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差不多与此同时,在天津大学的一间大教室里,也在上着一堂和化学武器有关的课,但其内容则和“永久黄”职工小学里所讲的内容大相径庭。

“……化学有毒物质用于战争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意义上的化学武器却出现在本世纪初。化学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xin武器,与普通常规武器不同。它具有剧毒xin、空气流动xin、中毒途径多等特点和巨大的杀伤威力,有特殊的军事价值。因此,从它诞生的一刻起,就不断地在战争中使用,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此次欧战后期,战场上几乎到处都充斥着化学武器的影,并在战争中发挥很大作用。”

“众所周知,化学武器被视为邪恶的不人道的武器,历来为国际社会所禁止,制定的有关公约不下10个。但是为达到战争或战役目的,战争的一方或双方往往是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tin而走险。”

“虽然国际上签订了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公约,但化学武器是被彻底销毁,退出战争舞台呢?还是继续发展并仍在战争中使用?现在还不好说,我们只能拭目以待。我们热切希望一个没有化学武器的世界,但同时也不应该放松警惕,而是应该加紧做好防护准备。”

“因为化学武器本身的特殊xin,加上其技术xin很强,人们也许对它了解得并不多。从今天开始,我将比较系统地介绍化学武器的产生、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描述化学武器的种类、xin能以及在战争中的使用情况,并对化学武器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力求使大家对化学武器有一个全面真实的认识。”

“我先讲讲化学武器的由来。”

“万能、慷慨的大自然赐予人类以智慧,这使人类接受了无数文明进步的启én,创造多少灿烂的文化,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类也接受了许多邪恶的启én,制造战争,互相残杀,使人类处于毁灭的边缘。”

“武器是战争必不可少的工具,战争在发展,杀人的武器也在不断演变,曾几何时,在纷繁复杂的武器家族中诞生了一种随风而动、杀人无形的‘毒魔’,这就是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是利用各种毒剂对人员及其它生物不同的毒害作用,进行大规模杀伤的武器。说白了就是以毒攻敌。其实在古代战争中早已有之,人类应用有毒物质由来已久。”

“人类使用有毒物质初是为了谋生,早在数千年前,人类用燃烧未干的木材、湿草所产生的浓烟攻击野兽,依靠浓烟的刺ji作用,将逃避于深xu岩don中的野兽熏出,然后猎取为食。后来,人们则将这种烟攻野兽的办法,用于两军争战之中。”

“在我国远古时代,为争夺中原大地,曾展开过一场文明与野蛮的大较量。象征文明的南方炎、黄部落联盟与代表野蛮的北方的蚩尤部落经过连年征战,后在涿鹿之野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决战,正当双方撕杀得难解难分,蚩尤布起漫天大雾,黄帝的军士尽皆为之所i,顿时阵脚大làn,伤亡惨重,后幸黄帝坐指南车指明方位,挽回败局。这也许是人类有史记载得早的‘毒气战’。”

“公元前559年,晋、齐、鲁、宋等13国组成声势浩大的联合军团,共同讨伐秦国,并连克秦军。为扭转不利态势,秦军在径河上游投放毒yà,污染水源,致使晋、鲁等队因饮用河水而造成大量人马中毒,被迫退兵。”

“又如在公元225年,诸葛亮率领蜀军南征,七纵七擒,彻底降服南方部落首领孟获,取得重大胜利。其中在二擒孟获横渡金沙江过程中,军士见水浅,从竹筏上跳入水中,结果纷纷倒下,口鼻出血而死。后找当地人询问,乃知是由于原始森林落叶腐烂,加上云南五六月份高温á湿蒸发出瘴气,江水受到严重污染所致。对方也就是利用这种自然条件作为防御敌人之用。”

“为了增加毒物的杀伤威力,公元1000年,有个叫唐福的,把他所制的毒yà烟球献给朝廷。毒yà烟球有点象雏形的毒剂弹,球内装砒霜、巴豆之类毒物,燃烧后烟雾弥漫,能使敌人中毒,削弱战斗力。宋初《武经总要》里,不仅描述了这种武器,而且还记下了当时的配方:其火yà成分为焰硝30两、硫磺15两、木炭5两;其它成分为巴豆、砒霜、狼毒、桐油、沥青、黄蜡、竹茹等10种。”

“到了辽金的时候,为了攻击高墙坚垒后的敌人,又有人想出用铁罐装上有毒燃料点燃后投掷敌方的方法,迫使守军就范。”

“在西方,大约是公元前600年的古希腊,斯巴达人在与雅典人的战争中首创了‘希腊火’。如在公元前431至404年,他们在派娄邦尼亚的战役中,把掺杂硫磺和蘸有沥青的木片,在雅典人所占的普拉塔与戴菜两城下燃烧,强烈的带有刺ji味的有毒烟雾飘向城内,使守军深受其苦,但又无计可施。公元前428年,在攻击泼拉堆城时,他们使用同样的方法,在城墙外面,顺着风向的一方,堆了象城墙一样高的巨大的树枝堆,浇了许多沥青和硫磺,点燃焚烧,猛烈的火焰、浓烟和窒息的气体,吹入城内。城内守军惊慌失措,人心大làn。不料风向突然转变,雷雨jā加,斯巴达人攻击不成,只好撤退,泼拉堆城因而得救。4年以后,斯巴达人卷土重来,还是用同一种方法,在顺风时把浓烟吹出,结果大获全胜,把雅典人驱逐出城,并且占领了这个地方。这便是‘吹放法’使用毒气的早记载。”

“公元660年,东罗马帝国对‘希腊火’加以改良,用石油、沥青、树脂和硫磺配制成易燃xin液体,用这种液体浸渍树枝或麻絮,装入金属制桶内投出,或从管里出来。战斗时,把这种装有液体的金属器具点燃后,用投石机投入敌人之中,造成漫延燃烧,产生窒息作用,削弱敌人的力量,东罗马帝国靠这种武器曾屡次击退回教军队的侵犯。一直到十字军东征时,这种武器仍具有强大的威力。后来此种战法逐渐传入西方各地。400年后,撤拉层人曾在埃及用此法对付圣路易的士兵。此外,在美国南北战争也采用过此法。16世纪末,法国皇太妃的异教徒审问官,曾用窒息的烟对付优诺教徒的窑don。”

“16世纪以后,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研制这种兵不血刃而能克敌制胜的有毒烟雾,使之不断规范化,成为部队在战场上经常使用的真正的武器。大约在1570年,奥地利骑士法伊德?维尔福?冯森夫腾贝格建议,把砷烟弹用于对土耳其人的战斗。这种弹投入敌人军营后,燃烧时产生的砷蒸气,可使军营中的敌人中毒。1600年前后,在著名的医生、自然科学家菲阿拉谨梯所著的《秘方节略》一书中,记载着一种由硫磺、松节油、人粪、人血等蒸馏而得的油,此油气味很强烈,若将其投入堡垒内,无人能在其中停留。”

“1654年,米兰人达梯罗,又发明一种类似毒烟云的火yà,用它点燃后散布出可憎的烟及有害的恶臭,使遭袭者不能参加战斗,甚至死亡。法国工程师,曾在对克内他的战争中,把这种装料的手榴弹用于对付敌方地道,取得了特殊的效果。1660年,在奥斯纳布吕克出版的一本关于炮兵的书中,印有过去称为‘飞球’的纵火手榴弹的图样。这种手榴弹的装yà是砷、锑和硫磺。著名医生,化学家和工艺学家格劳贝尔也设计过一种分室装填硝酸和松节油的炮弹,爆炸时放出对眼睛有强烈刺ji的烟雾,把敌人‘熏跑’。”

“人类在这方面可以说进行了很多探索,但是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不可能有根本xin的突破。”古代战争中应用毒物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开始时的熏烟加上毒物,到逐渐添加沥青乃至砷、硫磺等一些天然的有毒化学物质;从原地使用到逐渐向与火yàun合投掷使用转变,一步步得以进化,但这些多还只是化学武器的萌芽。化学武器真正大规模的出现在战场上是在本次欧战期间。”。

 (三百二十八)人民防化教程

(三百二十八)人民防化教程

“西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有毒化工产品中间体,如后来应用于实战的氯气、光气等,特别是合成染料、化fé工业突飞猛进,为军事上使用提供了多的可供选择的型化学毒物,这极大地促进了毒剂的发展,早期使目的刺jixin毒剂基本上来源于染料工业。而此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涉及30多个国家,jā战双方动员了9000多万人,20世纪初的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战争。化学武器作为一种全的武器,也第一次出现在人类战争的舞台上。”

伴随着讲台上的青年军官发出的低沉的声音,整个教室里静悄悄的,所有的男nv大学生们,目光都集中在了幻灯片上。

“化学家们试图把有毒物质应用于战场。由于这场世界大战爆发后很陷入僵局,这如同一支催生剂般促成了化学武器的诞生。化学武器的发展开始时带有某些偶然xin。其初的动力来自于一些化学家,因为他们注意到,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有许多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毒xin作用,并感到能够利用这些作用为国家的战争效力。大概从1914年起,在欧洲的几个科学实验室里,都在力图把实验室的化合物转化为战争武器。尽管那时已经发现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毒xin,可以作为化学战剂使用,但武器的设计者们很就意识到,要设计一种能对疏散在远离目标地区的敌人产生有效毒害浓度的武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投送战剂唯一现实的方法是污染敌方的环境,特别是其所呼吸的空气,希望有一些战剂终能进入人体。而这样势必对战时的气象条件有很大的依赖xin,特别是风向和风速,如果条件适宜,巨大的毒剂云团就能随风飘游,并扩散整个目标区;但是如果条件不适合,比如风大小,毒云就会滞留伤害自己,风太大,毒云就很被吹散或稀释得不再对人有害。一般来说,一种武器系统在客观上对气象条件的依赖xin越大,其使用的机会就越小。”

“而这场世界大战的爆发,极大的刺ji了化学武器的发展,并终促成了其在战争中大规模的使用。”

讲台上的军官提到那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时,声音变得有些嘶哑。

而在教室的旁听席上,一位身穿军服年轻的nv正用爱慕的目光看着这位身前挂满勋章的中国陆军军官。

讲台上的上校军官身高约170厘米左右,身形健美强壮,身上没有一点féro,黑黑的皮肤显示他在外风吹日晒的日应该有很久了,应该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悍勇军人。但他的那双小眼睛和高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又让他透着一些文人学者的气息,让人感觉他并不是一位简单的军人。

这个人,便是中国陆军中央集团军上校陶治国。

但这一次作为天津大学的特聘讲师前来大学教课,却并不是集团军司令部的安排,而是来自于陆军部。

“1914年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标志了这场大战正式开始:在西线,德军入侵比利时,随后德军与法军在法、比、卢边界展开边境jā战;后英法联军与德军进行马恩河会战,迫使德军停止了进攻,从9月16日至10月15日,双方展开了被称为‘奔向大海’的遭遇作战;此后,又进行了佛兰德会战。双方经过3个多月大规模、互有胜负的ji烈jā战,在长达7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对峙起来,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在东线,德军与俄军进行了东普鲁士战役、加里西亚会战、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和罗兹战役。东线战局同样使德军速胜的指望落了空,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出转入阵地战的迹象。”

“在西线形成阵地战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将大致相等的兵力均匀分布在7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平均兵力密度很小,每公里正面上只有一个炮兵中队(连)。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可能在某一地带建立强大的突击集团,组织决定xin的会战。虽然双方都曾采取积极行动,试图突破对方各自的防御,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两军在对峙中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各自的防御,在前沿前设置铁丝网、障碍物,构筑地下jā通壕和un凝土工事,构筑多道阵地以形成完整的堑壕式的筑垒地域防御体系,以致当时的火炮和其它杀伤武器都难以摧毁这样坚固的防御体系,使防御变得比进攻为有利。于是,jā战双方都在寻找突破防御的武器和战法。”

“由于毒气具有空间流动xin,可以进入堑壕、掩体、筑垒工事,驱赶和杀伤敌有生力量。所以,jā战双方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种式武器上。1914年10月,德军在战场上试验xin地使用了刺jixin化学武器,从而揭开了这场世界大战中‘化学战’的序幕。”

“但在战争的初几个月内,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有效地使用毒剂的程度。随着战争的发展,刺ji剂成了吸引战场指挥官和总参谋部人员的早的化学战剂。这些物质被认为能在某些战术条件下应用。它们能用来干扰阵地工事里的炮手和机枪sè手的瞄准。法国人先使用的装有澳乙酸乙酯的弹yà筒,就可达到这一目的。它们也可用来把敌人从掩体里薰赶出来。”

“1914年冬,从前线回来的几个英官亲自询问了用恶臭炸弹清除掩蔽部里的人员的可能xin。伦敦英国皇家学院的化学家们研究了这件事,并终于向英国远征军的指挥官们提供了另一种刺ji剂——碘乙酸乙酯。但因为怕敌人同样使用它而被放弃。直到6个月后的第二次伊普雷战役结束时,英国人重又考虑刺ji剂的使用,而德国的化学家们比任何其它国家都重视使用刺ji剂的各种可能xin,因而,进行了为详尽的研究。到1914年秋季,已发展了两种使用技术,这两种技术都是使用毒剂炮弹的。”

“为什么要设计成毒剂炮弹?这与当时化学战的发起人的观点有关,他们认为,化学战用现有的武器投掷系统即可进行。因此,简便、直接的方法就是将普通的炮弹、迫击炮弹或手榴弹的炸yà部分换成了化学战剂。第一个用于战场的是德国的105毫米毒气榴霰弹,这种炮弹是德国一个叫纳恩斯特的教授研制的,它由轻型野战榴弹炮的高爆炸yà弹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