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笙-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系,真是个妖孽!

吴麒想什么,愈彦不知道,也不关心,他现在最关心的和书记张思文一样,就是矿井下面被埋矿工的安全,他知道每当下面多死一个人,书记要承受的狂风暴雨就越大!

打完电话,吴麒来到了张思文身旁,说道,“书记,此事上报省委省政府没有?”

张思文此时已冷静了下来,道:“这么大地事情,谁敢隐瞒。”

吴麒跟着书记来到了矿洞旁,张思文看了看他,又说道:“你要随时向省里报告情况,出了事故,态度还得好。”又叮嘱道,“上报稿子必须给我看看,别擅自作主。”

吴麒点了点头,这种大事他可不敢私自做主,虽然他和张思文不是穿一条裤子,但这个时候,必须得握手言和,不然他们谁都得不了好处!

刘福贵趁着书记说话,又急忙在旁边叫了几个矿工下矿洞帮忙去了,大家都是矿山工人,知道这种情形,被困在数百米深处的地底,是何等的危险。矿下那十二个兄弟,能不能活着出来,能活几个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处救援的速度,这个时候,无须动员,每个人俱皆全力以赴。

张思文看着颓败的矿场,顿时感到无比压抑,语气很沉重地说道“矿工兄弟,对不起,这都怪我,没有重视好安全生产工作,我向你们道歉!”

愈彦心里也不好受,急忙扶住了书记,“书记,这件事情不能全怪你,您不要把所有责任都担在自己肩上”

这时蒋葆也急忙上前说道,“是啊是啊,书记,不能怪您,这也是意外事故,是天灾,不是我们人力能抵挡的”

张思文没有说话,他现在只希望早点把矿工救出来,因为一个矿工的遇难就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毁灭!

愈彦在旁边冷眼看着蒋葆,嘴角不自觉的笑了,不知道在想什么。

张思文又焦急地说道,“救援队还得有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现在纯用手工,进度太慢。”

说完又对着旁边的救援人员说道,“你们一起来,有人累了,别人就立刻顶上,不要搞疲劳战术,必须搞车轮战术,我相信很快就能挖开!”

大家听了张思文的话顿时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个搓掌擦拳,跃跃欲试。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天色已经黑了,不远处亮起手电筒的光芒,秘书长刘斌率领着一大群人,走了过来,“书记,抽水机和打孔机已经到位了!”刘斌此时也很严肃,矿难发生后,书记就把电话打给他了,让他先主持市委的工作,可他也不愿意留下,毕竟书记冲锋在前,他怎么可以当怂人,所以一听说事情的进展他就带着这些救援人员来了。

张思文看到刘斌来了,也没有怪罪他,“好,现在马上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组织抽水,一个小组组织打孔,还有,愈彦,你去看看刘福贵那边挖开了没有”

愈彦听到指示,马上行动,来到矿洞中,愈彦看到刘福贵正在努力挖着,灰头土脸的,估计一直都没有休息。

愈彦在他肩膀上一拍,“刘师傅,借一步说话”

刘福贵看到了愈彦,他也已经知道了他就是市委书记的秘书,点了点头,便到了外面。

愈彦拍了拍刘福贵身上的灰尘,“刘师傅,还有多长时间挖开?”

刘福贵马上说道,“很快了,现在已经到了竖井口,也有几分钟了”

听了这话,愈彦心里有了数,然他接着说道,“刘师傅,你经验丰富,你觉得这次矿难是人为的还是意外事故?”

刘福贵看了看愈彦,他总觉得这个年轻人城府很深,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愈彦看他支支吾吾不肯说,就又说道,“刘师傅,你要为你下面的兄弟负责,你想想他们沦落到现在这种境地是为什么”

愈彦这句话正好点在了刘福贵的心坎上,刘福贵看着他说道,“我现在还不能确定,等我一会下井回来,我一定实话实说!”

愈彦点了点头,“刘师傅,我相信你!”

愈彦回去时,大平矿场灯火通明,每个人都在忙碌着,矿场附近立起了一个巨大的军用帐篷,覆盖了大约二十来个平方的范围,里面已经支起了办公桌,军用电台,一个巨大的白炽灯挂在帐篷顶部,发出耀眼刺目的白光。

办公桌前,人头涌动,市委书记张思文,市长吴麒,副市长刘向东,安泰军分区的司令员和政委,静音县县委书记蒋葆等等,差不多有十几名领导,围做一团,在察看着办公桌上铺着的一张大型地图,帐篷的一角,几名军人守在电台之旁,还有两台步话机和几台电话。

九十年代,矿区的通讯设备也很落后,电话不管用的时候,部队的军用电台就能起作用了。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愈彦把刚才的情况给张思文如实的说了,张思文又看了看大家,说道,“现在当务之急有三个,第一个是组织人现在下井,寻找受困人员。第二个,自然就是竭尽全力排水,早一点将积水排干净,井下的十二名工人就多一分获救的希望。第三个钻孔机一旦打通,马上向下递送物资就说这么多,大家现在马上去现场,有什么消息马上跟我汇报!”

既然张思文在这个救援指挥部,自然是以他为首的,任务分配下去,大家都匆忙的出去了,都没有说什么,现在张思文是大家的主心骨,他的话必须无条件遵守!

张思文也马上站了起来,愈彦跟在他后面,出了指挥室,从矿难发生时间已经过去了4个小时,但下面一点消息也没有,局面很是被动。

“书记让刘福贵带头下井去救援吧!”愈彦对着张思文说道。

张思文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为什么?”

愈彦急忙回答,“书记今天你也看到了,刘福贵经验丰富,很适合带着大家下去”

张思文点了点头,一想觉得愈彦说的也对。

愈彦急忙跑去洞口旁去告诉刘福贵了,他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怕现场的指挥人员因为他年龄稍大不让他下井。

第0039章 无奈之举

大地虽然应经回春,但春寒料峭,大平矿场上大风呼啸而过,夹杂着袭人的寒冷,让此时的氛围更显紧张和急迫。

刘福贵也已经下井了,不是愈彦不顾及他的安全,在矿井下面,环境非常复杂,必须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带头,不然如果再发生事故就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况且愈彦还有他的目的,他不能如此轻易放过蒋葆,正是他的管理不善才造成了今日的苦果,他必须为此事负责!

市委书记张思文已经在寒风中站了几个小时了,目不转睛的看着矿洞口,身形尽管偏瘦,但却掩饰不了他此时伟岸的胸怀。

此时几台大功率的抽水机正在拼命的工作,正如刘福贵所言,当通道打开后,果然发现是下面透水了,等到水位下降到安全的位置,救援人员和刘福贵才敢下井。

看着银泄般的流水,张思文皱起了眉头,心里更加的紧张了。

十一点钟左右,下井查探情况的救援队员回到了地面,一个个大汗淋漓,衣服完全湿透了,身上乌黑一片,都不大看得出工作服原来的颜色。

领队的队长一口气喝了两碗茶水,才喘息着汇报了情况,“井内的积水已经比较深了,根据刻度来看,积水深达几十米,左右通道全部淹没,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够及时进入回风巷,刘师傅带着几个矿工还在下面搜救”

张思文马上问道:“那有没有办法马上查探回风巷里面的情况?”

救援队长摇摇头,说道:“没办法。必须要先排掉积水,然后马上跟进清理巷道里的淤泥和杂物,下降到与回风巷差不多的深度,才有办法打通联系。”

张思文便扭头望向市长“市长,你的意见呢?”

市长说道:“现在只能这样了。马上组织突击队,下井去清理淤泥和杂物,水位下降一米,就清理一米。暂时只要清理一条巷道,别的地方可以不管。咱们抓紧时间,组织好几个突击队,轮流接力,保证进度”

清淤工作不是那么简单的。矿井之下,氧气缺乏,巷道也十分的狭窄,容不下太多的人展开工作,只能一点点地清理淤泥和杂物,进展比较缓慢。而且救援突击队在井下的作业,极其耗费体力,不到三四个小时,就必须换上一班新人。同时救援队也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搜索,希望能够尽快与可能幸存的矿工取得联系。

一直到很晚,依旧没有任何振奋人心的消息。

不久钻探队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打通了,打通了!”

钻探机那边的十几个人高声大叫起来。

张思文跑到近前,急急忙忙地问道:“打通了吗?”

“是的,张书记,打通了,下面有了回音”地勘大队的负责人满脸激动之色,说道:“刚才我们在管壁上听到了声音!”

那人继续说道,“张书记,我敢肯定他们还活着!太神奇了,真是奇迹!奇迹!通过这种方式救人,当真是全国的先例”

张思文也兴奋了,知道还有人活着,他的心大为放宽,对着愈彦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小滑头,给你记大功一件!”

愈彦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也只是灵光一现,没想到今天却帮了书记的大忙!

愈彦强行按捺住心中的兴奋之情,问道,“你们有没有办法送些食物和水下去?”

那人看了愈彦一眼,不确定此人是谁,但还是说道:“太大的东西不行,直径要小于十公分,就可以试一试。“

“好,书记,我现在马上准备,送罐装的食物和水,给他们送下去。”愈彦说完冲书记点了点头,急忙去后勤准备东西去了,在这个时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了矿工的生命也为了博取书记的信任,他必须主动!

不一会愈彦就带着几个人过来了,手里拿着不少的东西,愈彦对着张思文说道,“书记我准备了几个手电,待会把纸条粘在上面,送下去,问问他们的情况!”

张思文拍了拍愈彦的肩膀,“好,这件事情就有你负责,一定要做好!”张思文现在越看愈彦越觉得顺眼,仿佛他总能给自己带来好的运气一样,现在他都有些庆幸之前选择他给自己做秘书了。

不多久在愈彦的安排下,两百多罐罐装食品和水,通过钻孔,顺利输送到了回风井。与食品和水一起送到井下的,还有几个照明用的手电筒和纸笔。

随即,地表收到了下面矿工的回信。

信上说,目前回风巷里有十名矿工在,多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极其严重。另外还有二名矿工,下落不明。急切盼望救援。

见到这封回信,地表再一次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许多聚集在矿井附近的被困矿工的家属,情不自禁地跪倒在泥泞的黑水之中,痛哭失声。

最少还有十个人活着!

这是一个极其振奋人心的消息。

张思文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双眉却紧紧的又蹩了起来。有一名矿工伤势极其严重,两个矿工失踪,这个让张思文十分揪心,“市长,还要多久才能打通回风巷?”

井下的掘进进度,吴麒市长一直都在掌控的,救援队的两名负责人轮流带着突击队下井,每次上来都要向他汇报进度。

“可能还需要2个小时时间,书记,这个急不得,我看还是想办送一些消炎药下去吧。眼下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吴麒对着张思文说道。

张思文默默点头。井下的工人谁也不是医生,而且漆黑一团,仅仅凭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芒,也无判定两名受伤矿工的真实伤势如何。送消炎药下去,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一种无奈手段了。

面对着大自然的“威力”,一贯一言九鼎的张思文,心中也涌现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条生命通道,被困在井下的十名矿工,获救的希望就大大的增加了。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张思文对着吴麒说道,“抓紧掘进吧!”眼下只能如此了。

然后接着说道,“静音县的医院负责人都来了吗?”

一个五十来岁的戴着眼镜的人跑了过来,站在张思文面前,“书记,您好,我是县医院的院长,李念”

张思文严肃地道:“为了十几位阶级兄弟的性命,医院必须尽最大努力抢救病人,哪怕一息尚存,也不能放弃,你到时听我指挥,我让你抢救,你就马上组织救护车送到县里去。”

李念在县医院工作了一辈子,见到的大型矿难也不在少数,跟着蒋葆参加抢救也不止一次,听到张思文安排,就心领神会地点头,马上说道,“书记放心,一切行动听您指挥”

张思文点了点头,继续观望事态的发展。

愈彦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件大衣,轻轻披在了书记身上,“书记能做的我们都做了,您保重身体”

张思文看这愈彦说道,“小愈,以后无论你身居何位,一定要始终装着一颗爱民的心,俯仰不愧于心!”

愈彦点了点头,“书记,我这句话我会永远记在心中,倘若有一天,违背了良心,我就再也没有颜面见您!”

不知不觉中,张思文和愈彦渐渐成了心灵相契,亦师亦友的交心人。

凌晨一点,突击队终于打通了回风巷,将被困的十名矿工全都救了出来。当第一名获救的矿工被抬出井口的时候,整个矿井周围都沸腾起来,欢呼声,鼓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镁光灯闪烁不已。

正说着,矿洞前又发出了一声喊,又有两人被抬了出来。

他们紧闭着双眼,头上的鲜血将胸前泥土全部打湿了,愈彦推开众人,伸手朝那人鼻尖试了试,他心里一紧,此人已没有了呼吸,他马上说道:“李院长,赶紧组织医生抢救。”

几个医生、护士迅速抬着担架过来,一路小跑,将伤者抬上了车。

见张思文眼里闪出一丝疑惑,愈彦连忙将他拉到一边,低声道:“书记,把人先送到医院抢救,就可以往上报成受伤,不算当场死亡,而且尽全力抢救,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无论从哪方面都说得过去。”

灾难等级是按照死亡人数来划分,在医院抢救就算是伤员,经过抢救以后,在计算死亡人数方面有着细小却很重要地差别。

张思文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虽然他也不愿意这么做,但还是默认了愈彦地做法。

愈彦说的对,上层追究下来,确实会根据死亡人数判断矿难等级,相关领导要承担的责任也会有同等的比照。

张思文不自觉多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