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在进攻马奇诺防线时就像‘猎枪射击下的兔子一样逃窜。’‘法国人75毫米炮的火力寸步不离地死盯着我们。……只要有车辆不幸落入射程之内,都在劫难逃。’”

“马奇诺防线的防空火力十分强大,据我采访的一位德国陆军军官称,法国人各种中等口径的防空炮不计其数,但大口径防空炮比较少,约有2000多门,防空炮都是半掩体状态的,一般的陆军重炮救恩能够给与有效杀伤,所以在进攻开始后不久,很多法军防空炮火便被摧毁,这使得德国空军可以出动大型轰炸机携带大型高爆炸弹对马奇诺防线进行轰炸,摧毁了许多法军的半掩体工事,但防线大部分仍然完好,守军也在坚持抵抗。”

“除了马奇诺防线区,其它战场的法国人几乎没有防空武器,只有极少量的飞机用于保护首脑要人,以及地面上落伍的坦克。法队遭到德队的快速闪击,并遭到优势火力的压制和快速的迂回包抄。法国地面部队土崩瓦解,莱茵河是天然屏障的种种神话也很快就破灭了。法事策划者原本推测,沿岸的机枪掩体可以免受重型火炮攻击,因为重型火炮会使河堤决口,造成洪水泛滥。但是,他们没有把德军的88毫米平射炮考虑进去。这种炮的威力小,不会对河堤造成危害,却可以把地堡炸成碎片。令人生畏的88毫米炮、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配备手持炸药包的地面部队协同作战,有时几秒钟就可以端掉岸上的一个法军防御工事。德军遭到真正的抵抗,还是来自于马奇诺防线的守军,德军后来对付马奇诺防线的主要办法,还是绕过它。”

“随着法国政fu的投降,6月份签定了停战协定。正规的战斗停止了。但是驻守马奇诺的法军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他们仍然渴望战斗,并且仍然可以继续投入战斗。防线的大型地下工事一直坚守到了7月15日,那天法队总司令的命令直接下达到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的守卫部队列队走出工事,然后被运往监狱。当德国士兵进入这传奇般的要塞中时,他们像在农村集市上瞪着惊奇眼睛的乡下佬一样四处观看他们的敌人为他们准备的所有招术,并吃惊不已。”

“现在的法国人,言谈话语中提到马奇诺防线时,仍然流露出既骄傲又窘迫的情绪。”

拥有300万大军的欧陆第一军事强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迅速失败震惊了世界,当这一消息传到东方时,间接的影响了两个国家的命运。

中国,北京。

阵阵凉风旋起地面上的片片落叶,街头闲逛的姑娘,头发在风中飞舞,配着开心的笑颜,宁静而祥和。杨朔铭站在窗前,凝望着远处高大漂亮的楼群,仿佛第一次在这个角度看北京城的景色。

楼群的身影是如此的庞大,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此时的杨朔铭,似乎只想流连在自己的小屋中,观望着这个世界。

这个由自己的手掌握它的方向的世界。

“今天的报纸,将军。”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杨朔铭回过头,看见了手拿报纸的曦雪。

“有什么好消息吗?”杨朔铭问道。

“大部分都是关于欧洲战争的报导,还有战局的预测。”曦雪说道。

“有没有什么纪实性的文章?”杨朔铭问道。

“这里有一篇关于敦刻尔克战事的,是中央社的记者从现场发回来的。我觉得写的很好。”

“给我看看。”

曦雪找到那张报纸,递给了杨朔铭,杨朔铭接过报纸,第一眼看到的,是报纸上的大幅黑白照片。

照片上应该是敦刻尔克海滩的情景,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败兵,和胡乱丢弃的各种武器装备,离镜头稍近的人们,脸上都是惊恐万状的表情,天空中,是来回飞翔的飞机,和一团团细密的高射炮弹爆炸形成的烟团,海面上不时的升腾起高高的水柱,一些船只的身影在远处中若隐若现。

杨朔铭点了点头,看起了照片下面的文章来。

“……在德军炮火的猛烈袭击下,上千条各色各样的船向着敦刻尔克方向前进着。这是一支古怪的‘无敌舰队’:有颜色鲜艳的法国渔船,有运载乘客的旅游船,还有维修船拖驳、小型护航船、扫雷艇、拖网渔船、驱逐舰、英国空救援船、雷达哨船……这支极为离奇、难以形容的船队,由各色各样的英国、法国人驾驶着。他们中有银行家、牙科医生、出租汽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少年、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员……他们中有面肤娇嫩的海上童子军和古铜色皮肤映着苍苍白发的老人。他们中很多人明显是穷人,他们没有外套,穿着破旧的毛衣和卫生衫,他们穿着有裂缝的胶鞋,在海水和雨水中浑身的,彻骨的寒风中他们饥肠辘辘……”

“这只奇怪的船队在炮火的轰击下,没有武装、没有护航,但勇敢的人们却迎着枪林弹雨和硝烟烈火,在漂着沉船的海面,灵活地向前行驶着,明知前方是地狱,他们也毫不畏惧。这支勇往直前的船队为了怎样的目的奋勇向前呢?”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德国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大体相当。但法国的战略呆板保守,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上,然而,德军在攻打马奇诺防线的同时,派出大军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德军不久又攻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的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英国政fu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

“对于即将发生的悲剧,人们怨声载道,争吵不休。他们猛烈抨击政fu军方的无能和,但仍然宁死不惧地投入到撤离部队的危险中去。于是出现了驶住敦刻尔克的奇怪的‘无敌舰队’。”

“这支船队中有政fu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是自发前去接运部队的人民。他们没有登记过,也没有接到命令,但他们有比组织性更有力的东西,这就是不列颠民族征服海洋的精神。一位亲身投入接运部队的英国人这样对我说道:‘在黑暗中驾驶是危险的事。阴云低垂,月昏星暗,我们没带灯,也没有标志,没有办法辨别敌友。在渡海航程一半还不到时,我们开始和第一批返航的船队相遇。我们躲避着从船头经过的船队的白糊糊的前浪时,又落入前面半昏不明的船影里。黑暗中常有叫喊声,但不过是偶然的喇叭声而已。我们是边靠猜测边靠上帝地航行着……’”

“等着上船的士兵已经没有了丝毫的纪律,他们为撤离已经战斗了三个星期,一直在退却,他们经常失去指挥,孤立无援,他们缺少睡眠,忍饥挨渴,现在已经变得绝望了。这些疲惫的士兵步履蹒跚地跨过海滩走向小船;大批的人马冒着轰炸和扫射涉入水中,前面的人水深及肩,他们的头刚好在扑向岸边的波浪之上,直至齐肩深他们才上到船上。从岸上摆渡到大船去的小船因载人过多而歪歪扭扭地倾斜着。一些大船不顾落潮的危险差不多冲到了岸上。沙滩上有被炸弹击中的驱逐舰残骸,被丢弃的救护车……这一切都辉映在红色的背景中,这是敦刻尔克在燃烧。没有水去扑火,也没有人有时间去救火……”

“到处是地狱般可怕的喧闹场,炮兵不停地开炮,炮声轰轰,火光闪闪,天空中充满嘈杂声、高射炮声、机枪声……”

“这支杂牌船队就在这样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竟然奇迹般的救出了11万5000人!,其中包括12000名法军和比利时军队!这是令人震惊的奇迹!……”

看到最后的数字,杨朔铭合上了报纸,闭上了眼睛,脸上现出了一丝痛苦之色。

曦雪有些惊异地看着他,她能感觉到此时此刻的他内心似乎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交战,她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会变成这个样子,但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他恢复平静。

过了好一会儿,杨朔铭的脸色恢复了正常,他没有再看那张报纸,而是轻轻将报纸放在了桌面上。

“您不舒服吗?将军?”曦雪轻声问道。

“不是。”杨朔铭摇了摇头,坐了下来,象是在思考着什么。

“这个数字,可比我想象的少多了,看样子德国人这一次没果然有心慈手软。”杨朔铭自言自语的说道,“那么说,德国下一步,很可能是要进攻英国本土了。在这种情况下,英军怕是没有多少力量进行防卫了。”

曦雪看到他的神情恢复了正常,放下心来,对他刚才说的什么,反而并不怎么关心。

她并不知道,杨朔铭刚才的话,将在不久之后变成现实。

“德国这么能打,估计日本人是会眼红的吧?”杨朔铭象是想起了什么,冷笑了一声,“他们现在肯定是要坐不住了。”

“您是说,日本人要和德国人一伙了,是吗?”曦雪问道。

“没错。”杨朔铭点了点头,笑道,“估计他们现在应该是急得够呛了。”

两个人正说着话,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

曦雪转身正要离开房间,杨朔铭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走,然后起身拿起了话筒。

“对,我是。……什么?法国人要把殖民地给咱们?……很好,外交部那边怎么说?……对,这对咱们是个机会,大总统那边,我估计没什么意见。他不是个胆小的人,不会害怕引火烧身的。……对,日本人也许会有所动作,那就得看咱们的力度了。……对,我估计一会儿开会的电话就好来了。……对,这一次海军那边的压力能大一些,咱们的大船是没有完工,但日本人为了法国人的殖民地,把他们的大船派出来的可能性也不大。……对,咱们必须做到有备无患。……好,就这样。”

杨朔铭放下了电话,冲曦雪微微一笑,“咱们又可以收回来一大块地方了,哈哈。”

“瞧把您高兴的。”曦雪看到他象个孩子一样的兴奋不已,不由得抿嘴笑了起来。

“日本人敢来,就让他们来吧!老子这些年攒足了劲,就是为的这一天!”杨朔铭露出了一个恶狠狠的表情,“日本人想不到,我都为他们准备了些什么好东西,这一次他们要是敢来,就好好让他们开开眼!”

……

 (四百四十九)交班换岗

全文字无广告(四百四十九)交班换岗

日本,东京,帝国大厦。 //全文字无广告

“法国维希政府已经将亚洲殖民地全部交给了支那。”日本首相米内光政用还算沉静的声音,向与会的内阁成员和海陆军将领说道。

“支那人又开始从西方列强的手中抢夺果实了。”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猛地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支那能够在今天和日本分庭抗礼,完全是上一次欧战给了支那这样的机会,这一次也是一样。日本对此绝对不能坐视!必须要有所行动!”

“陆军大臣阁下的意思,是要日本现在向支那开战吗?”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冷冷地瞅了一眼东条英机,说道。

“对!而且要象德国进攻波兰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陆地和海上的全面攻击!”东条英机看着海军大臣那讥诮的眼神,有些恼火地说道。

“那么,陆军大臣阁下认为,日本会用多久击败支那呢?”米内光政看着东条英机,不紧不慢的问道。

“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了!”东条英机立刻回答道。

听了东条英机的话,会议室里的好多人,眼中都现出了惊异之色。

坐在后排的永田铁山和石原莞尔对望了一眼,永田铁山随即把目光转向了米内光政,米内光政面无表情地微微点了点头。

“三个月的时间,也许只够陆军把法属交趾殖民地夺下来,而这还要是在支那军队不大规模出动干涉和帝国海军全力支援的情况下。”石原莞尔起身说道,“至于六个月的时间击败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石原莞尔竟然敢在这样的重要会议上公开向自己叫板,东条英机不由得勃然大怒。

“如果陆军都是你这样的懦夫,当然不可能战胜支那!”

“由你这个管理十挺机枪都多的上等兵来当陆军大臣,才是日本的灾难!”石原莞尔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

看到针类对麦芒的二人,一些与会者象是早就预料到了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因此没有人出来阻止。

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交恶可以说非止一日,尽人皆知。在东条英机担任“南朝鲜驻屯军”参谋长时,有人向石原莞尔打听“东条参谋长的办公室在哪儿?”石原莞尔当时便回答:“噢,那个东条上等兵啊,就在对面。”

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两个人都是陆军大学校毕业的参谋出身,都是军国主义的思维。但在很多问题上,两人的看法完全相左。两人的关系因而恶化,石原莞尔多次公开宣扬东条英机之辈是日本的敌人,全世界的敌人,都应该枪毙。

东条英机目眦欲裂,他正要抽出胯边的腰刀,却被另一个人的严厉目光止住了。

“请二位注意言辞!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参谋本部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厉声说道。

听到亲王殿下发话,东条英机和石原莞尔没有继续吵闹,而是各自用能杀死人的眼光盯着对方,缓缓的坐了下来。

“石原将军刚刚从法属交趾支那地区回来,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不如由石原将军给大家做一下简要的说明吧。”永田铁山说道。

米内光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石原莞尔重新站了起来,向大家微微一躬,开始了讲述。

“法国维希政府将交趾殖民地交给支那,对日本其实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法国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已经预料到,日本将加入‘德苏意’三国轴心,对其开战,与其坐等土地丧失,不如将其交给支那,抽身而退,使日本将进攻的锋芒转向支那。”

“对于象支那这样的对土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