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秦-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当兄弟两人相对无语,而满殿众人噤声不语之时,却是听见一名传令军士从政事堂外急奔而来:“报!君上,景监将军连夜冲安邑赶回!”
“景监回来了!”秦君渠梁听了大喜,急忙起身准备相迎,谁知大门外却是见到一身尘土的景监却是被两名军士架了进来。嬴渠梁近前一看,只见景监面色蜡黄,神情委顿,正是脱力之象,嬴渠梁看着眼中一热却是滚下泪来,忙喝道:“黑伯,热酒!快!”
当即黑伯忙端了一爵温热米酒,交给嬴渠梁慢慢为景监灌下,好半响景监这才缓过气来,勉力向秦君拱手为礼,断续着说道:“君上……景监幸不辱命,以重金买……买通了魏公子卬,探得中个缘由。眼下……情势,是因庞涓地资金链……资金链断裂,不得不……不得不起兵作态……咳咳……”
“景监莫急,且慢慢说道……”嬴渠梁急忙给景监抹背顺气,“资金链断裂”一说首出三弟之口,大意就是说手上没现钱了。若景监带来地消息果然当真,那么庞涓突然起兵进逼阳,不过是因为已无力兑现向六国商贾许下地重利诺言,而作出的惺惺之态。
景监顺了气后。当下将自己在安邑探听道地种种消息慢慢
却说是自去年至今华山大营处各种物资已经的堆积如草、皮货、铁料一项,庞涓只怕所出的金钱已不下两百万金。虽然今岁开春之后,庞涓已然入不敷出,滞留大量六国商人于大营之中无法给付款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旅辗转赴魏,魏王也害怕魏国商誉因为庞涓赖账而毁于一旦。不得不拿出国府积存予以支付,并逼迫庞涓尽速起兵。
根据景监从公子卬处得来的消息分析,庞涓此次起兵进逼阳,不过是敲山震虎兼宣布商战到此为止地一石二鸟之计。并在酒酣耳热之时。公子卬还隐隐透露了将会和戎狄部族一起夹击秦国策略,看来三弟无敌收复陇西部族的消息至今并未传到魏国。
听到如此消息,当即满朝的大臣都是一喜,就连之前假寐养神的老甘龙也是爬将起来。颤微微笑道:“唉!庞涓起兵之事果然有诈……公子狄好计策啊!”
此话虽然前后有些不搭调,却是之前老甘龙却是一力认为庞涓仓促起兵应是有诈,认为庞涓是想吸引秦国上下的注意力,好让前往煽动戎狄叛乱的密使有所作为。至于承认吴狄好计策。却是在夸耀吴狄所施展的将计就计式商业反击。
一时间,整个议事堂内的众人却是如死去生来般全活了过来,人人都是额手相庆、举杯畅饮。齐道老秦果然得上天护佑。
然而。这世间向来是祸不单行。福有双至,就在群臣们欢颜开怀之时。却见天边隐隐电闪,数息后“轰隆”一声惊雷从头顶掠过。跟着便听见屋顶上“沙沙”作响起来,却是细密地雨滴打在了屋面上。
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
在江南之地,清明时节所下之雨是为春雨。而在陇西之地,这绵绵春雨却是要到四月间才下,春雨如酒贵如油,这恍若春雨却又比春雨更厚实的初夏之雨,正是关中年年难免的四月老霖雨。四月时,陇西各地春耕才了,春芽才抽,这绵绵细雨来得正是及时,关中大地全靠这老霖雨的滋润,彻底消解春旱。数百载以来,渭水平川之所以能够孕育出淳朴彪悍地老秦人,正是因为这天下难觅的风调雨顺。每年四月初,秦国必然都要举行祭祀,向上天祈求这老霖雨及时降落。
去冬大寒,今年的老霖雨虽然比往年早了,但却只下了三两日,并未下透。
“好!”听着房顶上沙沙作响的雨声,嬴虔大呼一声,却是抢先奔出门外。而渠梁、老甘龙和景监等人也是相继跟了出来。
只见夜幕当中,细雨如丝而落,随着强劲地东南风徐徐向众人面上扑来。
景监用手抹了一把湿脸,深吸以后含有水汽的清新空气,却是笑道:“老霖雨!好也不好!”
“哦!”一旁的上大夫甘龙却是眯眼笑道:“景监将军,这是为何?”
景监扬眉笑道:“老霖一下,弓弩、皮甲、车驾皆尽受潮,只怕庞涓要在少梁山上困上个十天半月,这是大好!”言毕,景监却是将眼望向陇西,语气却是低落了起来:“不好之处,却在狄道以西,不知公子狄眼下是否得胜……”
景监才从安邑赶回,自然不知吴狄陇西战况。见到这老霖雨纷纷而下,景监脑中的念头却是担忧吴狄领军鏖战戎狄,这荒原泥泞,数万骑兵何以行军打仗。
一旁地嬴虔听得眼睛一亮,大步走到景监身旁,猛拍其肩笑道:“你小子,倒是比我这个做哥哥的还要有心。罢了,实话告诉你说,老三月前大胜戎狄,已经将四族全部收服……”
“左庶长,此话当真?”景监听得大惊,收服四族?这可是历代秦国国君都未能做到的事情啊!若是真地,只怕公子狄于老秦人地功绩将会直追穆公!
“当真!”嬴虔也是激动万分,一想起当日信使来报时,他也是听得愕了足有一刻时辰:“老三已经征召了四族十万骑兵,正在狄垣整训。三日前得庞涓起兵消息,已经发去急诏,不日便班师会朝!”
在嬴虔在和景监细细陇西战况地同时,嬴渠梁却是沉默不语,默默的抬头仰望夜空,任由丝丝细雨打湿自己地面颊衣襟。
此时,但见阳城一片漆黑,万籁俱寂,政事堂外的笼火摇摆,火光暗暗,天地漆黑如墨,唯有那细密而轻灵的沙沙声。
。。天地虔诚跪拜,长声道:“上苍有知,若秦不灭,嬴渠梁当永不负天!”
刹那之间,但见长空之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径直劈在了政事堂广场一侧宫墙的一根立柱之上。
“轰隆!”一声震天巨响,只见木制立柱上顿时腾起一片火光,熊熊而燃,那光亮竟然盖过了广场上被老霖雨浇得已经奄奄一息的笼火,将整个殿前广场照的一片光明!
“天兆!”不知谁喊了一声,殿前群臣皆尽扑出殿外,一起来到秦君渠梁身后向天膜拜。只见那立柱上的大火,非但没有被风雨浇灭,却是越来越旺,越来越亮,迎着风雨摇曳不定,似乎寓意着大秦将会在这火焰中浴火重生一般。
一时间,满朝文武大臣皆是伏地恸哭,感谢上苍眷顾,降下天兆!
然而,嬴虔和嬴渠梁兄弟俩,却是死死盯住了那根正在熊熊燃烧的立柱。
这根立柱,正是当日吴狄用来试弩的那根。
突然之间,兄弟两人的耳边都响起了一把苍老的声音,只听这声音娓娓道来:“嬴虔、渠梁,公父行将就木,却是要知晓你二人一事。这吴狄乃是一个异人,若善用得当,他日定可兴盛我秦国。不过,若是其尾大不掉,心存异念,你兄弟二人定要尽速除之,否则我嬴氏一族危矣!大秦危矣!天下亦是危矣!”   
  【第062章】 焉塞乌逢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狄垣,吴狄却并不知庞涓起兵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还道这是庞涓在探得了吴狄率兵收服戎狄部族的消息之后凑在这个时机开战,意图直扑阳,一战灭国。
大雨连绵,不但兵器甲冑会因为受潮而影响战力,泥泞的道路也是各个兵种的克星。因此在冷兵器时代,雨季不用兵几乎是一项不可颠覆的金科玉律。然而,正因为吴狄有“梦蝶”之利,使得他固执地认为以庞涓之能,很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传来军令的使者,是于四月十七午时从阳出发,二十二下午到达狄,后半夜到达狄垣以西百里外的秦军大营。使者三人沿途换马不换人,昼夜不停疾驰这才用了五日五夜赶到,而现在吴狄要归阳,即便轻装上路沿途就食各县至少也需要十余日时间,且老霖雨一下,道路烂,这个时间还要再拖延上一半。
“毒!真毒!”吴狄一面骂着庞涓,一面下达紧急军令。眼下戎狄各部归降,战事已了,戎狄骑兵的整训工作也进展顺利,原本按照吴狄计划只待五月初老霖雨下完下透,天气干燥之后这便全军班师,等着六国立秋起兵灭秦之战开打,而眼下庞涓竟然不按牌理出牌,确实让吴狄感到了极度被动。
一夜之间,吴狄尽起三军,凑得三万精锐铁骑和六万战马于二十三中午急奔阳紧急驰援。
三万骑兵全部轻装上阵,一人双骑日夜不停向阳急赶。可是天不随人愿,老霖雨这一下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四月二十六的下午已经变成了滂沱暴雨。
连续三天的大雨,使得道路异常的湿滑泥泞,这日下午大军被困在了翼县之西两百哩处。吴狄一脸焦急的骑在马上等待前方斥候的来报,今日午间行至此处便听见远方山谷发出震天巨响,吴狄忧心这很有可能是连日冒雨引发的山洪或是泥石流。
好一会儿,一骑冒雨跋涉而来:“主帅!斥候来报,前往五十哩遇上山崩。道路全毁!”
来人走进一看,正是子车英,吴狄见他面色发青,嘴唇发紫,急忙解下鞍上的羊皮酒囊递了过去:“车英,快来喝上一口,驱驱寒气。”
“谢过主帅!”车英也不推迟,接过酒囊便猛灌了一口。
此时的吴狄也是全身势透。身上的甲冑也感觉厚重了许多,如果不是还有胯下战马时常传来体温暖住双腿,恐怕吴狄面色也是难看之极。大雨沱,道路全毁。来时路上也未见平时两日一班地日常驿马邸报,此时的吴狄可谓是焦急得无以复加。
庞涓这个人,若说其用兵如神自然是言过其实,可他却也是战国时代的用兵奇才。是鬼谷子的高足。吴狄虽然有后世智慧,但也知道战国时代的先人们也不是笨蛋,不然也不可能有流传千古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因此吴狄眼下只能做最坏的推论,那便是燕赵两国密使当中有人走脱。或是狄各族之内就有坐探,将他率领大军收降戎狄部族的消息给传递了出去,因此庞涓将计就计。趁着老霖雨将下未下之计。算死吴狄这支戎狄骑兵来援不急。提前发兵强攻阳。
“嬴黎将军,此地可有其他道路通阳?”吴狄抹了把脸上地雨水。却是向身旁的老部将黎问询。黎也是氏族人,若论亲族还和大哥二哥为同宗支脉,现下的年纪不过三十而立,是大哥嬴虔派给他的骑兵部将,统带一万骑兵。
只见嬴黎也是抹了一把脸上雨水,拱手道:“主帅!此去翼城,只有现下这条土路。若是绕道,便需要渡过翼水,绕焉氏塞过义渠、岐山、泾阳再归阳。如此绕道转折,只怕要多辗转千里,且眼下大雨滂沱,翼水暴涨,只怕难渡!”
“难渡也得渡!”吴狄咬牙道。山崩断路,骑兵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暴雨中翻过塌方堆积而成地山谷,其危险性比在急流中武装洇渡还要危险十倍。
当下吴狄下达军令,全军立刻向翼水机动,天入黑前便到达了位于渭水上游的翼水河岸。
翼水实则渭水上游,因流经翼县县城而被命名为翼水。大雨绵绵而下,天地阴沉漆黑,不过酉时前后便已入夜。吴狄带着嬴黎车英等人安排大军就地扎营生火取暖后,便即刻延河岸查看水情,只见连日大雨,翼水已经从往日的涓涓河流变成了水质昏黄的激流,宽达十余丈地河面上,激流直打得水花四溅,不时还能见到河中有漩涡浮现。
沿途查看了不下十哩,嬴黎急了:“沿途浅滩,水流太急,只怕我军难渡。而此地延河而下,不远便是山川,也是无法抵达翼城,这叫人如何是好!”
“别急!”吴狄也是眉头紧皱,却是举着油脂火把向众人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既然天要我老秦人不灭,赐下苍狼助我收服戎狄部族,便必然能给我军指出一条明路驰援阳!大伙先歇息一下,用点肉干!”
言毕吴狄当先下马,将火把插在地上,这便取下随身携带的肉干、干粮进食起来。可是吃着吃着,吴狄眼睛瞧着插地上火把却是发起神来。这一路上,众人都是沿河查看,准备找一处河道窄深,水流也不喘急的地方搭建浮桥渡河。却是未成想过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所搭建的浮桥,到底是古代式地简易浮桥,还是后世的特种浮桥!
想到这里,吴狄却是将手中的肉干往子车英怀里一扔,伸手抓起了一把地上湿烂地黄泥,暗骂自己一声猪脑子。泾水清、渭水黄,渭水实际上就是黄河,黄河地河床里有什么?不就是从甘肃陕西这个黄土高原冲刷下来地黄土么!
当即吴狄抓着一把黄泥直乐,笑道:“嬴黎将军,想到办法了!咱们这就速回大营准备!”
也不待众人醒悟,且众人也醒悟不了,吴狄这便拍马急走。当夜,三万大军当中吴狄紧急征调了两千懂得木匠手艺的骑兵连夜寻山伐木,并将伐回地树木连夜泡制。第二日一早便选出了五百孔武有力并熟悉水性的士兵来到了一处阔滩上准备架设浮桥强渡翼水。
战国时代,渡河手段不外摆渡和浮桥两种,而浮桥架设十分的工艺十分粗劣,甚至说许多浮桥根本就用木
水面上连接起来形成。且秦人的浮桥则更有特色,片剥下的羊皮缝制,将缝隙用树胶之类地东西封死,吹涨之后绑在桥底。甚至直接就是抱着这种羊皮气囊洇渡过河。
到了这日晨时末刻左右,连续下了三天四夜的大雨终于稍稍止住了些许雨势。从沱大雨又转为绵绵细细,吴狄这便带着五百力士开始铺设渡桥。只见吴狄的架设渡桥方式和别人的大有不同,一般来说,渡河的地方应该是越窄越好。可吴狄却是偏偏选择了一个虽然水流稍微平缓,但却宽达三十余丈的河滩。
在吴狄布置下,五百力士扛着连夜赶工出来的浮桥部件开始进行土工作业,只见他们先从河岸边五丈之地用巨大木槌将一根根直径一尺有余的木桩钉在地上。然后将捆扎结实大约一丈宽,三丈长地桥面放到了立柱上,接着力士们就站在这桥面上一根根的向河里打下木桩,再一块块的加装桥面。待打至河心时河水已然深达三丈有余,但吴狄这面也是早有准备,用早就准备好的组件拼接成四丈多长地木桩打近河里。
未到午时。一条长达四十余丈。穿河而过的浮桥这便完工了。只见河水依旧喘急,却是稳稳从木桩之间的间隙中迅速流过。细细看去的话还会发现木桩迎水一面全被打磨成了三角型。
当下也不迟疑,吴狄命令部队迅速过河。待到三万人马全部渡河完毕,原本距离河面尚且还有两尺高度地桥面因为不断重压已经沉降到了水面之上,命人将桥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