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取笑学生为乐。有一次,女儿对我说,他们终于把一位这样的教授赶出了校门。因为那位教授上来就说,他有好几个工作,在这里教他们是他赚钱最少的工作。即使同学们到校方去反映情况,讲他的坏话,学校把他开除他也不在乎。他上课经常迟到不说,而且每次上课都不知道自己上一堂课讲到了什么地方。最可气的是,他居然还敢在课堂上骂人,骂学生是笨蛋,是蠢驴。后来,学生们联名去学校反映,学校才免了他的职。但是,这种教授所耽误的学生们的宝贵时间是学校无法赔偿的。
女儿的经历清楚地说明,选择教授比挑选课程更重要。女儿选择教授的秘诀是在课程注册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学生如果注册到了想上的教授的课程,就会有学习兴趣。学习有了主动性,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好的分数。学习成绩好,就会增强自信心,同时还能享受到优先注册的特权。所以,分数是决定选课问题的关键。分数越高,选课的余地就越大;分数不高,就会黔驴技穷。这充分体现了国外名校进行精英教学的宗旨。而要进入精英的行列,就要在大学打下基础。要想在大学时代掌握真才实学,首先就要从挑选课程和教授着手。女儿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不能忽视的上课技巧
上一节讲到,分数决定着学生们的选课空间。其实,分数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升学和就业上。大学毕业后,学生们若想考研究生,分数必须过得硬;找工作,许多单位也要求他们提供成绩单。越好的单位,对分数越挑剔。有的学生获得了面试机会,但是成绩单递交上去以后就被淘汰下来。这是因为,人们通常把分数看成是学生智商的一个衡量标准。虽然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是很少有单位把一个分数平庸的人当做优等生来聘用。既然分数是大学生的“命根儿”,那么,女儿是用什么方法在大学里获得好分数的呢?在本章中,读者会知道这其中的许多秘诀。在本节中,我们将重点了解上课的学问。
许多学生在大学里得不到好分数,究其主因是不会上课。什么叫做会上课呢?根据女儿的经验,上课的技巧包括课前准备、听课和课堂参与三个方面。掌握了这三个方面的窍门,就会事半功倍,得到好分数就有了一半儿的把握。另一半儿,还要看你是否掌握了考试和写文章的技巧。这后一半儿我们以后再说。现在我们先说说前一半儿。
要掌握上课的学问,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大学的上课方式。一般来讲,大学上课的方式主要包括:第一种,几百人的大课,同时配有分组讨论或实验室应用;第二种,100人左右的中等规模的课堂教学;第三种,几十人规模的专题讲座。要了解自己所注册的课程采用的是哪一种上课方式并不难,到大学网站上把教授的课程大纲调出来就知道了。
根据我的观察,女儿的课前准备是严格依据教授的课程大纲进行的。这样做很高明。因为在课程大纲中,教授会清楚地告诉学生整门课程分哪几个阶段来讲。每个阶段的内容又分几节课来完成。每节课会讲到教科书的哪些章节,使用哪些教学参考资料,要进行哪些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要做哪种试验或要求学生写哪篇文章。
女儿认为,要想上好课必须懂得如何使用课程大纲,按照大纲的提示,对每节课进行准备。如果时间紧张,最起码要在课前把大纲中规定的教材读一遍,知道自己读懂了哪些,没有读懂哪些内容,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如果时间充裕,在读教科书时应该做笔记,把重点内容和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同时,还要看一下课程大纲中开列的教学参考资料,把自己对关键问题的理解和没有搞懂或没有把握的问题写出来,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
由于国外大学提倡学生课堂参与,教授讲课也不是照本宣科,如果学生在上课前不做准备,对教授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在课堂上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听不懂讲课的内容。我注意到,女儿在上课前无论多忙,总会抽出时间把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浏览一下。她告诉我,大多数教授在讲课时,都假设每一个学生都已经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读过这些书了。因此,他们一般都不会再按部就班地重复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只讲重点,举例分析,帮助同学们理解书中所阐述的原理。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就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听课。如果发现有的地方没有搞懂,就能够在课堂上立即向教授请教。如果发现自己的理解和教授讲的有出入,也可以在课堂上问个明白。
我在大学里任教多年,深知凡是有真才实学的教授都不会反对学生在课堂上就自己的讲课内容提问。女儿告诉我,有几次她发现教授所讲授的原理,与她在预习中理解的教科书的讲法不一样,于是,就在课堂上大胆提问。教授让她把自己对教科书的理解用举例的方法讲清楚。当她讲清楚之后,教授认为很有道理,马上就在课堂上宣布,她的理解虽然和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有差异,但是也是正确的。一个原理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如果能够同时掌握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不用死记硬背,也可以记牢该原理。
我在多年的教书经历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忽视课前准备。有的学生虽然在上课前会草草地把教科书翻一遍,但是并没有争取把原理搞懂。因此,他们并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这类学生如果学习基础好,可能在课堂上能够理解教授讲课的内容,但是对原理的印象并不深刻,学得快,忘得也快。而那些上课前连书都没碰过,学习基础又差的学生,听不懂课是正常现象。我们前面说过,国外的名校,通常都是用一二百人,甚至三五百人大班上课的形式讲授基础课程。教授讲课不会特别去照顾那些听不懂课的差学生。谁听不懂课就说明谁不是上这门课的料,被淘汰出去是正常现象。女儿上的某些课程,班上考试的平均分数才三四十分。几百人的课,一两次考试下来,就会有许多学生被淘汰。这也是好的热门专业有些课程的淘汰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的原因。
根据女儿的经验,要取得并保持好成绩,做好课前准备,带着问题去听课是窍门中的窍门。原因很简单,你做了预习,就会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就会清楚地知道,什么地方听懂了,什么地方没有听懂。只有真正听懂了课,理解了教授讲课的内容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作业,考试中遇到活题,自然也就不会害怕了。
女儿认为,除了做好课前准备之外,上课技巧的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听课的学问。由于国外名校的好教授,都不是照本宣科地在课堂上重复教科书的内容,而是按照自己的讲义,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灵活多样地解释和阐述教科书中的原理。因此,做好课堂笔记,就成为学生听课的一项主要任务。教授用电脑打到大屏幕上的讲课提纲,要记;写在黑板上的主要论点,要记;在课堂上谈笑风生地讲授的主要案例和推理过程,也要记;如果你是带着问题去听课的,教授对你所疑惑的问题的解释,就更要记。
女儿做过统计,不少课程在考试前,只看课堂笔记不看教科书,她能够答对80%左右的考题。这就足以说明,做笔记的益处和重要性。可惜的是,有很多学生根本不会做笔记。或者说,他们做的笔记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教授的讲课内容,抓不住要点,所以不知道什么该记,什么可以忽略不记;二是由于他们还没有摸索出一套适合教授讲课速度的做笔记的技巧。
女儿认为,课前预习是解决“听不懂课问题”的关键,而创造一些缩略语和代号,是使自己的笔记跟上教授的讲课速度的有效方法。我看过女儿不少课程的笔记,发现她大量地使用了大家公认的符号、代号、固定简写词组和缩略语。她还自行创造了许多速记号码。但是,她的笔记并不乱,很容易看懂。她还经常用整页或半页的篇幅把教授在课堂上画的图表,以及对图表的解释,按照1,2,3,……顺序地记录下来。她说,这些图表在复习时,能够帮助她回忆和理解教授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过程。
她还告诉我,学习好的同学笔记做得都很好。有几次她因公事缺课,又没有时间看书,就是靠借同学的笔记补上了课。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有的同学不去上课,就靠借好学生的笔记也能完成作业,考出不错的成绩。依据我在国外读书和教书的经验来分析,这是因为教授留作业,出考题,多是基于自己的讲课内容,而不是基于教科书。教科书的内容包罗万象,而教授的讲义只涵盖要点。因此,如果能够把教授讲的要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录下来,以此为复习提纲,当然就能比较容易地考出好成绩。
当然,听课的学问,除了要会做高质量的课堂笔记之外,还要精神集中。在几百人的大教室里上课,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干扰,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女儿使用的防干扰法是不论上什么课,都要争取坐在第一排的位子上。
我们做教授的都知道,坐在前排的,大多数都是好学生和想学得好的学生;坐在中间的,大多是学习一般的学生;坐在后排的,大多是学习不怎么样,听课也不认真,想随时溜出教室的学生。而学生也知道,教授们的课堂提问,经常会叫到坐在前排的同学,有时会叫到坐在中间的同学,但很少会叫到坐在后排的学生。女儿当然知道这一不成文的定律。可是她不怕被教授提问,总是争取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子上。这种选择保证了她的听课质量,使她受益匪浅。
课堂参与是听课技巧的另一个方面。如果只顾低头做笔记,不跟着教授的思路进行思考,听不懂课,也不足为奇。名教授讲课都是一边讲,一边提问,以此来观察学生是否理解了自己所讲的内容。这时,所有的好学生都会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用女儿的话说,谁能获得发言的机会是谁的福分。因为,教授通常是针对那些特别重要的、需要掌握的理论进行提问。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理解或疑问在课堂上讲出来,获得教授的当堂指导会帮助自己记牢这些知识,省掉了以后的复习时间。
还有,国外大学的评分标准中,几乎每门课程的课堂参与分数都会占到总分的15%左右。有的专题讲座课程,课堂参与分数会高达30%。如果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就会使教授最先记住你的名字,课堂参与的分数就会随之提高。在所有课程中,女儿的课堂参与分数通常都是得满分的。但是,自从她在大学期间兼任PMF投资组合项目的基金经理以后,由于有许多会议与上课时间冲突,她不得不缺课。一般说来,考勤会占一门课程5%的分数。每次上课教授都会点名。任何人,不论任何原因,缺课三次以上,就等于自动放弃了这5%的分数。为了替学校管理和操作300多万美元的投资,女儿经常要缺课三次以上。这样,她课堂参与的分数就只剩了10%。她要全部拿到这10%,不让教授再扣她的分,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让教授记牢她的名字,知道她对课程理解的深刻程度。
靠着好朋友的笔记,女儿每次都能补上所缺的课程。靠着对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认真钻研,女儿能够在课堂上有高质量的发言。有好几次,她感觉教授讲的例子不合逻辑,就马上举手提问。结果教授发现是自己讲错了,于是当堂纠正了错误。有些教授,承担多项教学科研工作,由于没休息好,在课堂上出了一些差错。如果有学生能够及时指出其差错,他们不但不会在意,反而会十分感激。他们给这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分数自然也就随着升高。女儿靠着能够发现教授讲课中的差错,课堂参与得了不少满分。
让教授记住你的名字
前面讲到,课堂上积极发言,而且有高质量的发言,是让教授记住你的名字的好方法。那么,为什么要让教授记住你的名字呢?其一,是为了得到好分数;其二,是为了从教授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三,是为了让教授成为你的专业发展顾问;其四,是为了从教授那里获得将来升学或就业所需要的强有力的推荐。
我在前面说过,西方大学里有一些教授有怪癖。就是那些没有怪癖的教授也有各自很强的个性。如果一个大学生不会与教授处关系,那么,他就在某种程度上浪费了自己交的学费,浪费了大学为他提供的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他在学业和就业的发展上就缺少了许多可以免费使用的导师和顾问。既然教授们都有个性,有的还有怪癖,那么,怎样才能够和教授处好关系,从他们那里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呢?这里,我把女儿使用的一些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不言而喻,和教授处好关系首先就要让教授知道你是谁。在国外的大学,一个教授通常在一个学期同时教好几门课程,有成百上千名学生。要让教授知道你的姓名,上的是他或她的哪一门课程,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然,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女儿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发言,敢于针对教授所讲的内容提出问题。这里要特别注意,无论是课堂发言还是主动提问,都要做到恰如其分,质量超群,以此来引起教授的注意,让教授听到你自信的发言之后就想记住你的名字。
我做过教授,知道这种心理:当一个学生的某些话讲到了点上,高水平地发挥了我所讲的原理,我会认为,这是对我教学的肯定,是我教学有方的结果,发自内心地就想记住这个学生的名字。反之,如果一个学生的发言了无头绪,抓不住要领,所答非所问,我把那个学生列入差等生的范围,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想其他教授的心理大概也和我一样。因此,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和十足把握,最好不要轻易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如果被教授叫到,宁可说还没想好,也不要胡乱讲话,以免给教授留下不好的印象。
即使你自信自己的发言是高质量的,想积极参与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