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奈三国-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缃衲耸且桓鎏绞苯凇?伤锶ㄗ罱裁挥惺裁蠢竦暮谜撸膊豢赡苡姓饷炊嗟牡昶滔嗉炭拧

所谓地:反常即为妖。如此不合情理的事情,必有其异端。而米铺可以通过军粮的买卖,了解到最近一段军情的变化,而布铺也可以通过军衣的购买而大致地估算出军队的人数。这两者都是属于军事机密的情报。由此,诸葛亮就推断出了必然是有人在江南一带安插眼线。

别说,这也就是诸葛亮了。谁让诸葛亮的天性就是事必躬亲呢?这要是换了其他的人,绝对不会有这个发现。其他的如诸葛亮身份者,他们要是想了解军粮物资等情报。不过是听底下人汇报一番,知道自己可供调动的军粮、物资等有多少,都在哪里。那也就是了。绝对不会如同诸葛亮一般的亲自查帐。而那些底下办事的小吏,又怎么会有那个智慧,分辨,推理出来这些?

不过,诸葛亮虽然推断出来了这些,可诸葛亮并没有派人抓捕、查封这些米铺、布铺。只是暗中派出了人手严加监视。诸葛亮如此做,一个是曹操马上就要大军打过来了,诸葛亮没有哪个时间去处理这些目标还没明确,也没暴露的店家。毕竟这么多的商铺,即使一个都没抓出。可要是一次查封了,那也会大大影响孙权境内的经济。另一个,留着这些暗探,适当的时候,放一些虚假的消息出去,那可比把他们全都抓捕了,那要强的太多了。

而在全盘掌控了内部所有情况,做到了绝对的知己之后,诸葛亮请孙权再次去请鲁肃出山。值此危机之时,管不了什么鲁肃守孝不守孝得了,孙权之母虽然能安抚住周瑜,可只有鲁肃才能让周瑜真正的归心。美周郎虽然气量宏大,交友众多,可唯一能够彻底影响这个美周郎的人,那就只有鲁肃一人了。也许孙策没死的话,孙策这个周瑜的主公加兄弟可能要比鲁肃强上一些。可如今孙策一死,那鲁肃就绝对是能影响周瑜的唯一者了。而此时此刻,精诚团结的孙家,这才能低得住曹操。

不过,诸葛亮并没有陪着孙权动身去找鲁肃。以诸葛亮对鲁肃的了解,如今这个时候,孙权一个人去就足够了。诸葛亮还要趁这个功夫分化瓦解刘表的手下。如能全盘接收刘表的实力,共同对敌曹操,然后和曹操化敌为友,腾出功夫来对付刘璋、张鲁他们,那是再好不过了。

此时,诸葛亮就在以水镜门生的名义,游走在襄阳。

这水镜先生不愧是南方一带的士林魁首,诸葛亮以表字孔明为名,打着水镜先生的旗号,游走在荆襄,那真是如鱼得水。上至刘表,下至小吏,没有人不对诸葛亮高接远迎得。

但是,诸葛亮对此并不满意,曹操眼瞅着秋粮收集完毕之后,就要再次的南下了。留给他拉拢刘表这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刘表这个皇亲贵戚却很让诸葛亮头疼。哪怕就是在被完全架空了的如今,这个刘表也只是认可幽州的刘明。哪怕就是刘表即将面对的曹操,由于曹操奉立着当今天子,刘表对其得抵触心理,也是不大。

在刘表的心目中,曹操最少还是汉臣。刘表甚至认为,哪怕就是曹操发兵来了,大不了也就投降罢了。归顺天子,本来就是一个臣子的本分,哪怕这个天子是被曹操这个权臣左右的。最少这江山,还是汉家的江山,只要曹操弱势了的一天,终归能够还回正统。

 第四百九十八回 观虎斗的刘明

马良闻听诸葛亮所言,对诸葛亮更是佩服。 诸葛亮果然有大智慧,竟然能看出这细微之处的不足。不过,马良敬佩过后,却又不禁有几分迷惑。十分不解的向诸葛亮问道:“兄长,那您因何不把此事向那刘太尉言及呢?以那刘太尉的智慧,以及其报纸上对兄长的看重,应该能听得进兄长所言吧。”

诸葛亮摇头道:“军国之策,乃国之大事。轻易改之不得。如今,刘太尉羽翼早成,即使是愚兄去保那刘太尉,也万万不可能一步登天,成其首辅。若以某初来乍到之资,冒然向刘太尉言及此事,断不会轻易改变刘太尉的想法。反倒会因为标新立异,遭到刘太尉的反感,同时也引起其臣下的不满。而若是行之日久,党派得利者越重,改变国策所触及的强权者越多。那也就更不可能改变既定之国策了。如此,此事终究不可改变。我去之何意?”

马良听后,觉得有理。如今这个刘太尉确实是羽翼早成。身边亲信者众多,那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等人,更是誉满天下。而那蔡邕,管宁,更是天下士林的魁首大家。那刘太尉即使是在如何的听闻过诸葛亮的名号,那也万万不可能在诸葛亮初来乍到的时候,就对诸葛亮委以重任,完全相信的。而既然那刘太尉的国策都已经实行了这么多年,刘太尉的那些手下都没有反对,那诸葛亮冒然进策,那也是断不会被采纳的。

于是,马良也就对诸葛亮更加得钦佩。这诸葛亮真是了不得。对天下无意之事。虽高官厚禄而不动心。真乃君子也。

不过马良还是有一事不明,觉得奇怪,遂向诸葛亮问道:“兄长。

那刘太尉乃是当世豪杰。其手下更不凡智者。他因何会行此不智之策?”

诸葛亮正色言道:“贤弟。那刘太尉非是不智。实乃是才智过分超人,信心极度膨胀,故此才妄想人定胜天所造成的。以我观那刘太尉所行之国策,应是那刘太尉看现今的皇权不稳。乃片面的断定是地方势力过强所造成的。故此,那刘太尉才想一举把天下所有的豪族全部削弱,以此来达到皇权强盛无比,以此稳定天下,进而享受千秋万世的太平。此等思维,乃是他皇族根本利益膨胀的体现。故此,远非旁人可以劝得。只可惜,天下万民。有愚有智,优良不一。这就必将产生富贵贫贱。而优异者,也必然会吸引愚笨者依附。此乃天道,非人力可扭转。刘太尉不思安抚民之秀者,反而妄想将之削弱,此亦乃逆天而行。迟早必将引起天下秀民地反抗。那刘太尉千秋万代太平盛世的想法是万万不会成功的。即使那刘太尉武勇过人,能够压住一世,可也决不会长远。反而更因为那刘太尉的这种思想的流传,造成其他信心膨胀者群起而效仿。进而造成更多的乱世存在。须知,能行王霸之业者。

无一不是极度自信者和实力超群者。若有刘太尉之先例。效仿者之众,可想而知。此实乃万民之不幸也。”

诸葛亮这番话,说的马良动容不已。马良激动地向诸葛亮说道:

“兄长。这刘太尉实乃是天下之大患。兄长之大能,何不起而制之?

小弟代天下万民乞请兄长了。”说着,马良就要给诸葛亮行大礼。

诸葛亮急忙拦住马良说道:“贤弟且住。实不相瞒。愚兄此次走访荆州,正是为了此事。只可惜,荆州之士子,多是目光浅显之辈,蔡家、剻家更是只图自身之利益。愚兄实恨无人相助耳。”

马良毫不犹豫的说道:“兄长所为之事,乃是为天下人谋利。有兄长之表率。小弟不求名利,誓死相随。但求为天下人进一力耳。”

“好。好兄弟。”诸葛亮十分感动。当下也不隐瞒,把自己已经投靠了孙权。以及自己此行地目的,全都告述了马良。

马良听闻后,更对诸葛亮竟然为了天下苍生,而去扶助弱小的孙权,感到敬佩。同时也为诸葛亮经有联合曹操,共同抵抗刘明的气度感到服气。

马良三思后,为诸葛亮谋划道:“兄长。我们马家,小弟可为兄长说项。当可无忧。不过,单凭我们马家的实力。要想尽皆掌控荆州,那是不太可能的。况且。如今荆州之主,名义上还是那刘荆州,刘荆州乃皇室宗亲,本身又无恶政。冒然夺之。更是坐实了孙家对大汉的不臣之心。对孙家今后的发展也是不利。既然兄长有联曹之心。

何不干脆就把这荆州也让与那曹操一半。反正以兄长的谋略,乃是穷长江之极以抗曹操。这荆北之地,别家也是得之无益。徒遭曹操猜疑。

不知兄长以为言否?”

诸葛亮高兴的说道:“贤弟所言正是。实不相瞒。愚兄此行,就是不想让我主落那个不臣地名声。故想不动武力。平安取得荆州之助。今贤弟也有此见。可见英雄所见略同。愚兄此行能得贤弟鼎力相助。真是不亏此行也。至于这荆州,若是日后荆州倒向曹操,我也早有定计夺取那荆南四郡。若不然,某也是要与那曹操平分荆州地。”

马良对诸葛亮也是如此的看法,极为高兴。遂笑道:“兄长也如此想。可谓极好。若是如此,小弟当可献上一策。”

“贤弟请讲。”

“兄长,既然如今的刘荆州还是名义上荆州共主。那刘荆州地儿子,那都可谓是荆州之继承者也。咱们正可以之入手。现如今,那刘荆州的长子刘琦,其母早丧。而刘荆州又取了蔡瑁之姐以为续室。那蔡瑁之姐也生了一子,名为刘琮。那刘荆州本就宠信蔡氏,蔡瑁一族又持掌荆州实权。刘荆州对那刘琮的偏爱,实乃是尽人皆知。那公子刘琦也对此极为忧虑。恐遭奸人所害。而那刘琦与小弟也有几分交情。

若是小弟把兄长引荐给他。由兄长给其献策离开荆州,前往那荆南之地。若是日后,刘荆州有变,荆州倒向曹操。兄长正可以此起事。”

马良向诸葛亮建议道。

诸葛亮点头称善。

而就在诸葛亮为了孙权,奔波于荆州之时,刘明那里却是喜悦、轻松的很。

国事太平,家事太平,兄弟三人得以团聚这些不说。瀛洲岛的胜利战况也已经传了回来。第一批地瀛洲俘虏,也被厚德派人运了回来。

卑弥呼也在其中之列。就连那《阴阳合和赋》也被刘明交到了华佗的手上。也算了了华佗的一桩心事。省得华佗老是在眼前念叨。不过,说实话,《阴阳合和赋》那种玄妙的东西,若是没有华佗把关,刘明也是不敢轻易尝试的。

然而,这《阴阳合和赋》交到华佗手上之后,单看理论,那是令华佗为之倾倒。可是,再怎么好的理论,那不也得理论联系实际么。华佗到好说。虽然华佗岁数很大,可华佗养气有方,阳气还是很足地。

可如今华佗的老伴,由于年岁的关系,却已经是阴气不足了。而华佗还憨不下脸来在如今这个岁数纳个小。弄得华佗也是整日的望书兴叹。

心痒不及。

还是刘明这个从二十一世纪来的人心思灵活,看出了华佗的困惑所在。毕竟刘明所在那个年代已经出过不少七八十岁的成功人士娶一个十七八少女的先例。而且,如今刘明手里正好还有合适的人选。那卑弥呼大小也算是个番邦地蛮王,刘明的那些手下既不能让其自由的,可为了体现气度,也不能就此把她杀了。纷争不休,弄得连刘明都不知道该拿这个卑弥呼怎么样了。如今正好赐给华佗。连带着让华佗弄清楚那个《阴阳合和赋》到底有没有虚假,功效又是如何。

华佗托刘明之福,倒是来了一把老来俏。享受一把小小的风流。

又是十几日过,刘明再次得到战报,曹操秋收以毕,再次的起兵南下了。只不过,曹操此次出兵,却没有进兵寿春,合肥。进而攻击孙权的建业。而是向着荆州的方向开去。看起来是要先一步得取荆州,然后再来攻打孙权。

那荆州的刘表,乃是亲近刘明的人士。刘明自然不会坐待刘表灭亡。而且,如今的刘明,要的就是中原和南方保持现状,最多也就是孙曹互相消耗一下实力而已。任刘表灭亡,让曹操得以壮大,那也不符合刘明得利益。但是,如果马上就采取行动,一个有可能吓坏了曹操,使曹操不敢再次进攻孙权、消耗实力。为以后统一天下造成麻烦。另一个也是那荆州若是完全和平演变,那些荆州的地方势力也会因此隐藏其中,不便于刘明今后的管理。那也极为不好。

为此,刘明召集了部下商议。

 第四百九十九回 刘明卑鄙的三封信

静坐高山观虎斗,闲卧桥头看水流。/ 

此话说来,那真是数不尽的超脱雅致,轻松无比。可这要真的做起来,那要没有一定的境界和心胸。那可不是那么好尝试的。稍有不慎,那就会被卷入其中。所谓的当局者迷。也就是这个道理。

而今,刘明会召开这个会议。那也正是这个道理。哪怕是刘明很早之前就已经定下了坐山观虎斗,静待渔人利的方针,但以刘明的资质,他也不能免俗。毕竟刘明能在这个时代打下如此成功的基业,靠得乃是刘明那远远超过这个时代两千多年的见识,以及他那先进的管理用人手段和行政纲领,还有他那一张能白唬得嘴。而除此之外,刘明在创业之初的时候,就极凑巧的收服了臧霸,关羽,张飞,以及郭嘉等这几个如今这个时代的顶尖人才,那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此,才有了刘明今日这般能够雄霸天下的实力和任意录用各种人才的资本。

故此,刘明决不是什么天资过人,浑身上下都流露着王霸之气的超人。要不然的话,刘明在现代那会儿也绝不会只是开办了一个小小的货运公司。刘明的资质,严格说起来,也就是中上。比一般人强不了太多。

不过,刘明的资质虽然不足,可刘明手下的郭嘉和贾诩等人,哪一个可都不是白给的。而刘明又精通现代管理理念,用人不疑,放手管理。更善于利用团队理念,集思广益,并在最后做出总结性的决断。

故此,刘明的这份家业才会越来越红火。

而今,在刘明信念有所动摇的时候。刘明理所当然的再次发挥团队精神,而刘明的这个智囊团,也再次不辜负刘明信任的,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给予了刘明充分的建议和论述。令刘明坚定了自己地信念。

并做出了最终决断。

首先。刘明派人给曹操送信。表明刘明对他的这个大舅哥得行动绝对的认可。肯定了曹操代表天子平定乱臣,还政于朝的举措是无比正确的。

其次,刘明再次上书天子。陈述天下乃刘姓之天下。刘姓宗亲都是忠心为天子守牧江山的良臣。望天子看在刘表乃是汉室宗亲的份上。

法外开恩,再做详查。以免有所误会。寒了所有宗亲的热血。

与此同时,刘明还以皇室宗亲地名义,檄文天下所有的刘姓宗亲,让众人念在宗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