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事都要符合人之常情,如果过了这条线,就应该小心了。”陈宦看到袁世凯似乎不太以为然,又说了一句。

“他杨瀚之本来就不算真正的军人,和段总长、陈次长你们这些正牌军人不同,他是个半路出家的军人,现在仗打完了,他将心思转到了实业上,也是人之常情。”梁士诒说道。

“非也,他在赣西一年多的时间,就练出了一支强军,表明他在军事方面的本事,决不在我们这些正牌军人之下。”陈宦说道,“而且这也说明,他也知道军权的重要,才会这么做。而作为统兵一方的大员,最害怕的就是军权被夺,他竟然能了无介意,视之如同鸿毛飞羽,未免太过了。”

“养钿说的不错,是有些不合常理。”袁世凯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象宋卿(黎元洪)都当了副总统,却非要兼任鄂督一职,道理是一样的。但不管他杨瀚之是真心的也好,假装的也罢,现在的结果是他交出了兵权,留在了北京,我们只需要这样的结果就够了。”

听袁世凯这么一说,陈宦便不再言语了。

在袁世凯扑灭“二次革命”,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并兼任湖北都督,但黎元洪害怕被袁世凯架空,不肯离开湖北,而是在湖北就任副总统(这种事也就在中国才有)。但袁世凯早就窥破了黎元洪的心思,派段祺瑞到湖北以“磋商要政”为理由,逼迫黎元洪离开了自己的地盘湖北,进了北京。黎元洪到京之后,被安置在了瀛台(当年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即被慈禧太后囚禁于此,此时黎元洪的心情可想而知),并且和袁世凯结成了儿女亲家。

对于这样的控制手法,现在的袁世凯可以说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了。从刚才的话里,陈宦已经听出来了袁世凯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再多说的话,不但会引起袁世凯的反感,也可能真正的得罪了杨朔铭。

对于这位收复青岛的智将,他在心里不知怎么有一种本能的忌惮。

如果杨朔铭知道了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提醒袁世凯提防自己,以这位智将的心机,稍微整出一点事来,就够他陈宦喝一壶的。

精于处世的他,对于人情交往利益关系的理解,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想到刚才杨朔铭借着夺款的功劳巧妙的夸赞了自己一下,摆明了是卖个好给他,他的心里又略略放松了些。

此时的陈宦已经决定了,自己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去和杨朔铭这样的人多套套关系。

杨朔铭刚刚回到了家里,家里就已经得知了消息,做好了迎接的准备,看着一堆的美女丫鬟围着自己忙得团团转,杨朔铭不由得仰天翻了个白眼。

这种换衣服都不用自己动手的生活,他属实是一点儿也不习惯。

“这几位……怎么有些面生呢?是新来的?”杨朔铭看着将自己的军服取走的几名身穿紧身半袖旗袍的美女的背影,咧了咧嘴,对先到家的爱妻黄韵芝问道。

黄韵芝眨了眨眼,表示不知道,她向银凤投去询问的目光,银凤笑了笑,说道:“她们都是袁大公子派人送来的。”

杨朔铭顿时明白了过来,他点了点头,没有再问,而是拉着黄韵芝的手进了卧房。

“这下有当老爷的感觉了吧?”黄韵芝笑眼弯弯的问道。

“这句话需要解释。”杨朔铭看着她说道。

“随便睡丫鬟是老爷的权力。”黄韵芝笑着解释道,“可不要浪费资源哦。”

“我可受不了这个。”杨朔铭苦笑了一声,“他袁太子这是想把我榨成人干,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广田自荒可是不行的哟。”黄韵芝让他一句“榨成人干”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袁太子的行事方法,和他爹一样。”杨朔铭想起了袁世凯借着让自己主管全国实业的机会夺了自己的军权,心里一时间说不上是什么感受。

这样的结果,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了。

“怎么?是他给你的官儿小了?”黄韵芝似乎也明白他今天觐见的结果,问道。

“说小也不小,只是我不再是军人了。”杨朔铭说道。

“他给你封的是一个什么官?说来听听。”黄韵芝又问道。

“不是一个,而是三个。”杨朔铭说道,“他委托我主管全国实业,给我的职位有三个,一个是全国工商业督办,一个是全国铁路督办(以前曾是孙中山的职位),一个是全国经界局督办(蔡锷入京时的职位)。”

“听起来还不错,只是好象没有山东将军的名号威风。”黄韵芝笑着说道。

她的话表明,她也明白了丈夫军权被剥夺的事实。

“既然如此,你有没有什么打算?”黄韵芝问道。

“既来之,则安之,”杨朔铭说道,“不管是什么职位,只要努力,就都能干出一番成绩来,再说这三个职位也都不是虚的,主管实业,其实正合我意。”

“我觉得也是。”黄韵芝点了点头,眼中突然闪过一丝惆怅,剪水双瞳渐渐的朦胧起来,仿佛笼罩了一层雨雾,“我倒是希望,你一辈子都不再当将军。”

杨朔铭明白她的意思,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作为军人的妻子,一辈子注定要承受更多的生死离别的痛苦,

“这一回咱们可是要长住京城了。”可能是发现自己的哀伤情绪对丈夫起了不好的影响,黄韵芝立刻转移了话题,“你这一回升官了,其实该好好的庆贺庆贺的。”

“那是自然,”杨朔铭笑了笑,“只怕不用咱们自己准备,就会有人想到这块儿的。”

杨朔铭话音刚落,银凤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口。

“老爷,有客人来了。”银凤说道。

 (一百二十三)初会蔡松坡

(一百二十三)初会蔡松坡

听了银凤的禀报,杨朔铭和黄韵芝相视一笑。/

“是哪一位贵客?”杨朔铭问道。

“是蔡松坡蔡将军。”银凤答道。

听到银凤的回答,黄韵芝明显的有些出乎意料,她的眼中闪过一丝迷惑,她随即转过头望向杨朔铭,在杨朔铭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神情。

“让他稍等,我马上过去。”杨朔铭对银凤说道,银凤答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我还以为会是梁财神呢。”黄韵芝笑道,“没想到却是蔡将军。”

“蔡松坡身体不好,我原打算明天去拜访他的,想不到他今天就来了。”杨朔铭说道,“其实我们早该好好坐下来谈谈了。”

“他这个时候来也不奇怪,上次咱们帮了他的大忙,要不是我们的药到的及时,蔡夫人的命就保不住了。”黄韵芝想了想,说道,“也许他就是来道谢的呢。”

杨朔铭点了点头,他知道爱妻的分析有道理,但远远不是全部。

和黄韵芝组建医疗队上前线支援杨朔铭不同,蔡锷的两位夫人刘夫人和潘夫人则是亲自到前线探望丈夫并劳军慰问,结果在一次慰问活动中遭到日本间谍偷袭,刘夫人被子弹击伤,伤口感染化脓,生命垂危,蔡锷当时极为绝望,已经预备要为刘夫人安排后事了。多亏了杨朔铭的医疗队及时赶到,使用“特效药”对刘夫人进行了医治,才保住了她的性命。

对于杨朔铭派出的医疗队的帮助,蔡锷可以说是非常感激的。

而更加令蔡锷感激的,则是杨朔铭的暗中支援。

这一次抗击倭寇入侵,奉天战区的仗基本都是蔡锷打的,和山东战场相比,蔡锷的仗打得并不顺利,前期基本上都在吃败仗,好在他始终咬牙坚持着消耗日军,到了后期在山东战场稳胜的情况下,杨朔铭便开始试着抽调力量支援蔡锷,他先后给蔡锷派去了三个炮兵营(其中一个装备有毒气炮弹),三个步兵营,一个铁甲车纵队(坦克纵队),一支卡车运输队和四架飞机,并给蔡锷运去了18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大量的炮弹,在得到了杨朔铭的有力支持之后,早就憋着一肚子火的蔡锷向日军发起了猛烈反击,在中*队的全线反击下,表面上气势汹汹但骨子里已经十分虚弱的日军遭到沉重打击,加上鼠疫流行,一路溃败下去,让蔡锷成功的收复了所有的失地,将日军逐出了奉天,压缩在旅顺大连至鸭绿江一线,使蔡锷得以一雪前耻,成就赫赫威名。

尽管二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正式碰面,但在心里,都已经把对方当成了至友。

对于蔡锷的来访,杨朔铭其实早就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他会来得这么早。

当杨朔铭来到客厅的时候,蔡锷正在一张桌子旁,仔细地观看着军摆放在“定远”舰模型旁的另一艘军舰模型。看到杨朔铭出来,蔡锷微微一笑,迎了上来。

“回京复命后,本该去探望下松坡的,想不到松坡竟然不肯给我这个机会先来了。”杨朔铭微笑着上前,向蔡锷伸出了手。

蔡锷呵呵一笑,伸出手用力的握住了杨朔铭的手。

“你我相见,不必分什么先后。”蔡锷看着一身精美汉服的杨朔铭,笑着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

杨朔铭注意到今天来访的蔡锷也没有穿军服,而是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外面罩了一件咖啡色的外套。两人都注意到了各自着装的不同,不约而同的会心一笑。

一位侍女上前帮蔡锷脱下外套,将外套和蔡锷的黑色礼帽一起取走挂在了考究的紫檀木衣架上,另一位侍女端上了香茗,这两名侍女都是姿色非凡的美女,哪怕是温文儒雅的蔡锷,也不由得多看了她们几眼。

两名美女立刻便注意到了蔡锷在看她们,她们冲他露出了一个恬静可爱的笑容,既温柔甜美又不失礼貌含蓄,让蔡锷不由得暗暗感叹。

“瀚之府上,果然名不虚传。”蔡锷从两名美女身上收回了目光,笑着对杨朔铭说道,“如此佳人,实是难得。”

“她们都是袁大公子送来的,烦劳她们在我这里做这些事,实在是暴殄天物了。”杨朔铭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感叹道,“她们都是很优秀的女孩子,应该有更好的归宿才对,而不应该在我这里虚度年华。”

听到杨朔铭的回答,蔡锷的眼睛微微一亮,但马上又恢复了常态。

“瀚之看样子很喜欢船。”蔡锷坐了下来,指了指桌子上的舰船模型,“我认得那一艘是咱们北洋海军的旗舰‘定远’,那一艘好象是德国船。”

蔡锷所说的船模是一艘双桅双烟囱的冲角战舰,前后各有一座单装主炮塔,两舷各有三座副炮塔和二座炮廓,看样子象是一艘巡洋舰,但它的体形和摆在前面的“定远”竟然不相上下,证明了它很可能也和“定远”一样,是一艘铁甲舰。

杨朔铭听到蔡锷竟然能准确的判断出后一艘船模的德国血统,不由得面露惊讶之色。

“松坡所言极是,那确是一艘德国船。”杨朔铭说道,“但是这艘船和咱们中国海军,可是有很大的渊源呢。”

“噢?瀚之说来听听?”蔡锷的脸上现出了专注之色。

“当年甲午战败后,为重整海防,清廷曾欲在德国重新定造新式战舰,德国人设计了一款排水量7600吨的新式战舰,装有2门28公厘主炮、10门15公厘速射炮和8门10。5公厘速射炮,主装甲厚25公厘,航速18。5节。”杨朔铭说道,“这艘战舰其实是德国‘恺撒’级前无畏舰的缩小版,我国将其命名为‘海天’级,惜乎因财力不足及一些政治原因,终究未能建成。”

“我明白了,此‘海天’非彼‘海天’,7600吨的无畏舰最终缩水成了4400吨的巡洋舰。”蔡锷叹息道,“若有此‘无畏海天’,我国海军今天也不至于连一战之力都没有。”

杨朔铭听出了蔡锷话语里的伤感和痛心,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向蔡锷说出自己重建中华海军的计划的时候。

“是啊!我们这一次没有能够将倭寇全部驱走,就是差在了这海军上。”杨朔铭说道。

“咱们和日本相比,不光是差在海军上,陆军其实也差得很远。”听了杨朔铭的话,蔡锷的脸色变得有些暗淡。

“松坡认为我国陆军和日本差在哪里?”杨朔铭问道。

“单以装备而论,我国陆军同日本陆军相差无多,象瀚之你的赣军,装备甚至还在日军之上。”蔡锷叹息了一声,垂下了头,“所差的,是官兵的战斗素养和训练。我军将士和日本人相比,虽然也敢打敢拼,但战争考验的不光是士气,光有一腔热血是不行的。”

“松坡能说的具体些吗?”杨朔铭听到蔡锷说起了中国陆军的不足,身子向前挺了挺,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我军士兵平时训练不足,枪法极差,常常开了十余枪,也打不到一个日本兵,而日本士兵不但枪法极准,且善于近身肉搏,拼刺刀时我军士兵亦难以招架,有时三四个人一起上也刺不过一个日本士兵。”蔡锷有些郁闷地说道,“不打不知道,打了几仗之后,我才知道,咱们和日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他抬起头看着杨朔铭,苦笑道,“其实要不是后来从你派来的那些人那里学了些乖,这仗真的有些打不下去了。”

听了蔡锷的话,杨朔铭一时间默然无语。

蔡锷的话又让杨朔铭想到了自己原来所在的那个时代。

那时的中国,号称是“最强大的时代”,而实际上,当了几年兵只知道种菜喂猪连枪都没摸过的大有人在。

他现在还记得,自己的一位朋友,军校毕业的军官,和另外两名专业军官在给部队讲课时拆解一支外国新式手枪再重装回去等枪装好却发现多了几个零件的糗事。

历史总是这样,在不同的时间里,反复重演。

不知道如果蔡锷来到后世,看到这一幕会做何感想?

“瀚之雪中送炭,蔡某无以为报,不知道将来有没有机会补上。”蔡锷又说道。

“什么雪中送炭,松坡太客气了。”杨朔铭笑着说道,“我还怕你说我不人道,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呢。”

为了履行自己对徐元锦的承诺,杨朔铭开发出了毒气炮(毒气战剂为芥子气),并且装备到了部队当中,在山东战场上还给友军试用了几回,象冯国璋在“安丘—高密战役”当中就使用了毒气炮,给日军以极大的杀伤和震撼。杨朔铭在给蔡锷送去这种有违人道的武器之后,一直担心蔡锷会对自己的“残忍”抱有偏见,但现在蔡锷的话却表明,他对使用毒气作战没有任何心理上的障碍。

“去他的国际公法!公理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