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精装『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崛起-精装『全』-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集体所有制在各个经济部门都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经济受到抑制,小商品经济得到改造。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化工、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1937年,苏联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国内需求的0?9%,基本停止了外国设备的进口,工业发展呈现出高度的自主性特点。到1940年,苏联年产钢1800万吨,煤炭1?6亿吨,石油3100万吨,发电483亿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汽车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尽管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但工业生产总值比1913年增加了近7倍,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从1913年的2?6%上升到10%,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苏联在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下,以难以置信的努力,取得了工业化的大步前进,并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在农业方面,经过两个五年计划之后已经实现农业集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农民总数的93%,划归集体农庄的土地已占99%,全国播种面积1?35亿公顷,比1928年增加10%,全苏农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长34%。黑麦、小麦、燕麦和亚麻纤维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皮棉产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其他农牧产品在世界所占比重也都大大增加。农业集体化是保证加速实现工业化的最重要条件,它的顺利完成,不仅保证了工业化所需的商品粮,每年还为城市提供1500万~2000万劳动力,使苏联的工人数量由900万增至2400万。

  苏联政府还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从极为有限的财政经费中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教育投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到1939年,全国居民识字率达87%。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水平也大幅度提高。1938年,全苏有近700所高校,在校生达55万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多项世界级成就,比如瓦维洛夫的作物种类演化理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火箭理论,库尔恰托夫设计制造的欧洲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等等。在社会科学方面,整理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还涌现出了以高尔基、托尔斯泰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
  两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实施大大地加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国民收入总量从1913年的210亿卢布猛增到1937年的963亿卢布,国家陆续取消了食品配给制,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完成了传统工农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成了强大完备的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体系。苏联已变成一个经济独立的国家,它已能供给本国经济和国防所必需的一切技术设备。
  在国际上,苏联力图通过建立广泛的对外联系,逐渐走出被资本主义世界孤立的处境。1933年,苏联掀起了一个建交高潮,不仅同欧洲的众多国家,如匈牙利、罗马尼亚、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还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34年9月,苏联被接纳为国联成员,并担任常任理事国。以此为标志,苏联又一次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即便在1939年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之际,苏联仍然宣布保持中立,希望不破坏同德国的关系,以维护自身安全。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联这一时期所奉行的对外战略的特点。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的确,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其他国家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重大的缺陷和失误。在经济上,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地位,对农业和轻工业的重视严重不足,造成了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采取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造成大量效益低下、国家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片面强调产值、产量,过度夸大行政命令手段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忽视了市场规律和人民的实际需要,尽管带来一定的短期效益,却是以牺牲长期的更大的利益为代价。在政治上,领导人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之风泛滥,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健康发展;党内权力斗争的扩大化,使很多无辜者受到牵连,不仅给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领导者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威望。斯大林时期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危害之深远和后果之严重是令许多人始料不及的。
  正当苏联人民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努力奋斗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了。纳粹的铁骑夹带着战火和硝烟在全世界飞速蔓延。1941年6月22日凌晨,法西斯德国集中190个师约550万人,在3500辆坦克和4000架飞机的掩护下,对苏联发起了闪电进攻。在这突如其来的强敌入侵面前,苏联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英勇和团结。他们在斯大林的指挥下,迅速投入了抗击侵略的战斗,把广阔的苏联领土变成了埋葬德国法西斯的坟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构成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伟大的苏联人民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军。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也捍卫了人类的正义与和平,因此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和赞誉。美国总统罗斯福由衷地赞叹:“是红军和苏联人民迫使希特勒的武装力量走向彻底失败的道路,从而赢得美国人民衷心的永远的钦佩。”据统计,二战前间,苏联军民伤亡达6000万以上,其中死亡2700万人,1700多个城市和7万多个村镇遭到洗劫,物质损失达6790亿卢布。苏联一国的全部损失占二战参战国总损失的41%。战争结束时,苏联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强国。同时,战争中为抗击共同敌人而开展的合作也促使苏联同美、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佳状态,按照罗斯福的说法:“坚冰已经打破,我们像伙伴和兄弟那样交谈了。”

  然而好景不长,对战后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导致美苏两个大国的关系迅速恶化,政治裂痕日益扩大,加上没有建立起相互合作的适当平台,因此战时形成的美英苏联盟最终破裂了。1945年4月,杜鲁门接替突然去世的罗斯福,成为新的美国总统。他一上台就立刻对苏联采取了强硬态度,掀起反共浪潮。1946年3月5日,已经下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长篇演说,大肆攻击苏联的扩张政策,称其威胁到了欧洲和平,鼓吹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对苏联采取措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铁幕演说”。以此为标志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一年之后,美国以遏制苏联为目标,先后出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不久,又以维护集体安全为名发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为应对措施,苏联也迅速在东欧推行“莫洛托夫计划”,并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欧洲正式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抗的局面。造成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自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一直居于世界中心地位的西欧遭到了严重削弱,美苏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两强对立的局面,而战后衰落的欧洲国家只得被迫选择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庇护,从而演变成两大社会阵营相互对峙的格局。
  由于苏联与美国关系破裂,不仅没法指望西方的经济援助,还要拿出精力同反对势力进行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手段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到1950年第四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农业都接近或者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尤其是在国防工业领域获得了重大的突破。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以“恐怖的均势”抑制了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爆发大战的可能。当时,斯大林的个人威信在国内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都达到了巅峰,但其负面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特别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加剧,助长了他的专权作风,不仅使国内政治生活更加失衡,而且波及到对外关系领域,表现为大国沙文主义的抬头。这一点在苏联对待南斯拉夫的问题上暴露得极为明显。这些不良影响造成的后果在此后几十年的苏联发展过程中都不断有所显现,可谓危害极大。1953年3月5日夜,斯大林逝世,终年74岁。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除了一个伟人的名字和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霸主以外,还有令后人难以评说的数不尽的功过是非。
  从赫鲁晓夫到“老人政治”
  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在经过了5年的权力斗争之后,他又相继取得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职务,终于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在中央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和平竞赛”的理论,体现了这一时期国家内外工作的基本思路。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和爱好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世界战争并非注定不可避免,不同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把暴力和内战看成是过渡的唯一途径。可以通过议会、民主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对美关系问题上,赫鲁晓夫调整了斯大林时期与美展开全面对抗的战略,主张在核威慑条件下与美国进行和平竞赛,以对话取代对抗,谋求苏美联手共同主宰世界。二十大之后不久,他还在全国掀起了公开批判斯大林和进行大规模平反昭雪的工作。据统计,1956年~1957年间,有700~800万人被平反释放,500万~600万死者得到昭雪。一时间,社会政治呈现出清新活跃的气氛。
  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开垦荒地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53年~1958年间,农业产量平均增长率达6?8%,农民年收入从平均每户1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1950年~1960年,在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的情况下,农业产量仍明显增加。在工业方面,尽管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并不成功,但苏联工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从1951年~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0?7%,钢铁、煤炭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量都逐年增加。军事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1953年,苏联在美国之后不到一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57年,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同年,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61年,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也成功上天。

  但在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赫鲁晓夫,最终未能彻底摆脱思想上的束缚。他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应急性、随意性、矛盾性和局限性,出现了不少的失误。在国内,对斯大林的批判有过激过火之处,方法步骤也有失周详,造成了国内政治、思想的长期混乱。赫鲁晓夫执政后期,领导人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浮夸风盛行的问题再度滋生。在对外关系上,由于缺乏灵活应对外交突发事件的能力,导致美苏关系因古巴导弹危机一度濒临战争边缘,苏联的国际威望也因此遭受损害;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也削弱了苏联的领导地位。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辞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永远退出了政治舞台。1971年9月11日,78岁的赫鲁晓夫与世长辞。到他墓前悼念的人们都能看到一块半黑半白的大理石墓碑,似乎暗示了逝者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一生。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实现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更换,由勃列日涅夫接替下台的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开始了为期18年的执政生涯。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宣布党中央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不再由一人同时兼任,全国各级党组织要遵守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的原则。经过选举,柯西金当选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波德戈尔成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这一阶段的苏联领导体制被形象地称为“三驾马车制”。它在70年代中期以前确实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新的领导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赫鲁晓夫时代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统一领导,突出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肯定斯大林功绩的同时引导社会对他做出比较公正的评价。通过政治上开展的“纠偏”行动,部分地缓和了社会的不满情绪,使新的领导集团得以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中推行必要的改革。从1965年开始,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主持实施了“新经济体制”改革。这项改革适度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价格、利润、资金、信贷等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此后,又相继采取改进工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等措施使改革进一步完善。由于改革实行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管理原则,适应了客观需要,又是经过局部试验再逐步推广到全国,因此改革初期成效显著。
  新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持续了10余年,“明显地推动了原地打转的国民经济”,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改革之一。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顺利完成了第八和第九个五年计划(1966年~1975年)。其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3%,全国工业总产值从2294亿卢布上升到5112亿卢布,农业生产总值也从883亿卢布上升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