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射地阱炮的一个不足之处是,总得有人伸个头出去负责了望和指示目标,他去操作火炮抬起和点火射击时也肯定会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之中。

“快!赶快射击!中*舰要起锚了!”那位*陆军军官再次吼叫起来。

在火炮的炮身完成装弹抬起之后,位于前方装甲堡中的操作炮队镜的观测手,立即用电话机大声报告着目标的方位及射击诸元。

随着读数的不断报出,笨拙地操作着254毫米地阱炮的*要塞炮兵,立即按照观测手报出的诸元调校着要塞炮,再次瞄准了外港数海里之外的目标——那艘中国战列巡洋舰。

“射击!”

完成射击准备后的大田健五郎下达了发射命令。

“轰!”

伴随着一声巨响,254毫米要塞炮的炮口喷射出一团巨大的黑色烟雾,一发巨大的穿甲炮弹呼啸而出,直奔向目标而去。

在炮弹发射出去的同时。强大的后坐力使火炮的支撑臂折倒。同时也使滑车后移,使火炮降低到要塞花岗岩的防护胸墙下面。支撑臂的底部有一个很重的平衡配重块。火炮在液压阻尼作用下得到缓冲,以减缓后坐力的冲击。同时一个棘爪卡住支撑臂的弧形面使火炮保持在降下地位置,进入了弹药装填位置。

海参崴要塞堡垒的12门254毫米要塞炮采用的是经过俄国人自己改进的英国式液压气压式地阱炮架,一个近四米深的大坑为炮手进行弹药装填和火炮维护提供保护。类似这种采用液压气压缓冲制退机构的地阱炮架,可以说遍布于俄国的各个炮台堡垒之中。

在后座力的作用下,要塞炮的身管以上仰20度的状态重新降入坑中。在进入弹药装填位置后,*炮兵们立即手忙脚乱的重新开始进行装弹。

此时炮口射击发出的黑色烟雾还没有完全消散,观测手忍不住大声叫骂了起来。

在海参崴要塞的地下二十多米深处的地方的弹药库里,库存着上千枚旧式穿甲弹以及老式的褐色慢燃火药发射药包。平心而论,用这些老古董进行射击,*炮手能打成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错了。

“我们击中了!”观测手注意到了中*舰冒出了浓烟,不由得兴奋地大叫起来。

在指挥炮手们重新装弹的大田健五郎,从电话中听到了观测手汇报的射击结果,一时间不由得呆滞了数秒钟。

“打得好!你们是天皇陛下最优秀的炮兵!再接再厉!”上面再次传来声嘶力竭的吼声。

“板载!”*炮手们象打了兴奋剂一样的一边狂呼乱喊着,一边开始狂热地重新装弹。

*人的确有理由兴奋,对于这群接触俄国人的这些老古董岸防炮不长时间的*陆军炮兵,能够在短时间的实弹射击中就准确的击中目标,这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海军军官大田健五郎的意料,原本大田健五郎可是做好了“脱靶”的心理准备。毕竟这是他们来到海参崴后的第一次实战射击,而且打的基本算是“固定靶”。

看到*人的疯狂样子,几名在炮台里照料射击的俄国炮手脸上都现出了悻悻然的神色。

他们到现在也不明白,*人为什么要突然向港内的中国舰队炮击。

他们之所以愿意为*人服务,目的是为了帮助*人攻击布尔什维克“红色瘟疫”,但*人在占领了这里之后,就突然变了脸,昨天发生的日军官兵试图*俄国女人被打死的事件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反感,而今天*人又突然向本来是一个阵营的中国人动手,他们不明不白的成了帮凶,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射速太慢了!再快一点儿!”那位*陆军军官又吼叫起来。

这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军官不知道,地阱炮其实有两个不可克服的缺陷,第一个缺陷是火炮的长度和大小必须要满足能在炮架折倒时降入坑中,后来尽管有人将炮架设计成让大炮上仰20度的状态降入坑中,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已经不能满足那些越来越大的火炮的需要。第二个缺陷就是火炮降下装填和重新抬起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因而使得射击速度难以提高。在从前的日子里,海岸要塞可以从容不迫地对海上进行射击。但当军舰的火炮射击速度大幅提高后,地阱炮的射击速度比固定火炮慢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因为固定安装的火炮可以对着目标连续射击和装填,而安全性好的地阱炮则不具备这样的有利条件。

“快!继续射击!中*舰看见我们了!”观测手惊慌地大叫了起来。

听到观测手从电话另一端传来的声音,大田健五郎的心里不知怎么涌起了不祥的预感。

此时,在炮台的一处隐蔽的观测哨,石原莞尔从望远镜中看到中国战列巡洋舰上升起的那团黑烟已经完全消散,嘴角的狞笑一下子僵在了那里。

那艘中国战列巡洋舰此时已经起锚转向,将侧舷迎向了海岸的方向,舰面上的三座三联装主炮塔则缓缓地开始了移动,对准了海岸。

石原莞尔死死地盯着那巨大的炮管,直到伴随着一阵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炮口喷出了夹带着黑烟的巨大桔黄色火焰。

 (二百三十六)主谋

(二百三十六)主谋

“怎么回事?”

听到隆隆炮声的马良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他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又一声巨响传来,躺在他身边的一个俄国贵妇忍不住惊声尖叫起来。///

马良赤着脚跳下了床,取过衣服胡乱披在了身上,正当他手忙脚乱地找自己的手枪时,一位副官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谁他娘的在那里*?”马良看着惊慌失措的副官,气急败坏的问道。

“*人……将军!是*人!*人打过来了!”副官扶了扶歪到一边的帽子,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道。

“*人?不是第二十三师曲同丰手底下的人打死的*兵吗?老子又没招惹他们,他们凭什么打到老子的头上?”听了副官的话,马良的一双牛眼不由得瞪得老大。

“不知道啊!听说连*人占的那些俄国炮台也全都开炮了,正打咱们海军呢!”副官一脸无奈的说道,“*人现在蛮不讲理,咱们可怎么办啊!”

“奶奶的!哪有巴掌打过来不还手的道理!传我的命令,给我狠狠的打回去!”马良想起了前些日子上“光荣”号战列巡洋舰上参观时看到的景象,此时此刻,那些巨大的炮管竟然给了他不小的胆气,他犹豫了一下,抓过手枪别在了腰间,大声地下达了作战命令。

“*人想要干什么?”

在美国海军“布鲁克林”号巡洋舰的舰桥上,借着初升的朝阳,格伦农海军中将看着在金角湾中来回躲避从岸上射来的炮弹的协约国舰艇,眼睛几乎要瞪出眼眶。

“*人在炮击中国舰队,但他们的炮手技术太差,把我们的船也当成中*舰了。”“布鲁克林”号的舰长杰森少校举着望远镜,凝神观察着战况。

此时,在那艘中国战列巡洋舰的猛烈炮击下,*军队占领的俄国海岸炮台已经全部笼罩在了浓烟之中。

“中国人的炮打得好准啊!”看到日军的炮火渐渐的微弱下来,杰森少校感叹道。

“这说明,中国人对这场冲突的到来,也并不是全无准备的。”格伦农中将说道。

随着太阳渐渐的升起,天色很快变亮,但此时不光是港口的炮台堡垒,连远处的城区也升腾起了高高的烟柱。

天空中突然传来了阵阵螺旋桨搅动空气产生的巨大轰鸣声,格伦农中将和舰桥上的美国海军军官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望向天空,很快便看到了在天空中相互追逐射击的一架架双翼飞机的身影。

“连飞机也加入到战斗中了。”一位美*官吃惊地说道,“真是不可思议。”

“是有些不可思议。”格伦农中将注意到了中日双方军队的动作都是如此之快,简直象是一场配合默契的演出,他的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安的预感。

*,东京,陆军参谋本部。

此时,*陆军省和参谋本部正在举行联席会议,研讨国防方针,

“帝国陆军应该在支那的武力尚未充实以前,一举打垮远东支那军力量,以巩固帝国北方的安全!”

“目前*已经和支那的关系极其恶劣,不宜两面树敌,而且就军需动员的观点来说,如果不能得到支那的资源,也不可能支持长期的对苏俄的战争。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一方面扩大在满洲的成果,一方面对支那并用威压的谋略,使之屈服,俟国力充实,再对付苏俄。”

“真正威胁*的,不是支那,而是苏俄!今天帝国以苏俄一国为对象的开拓行动,已经感到非常困难,不宜再以支那为敌!*一旦和支那发生全面战争,短期内难望终结,将极度消耗国力,所以应尽量不用实力,而谋求和平之途径。如果*现在和支那发生全面战争,将有与全世界为敌之虞!”

“对支方策的具体体现应该是实现在帝国指导之下的日支提携互助,统制满州经济及与*之经济调节,对支那政府临之以严峻态度,迫使其放弃反日政策,根绝排日运动,彻底促使其循我国方针解决各项具体案件,至于对苏俄方策,当使*与苏俄关系融和,在确立并准备军事、外交及其它诸端之同时,对苏俄应避免冲突,这是极其重要的。”

一干*军官们,正争论得面红耳赤。

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华政策和对苏俄的态度上。

争论到了最后也没有一个结果,在散会后,陆军大臣宇垣一成看了看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的一位军阶并不算高的戴着眼镜的军官,象是要征询他的意见。但这个人却象是睡着了一样的陷入到了冥想状态之中。

这个人,便是陆军参谋本部教育总监课员永田铁山。

堂堂陆军大臣执意要听一个小小课员的意见,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宇垣一成似乎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永田铁山出身于长野县。*陆军大学毕业。1913年曾去德国留学研习军事,翌年归国。1916年任驻丹麦、瑞典公使馆武官。1918年任驻瑞士公使馆武官。1920年归国后入参谋本部,任教育总监部课员。

陆大毕业后的永田铁山,在被分配到教育总监部之后,很快就崭露头角,主持并制定了“军队教育令”。时任教育总监本部长(和陆军次官、参谋次长地位相等)的本乡房太郎中将,看到这位军衔仅仅是大尉的初出茅庐的永田铁山,竟然能够担当起覆盖全军教育的这样一个划时代的大方案,不由得大感惊异,对其赞赏不已,也引起了陆军大臣宇垣一成的注意。

永田铁山是一个绝顶聪明而且求知欲极为旺盛的人,因为曾先后三度被派驻欧洲,当时正好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为激烈的时期,永田铁山密切注意战况,同时对于交战各国的战略资源、工业水准、以及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发挥总体战功能的总动员体制,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回国后,他便迫不及待的向*陆军当局提出了一篇内容丰富的“国家总动员意见书”,被出任陆军大臣的宇垣一成大将看到,宇垣一成对永田铁山的才能大为叹服,称赞他的这份建议“比德国的鲁登道夫将军的‘总体战论’更为精彩。”

在“国家总动员意见书”中,永田铁山提出的建议主要是:第一,树立总动员体制,具体表现为陆军省增设“整备局”,辖“动员”和“统制”两课,在内阁方面,则新设“设置国家总动员机关准备委员会”,由内阁法制局长官兼任委员长,各地推派委员及干事各一人,陆军省委派的干事实际主持该委员会业务,领导总动员体制的规划。在树立总动员体制方面,永田铁山不仅要求重整军备,而且要求把政治、教育、经济、社会的一切方方面面都纳入总体战的范畴之内,树立国家总动员的体制。第二,是国民精神的总动员。永田铁山建议从现在开始,陆续将年轻优秀的退役军官安置到各学校担任教官,对学生实施军训;对社会青年则设置“青年训练所”;同时配合“在乡军人会”活动的加强,把“忠君爱国”思想和“皇道”“神权”等意识,灌输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以团结国民精神、统一国民行动。即“无论平时战时,举七千万同胞,在至尊统驭之下,奔驰赴命者,唯我普遍触及二十余万现役军人、三百余万在乡军人、五六十万中上级学生、千余万青少年之陆军,足以当之。”第三,则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去欧洲观战的永田铁山对欧洲战场上出现的飞机、潜艇、坦克、巨型火炮、轻机关枪等新式武器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震惊不已,尤其对战争后期交战双方大规模使用毒气作战印象深刻。永田铁山深刻地感觉到,*军队装备的日俄战争时代的枪炮,已经完全成了废物,*如果不能及时的实施“武器革命”,在世界上将无法生存。对于*1915年入侵中国失败的原因,永田铁山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他认为这场战争的失败,除了*政府的决策失误和将领指挥不当外,缺少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是重要的原因。他秉承陆军大臣宇垣一成的指示,打算裁减四个师团的常备兵员,用节省下来的人事费,来发展飞机、坦克、重炮等新式武器。同时,永田铁山还主张保护*国内的汽车工业,大力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以支持国防科技的研究。第四,保证战略资源的需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凡尔登战役一共发射炮弹约2000万发,法军在索姆河战役发射的炮弹3400万发;美军和华军在亚眠战役一次性出动坦克上千辆,发射炮弹5000万发,由于美国因对德作战而耗费大量的钢铁,为保自身需求,曾一度禁止向*输出钢铁。这些情况使永田铁山意识到,在未来的战争中,必须确保大量的煤铁以及其它战略资源的供应无缺;否则,不用说竞逐亚洲太平洋霸权,就连国家的生存也无法保障。因此永田铁山建议陆军省设立“作战资材准备会议”,并在内阁设立“资源局”和“资源审议会”,掌握战争资源的调查保育和统制运用。因为*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国内所需要的许多种战略资源,非求之于国外不可,所以一意推进国家总动员的永田铁山,积极倡议“建立日满经济集团,自给自足”,而欲达此目的,则“必须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

“永田君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要告诉我?”看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