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笙-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汪泉棋吃了一惊,再没有想到,愈彦会跟他“讲起大道理”。但是细细一想,愈彦的话却又很有道理,很有见地。

“嗯,确实是这样,这是个严肃的课题,必须仔细砰究分析一下。物质文明的建设很重要,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很重要的。”汪泉棋赞同地点了点头。

愈彦便微微一笑,说道,“汪省长,虽然您和政府是主抓经济建设工作的,不过思想宣传领域的工作,我认为也有必要抓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干部队伍,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汪泉棋更加讶异了,禁不住再次打量起愈彦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么个理论,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这个年轻人,果然不简单。

“嗯,很有道理。”汪泉棋再次肯定了愈彦的意见,微笑说道,“小愈啊,喝茶。来,吃点水果。”不知不觉间,汪泉棋对愈彦神态也更加亲切起来。

这也是表示对愈彦的认可。

“小愈,你这次来齐南应该是为了那篇矿产整合的文章吧”少顷,汪泉棋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愈彦亲切的说道。

愈彦心里微微惊讶,没想到汪泉棋竟然知道了他此次齐南之行的目的,不过当想到之前还是刘伟让书记用文章来打动省委王书记,他也就释然了,或许此事就是汪泉棋本人给书记支的招,只是借刘伟之口罢了。

稍作观察,愈彦轻轻点了点头,便把他来齐南请罗教授斧正文章,和那篇文章题目、主题思想、几个小标题都一一报了,也把教授讲的修改、完善方案仔细说了。

愈彦觉得汪泉棋作为省长,站得高看得远,此事牵涉巨大,参考一下他的意见也是很有必要。

汪泉棋一听,频频点头道,“嗯,不错!这个罗教授果然是名教授,不枉省委记对他青眼有加。他的这些意见,很关键,很要害!文章人人会写,各有巧妙不同,别看罗教授这几点小小点拨,可都是四两拨千斤。按照他的思路修改下来,你们书记这篇文章效果会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这期杂志也会跟着上一个档次!”

听着汪省长的赞美之词,愈彦彻底放心了。本来,愈彦很担心,按照中国文人相轻的传统,汪泉棋作为学者型的干部,未必会认同一个大学教授的意见。没想到,在这两个人身上,竟出现了文人相重的奇迹。

当然,一介安泰市委的小秘书愈彦哪里知道,这个汪省长与罗教授原本是京城大学的同班同学,彼此竟有数十年密切交往。两位同学利用这种不公开的特殊关系,凭借《山鲁实况》这个平台,相互造势,彼此恭维,经常搞些利益共享、双惠双赢的合作,既捞得大量的好处,又不易为外人觉察。

话说到这个份上,受到汪泉棋情绪感染,愈彦一激动,就把教授关于组织作品研讨会的建议说了。不过,说过之后他还是有些后悔。按照愈彦一向的为人行事风格,凡是未经记并得到同意的事情,一般不会轻易出口。

汪泉棋听了,也没马上表态,而是敛起笑容,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道,“这个主意倒是不错。搞个作品研讨会,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力量,广泛炒作一下,肯定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可是――”

又是一个可是!愈彦知道,教授说可是往往有卖关子的成分,甚至成为了口头禅,而汪省长则似乎没有这个习惯。

汪泉棋刚想把话说下去,突然从客厅走来一人,年约50上下,一身简单的毛衣、裤子的搭配,脸色红润,满头乌发。慈眉善目,不用猜,她就是汪泉棋的夫人田月。

“小愈是吧?欢迎。欢迎”田月笑意盈盈地冲愈彦一点头,“刚才我听刘伟说,你年纪轻轻就成了市委书记的秘书,我就很好奇,想看看张书记的眼光到底怎么样。这一见,还真不错。”

“伯母好。”愈彦微微鞠躬,看到她的笑容,愈彦竟然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田月笑着点了点头,冲着两人说道,“开饭了,来,吃饭!”

愈彦刚想推辞,便被汪泉棋轻轻拍拍了肩膀,“来吧!”说完,汪泉棋起身,来到了餐厅,餐厅已经摆好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除了田月和刘伟之外,再无他人,也算是地道的家宴。

愈彦心中一阵欣喜和感动,汪家以家宴待他,固然有看在书记面子上的缘故,也和汪泉棋为人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修养有关,当然他也清楚,就算刚才一番对话不能让他满意,汪泉棋也会请他吃饭。但绝对只此一顿,再无下次了。

汪家的饭菜风格偏清淡,而且明显有食不语的家教,吃饭的时候,几乎没人说话,愈彦也有沉默吃饭的习惯,就吃了一顿终生难忘的淡饭。

虽是淡饭,却是他第一次融入汪家的标志,他不知道,整个鲁省来汪家吃过家宴的人,一共才三五人而已。而愈彦,是最年轻级别最低的一个!

饭后,愈彦便跟随着汪泉棋来到了他的书房谈话,愈彦不放心汪泉棋那句没说完的“可是”,坐下后便问道,“汪省长,关于那个研讨会的事儿,是不是有些什么问题?”

汪泉棋抿了一口茶,细细的品味了瞬间,接着说道,“像张思文这样级别的领导同志,写出这种分量的重头文章,开个作品研讨会,组织点后续评论,按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你们想过没有,矿产整合可是连上层都十分敏感的问题,如果炒作过分了,会不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安泰那边,估计也不是风平浪静,千万不能因此闹出什么事端来。至于王书记是否会亲自出席或书面发言,这个恐怕变数比较大,不是很有把握。我的意见,等文章出来了,视具体效果再作商量。”

第0101章 为官之道

关于矿产整合的问题汪泉棋又简单说了几句,愈彦都一一记在了心里。

“汪省长,我准备了一副字送您,也不知道是不是入得了您的眼。”看时候差不多,愈彦从包里拿出了他今天上午准备的礼物。

“哦?”汪泉棋兴趣大增,笑道,“如果是什么名家的字,就算了,名家的字我都看遍了,不是我挑剔,风格我都不太喜欢。”

这一句话就相当于堵死了愈彦借名家字画送礼的路,名家字画十分贵重,许多人往往以附庸风雅之举行送礼之实。

“不是名家。”愈彦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是无名小卒的书法,写的倒还凑合,特意请汪省长点评一二。”

愈彦拿出他精心准备好的礼物,恭恭敬敬地双手捧上。汪泉棋接过,展开铺在了桌子上,只看了一眼,眼睛就立刻一亮。

在愈彦来之前,他专门给他的姑姥爷胡家为打了一个电话,准备向他老人家取经,毕竟老人浸淫官场几十年,单是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就不是他能比的。

果然,胡家为并没有让愈彦失望,给他出了一个妙法。给愈彦说了一句话,让他以书法的方式写下来,送给汪泉棋,还特意把这句话解释了一番。

看着汪泉棋微皱的眉头,愈彦一颗心就提了起来,可以说,为了准备这副字,他可是浪费了不少笔墨,打磨了一上午才真正的写好,对于这个礼物,他还算满意,但心里没底,毕竟他并不知道汪泉棋的偏好,虽然他知道汪泉棋和张思文一样爱好书法和诗词,不过同样是爱好书法和诗词,每人的品味和层次也相差甚大。

姑老爷胡家为却坚定地认为这个礼物肯定可行,不过他从来没有见过汪泉棋或说不认识汪泉棋,又怎么这么笃定?愈彦就抱着姑且一试的想法,反正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汪泉棋不满意或是反感,他的礼物就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还有可能弄巧成拙,愈彦就紧紧盯着汪泉棋的脸色,唯恐错过一丝可以捕捉到他情绪变化的蛛丝马迹。

汪泉棋的眼睛先是一亮,但表情却凝重了三分,字面上写的是,“为官之道,三分运气,五分背景,七分运作”过了片刻,似乎微微惊讶一下,只不过神色还是严肃有余,并无赞赏之意。

“愈彦,你来解释一下,似乎语句不通。”汪泉棋用手一指说道,“为官之道,三分运气,五分背景,七分运作,三加五加七,是十五了,怎么能过了十了?你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三分运气,三分背景,四分运作才对,怎么回事?”

“不是,确实是三分运气,五分背景和七分运作。”愈彦笑了,如果汪泉棋不喜欢这一句话就算砸了,他没有明确流露出不喜欢这一句话,却只是对组合有异议,这就好办了……

“怎么解释?”汪泉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愈彦微有卖弄之意的笑容颇感好笑,不禁而且对愈彦还保有的那几分年少之气感到莞尔。

“如果只有三分运气,显然很难成事,三分运气之外,还有七成不可把握的机会。但如果有了三分运气再加五分背景,就有了八成把握。但大部官场中人,都缺少五分背景,难道就没有上升之路了?也不是,这时候需要的是三分运气再加七分运作,就是十分成功。”

“哈哈,这个解释有新意,有想法。”汪泉棋哈哈大笑,“尤其是为官之道的说法,让人耳目一新。为官为官,人在官场,但将为官上升到了为官之道的高度,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三分运气,五分背景,七分运作,绕过五分背景,以三分运气和七分运作来抵消背景的影响力,这个想法确实闻所未闻,激励人心。”

汪泉棋微一思忖,又说,“愈彦,你实话告诉我,这一句话是你的总结,还是从哪里看到的?我感觉没有在官场沉浮了几十年的细历,不可能得出这个结论。以你的年龄,你不会有这样的感触。”

厉害,果然厉害,愈彦呵呵一笑,“汪省长慧眼如炬,这句话确实不是我说的,是一个老人家说的。”

愈彦没说老人家是谁,汪泉棋也很聪明地没问,却又点评起了书法,“老人家的话很有哲理,字也写得不错,气势如虹,笔法古朴而苍劲,就是有一点,可能当时状态不好,起笔和落笔的时候,稍有犹豫,个别字之间的转折不够流畅,如果起笔落笔之间多一些行云流水的笔触,再配合这一段话的哲理,堪称大成的作品。我很喜欢,这幅字我准备就挂在书房了!”

愈彦没想到汪泉棋以省长之尊要在书房之中挂上他的书法,他要说没有欣喜若狂那是骗人,毕竟书法被人认可也是一种荣耀,更何况他还是被可以决定无数人前途命运的省长汪泉棋认可!

“我也送你一幅字。”汪泉棋说话间从书柜中抽出一张纸,纸未裱,也很新,应该是才写不久,而且很明显,应该是汪泉棋的亲笔。

愈彦恭谨地双手接过,展开一看,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对联语句朴实,用语也不华丽,但质朴的为民情怀扑面而来,让愈彦肃然起敬,他轻轻念了一遍,郑重地说道:“谢谢汪省长教诲,我是平民百姓出身,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句话——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汪泉棋的字比张思文的字更显古朴。同时在古朴之外,初显大巧若拙之境,以愈彦的眼力认定,如果汪泉棋醉心于书法,不出三年,必将大成。

当然,汪泉棋毕竟是官场中人。很难做到完全静心沉浸于书法之道,他有现在的成就,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的同道中人。话又说回来。在官场中也不乏为官和书法并重的官员,但能将两者都同步进行并且都有所大成者,寥寥无几。

不过一个奇怪的现象却是。建国以来的几任主要国家领导人,都在书法上有较深的造诣,可见修身养性同样适用于为官之道。

愈彦一时由为官之道的三分运气五分背景和七分运作引发了思索,又正好汪泉棋送他的对联也有一句触动他的内心的话——莫道百姓可欺,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百姓。

愈彦坚定地告诫自己,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资格空谈执政理念,由于年龄和级别的关系,也不可能谈论什么理想抱负,在没有坐到执政一方的位子上之前,任何高谈阔论都是空谈误国意淫伤身的空想。但他从小在农村长大,而且老妈也一直在教导他做人要从实际出发,永远当自己是平民百姓才永远不会熄灭心中为国为民的情怀。

告别汪泉棋的时候,汪泉棋送出了书房,并没有送到门口,田月倒是热情地送到门外,邀请愈彦以后再来家中作客,刘伟当然要毫无疑问送到楼下了。

“愈彦老弟,刚才我看领导的脸色不错,你到底送的是什么,让领导如此满意?”刘伟一边带路,一边回头好奇的看着愈彦说道,他可是清楚汪泉棋的为人,很方正很固执,而且他眼光很挑剔,轻易不会认可一个人。

愈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只是我自己写的一幅字而已”

“啊?”刘伟一下子呆住了。

第0102章 天上不掉馅饼

告别刘伟,愈彦直接去了罗教授那里。

这已经是他在齐南的第三天了,书记放了他三天的假,不管怎样,明天一定是要回去了,时间虽然很紧迫,但所幸他此次来齐南的目的已经达到。

老师果然没有食言,文章经过他的精心修改,确实立意高远、论述充分,文笔也非常生动、优美。其中,引用了不少当下流行的重要理论成果,增加了文章的理论厚度,尤其是多处文字直接摘录了省委王书记的讲话或著作原文,马屁拍得到位且不露骨,恰到好处,更是堪称神来之笔。纵是愈彦写了十几年文章,读过很多书,眼光自视不低,也不得不对老师的水平深感佩服。

师母拍了拍愈彦的肩膀,亲昵地说道,“小愈,你老师修改写这么大块的文章,每天都要加班加点熬到深夜,所费精力大着呢!”

一听这话,罗教授摆了摆手,“呵呵,怎么?还要向我的学生邀功?这种文章我写惯了,浪费一点精力也没什么,愈彦没写过此类文章,若是写出真功,肯定会耗费大量心血,最终肯定好似生一场大病。”

“谢谢老师!”愈彦听了很感动,眼睛立马就有些湿润。老师毕竟写惯文章,又是师长辈人,不仅知道写作中的种种甘苦,而且也非常疼爱学生,“愈彦以后无论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