继则拒按,似觉有一气块由下而上,如至鸠尾处则大痛,再至咽间则厥矣。脉大而数,舌黄 
黑且垢腻,断为浊阴之气结于胃脘不散。为针中脘、三里而痛渐止,再刺关元、照海,即下黑色 
如栗之矢若干粒而愈。 

十五、针验摘录
(十二)子宫岩
属性:老友解梅生兄之夫人,少腹中硬痛拒按,某西医谓为子宫生 
岩。一再检验,确定无疑,舍解剖之外更无生理,以此病商之余。余谓子宫岩乃新病名,其实乃气血所凝, 
到处皆可成岩,不独子宫,宜以气化之。为针气海、肾俞诸穴,当日痛止,更数日而块消。凡有形之病,皆宜 
设法消散为上策,实在不能消散,再设他法以解之。去块之法甚多,有急治,有缓治,病实无妨用猛 
剂以攻之,病虚亦有助其中气,使其辅正祛邪,亦可渐收大效。 

十五、针验摘录
(十三)肾不纳气
属性:南海莫君敏庄,侨居燕北有年,平生喜藏金石,是以搜罗甚富。庚午以臂痛不举,向余求治。见其行动 
即喘,脉大而空,两尺尤少力,入夜则口渴咽干,小溲频数。余告以君之本病,乃肾气不能收纳,其臂痛 
不举,乃标症也。如不根本治之,花甲之年,岂有肾虚而能延寿者。即针肾俞、关元等穴,并书专门补敛 
肾气之方为丸治之。二月之后,本标各病全愈。莫君以其收藏之 
历代帝王玉玺印成四屏,并跋予为治病经过以留记念云。 

十五、针验摘录
(十四)臂痛
属性:宋子良先生患左臂痛,连带至手,延至三年,百方医治而无效。后由某外医为之解剖,先后六次,痛势 
仍不少减,且不能确指此症究属何病。最后延余治之,身强体壮,一望而知为康健之体,脉亦坚实,饮食 
起居,无一不好。惟右手掌背之肌肉瘦削异常,仅余皮骨,以虎口萎缩尤甚。多处穴道,无法下针,只好先 
针曲池,去针以后,云甚松快。次日告余曰∶往日多为痛醒,今晨居然醒而不痛。计针三日,痛势全愈。惜合 
谷一穴,因肌肉缩尽,仅余上下二层皮,无受针之余地。盖解剖之术只能施之于有形,可以割而弃之。若经 
络之气为邪所伤,无形无影,于此而加以剖割,此在高明之西医或可优为之,而在中医之治法中,则殊 
不能赞一词也。 

十五、针验摘录
(十五)心痒
属性:丙寅春,余来游沪,时下榻同益公。其司账何绍全,邗人也,素有心痒病,闻余至,欣然向予求治。自 
述病起于八年前,初觉痒时,异常难受,百治不效。后为痒所逼,狂奔多时,居然痒止。起初二三月一发, 
后即愈来愈勤,现下一日一夜之中亦屡发不止。虽严冬亦不暇着衣,痒发时,非速奔不快。予谓此乃心 
气郁结,血液过腻所致。狂奔则结气解散,血亦转清,此所以有效也。为针肺经云门,心包络天池、内关 
各穴,专用泻气散血之法。二次以后,痒不复发,此亦奇疾之一也。 

十五、针验摘录
(十六)腰痛
属性:甘镜先律师,留欧美有年,饮食起居皆有西洋化,以致遇有疾病,亦无不用外医。一日其夫人病腰痛不 
能辗转,注射电疗诸法无不用尽,终归无效。余素与甘友善,甘乃询以斯疾足下金针能愈否。余答金针无病不 
治,何况区区腰痛。乃刺肾俞,一补而瘥,镜先以神术目之。夫腰痛之起因甚多,虚实寒热皆有,须看 
准病原,自然发无虚射。甘夫人乃肾虚腰痛,如认为实症,用力去邪,殆矣。如孙东吴俞逸芬诸子,皆患 
此病,无不病随针去,而针法亦各不同。盖皆按照各人病原针之,不是千篇一律也。 

十五、针验摘录
(十七)膈食
属性:姚守仁先生之夫人,肝木不和,体又素弱,于归十载,未经生育,以此肝脾之病影响于胃,发生膈症。 
三年来不能进粒米,仅以流汁度其生命,咽中如有物窒塞,腹虽觉饥而不能下咽,夜来必有潮热,经亦不调 
而多带。细思非舒肝和脾,不能开其生机,徒治胃病,如以石投水。乃先刺期门,再针膈俞、白环俞、 
中脘、中极等穴,食欲大增,升能经调带止。今年已育麟儿,此 
乃病理中应有之效,并非出乎意外也。 

十五、针验摘录
(十八)胃病
属性:曾则生任沪保安处副处长时,曾病胃疾,食不甘味,中脘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