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官屠- 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愿意再拿出大笔的财政补贴扔到修路上,为已经倒台的罗柏脸上贴金。
虽然觉得虞思静说这句话或许有为罗柏鸣不平的意思,陈子华却没有细究,即便是为罗柏翻案,也轮不到他来翻,上面不是还有郭省长么,何况陈子华一直都觉得,这次下决心拿掉钱宝银,郭万年的存心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说不准,真的埋下伏笔,打算在适当的时候给罗柏翻案。
陈子华琢磨了一下,道:“你回去后把修路的资料重新整理一下,最好找专家测算测算,然后拿来给我。”如今华坪县和山南县都已经纳入重点的开发范围,道路修葺自然是必不可少,既然已经有了现成的资料,自己拿来参考一下,总是好的,只有把这几条路修好了,华坪县和山南县才能真正并入龙溪的经济规划。
虞思静点头应道:“知道了,陈书记,这些资料在档案馆都有存档,我回去就整理。”
陈子华不再说话。闭着眼睛靠在后排,思索起眼下的老大难问题来。
眼下困扰龙溪发展的老大难其实并非是没有外资投入的问题,而是市委书记落潮生和市长钱宝银大包大揽错误决策所引发的工业化带来的困窘,表面上看,龙溪轧钢厂和氧化铝厂的投建,带动了龙溪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这两个大型国有企业,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在龙溪形成了两个特殊的小镇。
但是,这两个没有任何产出的国有企业,像张着大口的两头巨兽,把龙溪的财政吞噬得干干净净,这些年龙溪的财政收入几乎全部被钱宝银投入到轧钢厂和氧化铝厂里面,不但没能让两个国有大企业焕发活力,反而包袱越背越大,已经压得政府财政喘不过气来了,这还不算两个企业身上各自的十多亿贷款。
只要能解决这两个国有企业的老大难问题,那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钱宝银和落潮生两人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但始终都在筹措资金上绕圈子,企业身上各自十多亿的贷款,若是没有钱宝银发话帮忙,谁也不敢放出去这么多收起来非常困难的贷款来,这两个企业就像是钱宝银和落潮生一手抚养起来的俩孩子。放弃是绝对做不到的,所以只能硬撑。
这么一撑,就撑出问题来了,当市财政再也无力承担的时候,所以积攒下来的矛盾都爆发了出来,光是拖欠下来的工人工资,就足以让人发疯,俩厂加起来连家属要七八万的工人,每个月要支付几千万的工资出去,这还不算其他正常支出,而工厂的产出却依然遥遥无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龙溪这些年发展停滞不前,跟钱宝银与落潮生的经营决策错误有着很大的关系,要解决这两个老大难,陈子华有着前世大把的经验来套用,不过,能不能成功,却还需要认真的调研一番,而且,能不能做通落潮生以及两个企业的领导干部们的思想工作,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在他想来,自己的办法也并不是多么新鲜的招数,钱宝银他们未尝没有尝试的心思,可为啥一直就没成功呢。
车子快要驶入华坪县城的时候,路况终于好了许多,虽然依旧是砂石路,但保养方面显然是用了心的,不至于道路中心就有坑坑洼洼,车子速度也不知不觉的快了许多,坐在车上的几个人都不由自主的舒了一口气,陈子华睁开眼睛,没头没脑的问道:“轧钢厂和氧化铝厂的党委书记、厂长怎么样?”
虞思静却一下子就听懂了陈子华的意思,道:“还不错吧,在工人当中很有威信,就是钢厂那边的孔厂长与张书记之间关系有些紧张,前两年曾经相互拆台,官司都打到省委去了,直到现在也没有怎么缓和下来,都成了笑话在传呢。”想到钢厂的那段传闻,虞思静的脸上露出难以意会的笑容。
陈子华虽然在龙溪身兼要职,但却始终没有把触角延伸到工业领域,这两个大窟窿似的国有企业,那是钱宝银的心头肉,一直都在亲自抓,尽管越抓包袱越大,他也不愿意让别人插手,几乎大部分的心血都倾注到这两个工厂上面了。连一开始指望这两个企业给自己挣脸,捞政绩的心思后来都淡了。
所以,对与俩企业内部的情形他是不怎么了解的,连企业的领导,也没什么印象,假若不是现在钱宝银被双规,由他主持政府日常工作,这俩企业要找政府要钱,恐怕直到现在他都不认识钢厂和氧化铝厂的领导,毕竟那些人都算是钱宝银的嫡系人马了。
闻听虞思静说的离奇,便忍不住问道:“什么矛盾,居然把官司打到省委去了?”
虞思静笑道:“前几年不是一直在提倡党政分家、政企分家嘛,书记厂长闹矛盾就很正常了,说到底还是为了争权,从一开始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逐渐酿成了很深的矛盾,先是张书记在党委会上免了孔厂长的职务,随后孔厂长争锋相对,召开职代会,把张书记也给开除了。”
陈子华闻言不禁暗自喟叹,不用虞思静说后面的事情,他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党政领导的相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本身就是一种互补的作用,一方强势了,另一方势必要处于从属的位置,若是双方针尖对麦芒,最终往往就是两败俱伤,各自纷飞的结局。
政治改革一直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前几年的政治风向,陈子华还是比较清楚了,依照虞思静所说的情形,在当时,孔厂长应该是比较强势的,因为那时候国家的政策方向上就提倡所谓的“厂长负责制”,党委的掌控作用被严重的削弱,一把手只不过是个样子,根本掌握不了企业的实权。
但随着最近几年的实践之后,尤其是经历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冲击后,已经不再提倡党政分家政企分家了,反而开始重提阶级斗争,表现在体制上面,就是“党政一肩挑”,“书记村长一肩挑”,企业上面就变成了书记厂长一人兼了,比如氧化铝厂,党委书记和厂长就是一个人…

第四百二十七章

车子驶进翠湖宾馆。郑秀秀早已在大厅等候,陈子华在这里有专门的房间,倒不是有多么奢华,主要是非常的方便,所处的位置出入的时候都可以走员工专用通道,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尽管每次住进翠湖宾馆都非常的低调隐秘,但肯定瞒不过一些有心人的眼睛,这么做,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刚洗漱了一番,郑秀秀便进来道:“陈书记,冯小姐请您过去。”
陈子华今天过来就是来见冯雅君的,所以他一到宾馆,郑秀秀便过去安排,不但将员工通道的闭路监控关闭了,出入口也都暂时封闭,这样陈子华就可以通过员工通道,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另一栋大楼,冯雅君就住在那栋大楼的顶层,包下了整整一层。
虞思静和方霖虽然就住在陈子华的对面,却并不知道陈子华具体是去什么地方。当然也不会开口去问。
郑秀秀在前面侧身领路,陈子华跟在身后,顺着员工通道,前往冯雅君住着的贵宾楼,刚进楼道,陈子华便随口问道:“翠湖宾馆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上次在船上的时候,郑秀秀曾经说过,想办法将黄秀梅也拉过来,这么久的时间过去,不知道进行的如何了。
对于翠湖宾馆这地方,陈子华是真的非常看得入眼的,他的原意,是想把这里买下来,就是不知道黄秀梅愿不愿意松口,至于花多少钱,他倒是没怎么在意,这件事也是交给冯雅君去运作的,若是有林月虹在,就不必这么费事,现在只能让冯雅君出面了。
郑秀秀恭声回道:“黄总已经答应将翠湖宾馆出让,但却要求加入校区的投资。”
陈子华“哦”了一声,“加入新校区的投资?”雅华国际建在华坪县的学校,地址就选在翠湖附近,这里依山靠水,环境极为清幽,看似偏僻了一些,但是作为校区。却是相当的理想,之前冯雅君便已经跟华坪县达成了协议,将包括翠湖在内的周边闲置地皮全部买了下来,大部分都将用来建校。
郑秀秀“嗯”了一声,道:“详细情况还是等冯小姐跟您说吧。”
陈子华点了点头,忽然问道:“你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学的是金融管理吧?”记得上次在船上的时候,曾经详细的问过郑秀秀的过往经历,提起学校的事情,陈子华心中忽然一动,不是让杨欣注册了一家基金机构么,既然黄秀梅愿意拿出翠湖宾馆投入,那么也是时候让郑秀秀做更重要的事情了。
郑秀秀轻轻“嗯”了一下,却没有别的反应,她不知道陈子华为何会问起这个,只有静静的等待下文。
陈子华没有再说什么,心里却在盘算着自己临时想到的主意,权衡有多大的可行性。
因为是在宾馆的缘故,冯雅君穿着一身非常闲适的家居服,袖头儿高挽,胸前挂着围裙。手里还拿着醋瓶子,让刚进屋的陈子华微微一愣,闻着厨房弥漫出的香味儿,忍不住笑道:“怎么,连炉灶都支起来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冯雅君对炒菜做饭忽然沉迷起来,潜心钻研,还找了许多菜谱回来边研究边实践,下了不少的水磨工夫,搬到翠湖宾馆之后,还专门选了这么一个带着小厨房的高档客房,陈子华原以为她只是一时的兴致,没想到居然真的在宾馆里面动手做菜了。
冯雅君温婉的一笑,道:“知道你要过来,特意做几样小菜请你品尝一下,看看合不合口味儿。”
郑秀秀灵巧的帮着两人摆好杯筷,又去冰箱里面拿了两瓶葡萄酒出来放在桌子上,这才退了出去。
冯雅君想必是准备了很久了,陈子华刚坐下没几分钟,她就已经用瓷盘子端了几碟精致的小菜上来,然后脱掉围裙,坐到餐桌旁边,拿过葡萄酒瓶,给陈子华和自己分别斟满高脚杯,道:“今天就喝点儿红酒吧,不然下午可就啥事儿都干不成了。”
今天陈子华过来之前打过电话给她,知道是有事情要商量,所以她也就没准备白酒,尽管知道陈子华的酒量极为惊人。但与她在一起的时候,还是非常有意识的让陈子华尽量的少喝,现在凡是能喝红酒的话就绝对不让他喝白酒,能喝茶的话就不喝酒。
陈子华点了点头,接过酒杯,轻轻的晃了晃,然后道:“在宾馆里面搭灶做饭,有些不大合适吧?”
冯雅君笑道:“有啥不合适的?这些灶具还都是黄秀梅陪我一起去买的呢。”
陈子华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女人的思路有时候真的非常难理解,“黄秀梅的事情谈妥了?”
冯雅君泯了一小口酒,点头道:“她愿意把翠湖宾馆拿出来入股,在咱们投建的学校里面占些份子。”
陈子华没有过问冯雅君和郑秀秀是怎么说服黄秀梅的,更不会去过问具体的细务,既然黄秀梅已经同意,那么,郑秀秀就可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了,值得自己完全信任的人才本来就不多,不可能让郑秀秀一直守在这里打理翠湖宾馆,“把基金交给郑秀秀打理吧,她有香港的居民身份,很多事情都会方便得多。”
冯雅君只是微微表示了一下讶异,她倒是没想到陈子华会对郑秀秀这么信任,但郑秀秀跟她合作的这段时间。她对郑秀秀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几乎没怎么迟疑便点了点头,道:“也好,那就让郑秀秀立刻回香港,办理相关的手续,然后将基金的管理工作全部交给她吧。”
陈子华笑了笑,没有多说,他不仅仅是让郑秀秀去管理这笔基金,而是打算直接将大部分资金直接划归郑秀秀的名下,然后由郑秀秀操作,如此以来。他等于就从这些琐事当中完全抽出身来了,有这个完全值得自己信任而又表面上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管理财务,恐怕谁也想不到吧。
冯雅君迟疑了一下,道:“若是这样的话,郑秀秀就不可能经常呆在这里了,需要在临海设立机构。”
陈子华道:“怎么了,这边还有什么离不开她的工作?”
冯雅君苦笑了一下,道:“是黄秀梅,她入股建校之后,我打算让她出面当董事或者校长的,可以充分利用她在安东的人脉,但郑秀秀不在这边的话,恐怕她很难安心呆在安东。”
陈子华怔了一下才明白过来,郑秀秀跟黄秀梅之间的畸形关系,没想到冯雅君也知道了,低头沉吟了一下才道:“是我疏忽了,不过暂时先这么着吧,最近这几个月比较关键,黄秀梅的事情我想想别的办法。”
冯雅君却道:“要是不行,干脆让黄秀梅也去临海,跟郑秀秀一起经营基金。”
陈子华摆了摆手,道:“先不说这个,今天来是为了另外一件事的。”
冯雅君美目嗔了陈子华一眼,道:“就不能等吃完饭再说?非要破坏人家的兴致,”还不等陈子华有什么反应,随即又“噗嗤”一笑,道:“到底是啥事情,让你这么迫不及待?”
陈子华放下筷子,拿过杯子跟冯雅君碰了一下,轻轻放到唇边泯了一口,道:“是这么回事儿,”他把眼下的处境跟冯雅君详细的谈了谈,道:“要主动出击,不能事事都依靠别人,所以,我打算在市人代会前做出一些成绩,也好让郭省长对我更有信心。”
冯雅君放下酒杯。垂着眼皮低头琢磨了一阵子才道:“省委的情形我不了解,也没法子做出判断,不过你的策略应该不会错,龙溪的起色越大,觊觎这边政绩的也就越多,而你的能力也会得到省委的重视,赢得市里面的支持,似乎各方面的看法都会好转,但是,还应该注意到一点。”
陈子华目光一凝:“注意什么?”现在是他从政以来最关键的时候,一步迈出去,立时就是天地之差,一旦行差踏错,虽然不至于无法翻身,但在副厅这个级别上,恐怕就得蹉跎上很多年,想更进一步,那可就非常的困难了,而且在李家的地位,也会更加的不堪。
尽管陈子华并不很在意自己在李家的地位如何,但李倩蓉却不能不放在心上,被人看低,说不起话,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到家里也会有很多尴尬的场面,这是李倩蓉绝对不能忍受的,而且,若是地位发生变化,不但能够得到李家大多数人的认可,也能无形中获得李家的助力。
冯雅君道:“虽然现在时间有些紧张,却也同样有对咱们有利的一面,可以先签一些投资意向,确认一部分投资,后续投资则放到市人代会之后,谁也挑不出毛病来,至于投资方,倒是不用太过费神。”
陈子华闻言,唇角露出一丝笑容,冯雅君的提醒他之前就已经想到,李倩蓉也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