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官屠-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裕了,可以干很多事情了。”陈子华将冯雅君的理由抛了出来,直接就堵死了华源集团的门路。
对于华源集团,陈子华心里原。本没啥看法,但自从拜访过李玉琳和张旭之后,就对这个家族企业有些看不上眼了,至于结婚后会分给自己和李倩蓉的红利,他根本就没在意过。
“这样啊,嗯,能谈妥最好,万一有什么困难,记得到省。里来,”韩冰尘笑了,“这几天有位姓郑的朋友去芝兰,到时候你亲自接待一下。”
“好的,妈,是什么样的朋友?”陈子华觉得还是问清楚。比较好,稀里糊涂的,什么样的朋友跑深山里来?何况芝兰这时候可没什么风景名胜好玩的,难道是来投资的?
“嗯,是二丫她姥爷的部下,现在某工程兵部队的。工作,这次是为了西芝公路的工程。”韩冰尘笑了笑解释道,“详情他跟你谈,妈就是介绍一下关系,你斟酌着办就成。”
挂了电话,陈子。华忍不住苦笑起来,就这么一点儿工程,托关系的已经十多家了,还不算找到冯雅君和县委其他部门领导的,新上任的市委书记管玉和、新市长童根生、省交通厅的厅长等等,介绍的关系五花八门,不过都是为了他手里的这么一点儿工程。
幸亏冯雅君把水电站的活儿揽过去了,不然更有得头痛,若是把华源集团给弄过来,那还不够他心烦呢,心里盘算的一阵子,目前报名投标的这些建筑队,实力都不错,反而是省建三公司的实力最差,但有些关系却是必须要照顾到的,这就让他有些为难了。
在办公室筹思了半晌,脑筋忽然一转,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进行新城区建设?既然冯雅君有心让倩华公司接手水电站,那样的话,手里的资金可就宽裕的多了,正好可以对芝兰城区进行改造,许多基础工程也可以趁机一次做了,还有,白云山距离城区将近十五公里,还有一条一级公路也需要修建,这些工程完全可以趁此机会一次搞定,也可以藉此照顾一些关系不是?
拍了拍额头,陈子华拿起电话拨给冯雅君,让她通知常委明天开常委会,然后又打电话给杨文生和白文斌,打算先开个书记碰头会,把一些想法交流一下,理顺思路。
看看已经快要中午了,陈子华将桌面上的文件收拾了一下,因为一直有冯雅君在充当秘书的角色,所以到芝兰几个月了,他一直没有再配专门的秘书,反倒让白文斌和杨文生都有些不自在,白文斌干脆有样学样,来了之后也一直没配秘书,而杨文生则将自己从前的秘书安排到底下乡镇去了,身边也没有了专职秘书,这倒成了芝兰的一大特色。
出了办公楼,陈子华打算去政府招待所转转,自从听说这个投资数百万的大宾馆每年亏损几十万之后,他心里便惦记上了,今天正好过去看看,顺便解决一下午饭。
本来县委大院里面就有机关食堂,而且伙食还相当的不错,就跟办公室的装修一样,食堂的伙食水准也很高,所以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在机关食堂用餐,有的人还带家属进去吃饭,陈子华自然一样,除了应酬,基本都是在机关食堂对付,像这样去招待所,还是第一次。
政府招待所距离政府大院并不太远,相距不过数百米,虽然地处城中心,环境却相当的优雅,林木葱茏,绿荫如盖,让人一下子就从烦嚣的尘世步入幽静的山林,精神不由一振,曾经听冯雅君介绍过,因为芝兰县地理环境的原因,一年中气候以温润为主,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四季雨水充裕,是疗养的极佳位置,招待所曾经就是市里好多大人物经常光顾修养的地方,过去也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的。
刚到芝兰的时候,陈子华的住处也是安排在招待所的,只是当天晚上就因为郑健的案子而搬到办公室住去了,有豪华舒适的办公室,自然也就不想再搬回来,而且习惯上,他还是喜欢用办公室的程控电话,对这边的总机,有些不感冒。
刚进招待所大门不远,陈子华就被一阵嘈杂的吵闹声吸引住了,隐隐约约的听到几句“告状”什么的,便不由自主的走了过去,想看看有啥热闹,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嘛,何况他本来就是因为对招待所有想法,才过来的呢。
招待所主楼的楼道门口,一群明显是招待所职工的人围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都在七嘴八舌的劝说,楼道门口,站着招待所的所长郑永军,一脸的不耐和恼怒,还在指着那个人群当中的男子斥骂,“真他**神经病,你天天找我闹有锤子个用处,有本事去县长、县委书记啊,我又没抄你的家、耍你的老婆,也没欠你的钱,再胡搅蛮缠,我报警抓你进笼子!”
陈子华闻言,眉头忍不住一皱,郑永军他曾经见过一面,还是初上任那天晚上远远的看过一眼,隐约记得这人就是招待所的所长,心里对这人的素质登时就有些不齿起来,哪有这样骂人的?还招待所所长,我看当个看守所的所长还差不多。
就听一个女职工低声劝说老人:“刘所长,听说县里领导都换了,你还是去找找新的县领导,兴许能解决问题,最起码把那些欠账也要回来啊,在这儿闹真的不起作用的。”
旁边的人也在纷纷劝说,“老刘所长,听说咱们新书记可厉害了,好几个贪官都被他收拾了,你去县委告状,肯定能成!”
人群当中的老人苦着一张脸,“唉,你们哪里知道?我如今,连县政府的大门都进不去,找谁告状?我也折腾不起了,只想要回当年办公室里的私人收藏,不到招待所来要,还能去公安局不成。”
郑永军这时候正好瞅见人群外面站的陈子华,脸色就有些僵硬,虽然陈子华在公众场合几乎没露过几次脸,可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某些有心人的眼中,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而这个郑永军,别的本事没有,可认人的本事绝对是一流,虽然只见过陈子华一面,而且还是晚上,他心里却牢牢记住这张脸。
心思瞬间就转了千万个念头,郑永军脸色很快就变得和颜悦色,语气也温和下来:“你们也别跟着给老刘瞎出馊主意,这几年他这张脸早被政府门口的警卫认熟了,谁放他进去谁倒霉,老刘啊,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呀,就在政府大门口外面等,总有碰上陈书记上下班的时候,即便不认识陈书记,还有那么多常委呢,随便拦住谁,你的冤屈也就到头了。”

第九十一章都是胆大惹的祸

刘老根,外号刘大胆,是陇东市人,六十年代中后期的大学生,很有些经济头脑,只是时运不济,父母都没能熬过那场风云际会山河变色的运动,刘老根却响应号召,到芝兰插队,后来与芝兰的一个农村女孩对上了眼,将家就安在了芝兰山区。
改革开放初期,刘老根凭着敏锐的眼光,毅然南下,做起了边境贸易,往返于粤港之间,与几个很有些灰色性质的人搭上了线,几年时间就赚了百万家资,只是那种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却实在令他无法安心,便带着资产回到芝兰家里。
八十年代中期,改革的潮流已经风靡全国各地,芝兰虽然处于深山之中,这样的大风向却不曾落伍,适逢新书记上任,对县招待所的经营极为不满,每年近四十万的亏损,已经成了芝兰这个贫困县财政极大的负担。
新书记还是很有经济头脑的,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县招待所这个财政的大窟窿,面向社会招商,最终,刘老根以托管经营的方式,签下了芝兰县招待所,合同期十年。
刘老根接手县招待所之后,依照合同,一次性投资二百万元,对招待所进行了整体装修,所有的服务设施也予以更新,对招待所职工实行岗位培训后返聘,将多余的行政管理和闲杂人员予以辞退,招待所更名为芝兰县饭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自此,招待所的效益日渐好。转,当年实现扭亏为盈,至第三年的时候,已经实现利润三十余万元,不过这个时候,令刘老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县委领导因种种原因再次发生。变动,县委书记被调离,时任芝兰县县长的孙膺,认为招待所的改制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以中央没有文件为由,要求终止托管合同,在常委会上,孙膺提出,既然刘老根一个老农民都能让招待所实现数十万元的利润,我们政府运作,集体领导,难道还不如一个农民不成?
双方就县政府终止合同,收回。招待所经营权的问题进行多次谈判、磋商,未能达成谅解,经营方以县政府单方面终止合同不合法为由,拒绝交出招待所,孙膺遂指示主管副县长,带着公安干警强行驱逐刘老根,将招待所的大门封了。
刘老根无奈之下被迫从招待所匆匆撤离,随后便。一纸诉状,将芝兰县政府告上了法院,而孙膺又以刘老根不履行签署终止合同为由,将刘老根也推上了被告席,当初刘老根投资招待所的资金,除了自己辛苦用命换回来的一百多万之外,还有大量的借款,以及欠账,经营期间的一些相互债务,因为政府收回招待所的缘故,这些债权人也把刘老根告了。
八九年初,在陇东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协调下,芝兰。县政府退还了刘老根一部分投资,这时候招待所已经重新被县政府收回经营了,名称也恢复原名,成为芝兰县政府招待所,郑永军也是在那个时候成为招待所的所长的。
等到刘老根疲惫的回到招待所,欲待取回自己。被封的私人物品时,赫然发现办公室已经被打开使用,成为郑永军的办公室了,而他的所有私人物品,却早已不翼而飞,除了储存的一些高档烟酒和衣物等等之外,最值钱的便是刘老根收藏的百余幅名人字画和邮册、古玩了。
近百万的私人。物品不翼而飞,刘老根差点儿没背过气去,向公安局报案之后,时任公安局局长的王军,以证据不足为由,不予理会,刘老根再次找上县政府,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政府领导期间换了又换,对当初的事情自然谁也不愿经手,万般无奈,刘老根便经常来当初存放私人物品的地方,也就是郑永军现在的办公室来索取,因为私人物品里面有些东西对他来说,象征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金钱。
两年下来,老头子仿佛一下子衰老了十多年,再不似当初毅然投资两百万,企图振兴家乡经济,精心经营招待所的刘大胆了,而政府部门人事跌经变换,他手里还压着五十余万元的各个党政机关吃喝的欠条索要无门。
……
从招待所出来,陈子华望着老人蹒跚的背影,终究没有跟上去,郑永军出的主意虽然是个馊主意,却也是个相对来说不错的法子,陈子华自然不会主动上前问老人有啥冤屈要伸不是?只能让等找上头来再说,虽然还没有深入了解,却也大致知道这又是个出力不讨好,得罪人的差事,否则的话,也不至于拖到现在。
没了心情在招待所用饭,陈子华顺着大街来到县师范学校门口的一家餐馆,对侍立一侧的服务员道:“来半斤水饺吧,先拿一瓶冰镇啤酒过来。”
正是中午用餐的高峰期,小餐馆的客人挺多,三三两两的,足有十六七个人,有不少看上去似乎都是师范的学生。餐馆虽然不大,但卫生还不错,服务员打了两瓶冰镇啤酒,拿了个洁净的玻璃酒杯,问道:“要不要给您弄个拼盘过来?”
陈子华扫了一眼柜台,上面摆着几个搪瓷盘子,凉菜有那么好几样,色泽鲜艳,让人一看就有胃口,便点了点头,任由服务员去弄。
沁凉的啤酒入喉,浑身上下都透出一股舒爽的味道,夹上一口山野菜,香醇可口,一点儿也不必大饭店差,陈子华暗暗点头,看来这家餐馆能在招待所正对门把生意做得这么红火,还是有些门道的,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却被旁边桌上吃饭时的闲聊吸引住了。
“王老师,刚才从招待所出来的那个老头儿,是不是刘萍她爸,刘大胆?”一个看上去约莫二十三四的女青年问同桌的一位三十上下的女教师。
“嗯,刘萍家也够可怜的了,你别一天跟着别人胡说八道。”王老师叹了口气,“刘萍今年最有希望考到县一中,可别因为家里的事儿受了影响,咱们学校可全指望她呢。”
女青年道:“刘萍要考上一中,今年毕业班的代课老师可就发了,不但工资涨一级,听说还有几百元的奖金呢。”
王老师却道:“奖金不奖金先不说,只要能尽快把欠着的工资发了就不错咯。”
女青年咯咯一笑,“王老师又杞人忧天了,放心吧,今年县里有钱呢,你还不知道吧,白水河沿岸的村子,县里都打了招呼,准备迁移,要在白水河上修建水电站呢。”
王老师“哧”的一笑,“修水电站跟咱们的工资有屁的关系。”
女青年认真的说:“咋没关系,要是县里财政没钱的话,拿啥来建电站?光是迁移沿河两岸的村子,就得花不少的钱。”
王老师摇摇头:“这些都是县里的领导考虑的事儿,咱一天也甭瞎猜,即便建电站,也不见得就是说县里的财政宽松了,能给咱们补发工资。”
两唏嘘了一阵,说了几句师范进修的事儿,话题一转,又扯到招待所身上,“刘萍她爸包招待所的时候,家里可有钱了,听说一年净利润几十万呢,怎么县里一接手,又开始赔钱了,都说一年陪几十万,这一来一回的,还不近百万啊?”
王老师叹了口气,摇摇头,却没有说话。
女青年“哼”了一声,道:“还不是让某些人给搜刮了去?不但把利润吃了,连本钱都敢往下吞,每年像填无底洞似的往里面大把扔钱,就欠着教师的工资不给,也不知道这些县领导的脑子是不是被猪给拱了,要么就是联手起来吞集体的资产。”
王老师皱眉道:“冬梅,少发几句牢骚行不行?别给你哥惹祸。”
女青年下意识的四下望了望,随后轻哼道:“怕什么,不过是个小科员罢了,还怕有人给他小鞋穿?”虽然还在小声嘀咕,却不再乱骂县领导了。
王老师却好似被勾起了好奇心:“冬梅,没听你哥说起过咱们县新换的领导么?”
冬梅撇了撇嘴,道:“说是说了,就是不兴人打听,不就是个小科长嘛,老拽得跟个二五八万似的,上次问他县里啥时候给补发工资,就被他训斥了几句。”
王老师微微一笑,“行政科的科长可不小了,不定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