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周郎-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侍卫见鲁肃对待此问题如此严肃,不由得吐了吐舌头,又伸手挠了挠头,心中暗道:“虽然将军这次是小题大做了,但值此风口浪尖,自己可别犯了军纪,让将军也为难了。”

就在鲁肃大军在交州势如破竹之时,远在幽州的公孙瓒却陷入了深深的麻烦之中。三月间,原幽州刺史刘虞旧部阎柔、鲜于辅、鲜于银、齐周、辽东乌桓峭王苏仆延率各部人马自辽东南下,袁绍令上将麹义统兵十万自界桥北上,两军在鲍丘会师。

公孙瓒闻讯自提六万大军赶到鲍丘。在茫茫的草原上,旌旗蔽日,人喊马嘶,两只数量庞大的军队对阵厮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战况之惨烈,便是天上翱翔的秃鹰也看不下去,展翅远飞。

公孙瓒虽有精锐的白马义从,怎奈阎柔、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等人欲为主复仇,使出了全身的解数,死战不退,加之乌桓骑兵的袭扰、鞠义十万大军的侧击,公孙瓒大败而退,军中士卒被斩首两万余人,草原上处处皆是残肢断臂,过不了多久便成为累累的白骨。

此役过后,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郡原刘虞的部下纷纷杀掉公孙瓒所置长官,与鲜于辅、刘和的兵马联合,易帜与公孙瓒作战。联军实力大增,而公孙瓒的军队士气低落,屡战屡败,公孙瓒于是逃回易京坚守。

易京,本名易县,位于易河之阳。在夏朝时,即有一个叫易氏的民族生活在易水流域。其后有易氏、白狄、鲜虞、中山国世居易水。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分封诸侯,召公封地在燕,即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燕昭王迁都于易水,建燕下都。在这里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使得燕国一度强盛起来。后来燕王喜时期,燕太子丹派荆轲渡易水西去刺秦,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

回到易京的公孙瓒此时大有“风潇潇兮透骨凉”之感,眺望宽阔的易水奔流不息,就算是豪迈粗勇的他也不禁生出些苍凉悲怆之意。

不过刚强的公孙瓒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被打倒的。他收拢散兵,派出亲卫召集四周忠于自己的军队,很快又集结起了数万人。为抵御联军的进攻,公孙瓒灵机一动,下令临易河挖十余重战壕,又在战壕内堆筑高达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筑有营垒。堑壕中央的土丘最高,达十余丈,公孙瓒自居其中,以铁为门,斥去左右,令男人七岁以上不得进入,只与妻妾住在里面,又囤积粮谷三百万斛。公孙瓒又让妇人习为大声,使声音能传出数百步,用来传达命令。

长史关靖不明所以,特来询问,公孙瓒答道:“昔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关靖明白这是“龟缩”战术,只守不攻,绝对是坐以待毙的笨方法,他很不赞同,但又无法说服公孙瓒,只得怏怏离去。好在公孙瓒在军中素有威望,忠于他的士卒很多,

过了几日,袁绍靡下大将鞠义领兵来攻易京,公孙瓒只是坚守不出,鞠义围攻了数月,粮草耗费无数,却成效甚微,只得退兵。公孙瓒遂得意洋洋地对身边的人说道:“怎么样?我这个方法好吧?袁本初能乃我何?”

自此,公孙瓒基本很少出高楼,整天在里面饮酒作乐。他又疏远宾客,致使身边没有一个亲信,谋臣猛将都渐渐疏远了。从此以后,公孙瓒很少出来打仗,名震边关的一代枭雄自此消沉,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和穷途困顿的公孙瓒相比,袁绍此刻却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本已占据青、冀两州的他,击败公孙瓒之后,幽州、并州大部皆纳入了自己的地盘,怎不令他欣喜?

袁绍又采纳田丰之策,封刘虞之子刘和为护乌桓校尉,总督乌桓各部,封阎柔为护乌桓司马,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等人则被编入鞠义军中,各领本部人马攻打易京。

如此一来,袁绍便不显山不露水地将刘虞旧部纳入了自己帐下,实力大涨,又博得了幽州民众的好感,一举两得。只不过田丰建议过些时日将刘和毒死,以绝刘虞旧部念想,袁绍想了半天,还是拒绝了。他感叹道:“伯安公襄贲励德,维城燕北,仁能洽下,忠以卫国。他仅此一子,还是给刘家留些血脉吧。”

由是,袁绍声威震动海内,成为事实上的北方第一霸主。不过,此时的曹操也没有闲着,在巩固了兖州之后,曹操并没有按照郭嘉的谋划先攻袁术,一来曹操在等待着一个机会,袁术称帝日,便是他起兵攻击时,二来孙坚和孙策接连过世后,豫州已经成了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捏的软柿子。虽然豫州贫瘠,然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处于中原大地的中心,得之可西进关中。

最为关键的原因是,随着长安之乱的发展,皇帝刘协避乱安邑,料其不久后就会还都洛阳。若得了豫州,则曹操可以很顺畅地领兵以“勤王”的名义将皇帝保护起来,自此可以“挟天子以令不臣”。

让曹操坚定了迎接皇帝的信念之人名叫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其人有大才,少为县吏,以清廉公正闻名,得到人们的赞许。后毛玠准备避乱荆州,走之前闻听人说刘表政令不够严明,遂迁往鲁阳。曹操占据兖州后,礼贤下士,辟毛玠为治中从事。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打赏谢谢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来势汹汹

第三百四十七章来势汹汹

曹操和毛?二人初次见面,毛?便侃侃而谈:“如今天下分裂,天子迁移他方,人民放弃本业,因灾荒而逃亡他乡,国家没有一年的粮食储备,百姓没有安居本业的念头,这样的局面实在难以持久。现在袁绍和刘表,虽然百姓众多,军队强大,但他们都没有谋划远大事业的考虑,也没有树立根基、确立基础的打算。打仗作战,正义的军队一定能够取胜,保持地位凭借的是财力。您应当遵奉天子,并以他的名义号令不履行臣子义务的地方诸侯。发展农业生产,积储军用物资,这样霸业与王道才可以成功。”

曹操大喜,很恭敬地采纳了毛?的建议,惊叹于毛?对于时事深邃的洞察力,提升他为幕府功曹,专门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

一日,曹操感叹地对郭嘉说道:“奉孝啊,若论才智计谋,孝先不如你。可若论战略眼光,他可不比你差哦。”

郭嘉微微一笑,道:“恭喜主公,得此良臣,霸业成功有望”

曹操却笑不起来,有些担忧地道:“我如今最忌惮的两个人,便是冀州袁本初和扬州周公瑾,袁本初就不必说了,家族望达海内,靡下良臣猛将如云,如今又击败了公孙瓒,得了大半个幽州和并州,实力远大于我。便是那周公瑾年纪就这般了得,得了江东六郡不说,又硬生生地从刘景升那里夺了江夏、桂阳两郡,据密报,他又派大将鲁肃自海路突袭南海,连得交州的南海、苍梧、郁林三郡,虽说岭南乃蛮荒之地,但连通海路,可以与海外诸国通商,这方面,他又占了先机了。我还得到消息,周公瑾也派人在天子身边活动,想要说服天子将都城迁到江南去,理由是江南安定富庶,气候宜人。你我怎么感觉自己的每一步都被他料到了呢?”

郭嘉也轻皱眉头道:“主公的担忧确有道理。袁本初虽然目前势大,那也只是暂时的,只要咱们迎接到了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怕他不从。我们站在道义的至高点,天下人莫不来投,我们的实力会成长得很快。但是扬州牧周公瑾,我也确实看不懂,综合各方面的情报,他的所作所为我越看越觉得不像是普通人,处处抢得先机,莫非有仙人指点于他?”

曹操一脸的凝重,正色道:“奉孝,如今你掌握幽灵的力量,一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周公瑾若真有仙人指点,那就想办法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我倒是担心,我们的身边有他的密探,否则,我们的一举一动,他究竟如何知晓?”

郭嘉心领神会,低声道:“主公的意思是……”

曹操坚定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彻底清查我们身边的所有人,包括文若等人的家属,若有背叛之人,杀无赦”

于是,在郭嘉的操纵下,幽灵组织暗中派出很多人手,想要查清潜伏在曹操身边的敌人,但此事谈何容易,曹操靡下很多人都是曹操的族人,荀?等颍川人自成一派,郭嘉亦是其中一员,怎会真动干戈?此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不过还是惹了一些麻烦,好在有曹操出面抚慰,很快便又风平浪静了。

豫州,颍川郡,阳翟城。

城中最大的府邸便是刺史府了,从外面看,府中一切正常,一旦你走入其中便会发现,简朴的陈设、处处缟素、府中的人眼睛都是红红的,个个面带戚容。

孙夫人彻底地病了,卧床不起。在一年之中连失夫君和爱子,饶是再坚强的人也挺不住。自从孙权领军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后,白日里强打精神处理公务,晚上便陪侍在孙夫人榻旁,精心地照料,孙夫人方逐渐地好转起来,苍白的脸上有了几丝血色。

夜深人静的时候,孙夫人被窗外的风声惊醒,借助着洒进来的月光,孙夫人见到一个身材健壮的黑影埋头伏睡在自己身旁,不用问,那肯定是孙权。

“真是辛苦权儿了……”孙夫人伸出右手,轻轻抚摸着孙权的发髻。今年孙权才十四岁啊,正是少年意气风发、玩耍学习的时候,如今千斤重担压在他那稚嫩的肩膀上,他能扛得住么?我们是不是也太残忍了些?

孙夫人的思绪纷乱,自己也理不清楚,这时,突听睡梦中的孙权发出喃喃的睡语:“父亲……哥哥……你们别走……等等我……”

听得此语,孙夫人顿时心如刀绞,两行清泪不自觉地从脸颊上滑落,孙坚那伟岸的身躯、孙策那俊朗帅气的笑容一一浮现在眼前。斯人已去,风范长存,音容笑貌,永在心中。

孙夫人轻轻地拍了拍孙权的身体,孙权猛地自梦中惊醒,抬头看见母亲模模糊糊的影子,忙问道:“娘……你没事吧?”

孙夫人轻叹一声,道:“娘没事,娘只是担心你有事……你还年幼,就要承担起这么大的责任,实在是难为你了……”

孙权自然知道该怎么安慰自己的母亲,他沉静地回道:“娘放心,孩儿可以应付得过来,再说,军事政务方面主要靠程将军和吕将军,有他们俩尽心尽力,豫州无忧矣。”

接着微弱的月光,孙夫人见眼前的孙权似乎已是换了一个人,他忽然长大了,但他那并不宽厚的肩膀能扛得住这千斤重担么?尽管孙权的快速成长给了孙夫人一些信心,但面对复杂繁绕的局势,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身上,明显是不得当的。

有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前进的道路。可有的时候,你根本就没得选择

孙夫人觉得有些疲倦,斜身靠在榻上,低声道:“前几天听说兖州牧曹操派了大军攻打过来了,也不知道战况如何了?”

孙权心里一惊,以为母亲已经知道了前线的战事,便毫不隐瞒地回道:“这次曹操动了血本,派出了八万大军,这是他手下全部的机动兵力,由他靡下的大将曹仁统帅,以夏侯?、夏侯渊为前锋,由于禁督运粮草,来势汹汹,已接连攻下我豫州鲁国、梁国两地。”

孙夫人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忙道:“那如何是好?接连两次南下攻打荆州,我军实力想必损失得厉害,士气也不甚高,能抵抗得住敌军的进攻么?”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打赏谢谢



 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来刺客

第三百四十八章突来刺客

此时,一大团薄薄的云雾挡住了月亮,洒入屋中的光线少了许多,屋内顿时为之一暗。/ 

孙权想了想,咬牙回道:“母亲大人放心,程将军已经领着三万精兵前去阻敌了,祖茂将军、韩当将军、黄盖将军皆率本部人马同往,目前两军在陈县对恃,互有胜负,敌军不能前进一步。”

“哦~~如此尚好……”孙夫人微微松了口气,她出身富贵人家,从来不烦心军政事务,一心只操持孙家的内务,只因孙权年幼,方随口问了一句,想不到敌军进展如此之快,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次战斗将关系着豫州的安危、孙家的兴亡,绝对要有足够的重视。

“娘,权自幼熟习弓马,也能上阵打仗。将士们在陈县厮杀,我可不愿躲在后面当缩头乌龟,过几日娘身体好些,我便领军去陈县了。”孙权略带稚气的话音里透着坚定。

“不行”孙夫人话音虽低,语气却更加坚定,令孙权不敢否决,“行军打仗,岂是儿戏?你父亲和你哥哥都不在了,你若也不在了……会让娘何等凄苦?”

面对孙夫人戚然的面容,孙权不敢反驳,只得默默点了点头。不过,长期生活在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的照顾之下,天性坚强的孙权很想通过一场战斗来证明自己,我孙权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比起父兄来也不遑多让。不过,既然母亲强烈反对,那就只得再寻机会了。

孙权的目光望向窗外,月色寂寥,院中粗大的槐树如同一头巨大的怪兽一般,看护着这座院子。

“权儿,”孙夫人轻声道,“你叔父该到了吧?他一心守护坟墓宗族,无心出仕,但值此危难时机,我们孙家离不开他……”

孙权知道母亲所说的人便是自己的叔父孙静。孙坚兄弟三人,大哥孙羌,字圣台,他与妻子皆早亡。孙羌留有二子,一名孙贲,字伯阳,一名孙辅,字国仪,皆在军中效力。孙坚排行老2,育有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尚香、孙朗共五子一女。孙静则是幼台,他自小习武,也通韬略。山越人经常来袭,孙静曾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且屡屡大败山越,名噪一时。

孙坚曾多次劝说孙静前来豫州相帮,并表孙静为奋武校尉,欲授予重任,但孙静留恋故土,欲为孙氏家族守卫祖业,屡屡婉拒。孙坚死后,孙静曾来阳翟吊唁,见孙策已长大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