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快!打掉它!”松冈修藏指着海面上快速移动的小船,声嘶力竭地大吼道。

松冈修藏的声音很快被大炮的轰鸣声淹没,“金刚”号的152毫米炮和76毫米炮开火了,不断爆炸的炮弹瞬间将海面打得如同开了锅的沸水一般,松冈修藏目不转睛地盯着海面上如同树叶般漂荡着的小船,一颗心几乎要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一发炮弹呼啸着飞去,准确无误的击中了那艘小船,伴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火焰照亮了海面,小船在一瞬间被炸得粉身碎骨,消失在了海面上。

“我们的炮弹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爆炸!”山屋他人面有惧色的说道,“这些小船上面一定装有大量的炸药!”

松冈修藏刚要说话,却突然发现烟雾弥漫的海面上,又多出了一艘小船,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金刚”号冲来!

松冈修藏的心再次跟着大炮的轰鸣声悬了起来,山屋他人中将更是紧张到了极点,不住的大声叫骂着。

不断有炮弹在小船附近爆炸,但小船始终灵巧的在弹雨水墙之中穿行着,可能是由于目标过小和距离过近,“金刚”号射出的炮弹始终没有能够击中对方。眼看着小船进入到了“金刚”号火炮射击的死角,松冈修藏急得直跺脚,却没有多少办法可想。

这艘小船渐渐的接近了“金刚”号的左舷,只剩不到两米的距离就要和“金刚”号撞到一起,这时一艘日本驱逐舰突然出现在了“金刚”号的舷侧,向小船射出了一连串的机关炮弹。

“你们这群白痴……”松冈修藏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两眼瞬间不由得一黑。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金刚”号象触礁了一样的剧烈震动起来,松冈修藏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炸中了吗?”徐元锦举着望远镜,看着海面上不断闪动着的火光,自言自语的问道。

“炸中了。”杨朔铭迎着海风站在炮台之上,眼中似乎有泪光闪动。

就在刚才,他通过“超级电脑眼”,已经看到了那无比悲壮的一幕。

想到自己再也不可能见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渔翁和他那一双憨厚的儿女,以及那些纯朴的渔民,杨朔铭的心如同刀搅般难受。

在日舰炮击青岛的和平居民区,给中国百姓造成重大伤亡之后,沿海的渔民们激于义愤,主动找到了杨朔铭,要求驾船装载炸药对日舰实施夜袭,当时急于击退日舰的杨朔铭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给他们提供了必须的炸药和其它一些装备。

此时此刻,杨朔铭不由自主的对答应渴望复仇的他们采用这种近乎于自杀的攻击方式进攻日舰而感到深深的后悔。

“他们都是好样的!”徐元锦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似乎不忍心再看下去。

“这样的人民,值得我去为他们付出一切。”杨朔铭握紧了拳头,望着海面上的火光,一字一字的说道,“我发誓,再不会让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去战斗。”

日本,东京,帝国大厦。

“昨天夜里,‘金刚’号在青岛海面遭到支那人的偷袭,舰体严重受损,”海军军令部长岛村速雄阴沉着脸说道,“军令部已经决定,将舰队连同撤退到运输船上的陆军,一同撤回日本。”

“那在山东的陆军怎么办?他们岂不是没有任何后援了?”陆军大臣冈市之助恼火地大叫了起来。

“据海军情报部得到的消息,在安丘至高密之间的陆军已经向支那军队冯国璋部放下了武器。”岛村速雄冷冷地说道,此时的他刻意的使用了“放下武器”这样的字眼来替代“投降”这个耻辱的词,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了。

“海军一旦撤退,帝国在山东,就彻底失去了军事存在。”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喘了口粗气,有些费力地说道。

“这是没办法的事。”秋山真之说道,“我们决不能让‘金刚’号这样的主力舰在支那出现任何意外。”

听了这位日本第一战略家的话,大隈重信沉默了。

“可如果就这么放弃青岛的话,不但意味着此前我们同德军血战的光辉战绩被全部抹杀,也等于向全世界表明,我们失败了。”外交大臣加藤高明哑着嗓子说道。

“我们现在并没有失败!”冈市之助有些恼火地说道,“奉天还在我们手里!我们应该马上进攻天津!从那里打到北京!马上!”

“英国和美国是不会让我们进攻天津的,”加藤高明看着在座的将军大臣,缓缓说道,“现在,是寻求以外交途径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了。”

“只有在胜利的情况下进行的谈判,才可能获得成功。”冈市之助不客气的瞪着加藤高明说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和支那人谈判,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的。”

听了冈市之助的话,加藤高明一时语塞,会议场一下子陷入到了尴尬沉闷的气氛当中。

过了好久,秋山真之的声音打破了难堪的沉默。

“我们失去了山东,但可以从奉天得到补偿。”秋山真之平静地说道,“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不是再次发动盲目的进攻,而是应该想办法巩固已经到手的东西。”

大隈重信有些惊讶的看着秋山真之,他想了一会儿,缓缓地点了点头。

“想要打败支那人,还需要利用他们自己本身存在的弱点。”秋山真之又说道,“支那人是一个非常喜欢内部争斗的民族,我们现在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

秋山真之的话仿佛提醒了大隈重信,大隈重信一下子想起了以前陆军情报部提交的关于“满立”的计划书和那位流亡在东京的中国革命党领袖的信,不由得连连点头。

“我们虽然放弃了山东,但如果能够确定帝国在满洲和蒙古的优先地位,我们就还是胜利者。”秋山真之说道,“山东的战略地位,是根本不能和满洲蒙古相比的。”

在会议结束之后,大隈重信起身来到了加藤高明身边,对他耳语了几句,加藤高明点了点头,快步的离开了会场,来到了外务省政务局,对局长小池张造吩咐了起来。

过不多久,政务局的信使便出现在了中华革命党领袖的居所里,将一封信函交到了领袖本人的手里。领袖本人在看完书信之后,显得非常兴奋,立刻让服侍他的日本少女展纸磨墨,写起了回信。

 第一百零六章 看不见的东西改变历史

第一百零六章看不见的东西改变历史

1915年10月22日,北京,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

“山东境内日军已全部肃清。”陆军部长段祺瑞指着地图对袁世凯说道,“青岛光复消息传来之后,北方军民士气大振,滇军、奉军及察哈尔热河诸军并力反攻,现已将日军逐出承德,各地百姓组织义军不断袭扰日军后方,日军粮弹无以为继,一路向奉天急退,目前各军正在全力追击。”

“果然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袁世凯的脸上现出满意之色,他听到段祺瑞的报告后,想了想,又问道,“能否借此机会,一举收复奉天?”

今天的袁世凯一张胖脸上红光满面,前些日子的忧愁疑虑如今已经丝毫不见踪影。

山东战场的捷报频传,让袁世凯又恢复了昔日的自信。

“如果粮饷和枪炮弹药充足,应该没有问题。”段祺瑞肯定地答道。

“就是借债,也要把这一仗打赢。”袁世凯明白段祺瑞在担心什么,对室内的众位军政要员说道,“昨天我还和朱使(即英国公使朱尔典)进行了密谈,我直截了当的和他说了,我就是砸锅卖铁,把裤头都押出去,也要打赢这一仗,你们猜猜他怎么说?”

“应该还是说英国和日本是同盟,他们借钱给咱们打日本有些说不过去的托辞吧?”梁士诒答道。

“要么就是说英国政府愿意出面调停我国和日本的冲突,条件是希望我国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作战,派陆军前往欧洲参战。”段祺瑞答道。

袁世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芝泉只说对了一半,”袁世凯微微一笑,说道,“英国人这一次竟然松口了,朱使含糊其辞表露了这样的意思,就是同意秘密的借给咱们钱打日本人,条件就是芝泉刚才说的,咱们加入协约国,派出海陆军对德作战。”

听到袁世凯这么说,周围的军政要员们脸上都现出了惊诧之色。

在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之后,袁世凯曾一再央求英国公使朱尔典敦促英国政府出面制止日本的侵略,朱尔典也尽力的向英国政府说明了在中国发生的情况,但英国政府却一直无动于衷,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听之任之。英国政府的态度让袁世凯和一些对英国抱有很大希望的中国官员十分失望,英国放任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也让中国民间滋生了对英国的抵触和敌对情绪。

但到了现在,随着战局逐渐的变得对中国有利,英国的态度也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虽然说对袁世凯和多数的中国官员来说,英国政府的转变让他们还不太适应。

“看样子英国和日本的同盟快要做到头了。”段祺瑞冷笑了一声,说道。

“英国人现在可能看清楚了日本人的真面目,”陆征祥说道,“日本这个盟友光顾着捡便宜,不但在战争中根本不出力,而且总在背后下黑手捅刀子。这样一个盟友,要它何用?”

陆征祥的话并非是在附和袁世凯,事实上,对于日本这个对欧洲的战争根本不上心还老在背后耍弄阴谋诡计的盟友,英国及其盟国已经感到了厌烦。

当初英国同日本缔结英日同盟的目的,是为了让日本在亚洲牵制俄国,而随着英法俄协约国集团的确立,英日同盟的存在意义已经变得不大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对德国海军的威胁,英国迫切需要拥有强大海军的日本帮忙照顾后院,但日本人的行为却让英国人十分失望。由于日本人的行动迟缓,在青岛的德国东亚舰队主力轻易的窜入了太平洋,给英国的大后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日本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后,日本率先进攻青岛,日军在胶东半岛登陆后,却并不急着进攻青岛,而是忙于分兵抢占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将山东置于喙中。而除此之外,日本在开战后便派战列舰“香取”、“鹿岛”、“萨摩”及战列巡洋舰“鞍马”等舰组成了“特别南遣支队”、“第二南遣支队”,南下太平洋抢占原德属岛屿,到1914年10月19日为止,日本便占领了赤道以北的全部德属太平洋岛屿,包括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在1914年9月12日,澳大利亚就已经宣布占领了这些岛屿!

除了这些岛屿,日本还抢占了帛琉群岛和太平洋地区的海底电报中心雅浦岛。而更让英国人倍感恼火的是,日军每占领一处岛屿,即在该地竖起日本国旗,建立军政署,俨然一副将这些地方视为日本的领土的样子。象1914年10月14日,日本海军“香取”号战列舰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的塞班岛(日本人称其为“彩帆岛”)时,日本人甚至将“香取”号舰内神社里供奉的“经津主神”“分祀”于该岛,在原来德国人修建的灯塔附近建造了“香取神社”!

日本人的行为让英国人十分不快,然而此时欧洲战场呈现出胶化状态,英国还想借重日本这个盟友,因而对日本人的行为隐忍不发。但日本人反而变本加厉的做起了独吞中国的美梦来,在日军攻下青岛之后,日本即向中国提出来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在遭到中国政府拒绝后,日本不顾英国在欧洲打得举步唯艰,又悍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日本人的行为使英国感到越来越难以忍受,在战争一开始,英国便警告日本,不许在英国在华势力范围及相邻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不久,美俄法三国也向日本发出了同样的警告。日本政府不敢对西方列强的联合警告全然无视,因此仅将战场局限于奉天和山东两地,而对于在天津登陆作战的计划,也因对列强干涉的顾忌而作罢。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激烈程度的升级,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的海陆军兵力越来越多,对于欧洲的战争也越来越没有热情,日本海军减少了参加护航和反潜的作战兵力,日本陆军也无限期的推迟了派兵前往欧洲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很好理解了。

“不光是看穿了日本人真面目的事。”海军总长刘冠雄说道,“这一次咱们把日本人打得够呛,向列强展示了我中华的军力和民气,这也是英国转变态度的重要原因。”

“不错,此次海陆军将士及爱国民众前赴后继,英勇抗敌,真是可歌可泣。”袁世凯感叹道,“从此往后,泰西诸国当不敢再小觑我中华了。”

“此次抗击岛国人之战,前线将士军民牺牲之重,思之令人神伤。”陆征祥提醒袁世凯道,“目前我海陆军虽然多次取胜,但总体情势来看,仍是敌强我弱之势。如今英日两国既生芥蒂,我国不如趁此机会,请英美诸国调停,迫使日本同我国停战为上。”

“也是。”袁世凯点头表示同意陆征祥的看法,“我军虽迭次获胜,然军力民力消耗极大,目前国力未复,如能趁时息兵,埋头发展十年,再与日本抬头相见,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如果重开和谈,务必要收回此前被日本侵夺之所有土地和利权。”段祺瑞看着袁世凯说道。

“山东如今已经光复,所差的,就是奉天了。”袁世凯明白段祺瑞的意思,说道,“如果用兵难以收复,就只有许英美以特权,促其向日本施加压力了。”

“东三省地处俄日两国之间,想要恢复我领土主权,还要更下一番功夫才行啊!”陆征祥叹息道。

正当这时,一位政事堂的官员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将一份报告交给了袁世凯,袁世凯注意到这位官员似乎面带喜色,不由得有些奇怪。

“又出了什么事?”袁世凯问道。

“日本国内发生大规模鼠疫!”这位官员有些激动地说道。

听了官员的报告,袁世凯不由得吃了一惊,他用有些哆嗦的手接过了报告,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真是天佑我中华啊!”段祺瑞听到了这个消息,忍不住点头叹息起来。

他知道,现在应该是不需要英美的干涉,中国就可以收回奉天失地了。

1915年1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