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官屠- 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临江区的区委书记唐飞,自从进入党校之后,便低调了很多,一方面他是唐家的人,另一方面有偷偷的投靠了陈子华,私底下成了陈子华的死硬分子,但这个情况唐家的人却并没有掌握,搜集陈子华材料的时候,有一些东西却是需要唐飞出面来搞的。
很自然。已经成了陈子华阵营死硬分子的唐飞,很快就将消息传递到了谭卿的手中,因为林月虹前段时间隐匿的缘故,原先掌管的事务就归到了谭卿的手中,所以,几乎没费什么曲折,纪委收受检举揭发材料,准备对陈子华进行调查的情况就传到陈子华耳中。
比邢云峰掌握的情况更加详细,陈子华通过谭卿与林月虹的综合分析,甚至判断出了真正要对付自己的人是谁,这让他既恼怒又无奈,他当然明白此时自己所面临的困窘,不但无法去竞争代理市长,连目前的工作都要受到影响。
更让陈子华感到气馁的是,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原本与他配合非常融洽的军分区政委丁磊以及纪委书记叶丹臣,都在这段时间里面跟他有了疏离,不用说,韩家和京城李家都开始有了反应,接下来针对自己的动作恐怕会越来越多。
与李倩蓉通过几次电话,得知母女两人在京城被一再挽留,春节前是不可能返回龙溪这边了,陈子华心知这是李援朝夫妇不想他继续留在龙溪的缘故,遂不再想着通过李倩蓉来沟通与李家以及韩国庆之间的关系了。
至于纪委针对他的调查,陈子华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还在芝兰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会面临这一天,所以经济上处理的非常干净,至于说到受贿以及以权谋私,更是无稽之谈,唯一让他不舒服的,恐怕就是男女关系这一关了。
就在陈子华收到唐飞传来的消息之后第三天,省纪委书记何顒亲自带人来到龙溪,同时省委关于龙溪班子调整的任命,也终于有了结果…

第四百四十四章调整

尽管早已估计到了常委会上的困难,可邢云峰还是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
当他在常委会上提出由陈子华担任龙溪市委书记的时候,最让他愕然的不是大多数常委的反对,而是几个一直以来得到他信任的几个常委的倒戈,省纪委书记何顒,省委组织部的部长赵金桥,省军区司令方砻,原本站在自己阵营的三张票突然站到反对者的一方。
做了这么久的沟通准备工作,就因为这三人的倒戈,让省委书记邢云峰的一番心血尽数付诸东流,对处境险恶的估计不足,让他不得不利用一把手的绝对权力,做出艰难的选择。
安东的布局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刻,若是这个时候掉了链子,再想找到机会,可就难如登天了,而且郭万年等人也都已经先一步做出了选择,此时已经不容他们继续妥协下去了,因此,在龙溪这个关键节点上,邢云峰和郭万年都不愿意放弃。
郭万年在此之前便已经安排女儿退出明月山庄,直接远赴国外,诸如此类的小动作几个月之前便已开始,到了现在,就等着最后发动的机会了,而这个机会,便是放在了陈子华的身上,若是此时低了头,他也没有了转圜的余地,等于已经表明了态度。
邢云峰就更不用说了,来安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之前所做的种种姿态,完全就是为了掩人耳目,而使用陈子华这颗棋子,不光是他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还有来自上层的暗示,否则的话,即便陈子华的身份再有利,他也不会将重注全押陈子华身上。
因此,在常委会上,尽管己方阵营只剩下寥寥的四五票之后,他还是行使了一把手的集中制权力,用郭万年的话来说,只有民主不讲集中那是无组织无原则无政府主义,民主集中制才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有力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形成全党的统一意志。集中,就要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正确的决策,并坚决付诸实施。
党政一把手的共同坚持下,经过几天的会议角逐,最终形成的结果是陈子华担任龙溪市的代理书记,什么时候转正或者任命正式的市委书记,省委会根据实际情形作出安排,而原本的大热门,市委副书记王翔,却被任命为龙溪市的市长。
其实这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妥协,原本要到龙溪市去担任市长的省委副秘书长商春云,被任命为市委副书记,接替了原本王翔的位置,成为专职副书记。
副市长韩语在前段时间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进一步发展龙溪经济,保持龙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相应的制度,任命韩语为市委常委,并接任常务副市长的位置。
同时进入市委常委的还有临江区的区委书记何素业,堰湖区的区委书记丁丹妮,市委秘书长蒋秋菊,副市长段一恒,这样大幅度的调整,将龙溪市常委的人数一下子增加到了十五人,这里面的用意也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尤其是增加常委人数这股风已经吹了很久,在大家的心里基本上算是认可了,上次班子微调的时候没有增加常委人数已经让人觉得意外了,所以这次大幅度调整的时候,将班子常委人数增加到十五人,倒是没怎么有人反对。
何顒虽然带队进驻龙溪市,但却跟省委的任命没有任何关系,他是来找陈子华谈话的,尽管陈子华被任命为市委代书记,但纪委对他的调查却没有丝毫的放松,反而还加大了力度,只是没有停他的职而已,这也是邢云峰通过争取才达成的。
前来市委宣布任命的是省委副书记乔玉山和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邬语雯,两人都不止一次来龙溪宣读任命了,这次更是大范围的班子调整,来之前陈子华和王翔、韩语三人便先一步赶到省里,受到省委书记邢云峰亲自接见并谈话,随后才在乔玉山和邬语雯的陪同下返回龙溪市,此时陈子华已经知道省纪委书记何顒带队进驻龙溪了。
先是在常委会议室召开了市委常委会,由省委副书记乔玉山宣读了任命,有意思的是,这次的任命当中,市委书记和市长前面都有一个“代”字,陈子华就不用说了,即便没有纪委的这次事件,想直接坐上市委书记的位置都比较困难,何况还有这么一件**烦。
王翔就好理解了,市长虽然是由省委任命了,但程序上却还需要通过人代会的选举,所以理所当然的在前面冠上一个“代”字,尽管只是走个形式,对于王翔来说,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能通过人代会的选举,但王翔的心里却非常的不爽。
常委会后,在新任代市长王翔的主持下,又在市委大礼堂举行了全市党政干部大会,由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邬语雯在会上宣读了省委对于龙溪市委班子的调整任命,然后老市委书记落潮生讲话,与陈子华完成交接,落潮生则调往省人大担任副主任。
对于省委的这次调整,很多人都感到了愕然,连陈子华自己都没有想到,邢云峰居然这么大的魄力,愣是顶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把他送上市委书记的位置,虽然前面还有个“代”字,但谁都知道,只要不犯大的过失,转正是迟早的事情。
以他的年龄来说,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说明邢云峰在这个任命上面,也是承担着相当的风险了,同样,也把陈子华架到了火炉上,不得不做出抉择了。
就在何顒守在办公室等候陈子华谈话的时候,陈子华却带着谭卿,秘密赶到东华市,然后乘坐飞机飞往京城。

第四百四十五章反应

还是当初与潘邵晖见面的那座小洋楼。陈子华坐在沙发里面,手里捏着一只瓷杯,淡淡的茶香在鼻端荡漾,轻轻的吸了一口,吁了口气,把水杯放到大理石茶几上。
虽然不是第一次进这栋小洋楼,但上到二楼还是第一次,能坐到这里,并喝到茶水,那就更不容易了,以前来这里,最多在一楼大厅站上一会儿,屁股根本没有沾椅子的机会,或者说,在这里,以前的他,压根就没有入座的资格。
从瑞士联合银行保险箱拿回来的东西,他已经交给了潘邵晖,不过除了那些东西之外,更增加了很多更为详尽的资料,都是这段时间林月虹和谭卿尽力搜集整理的。利用手中的隐秘力量,从拿到贝健行提供的材料之后,林月虹就开始按图索骥,顺藤摸瓜,整理线索。
交给潘邵晖的这些东西,足以引起很大的范围内政治风波,里面牵涉到了太多的利益集团,任意一个站出来,都足以将陈子华碾压得粉身碎骨,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将这些东西留在手中而不上缴的主要原因,只是现在,他不得不拿出这个撒手锏了。
在离开省委的时候,不光邢云峰跟他谈了话,省长郭万年也与陈子华单独见了一面,除了省委常委会上名刀暗箭的交锋之外,郭万年还把陈子华眼下的处境进行了一番分析,实际上就是在点拨陈子华,时不我待,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成绩。
陈子华心里自然能明白,郭万年的所说的成绩,并非是指龙溪的经济发展,而是别的方面,尽管没有明说,两人却都已经心知肚明。
在乔玉山和邬语雯离开龙溪的时候,陈子华就已经将自己的处境衡量了一番,别看他坐上了市委代书记的位置,但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实在有限。毕竟到龙溪的时间太短,手下也没有什么根基,在常委会当中,他能得到的支持更是有限。
如果开常委会,肯定会被王翔左右,不说王翔在龙溪的根基如何,单是他身后的各派系支持者,就足以让陈子华仰望,到了这一步,王翔的背景已经呼之欲出,不用说,他才是那些利益集团在龙溪的真正代表,比钱宝银隐藏的还要深得多。
十五个市委常委当中,陈子华能够争取到的,只有何素业与丁丹妮、韩语三个新进的常委,加上政法委书记顾瀚霖,也就是说,有把握的票算上他自己才五票,哪怕刨去几个中立派,他也没法子跟王翔在常委会上扳手腕。
所以,陈子华当机立断。根本不给何顒任何牵制自己的机会,在送省委副书记乔玉山和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邬语雯回省城的时候,直接带着谭卿,秘密赶赴京城,将一直掌握在手中的磁盘交给潘邵晖,这里面,更多的却是他顺藤摸瓜,自己搜集来的材料。
因为有林月虹这个大杀器,加上谭卿手下那帮专业人才,在顺藤摸瓜搜集材料的时候,异常的顺利,尽管这些东西未免牵连的太广了一些,她们还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尽量全面的搜集了足够的证据,包括很多被疏散到各地的一些红馆里面的服务人员,都被林月虹找到。
把东西交给潘邵晖之后,陈子华便被潘邵晖领到这里等候消息,而谭卿,却只能在小洋楼的外面等候,对于这里面的细节,陈子华不是很明白,但却很自觉的没有去打听,只是静静的坐在沙发上品着茶水,心里暗自盘算着潘邵晖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回应。
就在陈子华等候潘邵晖消息的时候,京城李家庭院的客厅内,李援朝面沉似水,目光像刀子似的的看着自己的大女儿李玉琳和一个看上去二十七八身穿正装的英挺男子,而二女儿李倩蓉却冷着一张脸,坐在沙发上,美眸中有着说不出的愤怒和倔强。
拘谨的站在客厅正中的英挺男子姓韩。是李倩蓉的一个表兄,亦是韩国庆的堂弟,曾经在关西国安当过处长的韩卫兵,他今天过来,却是代韩国庆传话,把发生在龙溪的一些事情交待一下,虽然是受李玉琳所托,但做过之后却不能对李援朝夫妇有所隐瞒。
得知韩国庆受李玉琳所托,不但暗中调查陈子华,还找人去“处理”曾经跟陈子华有染或者亲近的女子,并且还失败了的消息,李援朝简直快被气疯了,尤其让他出离愤怒的是,一向都非常精明的韩卫兵,竟然当着李倩蓉的面,把韩国庆查到的一些隐私给讲了出来。
三言两句的功夫,客厅内的气氛便被韩卫兵搞得似乎凝固了一般,李援朝胸中的怒火简直都要将他焚化似的,鼻子都快冒烟了,只是他心里却明白,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尤其是不能当着韩卫兵的面发作,别人看不明白。他岂能不知道韩国庆的用意?
暗自吁了口气,李援朝摆了摆手,对韩卫兵道:“二丫的事儿让你大哥费心了,替我谢谢他,”顿了顿接道:“跟国庆说一声,儿孙自有儿孙福,二丫的家事以后自有二丫自己处理,她又不傻不瘸的,别人就不要添乱了。”
韩卫兵脸上微微一红,只是他面色本来就接近古铜色,所以倒不虞被人看出来。拘谨的应了一声,道:“侄儿定当转告,姑父,单位还有事儿,我先告辞了。”
李援朝的话听起来甚为客气,实际上已经有了怪罪之意,韩卫兵又不是傻子,岂能听不出来,更何况,今天大哥让他来的目的是什么,他心知肚明,幸亏是姑父在家,若是姑姑的话,当场翻脸也说不准,所以他也不敢久留。
李玉琳待韩卫兵走了之后,低声道:“爸,我没想到大堂兄会把事儿办成这样,让……”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出口,李援朝已经扬手一个耳光劈了过来,随着“啪”的一声清脆刺耳的耳光,李玉琳被李援朝直接抽了个趔趄,唇角已是血迹宛然。
李援朝犹自瞪着李玉琳,粗重的喘息着,双手不由自主的在轻轻抖索,咬了咬牙,良久才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转过头,有些痛惜的看了二女儿李倩蓉一眼,接着对李玉琳冷声道:“家里的事以后不用你指手画脚,公司那边交接一下,让羽儿接手。”
李玉琳闻言神色突然一黯,也不擦唇角的血迹,抬头有些乞求的看了妹妹一眼,只是李倩蓉垂着眼皮,坐在沙发上蜷缩着身子,双手抱胸,仿佛石化了一般。对身外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对李玉琳的目光自然也就恍若未觉了。
方才韩卫兵的话言犹在耳,李玉琳此时也觉得似乎对李倩蓉有些残忍了,心中不禁更加仇恨陈子华,居然在外面跟那么多的女人有染,同时对韩国庆,李玉琳的心中也隐隐的生出一丝恨意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