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世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精神病人的世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痛快招吧,别藏着了。”   

我:“有啥好处?”   

她想了下:“等你走的时候,给你原来那次你的催眠分析。”   

我:“真的?”   

她:“说吧。”   

我:“嗯嗯!好像四个人格分工不同的。最聪明、最擅长分析的那位基本都深藏着,喜欢静,喜欢自己思考,接收的信息只会告诉其他人格,不会告诉外人,这个叫分析者吧?而现在面对你的这个,是能说会道的那种,啥都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思维部分是来自分析者的,这个叫发言人好了;还有个女的,负责观察,很细致,是个出色的观察者,可能有些地方很脆弱,或者说软弱?还有一个不好说,不是人类吧?或者比较原始。”   

她极力忍着笑:“藏了个流氓禽兽?”   

我:“不,你现在面对的才是流氓禽兽。”   

她笑的前仰后合。   

她:“好了,不闹了……我觉得你情况很好。你接触了那些后,心理上没有压力吗?”   

我:“怎么可能没有,而且很多是自己带来的压力。”   

她:“自己带来的压力?”   

我:“没劲了吧,不要重复我最后一个词,这个花招是你教我的。”   

她:“不好意思,习惯了。”   

我:“我发现我接触的越多,疑惑就越多。因为他们说的太有道理的,但是这跟我要的不是一回事儿。虽然很接近的感觉,但总觉得还不是那个点……这么说吧,如果说有个临界点或者沸点或者冰点或者燃点的话,每次都是即将到达,然后没了,就到这里了。我猜可能不是自己领悟的,没办法吃透……哎这让我想起那句佛曰了:不可说,不可说。”   

她:“我也想起这句来了,不过……原来你的质疑成了一种保护……可这样的话压力更大,你的世界观虽然没被扭曲或者影响,但是你的自我焦虑还是没解决啊?”   

我:“没错,开始是。那阵严重的失眠,我觉得真的快成三楼楼长了。不过,某次觉得即将崩溃的时候,还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她:“找到宣泄口了?自残还是什么的?”   

我:“去,没那么疯狂,很简单,四个字:一了百了。”   

她狐疑的看着我。       

(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   

我:“干嘛?看我干吗?”   

她:“我怎么觉得这更疯狂啊?你不要吓唬我。”   

我:“我还是直接说明白吧。死,就能解决那些问题。但是跟你想的不一样。”   

她:“你怎么刚才好好的现在不正常了?”   

我:“你没明白,死这个概念太复杂了,我用了其中一种而已。也算是自我暗示的。每天睡前,我都会告诉自己:我即将死了,但是明天会重新出生的。”   

她:“明白了,真的可以那样吗?”   

我:“不知道对别人是不是管用,但我很接受自己的这种暗示。每天早上,我都是新生,一切都是过去式了。虽然会有记忆,但那种状态只是一种时间旅行的状态,重点在于:旅行。就象出去旅游,心里明白总要回家的,这样思维上的死结很快就解开了,就是说跳出来了。每当面对一个新患者的时候,我总是尽可能的全身心去接受,全身心的融入,尽可能谦卑,尽可能的让对方放大自己的空间,我可以背负着全部。但是当晚,我死了,我卸下了全部。比方说情感方面卸下了,而那些观点和知识作为资料收起来,就象人体内的淋巴系统一样,病毒碎片收集起来,增加了免疫力。其实电脑杀毒软件不就是那个原理吗?我也借用了,借用在思维上。不是我多强大,而是我学会了一种状态,用精神上的仿生淋巴系统来自我保护。”   

她:“……朝生暮死……”   

我:“嗯,就是这样的。”   

她:“原来如此……”   

我:“所以我再强调一遍:要看本质。本质上我要的是:找到我想知道的。如果那部分只是资料,我很乐意收起来,但是我知道那是资料。而不是答案。就像一个计算过程,那只是过程。”   

她:“你到底算感性呢?还是算理智呢?你的感性是动力,但是你全程理性操控的状态。”   

我:“没那么严格的划分吧?就跟唯物和唯心似得,其实本身不冲突,各自解释各自的。大多数人都是唯心唯物并存的态度。一部分在唯物基础上,另一部分在唯心基础上。”   

她:“这个我同意,唯物和唯心本来就不是对立的,不清楚为什么有人为这个弄得你死我活的。”   

我:“对啊,要接受不同于自己的存在啊……对了你说我控制欲太大,我这不接受了不同于自己的存在吗?”   

她抬头扬起眉看着我:“你清楚我说的是两回事儿!我觉得你算精神病人了,还是甲级的那种。”   

我笑:“怎么个意思?还带传染的?”   

她:“别往外择自己啊你,传染?你那不是被动的传染,你那是蛊惑了都。”   

我:“可我的确是不知不觉中……”   

她笑了:“算了吧你,我还是比较了解你的,某位同志。”   

我:“我该感激你对我的了解吗?”   

她:“你把自己也划归一个案例吧?挺有特点的,属于特自以为是那种。”   

我:“嗯?好主意!”   

她反应了一下:“你不是打算真的这么做吧?”       

我的确做了,你看到了?我相信你一直在看。至于所谓的隐私问题,我不觉得这算是隐私,没啥可藏着的,而且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思维方式,甚至也做了。但是我选择说出来,这也不是什么八卦猛料,没什么不能曝的。   

至于别人怎么看,我都接受,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啊,承认不同于自己的存在,这个很重要。关于我的承受能力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在每天早上出生,就做好准备了,准备好接受那些不同的世界,。每天晚上我死掉,结束了那些,收取我所需要的,储存。   

我就是这样,朝生暮死的面对每一天。   

是啊,每一天。   

第三十四篇《关于预见未来》   

虽然他穿着束身衣,但是真的坐在他面前,我还是有点儿紧张。因为被人告诫患者有严重的狂躁倾向,还是发病不规律的那种。     

我看着他的束身衣:“好像有点儿紧吧?”   

他:“没事儿,喜欢了,我主动要求的,怕吓着别人。”   

我茫然点了下头:“哦……。”   

他非常直接:“我可以预知未来,但是,我没办法判断什么是线索。”   

很突然的听了这么一句我楞了下,赶紧低头翻看他的资料:“怎么个意思?未来?没有这部分啊……”   

抬头的瞬间我注意到他轻微扬了下唇角。   

这位患者原职公务员,大约三十岁上下。留意观察会发现他脸部的线条清晰、硬朗。不过眼神里流露出疲惫和不安——看上去就像思想斗争了很久那种状态。实际上据说他才睡醒一个多小时。   

他再次强调:“我能预见未来。”   

我:“算命还是星相?”   

他:“不,很直接的预见,可是,发生前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我:“什么?”   

他不安的舔了下嘴唇:“举个例吧:9。11,美国那个,知道吗?”   

我:“知道,那个怎么了?”   

他:“9。11发生前几天,我不知道为什么搜了很多世贸双子大厦的资料。其实没正经看,但是搜了很多。”   

我:“巧合吧?如果做个统计,可能全球会有几十万人都那么做过——无意识的。”   

他:“那只是一个例子,一个你知道的例子,其他的还有很多。”   

我:“是吗?说说看。”   

他:“我在超市莫名的买了一个杯子,样子和家里的一样,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买,几天后,旧的杯子被摔碎了;有时候我会挑特定某个艺人的作品看,其实并不怎么喜欢看,只是纯粹的打发时间,也没多想,几天后,那个艺人会死掉或者出事儿;我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可能会把某一件根本没用处的东西特地留在手边,几天后一个突发事件肯定就用上了;我突然想起某个朋友或者想起和他有关的一些事情,而被想的那个人,很快就会和我联系,不超过5天;或者我无意识的看到某个建筑,我想象它被火烧的样子,几天后,那栋建筑就会失火……这类事情发生过太多了。而且,这种预感最初是从梦里延伸出来的。”   

我:“呃……梦见将发生的事情?”   

他:“对,在即将发生的前几分钟。”   

我:“我没懂。”   

他:“我在梦里梦到电话响,然后不管什么时候,都会醒,跟着电话就真的响了。衔接的速度很快,对方甚至不相信我半分钟前还在睡觉。”   

我:“只是针对电话吗?”   

他:“不,任何会吵醒的我的东西。实际上任何能吵醒我的东西或者事情,都没办法吵醒我,因为我会提前半分钟左右醒来。”   

我:“不需要闹钟……或者说,间接的需要闹钟?”   

他:“是的,包括别人叫我起床或者有人来敲门。”   

我:“从什么时候起这样的?”   

他:“记不清了,小的时候就是这样。而且,原本还只限于梦里,但是从几年前开始,已经延续到现实了,虽然我不能预知会发生什么。”   

我:“懂了,就是说直到真的发生了,你才想起来曾经做过的、想象过的那些原来不是无意义的。”   

他:“就是这样,没梦里那么具体。”   

我:“你跟医生说过吗?好像没有吧?资料上……”   

他:“我和第一个医生说过,看他的表情我就明白了,跟他说这些没用的。”   

我:“那你为什么又对我说了?”   

他:“你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医生,你甚至不是医院的人。”   

我:“你怎么知道的?”   

他:“我并不知道,不过,几天前我已经想好了,我会对相信这些的人说出来我能预见未来。甚至把我要说的在心里预演了一遍。”   

我觉得有点儿不安。   

他:“当你坐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就知道那天不是我瞎想了,也是个预见。”   

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知道这么问很蠢,但还是忍不住问。   

他:“如果知道就好了,那种情况不是每天发生,有时候一个月不见得有一次,有时候一周内连续几件事情,弄得我疑神疑鬼的。”   

我:“呃……你还记得你狂躁的时候是怎么回事儿吗?”   

他:“一部分。”   

我:“问一句比较离谱的话:那是你吗?”   

他:“是我,我没有分裂症状。”   

我:“那么,你预见未来和你狂躁有关系吗?”   

他有些不耐烦:“也许吧?我不确定,可能那些不是我的幻觉,是真的信息。”   

我:“真的信息?”   

他看了我一会儿:“没准什么时候,很突然的就发生了。一下子,很多很多信息从我面前流过,但是是杂乱的,没有任何规律。或者我看不出有什么规律……那些信息有文字,有单词,还有不认识的符号,还有零星的图片,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我觉得一些能看懂,但是捕捉不到,太快了!”   

我:“你是想说那就是你狂躁的成因吗?”   

他:“也许吧,我想抓住其中一些,抓不住。”   

我:“等等我打断一下,你知道你狂躁后的表现吗?”   

他:“不是抓人吗?”   

我:“不仅仅是,好像你要撕裂对方似得,而且……”   

他:“而且什么?”   

我犹豫了几秒钟:“像个野兽的状态。”   

他愣了一下:“原来是这样……我记忆中是抓住别人说那些我看到的信息……太破碎了,我记不清了。”       

(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   

我:“你所说的那种很多信息状态,是不是跟你现实中预见未来的起始时间一致?”   

他认真的想:“应该是吧?具体的想不起来。最初还对自己强调那是巧合,但是太多事情发生后,没办法说服自己那是巧合了。”   

我:“而且你也没办法证明给别人看。”   

他:“是这样,有一阵我真的是疑神疑鬼的。你能想象那种状态吗?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迷惑的,有的时候甚至觉得所有事情都是一种对未来的预见,可是没办法确定。越是这样,越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总有一些不经意的事情发生,让我再次确定:又是一次预见。”   

我:“假设那真的是巧合呢?”   

他:“我已经排除了。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就不会叫巧合了。没有那么凑巧的事情会发生很多次。”   

我:“我想想看,是不是你无意识的捕捉到了那些经过你眼前的各种信息,所以你才那么做?我指你的预见行为。”   

他:“也许吧。但是他们说我催眠后讲了很多别人听不懂的东西,据说是杂乱无章。”   

他已经想到催眠了,这让我有点儿诧异。   

我:“嗯,录音我听了,的确是那样,医生没骗你。”   

他:“嗯,我觉得有些事情,想通了一些。”   

我:“哪方面的?”   

他:“也许我们都能遇见很多事情的发生,但是发生的事情太小了,有些是陌生人的,也就没办法确定。”   

我:“你是说每个人都能预见一些事情的未来走向,但是因为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未来,也就没办法知道其实那是预见未来?”   

他:“对。”   

我:“但是别人不做那种梦,也没有什么信息流过眼前啊。”   

他:“也许他们有别的方式呢?”   

我:“嗯……你看,是这样:如果你说这是个例,我可能会相信。但是如果说这属于普遍现象,我觉得至少还缺调查依据。”   

他:“你说的一点儿没错,但是谁会做这种调查呢?谁能知道很多事情的关联呢?也许我的每一个想法,其实都是会在未来几天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那件事情不发生在我身边,发生在美国,发生在澳洲,发生在英国,我也就没办法知道。而且那件事情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