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周郎-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浑身热血上涌的关羽,当即下令,与部将周仓分兵两处,各自迎敌,他自己拍马挥刀,直扑张顗而去,欲为杜远复仇。

马延、张顗所部皆为留守邺城的精兵,并未在官渡战役中丢掉士气,自然也不示弱,纷纷呐喊着冲了上去。就在两军杀得难解难分之际,又听得一声炮响,自关羽军的背后杀出又一彪人马,为首一将拍马摇枪杀入战团,口中高呼道:“审荣来也!关羽狗贼速速前来受死!

关羽神勇,一口青龙偃月刀锋利无匹,刀锋过处,无论人或马,俱被削为两半。然此地的河北军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力,都超过了关羽所部,尽管关羽纵马在战团里厮杀得全身浴血,近百名河北将士倒在他的马前,他却悲凉地发现,围攻他的河北军将士越来越多,而自己的人马却越来越少!

两个时辰之后,关羽所部的老兵死伤殆尽,新募士卒则四散奔逃,彻底崩溃!

胯下的战马早已累垮,关羽步战又杀了近百人!关羽也终于杀累了!青龙偃月刀已经卷口,而关羽双臂越来越沉,步伐越来越慢,刚开始时的那股子猛劲已是再难恢复!

审荣、马延、张顗三将都不是关羽的对手,他们也机智地躲在了众多健卒的身后,用他们的生命来消耗关羽的体力,只待关羽体力耗尽,他们便使出致命一击!

终于,三人联手出击了!一把刀、两杆枪齐刷刷地刺入了关羽的体内,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已然无力举起!

在关羽高大的身躯倒下之前,他侧过头,深深地凝望了黄河南岸几眼……(……)

 第五百六十二章 黯然刘备

~~第五百六十二章黯然刘备

张飞、关羽的接连去世,给了刘备以沉重的打击。无论是昔日桃园结义的兄弟之情,血浓于水,还是心怀天下的勃勃雄心就此挺跳,都让刘备的心里郁结难当。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欲成大事,非一人之力可为。在关羽和张飞的助力下,刘备一路行来,可谓是历尽了艰辛,虽未能达成最大的心愿,却也是功成名就,按理该满足了。可刘备始终放不下他那成就霸业的梦,以高祖和光武帝为榜样,击败天下群雄,逐鹿中原,进而一统天下,扬大汉之威,立千秋基业,传万古美名……

身为男儿,本就该如此!

在刘备的坚持下,关羽和张飞自是与他同进同退,披肝沥胆,竭尽己力,甚至不惜身家性命。而他们俩,也先后丧了性命,算是为了自己的大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对此,刘备心怀歉疚。

而曹操和袁绍的离世,也让刘备不自觉地有些郁郁,他与这二人,分分合合,争争斗斗,相互间的关系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还掺杂着丝丝缕缕的个人感情,让刘备不禁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也许,是自己该退隐山林的时候了?寂静无人之时,刘备扪心自问。顶着大汉皇叔的帽子,握着当朝太尉的权力,表面风光,暗里却是不为人知的痛苦!

周瑜对朝政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强,其掌控局势之能力,无人能出其右。屡屡推出的新政,无不切中要害,令朝局为之一新,而最先施行新政的江东,民富兵强,早已超过了中原。刘备心中那雄霸天下的理想,如今真的成为了一个梦想,遥不可及,越行越远……

关羽的死亡,令刘备顿悟。

随后,刘备以身体理由,辞去了太尉之职,他手头最后的万余兵马,以廖化、裴元绍为主将驻守于泰山,干脆也交给了周瑜。既然决定了要退出,索性就把事情做得漂亮点。刘备相信,廖化和裴元绍在周瑜手下,会较之现在有更多的机遇,今后获得的成就也较之现在为大。

刘备此举,颇出周瑜意料之外。在他的记忆里,历史上的刘备是个韧性极强的人,为成大事而忍辱负重、临事坚韧不拔,几经沉浮,最终建立了蜀汉。故此,周瑜在不断拉拢刘备一派势力的同时,也在时刻设防,让刘备虽有太尉之名,却无调度全国兵马之权,虽有忠心于自己的人马,却被分隔开,无法直接指挥。

定都秣陵的新朝,可谓是彻底改变了历史,在汉献帝之后继续延续着汉乍,刘备顶着“皇叔”的招牌,加之他一向在百姓中的贤名,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政权的合法性,在早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如今,朝政体系运转越来越顺畅,在名义上,臣服于新朝的各地方势力越来越多,大部国土皆在其中。而实际控制于周瑜手中的地域已有扬、交、荆、豫、兖、青六州,方圆数千里,带甲近百万,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兵力、控制力,周瑜已经足够强大,无需再借助刘备的名头了。

故此,在周瑜的授意下,天子很爽快地同意了刘备请辞的奏折,同时加封刘备为安平侯,赏金千两,绸缎百匹,赐奴婢十名,于黄山云龙谷口修建安平侯府邸,供刘备一家居住。

对于刘备遗留的部属,周瑜自然也毫不客气地接收下来,廖化、裴元绍虽非大将之才,领兵打仗还是有一套,在关羽手下四将之中算是不错的。为安定其心,周瑜升廖化为泰山将军,裴元绍为泰山校尉,新设泰山营,以廖化为主将,裴元绍为副将,其原有近万部属皆编入营中,所需粮草辎重皆由军需部门统一供给,并逐步为其更换盔甲及弓弩等武器装备。

刘备黯然避世之举,也令新朝的政局微微地产生了些许波澜,一些对汉室愚忠之人,倒也起了挽留之心,怎奈刘备去意已决,便也只得放手,于城外十里长亭设送别宴,洒泪相送。

其中也有些人,对于现在周瑜的权势过大而感到不安,恐其成为曹操第二,日久必有篡汉之心,但是他们再看一看年幼的天子,看看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江东,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现实。

现在的新朝,离开了周瑜,还真的玩不转!

没有了刘备的掣肘,周瑜在推行新政方面逐渐放开了手脚,不时推出一道道新的政令,以改良原有体制的弊端。周瑜心里也很清楚,新政的推行,步伐不宜过大,手段不宜过激,否则会得不偿失,毕竟这是在社会发展还不发达的汉末,包括很多追随他的部属,思想还是保守得很!

眼下,除了对外继续扩张地盘之外,周瑜面临的最大两个难题,一个是世家大族的势力过于强大,另一个便是山越!

山越人主要居住在江东六郡的山岳地带,多数分布于丹阳、会稽、豫章等郡,以古越族等土著人为主,后来加入了不少因逃避政府赋役而入山的汉人。所以山越虽以种族作称谓,但实际上是分布于南方山地的族群混合体,其中有汉人成分,也有越人成分,故亦称“山民”。

山越人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大小不一的军队,其首领有“帅”、“大帅”、“宗帅”等诸多称谓他们往往与各地豪绅地主的自有武装联合起来,对抗官府,历史上曾是孙权的心腹之患。

周瑜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孙权曾为山越之事大伤脑筋,常年进剿却收效甚微,直至后期方集中了大量兵力方将山越彻底消灭,俘得近二十万的精壮!而为了山越这个心腹之患,孙权也错过了很多北进中原,进而争霸天下的机遇。

如今的山越,在周瑜一直推行的以招抚为主的策略下,实力已小了很多,特别是各地流民均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山越中的汉人越来越少,便是在深山中居住多年的山越土著,也有一些人举家迁到平原,过上了农耕生活。

然仍有不少顽固的山越土著,啸聚山林,以掠夺汉人财物为生,尤以会稽南部数县为重。在击败了袁绍,消除了最强敌手的威胁,全军休整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周瑜毅然决定,派重兵清剿山越!

~~

 第五百六十三章 要隘散关

第五百六十三章

要隘散关

汉天佑三年春,周瑜以太史慈为主将,祖郎、周泰、孙贲为副将,统五万精兵,兵发会稽南部,讨伐盘踞当地的山越各部。//所需军需除会稽当地供给外,还从秣陵军需库中直接下拨。

这是一场漫长的战役。

江东军强在兵精粮足,而山越各部强在熟悉地形,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化整为零遁入深山老林之中,令江东军无迹可寻。

而太史慈听从贾诩之计,一面以重金招抚,凡山越人投诚者皆重赏,一面采取稳扎稳打之策,缓步推进,步步为营,不断地压迫山越人的生存空间,逼使其不得不聚众来战,而这正中太史慈的下怀,两军正面交锋,江东军何曾输过?

终于,在天佑四年的秋季,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大小战斗上千次,顽冥不化的山越土著终于被全部消灭!太史慈呈报的战果是,斩首三万余级,俘虏山越精壮五万余,妇孺老幼二十余万。

至于俘获的财物,则乏善可陈,究其原因就是山越人太穷了!长期居于山林,刀耕火种,又未掌握汉人种植粮食的方法,山越人可谓是穷得叮当响!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来形容他们,也不为过。

可就是这样的山越土著,却有着矫健的身躯和强悍不畏死的蛮横,成为江东的心腹之患。若不是周瑜前期的清剿和招抚初见成效,太史慈便是再剿上三年,也未必能达成此功。

消息传回秣陵,周瑜长出了一口气,长期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可以放下了!周瑜下令重奖太史慈及其以下各位将校,士卒皆奖半年收入之数的铜钱。俘获的山越老幼妇孺全部分散迁入江东各县,鼓励通婚,就让数量庞大的汉人海洋去包容、并蓄他们吧!二十年后,新一代的“山越人”成长起来,骨子里却都打上了汉人的烙印!

至于五万余山越精壮,择其部分补充入太史慈、周泰、祖郎、孙贲各部,将各部的士卒数恢复到战前的数字。余者,半数分散到各郡的屯田兵中,半数集中起来,参加修建农田水利之诸多工程,这些精壮可都是好劳力!

就在周瑜派出精兵剿灭山越,获得大捷之时,驻兵长安的鲁肃在肃清了司州一带的匪乱、成功地安抚了司州的数十家世族、获得了一个安定的后方根基之后,终于提兵杀往汉中,兵锋直指要隘散关。

凉州,槐里城,马腾府邸。

英姿勃勃的马超急匆匆地推门而入,虎目一闪,却看到马腾正与一名中年文士相谈甚欢,不由得微微一愣,马腾见了马超,呵呵笑道:“超儿,快些来见过朝廷派来的议郎张德容张大人。”

那中年文士正是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士,出身寒门庶族,家中殷富,为人有容仪。十六岁就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后来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但没有前往京城入郎署为官。后来被州郡举为茂才,升迁为新丰县令,在任期间他的政绩为三辅各县中名列第一。钟繇领司隶校尉入长安,持节督关中诸军,上表升张既为议郎,张既遂在钟繇帐下效力。

马超去年曾随马腾入过长安城,见过张既,也算是相识,便抱拳行礼道:“超拜见德容大人!”

张既虽是文士,身材却甚健壮,性格亦很豪爽,忙扶起马超道:“一年未见,孟起之雄姿英发更显!不愧为西凉第一勇将!”

三人说了一番闲话,马超忍不住对马腾道:“父亲,吾方才得到消息,鲁子敬的大军已从长安城出发了,目标便是汉中!”

马腾与张既的目光在空中碰撞了一下,心领神会,道:“超儿,德容大人正为此事而来!”

“哦~~”马超望向马腾的眼神中带了些疑惑,西凉各部与朝廷之间历来是明合暗分,难道父亲与张既已暗中达成了某种共识?

对于马超的反应,马腾心里明镜似的,不过,方才他已被张既说服了,便直接说道:“超儿,朝廷发兵攻打张鲁,因其不臣。朝廷兵威虽盛,然地形不熟,加之散关、阳平关乃天然险隘,易守难攻,此我马家建功立业之时也!”

看到马超吃惊的表情,张既笑呵呵地补充道:“讨伐张鲁,若能得孟起之助,则必胜无疑!天子已下诏书,封孟起为偏将军,汝二弟马休为奉车都尉,汝三弟马铁为骑都尉,兄弟三人可尽起西凉精锐,攻打散关!”

三日后,马腾于槐里城外筑台点兵,拜马超为主帅,马岱、马休、马铁为副将,庞德为先锋,领一万西凉轻骑,即刻出兵,浩浩荡荡杀奔散关而去。

散关,位于大散岭上,横锁陈仓古道,进可攻退可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散关形势异常险要,为“秦蜀之噤喉”,既是终南山西向的尽处,又是陇首东起的开头,清姜诸河荤绕其间。古称“关当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下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盖自禹迹以来,散关恒为孔道矣”。

此刻,散关守将杨昂正铁青着一张脸,手扶城垛,一双鹰眼死死地盯着远处,在他目光所及之处,烟尘四起,旌旗招展,枪戟如林,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正杀将而来!

根据斥候的情报,杨昂已经得知,这支军队正是驻守于长安的鲁肃所部,近年来这支军队在关中一带东征西讨,无战而不胜,闯出了显赫的名声。

眼下,强敌压境,怎不令杨昂感到沉重的压力?杨昂回首相望,蜿蜒的散关城墙依着险峻的山势而建,高达三丈,实难攻打。关内有精兵一万,存粮便是吃上三年也吃不完,而关外只有一条并不宽阔的土道可供行走,敌军想要展开,必须先得把关外的树林全部伐掉!

想到此,杨昂的心情轻松了许多,连下命令的声音也快了许多,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散关内顿时气氛为之一紧,上万士卒全部动了起来,滚木、礌石、火油等守具不停地被运上城头,一捆捆的箭矢从武器库里搬了出来,分发给守城的弓箭手们……

作为张鲁手下第一大将的杨昂,将会率众死守散关!

 第五百六十四章 子午奇兵

散关外,鲁肃军大营,繁忙之中依旧秩序井然。/ (http:

友上传更新)

鲁肃召集众将,立于营门之外,迎接马超西凉骑兵的到来。如今的鲁肃,领司州刺史,手握强兵,已是朝廷重臣,能亲自出营迎接官职尚是小小偏将军的马超,足见其诚意。

马超自是不敢托大,离营门尚有百步之遥便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走到鲁肃身前,虎躯半跪,朗声道:“末将马超,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