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官屠-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能让他继装聋作哑?他是钱宝银的老部下了,虽然在最后关头没有得到钱宝银的支持在官场上更进一步,却不容他在这个时候不听招呼,这是官场上的大忌,否则的话,想安安稳稳的退休,恐怕都做不到。
陈子华坐在椅子上,纪委副书记成佐栋、政法委副书记黄文德都在旁边不远处的玻璃圆桌旁围坐等待,军分区政委丁磊则不停的通过无线电指挥部队赶赴江边抢险。方才跟陈子华商议之后,两人都觉得之前预计的洪峰时间有可能会提前,加上三水镇和二郎乡的撤离工作并不顺利,出于万一的考虑,这次调动部队到江边加固江堤。
囤积在临江区和堰湖区有限的抢险物资被全部运往江边,甚至抽调了一部分的工程机械,还有从省里赶来的部分专家,省军区也紧急调动驻军以及武警官兵到堰湖区,加紧对江堤的加固工作,以此来争取时间,好尽快的把三水镇和二郎乡的群众尽数撤离。
陈子华不等张惠开口说话,直接问道:“张区长,市政府关于撤离三水镇群众的命令你看到没有?”张惠还没有来得及张口回答,陈子华紧接着便道:“你们区政府是怎么执行的?”
张惠没想到陈子华如此不客气,脸上的神色便有些不大自然,但还是恭谨的站在那里应道:“这些工作一直由区委丁书记在负责,区政府也在积极的执行市政府的命令。”
陈子华“哦”了一声,道:“丁书记在负责,这么说,市政府的命令跟张区长没什么关系了,是吧?”陈子华看似的随意的话音里面,却是字字诛心,不容张惠推脱。
张惠额头上渗出一层冷汗。陈子华的话外之音已经非常露骨了,一个回答不好,自己恐怕等不到换届,今天就得回家养老,弄不好还得落一身的是非,受个警告恐怕都是轻的,暗自叹了口气,张惠咬牙道:“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命令,争取在时限内将三水镇的群众全部撤离!陈书记可以看我们堰湖区政府的表现!”
事到临头,张惠却也不再辩解,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选择。县官不如现管,钱宝银虽然官大一级,但这个关键时期却也不敢明着跟陈子华作对,只敢暗中使绊子,但张惠却也看得明白,自己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实在不应该在这种事情里面瞎参合,今天陈子华杀气腾腾的,很显然想找个典型来竖竖,否则带着纪委和政法委的人干什么?
所以,几乎是电光石火之间,张惠便拿定了主意,身上的气势也随之一变,挺胸抬头,目光粲然的望着陈子华,既然缩头是一刀,伸头也是一刀,那就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了,这样的选择几乎没有什么可挑的,张惠干脆站起来搏一搏了。
陈子华脸上露出一副释然的笑容,点了点头,道:“我会让军分区和市县运输公司的车队配合你们,抓紧时间撤离,洪峰有可能提前,所以,原来的时限也有可能提前,怎么做我不管,但我看重的是结果,假若洪水来临的时候,还有人员没有撤离,哪怕到时出现一个事故,都要追究你们两人的责任!”
丁丹妮没有想到陈子华会来这么一手,根本就没有跟她多说一个字,反而把已经被自己压得不发一言的区长张惠给请出来,三言两语就让张惠立下了军令状,连她这个区委书记都装了进去,但这个时候却没法子提出异议。只好与张惠一起沉声应了下来。
等到丁丹妮和张惠离开指挥中心,陈子华转头问何素业:“二郎乡那边是谁在具体负责撤离工作?”虽然明知道钱宝银已经前往临江区坐镇指挥,但陈子华却丝毫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次防汛的总指挥是他,到时候无论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都得由他承担责任,所以,他压根就没把钱宝银的坐镇当回事儿。
何素业道:“是二郎乡的乡党委书记罗昶浩同志。”
陈子华沉吟了一下,道:“临江区的区委书记唐飞和区长郑庆阳呢?他们在干什么?!”
何素业迟疑了一下才道:“都在临江区政府,今天钱市长已经到了临江区,所以区委的同志都去迎接钱市长了。”何素业虽然在堰湖区,但他的主要职责就是搞协调,对各方的消息都非常的清楚,二郎乡的撤离工作几乎没有多大动静,军分区派过去的车队因为无人配合,所以方才已经被指挥中心调到三水镇这边了。
这些车队并非单纯的帮着撤离人员,还要从物资集中地运输抢险物资到江堤,然后回程才帮着运输人员撤离,所以根本不可能在二郎乡那边做过多的停留,白白浪费时间。
陈子华脸上闪过一抹诧异,这种情况他还真没有预料到,以钱宝银的精明,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这不是睁着眼睛往枪口上撞么?迟疑了两三秒钟,陈子华把目光转向了军分区政委丁磊,这时候丁磊也已经坐到了陈子华身边,同样听到了何素业的汇报,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那丝狐疑。
“报告!上游洪峰已经形成,第一道洪峰将于明日晚上十时抵达我市堰湖区,目前堰湖区水位已经达到警戒水位,还在继续上涨!”旁边突如其来的报告声让陈子华和丁磊神情都是一紧,陈子华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转到了地图上,嘴里却问道:“堰湖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堰湖水位也已经接近警戒水位!若是大雨继续持续下去的话……”
胳膊疼痛,还贴着膏药,今天实在敲不动键盘,明天补偿吧,先更这么多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自掘坟墓

指挥中心的数十名接线员不时将各种汇聚过来。虞思静却能始终挑拣出最关键的情况及时汇报给陈子华和丁磊,做这个工作,显然是非常出色的,便是负责协调的市委办副秘书长何素业,都要跟他差上一大截子,经常忙忙碌碌的却抓不住重点。
虞思静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汛情通报,对陈子华道:“陈书记,这次昌江上游降水剧增,洪峰提前形成,对咱们的撤离计划是个严重的考验,原计划的时限跟实际情况有着比较大的出入,现在还伴随着大雨,若是三水镇和二郎乡的撤离执行的不彻底,恐怕会出事情。”
陈子华接过报告看了一眼,转头对丁磊道:“只好采用抛石固堤的办法,延长时间,但是,岸崩、管漏等险情随时都会出现,尤其是二郎乡那段江堤,十几公里,几乎全都是豆腐渣工程。一旦超过警戒水位,随时都有崩溃之虞。”
丁磊神情郑重的说道:“我马上调部队赶赴二郎乡江堤,不过,这样一来,帮助撤离群众的部队就要受到影响,你得想办法,加快撤离速度,运输上,也得想想别的途径。”
陈子华沉吟道:“三水镇这边有张惠和丁丹妮同心协力,撤离工作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现在关键是二郎乡那边……区委区政府的领导都跑去拍马屁去了,第一线的乡镇干部若是不能控制局势,恐怕不但不能尽快撤离,还会滋生出不少治安问题,”顿了顿,陈子华大声吩咐道:“刘局长,你立即带着市局的人去二郎乡,调集警力和区县的武警,维持治安秩序。”
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浚站起来大声应道:“是!”随即二话不说,转身就匆匆下楼,今天的情势他看得一清二楚,知道如今是关键时刻,无论是谁在这个时候掉链子,那简直就是拿自己的前途在开玩笑,所以,一接到命令,立即出发。唯恐迟了会出现什么纰漏似的。
丁磊放下电话,回过头来道:“陈书记,咱们要不要去二郎乡看看?”
指挥中心这边获得的消息都是二郎乡江堤上的部队提供的,对于二郎乡那边的撤离工作,丁磊说实话,丝毫没有信心,直到现在,那边的撤离还处于无序之中,看不到乡镇基层的组织工作,这样的效率对于处在第一线抢险的部队官兵来说,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后方的群众没有撤离,江堤上的部队官兵就得竭尽全力的保障江堤的安全,这不单要付出难以计数的物资,还要承担官兵的生命代价。
陈子华沉默了有半分钟的时间,转过头道:“你在这里坐镇吧,我下去看看,何秘书、黄书记以及成书记都跟我一起。”这里虽然是指挥中心,但陈子华这次抢险的主力几乎全部都是军队,留下丁磊在指挥中心协调最是合适不过,通过他来指挥部队要比自己亲自指挥还要灵活方便。去二郎乡处理撤离的工作,有他去,足够了。
丁磊显然也能看得出其中的利弊,因此没有分辨,沉声应了下来,自己在指挥中心坐镇协调,保持与陈子华之间的通讯畅通,随时交换汛情的变化情况。
陈子华与丁磊又讨论了一些细节,这才让何素业联系丁丹妮和张惠,将洪峰可能提前抵达的消息传达了下去,命令丁丹妮必须组织一切力量,在明天傍晚前将三水镇的群众彻底撤离危险地带,来不及赶往华坪县和山阳县的,先就近安置,待人员全部撤离之后再转移。
这次撤离原本是非常有序的,因为提前已经在山阳县和华坪县设置好了灾民安置点,所以开始撤离的时候,都是用部队的车辆直接运往这两个安置点的,然后车队从这两个安置点的仓库装上抢险救灾用的草袋以及矿泉水、方便面等等,再运回江堤上交给部队。
但洪峰突然提前,虽然不一定第一波就冲毁江堤,可陈子华却丝毫也不敢掉以轻心,只能调整步骤,让区县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鼓励群众自主搬迁到邻近的乡镇,只要撤离三水镇这个江边的低洼地带,然后等待洪水过境之后在安置。
规定的时间比市委市政府下发的红头文件整整提前了一天,而帮助运输的车队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要抽调一部分去运输抢险物资和部队官兵。丁丹妮与张惠的撤离工作突然加重起来,与原先预计的情况相比,显然出入太大,这对他们两人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考验。
陈子华这时候却已经不管堰湖区这边了,既然已经全部交给了张惠和丁丹妮,就采取了用人不疑的态度,何况,他还随时掌握着这边的工作进展,时限上也留有几个小时的余地。
出了指挥中心,车队绕过三水镇,直奔二郎乡,这次没有打算去临江区的区政府,毕竟需要撤离的地方只有二郎乡一个乡镇而已,而且也只是沿江的低洼地带,约莫几十个村子,据估算,总共需要撤离的人口,还不到五万,与三水镇相比,少了将近一半,而且二郎乡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有相当宽敞的公路连通,撤离起来,比三水镇方便得多。
与三水镇相比,二郎乡的危险系数似乎也要小得多,三水镇一面临江两面靠湖,一旦江水和湖水同时泛滥,那可就真的九死一生了,逃命的几率微乎其微,但二郎乡却不同,仗着地利之便,发现江水有可能破堤的话。还是有逃命的机会的。
但陈子华却明白,记忆中前世的那次水灾,恰好就是二郎乡这段江堤突然崩漏,随即将近五百多米的江堤彻底决口,江水倒灌,处于上游的堰湖区反而受了二郎乡的拖累,江水灌入堰湖,导致堰湖泛滥,从而将三水镇和二郎乡变成一片泽国。
所以,从一开始,江堤上抢险的重点就放在了二郎乡这一段,三水镇沿江的岸堤虽然也在加固,但与二郎乡这边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陈子华这时候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将抢险的重点放在二郎乡这里反而是一种错误?让临江区的人都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何素业依旧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短短的半天时间,何素业对陈子华的认识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心里觉得,或许跟着陈子华的话,自己也许能够有更大的发展?这样的心思其实已经在他心里转悠了好一阵子了。
在落潮生身边做秘书,何素业已经呆了整整六年,几乎从学校毕业出来之后,在地方上没怎么呆就进了市委,期间也曾到区县担任过一二把手,但始终都冠以“代”字,而且往往只是代上那么很短的一段时间,所以,后来干脆连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了,用落潮生的话来说,也就是他,换个市委书记,谁这样惯着何素业,早打发去坐冷板凳了。
何素业在市委,说是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市委书记落潮生的秘书。实际上也就是个打闲杂的,跑跑腿,分分苹果,没事儿了写两本闲书,不过也多半都是市委机关以及各接待处给内部消化掉了,放到书店去卖,压根就属于无人问津哪一类的。
今天看了陈子华的处事方式,让何素业觉得特别对胃口,尤其是处理三水镇的那件事情,根本就不问前因后果,也不追问细枝末节,就要结果,直接把任务交给张惠和丁丹妮,在张惠的问题上,令何素业很是喟叹了一番。
作为市委办的老人手,何素业对于张惠的情况自然了解的比较详细,也知道他一直都是市长钱宝银在堰湖区的代言人,这次居然被陈子华三言两语就摆平了,斗志昂扬的立下了军令状,这在何素业看来,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早上从市委出发,到现在还没有用餐,看看时间已经是午后了,何素业在快要离开堰湖区县城的时候,侧过头对身后的陈子华请示道:“陈书记,出了堰湖区,一直到二郎乡那边,估计都不会有卖吃的了,咱们是不是先用点儿饭?”
陈子华自己倒是无所谓,但却不能让随行的这些人都跟着饿肚子,尽管时间非常的紧迫,他还是接受了何素业的建议,道:“你安排吧,尽量简单一点,吃饱为原则,时间越快越好。”他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玩什么废寝忘食的把戏,平时把渎职当吃饭,关键时候又做出一副呕心沥血的模样,不是作秀是干什么?
打了个电话给前面开道的警车,何素业选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饭店,进去安排午餐,虽然陈子华说过要尽量简单,他却不能真的像路边摊那样随随便便弄些吃的,处理这些琐事,何素业还是非常的有经验的,很快就在饭店的二楼开了两个大包厢,陈子华等几个领导一间,其他随从一间,司机和随行的警察则在一楼大厅围了几桌,抓紧时间用餐。
刚围着桌子坐下没几分钟,陈子华的秘书虞思静便进来汇报道:“陈书记,钱市长等会儿要去二郎乡的江堤上慰问抢险抗洪的战士,已经让省市区县的各路媒体赶往二郎乡了。”
陈子华闻言脸色一沉:“钱市长现在已经去了?”
虞思静低声道:“还在临江区的饭店休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