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天下-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势争分夺秒,民伕们不需要催逼,在被冻结的土地上,高喊着号子,用力挥动着手中的铁镐,加紧修筑起防御工事。而士兵们有一半与民伕一起开工,剩下的则并没有参与到修建营地的工作上,而是在蓄养体力,等待种谔的号令传来,随时前去支援北去的高永能。
种谔在主帐中飞快地踱着步子,原罗兀守将的首级也没兴趣看上一眼,用脚把大帐的直径丈量了一遍又一遍。一边等待着前方传回来的消息,一边催促着加快营寨修造的速度。
半日后,营寨外围的防御工事已经初见其功,种谔留下了一部兵马守卫,并继续加强防线,而自己就点集了兵马,准备北去支援高永能。但这时候,一队骑兵却高居着旗帜,从北方鼓噪而来。
并不是西夏的士兵,而是高永能带去的人。他们在营地前高呼着万胜,把胜利的喜报通报给每一个人。
高永能竟然已经在马户川击败了正欲过河的西夏援军!
据称来援敌军多达万余,高永能以三千破万骑,斩首百余——其中斩首当是实数,而万名援军可能是夸大其词,据种谔所知,银州城中的常备兵力也不过万人。都罗马尾不可能全数带出,虽然他还可以征发部族兵力,但以都罗马尾出兵的速度,当不会有时间让他去发动周围的部落。
在种谔的估算中,与高永能交战的敌军,大概能有六七千人。而能用三千步骑,击败两倍的纯骑兵部队,并且还能斩获百多首级,这个胜果的价值,其实跟高永能回禀的捷报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种谔在营中哈哈大笑。这段时间以来,他身上承担着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不但天子、韩绛和朝堂都在看着他的行动,下面的士兵,周围的同僚,也都在盯着他。相信他的人给他压力,而否定他的人,也给了他压力,如果罗兀城不克,他种谔再想翻身,可就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种谔此前在韩绛面前一直都是胸有成竹的态度,但心底里始终有着一分不安,这也是人之常情。幸好今次一战功成,只要接下来能守住罗兀,那他种五在军中的地位,将不可动摇。
而到了入夜时分,斥候传回了最新的消息。都罗马尾刚刚在立赏坪扎下阵脚,结寨自守。
“还想等机会?……找三件女人衣服给都罗马尾送过去,他若敢战,明天就在立赏坪决战。若不敢,就干干脆脆的穿着女人衣服回银州去。”种谔不给敌军主将留下丝毫颜面,他现在正希望西夏国都枢密在大怒之下,会同意出阵决战。
不过种谔也不会太过疏忽大意,他叫来负责外围侦查的部将,“吕真,你率本部人马仔细盯着都罗马尾,有何异动就立刻回报,不得有误!”
胡乱的假寐了一阵,当次日四更天的时候,种谔等不到都罗马尾的反应,正准备再派人去试探。吕真派回来的斥候,又传达了更为让人吃惊的捷报——方才在山口处的立赏坪,刮起了一阵狂风,吕真派出去的斥候只是随着风叫了几声,党项人就大喊着“汉兵来了!”,而后便溃不成军的逃窜回银州去了。
虽然并不认为都罗马尾有击败自己的能力,但看到让自己战战兢兢、严防死守、如临大敌的对手,竟然因为一场山口处常见的狂风,还有几声凑趣的叫喊,就全军溃散。除了能联想到风声鹤唳的前秦苻坚,种谔对西夏军战斗力的判断,又打了一个更大的折扣。
“完全是惊弓之鸟嘛……”种朴也拿着酒杯,对堂弟笑道:“西贼已经完了,连镇守银州要郡的主帅都是这副德行,其他地区的守臣也好不到哪里去。光复兴灵,灭亡西夏,恐怕也就在数年中了!”
……………………
正月初十的时候,韩冈终于抵达了延州。
从京城到这座边地重镇,韩冈一行走了有半个月。当除夕的鞭炮声响起来的时候,他正在河中府的驿馆之中。密集的鞭炮,让那一日韩冈想起,他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在家过年了。如果算上前身在外求学的时间,那就还要翻一倍,有四年之多。
不过先托了王韶,而后又派了李小六带了消息回去,家中的父母应该不至于太担心自己。就是不知道素心和云娘两人,听说了周南的事后,会有什么反应。韩冈只希望他让李小六给两女带去的礼物,能让她们不至于吃醋得太厉害。
这份担心,一直持续到他抵达延州城。韩冈有时在想,女人多了的确麻烦。如果能像当世的士大夫一样,把姬妾只当作娱乐的工具,就没那么多要操心的事了。可若是他真的这么做了,也不会让三女为他而倾心。
在城外,望着延州河山,韩冈却是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触。
他不是第一次来到延安,虽然时间跨度上有些问题,建筑没有一点千年后的影子,幸而山峦河川的位置却没有大的改变。宝塔山、延河等名胜,都能找到此时相对应的地方。
在延州的城门处,韩冈让钱明亮向守城的士兵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见着守卫城门的军官听到自己的名字后,一下变得恭谨起来的姿态,韩冈半惊半喜的发现,自己的名声竟然已经在离秦州有千里之遥的延州传开了。
当韩冈一行车马穿过城门,驶入城中。一个士兵问着守门官,“那官人究竟是谁啊?哪儿来的那么大架子?”
“你耳朵怎么长的,难道这些天来都没听说韩相公要请孙真人的弟子来延州吗?那还是韩相公连上两本,亲自向官家求来的!”
“啊!就是韩……”
“闭嘴,那名字也是你能乱叫的!?韩相公都不一定会直接叫他的名讳。”
‘怎么可能!’两人的对话被风送了过来,韩冈自嘲的笑了一笑,下层的百姓会把谣言当一回事,可对于韩绛这等位极人臣的宰相来说,自己就仅仅是个选人罢了,只不过稍有能耐而已。
离着上元还有数日,正月未过,这年节也不算过去。可延州城中的鞭炮声却是稀稀落落,比韩冈经过的几个县城还要冷清。当他走进延州城中的时候,正看到一队队的民伕,被一些骑兵们押着,从北门陆续出城。
已经开始了……
韩冈早已经听说了种谔在罗兀城胜利的消息,而且他就在路上,看到了露布飞捷的急脚递。骑着快马的信使,在马身后张着长长的布幔,上面写满了今次罗兀城的捷报。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把胜利的消息如同风吹起的蒲公英,不断的传播出去,一直传到东京城中。
夺占罗兀的顺利,早在预料之中,接下来要面对的局面,才是决定最后胜利的关键。韩冈依然保持着早前的看法,始终不看好横山攻略的最终结果。
先去了驿馆,将周南等人安顿下来。韩冈便独自前往帅府,向守门的小吏递上了名帖。
小吏好像也是听过韩冈的名字,不敢怠慢,并没有摆出宰相门前七品官的态度,而是忙进去通报。韩冈在门厅候着,一人大步走进来,竟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熟人——王文谅。




第30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四)
见到韩冈,王文谅显然有些尴尬。犹豫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该上来跟韩冈见礼。

而韩冈却站起身,不仅是为了王文谅,更是为了跟着王文谅后面进来的那个。

“原来是王阁职,韩冈有礼了。”韩冈先向王文谅打了个招呼,然后对其身后的种建中笑道:“彝叔,久违了!”

种建中跟着王文谅一起抵达延州,前来求见韩绛。他见到韩冈,当即大喜过望,等到王文谅与韩冈见礼后,就连忙上前:“就猜到该是玉昆你。”他拉着韩冈的手笑道:“方才进城后先去了驿馆,正听说有个韩官人来了,不过赶着过来帅府,没能细问,但想着就该是你……家叔和愚兄在绥德日盼夜盼,盼玉昆你多日了,怎么到今天才到延州?”

“小弟可是离了京城后,就紧赶慢赶,没敢耽误一刻行程。”

韩冈与种建中谈笑了两句,也请了王文谅一起坐下来,等着里面的传唤。

韩冈没提被关进大狱里的吴逵的事,此事与他无关,他也不会为一个萍水相逢之人而出头。应酬式的跟王文谅说了两句,他便问种建中道:“今次种帅半日克复罗兀,威震雍秦。小弟来延州的这一路上,正看到露布飞捷过处,各州各县的官民无不赞着种帅的功绩。不过罗兀虽得,但西贼必然想要重夺回来,彝叔在种帅帐下参赞军务,怎么有闲来延州的?”

种建中听着韩冈相问,顿时眉飞色舞起来:“愚兄是随王阁职一起押送缴获的首级军械而来!家叔领军夺占罗兀之后,西贼当然不肯罢休。当日银州守将西贼的都枢密都罗马尾,便领军两万,意图救援罗兀,不过在马户川为高都知所破,而后数日,都罗马尾又聚兵三次来攻,其兵力一次多过一次,但皆为我所败,旗帜鼓号丢了无数,最后再也不敢来了。这数战,总计斩首一千两百余级。而罗兀附近的部族也纷纷归附,已经计点出来的,有三部共一千四百余口!”

“一千两百余级?!”韩冈脸上的惊容却是难再掩住。败敌人数能胡吹海吹,但斩首数作假却是麻烦,而且就算作假也容易被人看破。如果这个数字是真的,横山这边的斩首功,又将反超河湟,成为天子登基以来第一功。

“是啊!”种建中得意的笑着,“辛苦了许久,终于可以望河湟之项背了。”

“谈什么项背?”韩冈摇头苦笑,“就是不算斩首数,吐蕃也不能与党项相比,何况斩首已在河湟之上。当是望尘莫及啊……”

韩冈自认不如,种建中兴致又高了三分。凑近了,低声对韩冈道:“游景叔前日又来了一次信,说当日在京兆府遇上玉昆你,对突进罗兀之策,好似也是不以为然。”

韩冈不意游师雄竟然把私下里说的话转述给种建中,暗骂游景叔多嘴之余,有着几分尴尬。忙解释道:“那是因为小弟担心罗兀距绥德过远,粮秣军资难以支持的缘故。”

种建中哈哈笑道:“玉昆是多虑了。家叔事前早已侦知横山粮秣尽集于罗兀,故而出兵时,就只待了三日的口粮。而等打下罗兀,便尽以夏人屯粮为食。计点食用,所将步骑两万,并民伕万人,共耗官米二斗二升,草六束!”种建中张着双手,用手指比划了几个数字,洋洋自得的继续说着,“家叔的那匹韩相公亲赠的河西龙驹青电,嘴刁得很,就是不肯吃党项人的粮草。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二斗二升米和六束草的消耗。”

粮草耗用的数目是否正确姑且不论,种谔在罗兀城中的大丰收当是确凿无疑——没哪个将军敢在粮草问题上给自己吹嘘的,只会叫着不够吃。

也就是说,事实证明了韩冈的担心是杞人忧天。

韩冈一直以来都是对韩绛主持的横山攻略报着否定的态度,而现在种建中当面拿话驳他,他心中却也没什么不痛快的。

攻下罗兀,当是情理之中,以韩绛和种谔这半年多来的精心准备,若是做不到,那就是笑话了,西军的脸面都能丢尽。但守住罗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孤悬在外的城池,究竟能在西夏人的攻势中守住多久?——那可不光是粮草方面的事务。

从年初二攻下罗兀,到现在过去八天了,捷报当是已经传到京中,种建中也押着战利品到了延州,而西夏那边,兴庆府也当收到了消息。如果梁氏兄妹还有一点战略眼光的话,肯定会立刻点集大军前来。就算环庆、泾原和秦凤那几处会出兵牵制,都不可能阻挡党项人对失去横山的恐惧——以党项人征召部族战力的速度,还有兴庆府与银夏的距离,韩冈估计种谔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做准备。

能否赶在他们到来之前,把罗兀城的防御体系建好——至少修造出个大概——难度可不是张张嘴那么简单。前线的核心城寨,其基本规模,是战时至少能容纳万人驻守、平日也要能放下三千兵驻屯的千步城。甘谷、古渭、清涧、绥德、大顺,无不如此。

即是说,罗兀那里至少在一个月之内,要修好一座周长千步的城池。另外,罗兀防线不光是罗兀一城,周围协防的附堡,守卫后勤线的军寨,都要敢在一个月之内打造完毕。而且还有城中的防守物资,也要在同时运抵罗兀。

可如今是冬天,天寒地冻的冬天,土地冻结的冬天。一边在河谷中不停的受着寒风的侵袭,一边还要从冻得跟石头一样的地面上取土筑城,民伕们能支撑多久?这可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不过身在韩绛的门厅中,韩冈觉得还是少说为妙。附和着提了一句:“只要能守住罗兀,得到横山,那西事也就定了。”

“我皇宋待蕃人最是宽厚不过,而西贼则是刻薄已极。一旦横山蕃部看到西贼难挡我皇宋兵锋,那时就会纷纷来投!……横山一附,西贼指日可平!”

从种建中的这句话上,就能知道韩绛厚待王文谅这个蕃人的用意所在。

王文谅听话好用只是个末节,最重要的是韩绛有着千金市骨的盘算。横山蕃部都在看着,看着大宋如何对待蕃人。当他们看到王文谅这名西夏前任国相门下的家奴,竟然在大宋混得风生水起。当然会有投靠大宋,自己应该能得到更好待遇的想法。

不过可能就是因为韩绛太想把王文谅这蕃人的变成马骨的缘故,他在陕西的人缘看来很不好。不然种建中在跟自己说话的时候,也不会一句话也不带着王文谅说。

吴逵是一桩,种建中又是一桩,从王文谅的人缘中看,韩绛并不是会用人的那一个类型。瞧着脸上写满不耐烦的王文谅,韩冈倒有三分期待,千金市骨的戏码如果玩不好的话,可是会变成千金买堆臭狗屎,最后烂在手中,香飘千里。

作为以宰相身份统领陕西、河东军事的宣抚使,要来求见韩绛的官员有很多。不过王文谅和种建中显然很得韩绛看重,韩冈也只跟他们谈了一小会儿,从内间出来的侍从就把两人叫了进去。

种建中向韩冈陪了声不是,就跟着王文谅一起走了进去。

两人后至,却能先得到韩绛的召见,韩冈并没什么异议,这是理所当然的,人家可是带着战利品回来的功臣!

过了一阵,种建中和王文谅出来了。王文谅先走,而种建中跟韩冈又聊了两句,也告辞说要去拜访几个朋友。让韩冈见过韩绛后,回驿馆先等着,晚上两人再好好喝一顿酒。

韩冈答应了,继续在帅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