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奈三国-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个杀手眼看无法完成任务了。随即又高声喊道:“刘明待我等天高地厚之恩。今任务不成,唯有以死报之。”言毕。倒转钢刀,刺腹而死。

而此时,那四个被诸葛亮地暗器射倒的人中,有一个尚未身死地,此时刚刚能动上一动,也随即横刀自尽而忘。

这接连不断的突变,那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孙权等人刚刚还在嫌那个诸葛亮絮叼呢。可接二连三之间,刚才那五个令他们险些招架不住地杀手就几乎全都被诸葛亮给放倒了。这实在是令孙权等人目瞪口呆,张目结舌了。这个诸葛亮也太厉害了。

然而,孙权他们还没从诗葛亮带来的震撼中清醒,那些杀手毫不犹豫自尽的一幕,更是震撼了全场,这是多么刚烈的忠贞之士啊。这些杀手虽然乃是敌对的一方,可他们还是赢得了诸葛亮和孙权等人的无比尊敬。

徐盛忍不住赞叹道:“那个幽州的刘明真是不简单。其麾下竟然有如此的死士。无怪乎他如今能有那么大声望。成就那么大的家业。”

吕蒙闻言摇头道:“文向此言差矣。此六人之刚烈,忠贞,我等皆亲眼所见,这就用不着我多说了。以其忠义,岂能张口闭口,直呼其主的名讳?此等大不敬之事,我等尚且不犯。这等死士又焉有冒犯的?况且,那幽州的刘明,传言中乃是一个仁义之士,颇为爱惜名誉,别说他不会作出此等杀害名士之事,就算他做得出,那也是要派人不落声色的下手。又怎么会让其手下高呼其名,自报家门?而且,你看那些杀手,个个蒙头盖脸,显然不向暴露身份。而他们的所穿所用之物,那也是咱们江南本地所产,我断定他们身上的携带之物,也不会有什么暴露身份的事务。这就足可以证明这些杀手,除了忠义之外,也是相当谨慎的。

如此谨慎的忠义之士,又怎么会鲁莽的自报家门,给人留下追查的线索?这必是有人嫁祸给刘明无疑。而当今天下时刻想要削弱刘明的声望,而又有如此实力者。非曹操莫属。这定然是曹操派来的杀手死孙权和徐盛无不叹服,皆认为吕蒙说的大有道理。而这时,孙权的手下的那些亲随也搜寻了那些杀手的尸体完毕。那些杀手身上果然如吕蒙所说的一样。没有任何可足以证明身份的东西存在。钢刀,衣物,那都是江南本地所产。就连他们那一些随身的小零碎,那也全都是江南本地江湖人物身上常见的东西。唯有他们身上的内裤布料,却是兖州地方所产。

当今天下,刘明幽州等地的布料,乃是纺织机所织,行线紧密,布匹柔韧,乃是天下一绝,行销各地。江南布贩多与其交易,江南本地的纺织技术也是大为提高,而且江南的布料,多为丝绸,针脚也是相当细腻。唯有与其他地方断绝布匹交易的兖州,直到如今还是使用那种比较粗糙布料。而内裤这种贴身东西,平民百姓,不穿的,没有的,也就罢了。但凡是穿的,那也是很少有随意更换的。

孙权等人得到这些报告,那更是断定吕蒙所说的一点错误也没有可吕蒙却是不管徐盛等人的叹服,而只是紧紧地盯着诸葛亮,吕蒙刚才的那些言论,一个为指出徐盛所见的片面,另一个就是为了看看这个诸葛亮到底有什么反应和见解,单只是奇门遁甲。以及机关,那可是不能让吕蒙信服的。吕蒙两次随孙权走访诸葛亮,如果要在算上在荆州书院以及庞统那里扑空地两次,那就是四次了。这么多次的走访,这也令吕蒙在期待诸葛亮的同时,那也有着微微的不服。小说cn首发

吕蒙的目光,当时就影响了孙权。这吕蒙乃是孙权的头号心腹。

吕蒙的一举一动,孙权无不了然于心。当时就明白吕蒙是怎么想得了。

孙权当即上前一礼。随即说道:“这位先生。想是诸葛孔明先生了吧。在下江南孙仲谋。有礼了。”

此时诸葛亮的年纪不过二十,那也是跟孙权边边大地年龄,被孙权如此尊称,那也是美啊。诸葛亮连忙起身下了轮椅。给孙权回礼道:

“不敢,不敢。山人诸葛亮愧不敢当。吴侯折杀吾也!”

孙权随即手指吕蒙、徐盛说道:“先生。此二人乃我只手下吕子明,徐文盛。”随即孙权又对吕蒙、徐盛说道:“尔二人还不过来给先生见礼。”

吕蒙、徐盛急忙过来给诸葛亮施礼。诸葛亮也再次地还礼。

见礼已毕。孙权向诸葛亮问道:“先生。适才我那手下二人之言,先生也是听到的了。他们二人各自说的都有些道理。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这些骚扰先生来的贼人,到底是何人所派?”

诸葛亮对此笑而不答,不加断言。只是微笑着说道:“吴侯请入内说话。此处荒凉,却是山人有失待客之道了。”

孙权疑感不解,入得厅内。孙权向其询问道:“先生,适才吕子明所言,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先生因何笑而不答?此二人皆是我地心腹手足,先生只管直言无妨。”

诸葛亮微笑道:“谋略之策,在乎人心,若是有高谋之士,反其道而行之。吕子明之言,岂不是正中他们的诡计?”

孙权等三人,当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世上若有如此高人,白己等人地算计皆在他人的谋略之中,那战场之上,岂不是仁由其宰割?

孙权沉声问道:“先生。依你之言,这六个杀手死士。还是那个幽州地刘明所派不成?”

诸葛亮再次笑道:“非也,非也。那幽州的刘明,兖州的曹操,皆当世豪雄,智谋深远之辈。手下又有无数智谋之士辅佐,此二人皆有可能行此事。而且,断人谋略,首在知彼,只有知其行为惯例,才可依事推断。山人此时不过一村夫。既无情报人员,也无手下。所知消息,不过是一两友人,口口相传耳。如此,又怎么能断定此事到底是刘明所派,还是那曹操所为。此非神人所能断也。”

孙权没想到诸葛亮竟会如此说,既感到这个诸葛亮是一个大有智慧,大有才能的人,又微微的感到有些失望。孙权下意识地说道:“难道先生就不准备分析一下到底是何人要准备加害于您的吗?”

诸葛亮依然微笑道:“天下间能有如此实力,只是为了要杀一个区区的山人,就能派出如此死士的诸侯,除刘明与曹操,再无他人。而此二人皆与山人有过接触,也皆都被山人拒绝了。为了山人不被他人所用,此二人派出杀手,杀害山人,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分一些迟早,不会有什么异同。这分与不分,又有何必要?而且,山人既不愿辅佐他们,也无力与他们对抗,多说这些,又有何益?”

孙权一听,来了兴趣。这诸葛亮到也是一个妙人,别人杀他,他都这么的洒脱,真是不简单。

孙权随即问道:“先生,那曹操持掌朝政,自天子以下,一言定之。那刘明气吞山河,兵雄马壮,世所披靡。先生因何不愿辅佐之?”

诸葛亮还是智珠在握的说道:“那曹操随持掌朝政。拥有大义之名份。然当今天下,刘明羽翼已成。又有先皇辅政之重托。曹操自保尚且困难。何况那曹操虽有爱民之举,但是其屠城之举,屡见不鲜。足可见其残暴不仁。此等人,政见与我非同,朝野之中,又有其党派林立。山人就是辅佐与他,也不见得能得之重用。说其不听,任山人有回天之力,也是难以挽回必败之局。况且,以其之残暴,就算他听得山人之言,重整了山河,可史书上也难免留下暴虐的一笔,山人随之,也是骂名QB5,此非智者所取也!”

孙权闻言,点了点头,觉得诸葛亮说的甚是在理,这曹操的名声虽然显赫,可是其屠城的作为,却大大的抹杀了曹操的功绩,曹操就是功劳再大,也难以洗刷这一污点。恐难逃史书的谴责。想到这里,孙权暗喜:看来这曹操也就貌似强大。既有内忧,又有外患。自己倾江东之力,与之对敌,应有一搏之力。

而这时,诸葛亮再次言道:“那幽州的刘明,其志向非某所能及也,也非天下人所能及也。然,其志向却过于理想化,虽然此时尚且不显,但行政之上,危机处处,密布其中。稍有差池,立时土崩瓦解。

即使是除了山人在没有他人看出其中的奥妙,并在那刘明的大势之下,安定了天下,但刘明百年之后,其危机必然显现,到时候,天下仍然陷于混乱。百姓仍然受苦。山人辅之何益?何况,即使是山人愿辅之。

敢行此变革激进之政,那也必是一个偏激执拗之人。山人直言劝告,其未必肯听。徒惹杀身之祸耳。还不如逍遥山林,来的快活。”

孙权闻言大喜,此时的孙权,首怕曹操大举进犯。再怕那刘明果然有传言中的那么厉害。即使是战败了曹操也挡不住刘明一统,平白的为他人做了嫁衣。如今这两人在诸葛亮的分析下,都各有缺点,那诸葛亮应当有足够的实力为自己出谋划策,抵挡那曹操,以及其后的刘明。

孙权当即站起身来,一躬到地的说道:“先生。仲谋不才,江东也是颇基业。唯缺高人指点耳。当今乱世。仲谋也有意与之争锋,佑一方的百姓,成万世的基业。先生高才,若肯指教。仲谋愿以师侍之。

江东上下,以先生为谋主。请先生助我。”

 第四百八十五回 刘明的死穴

“山人久乐山水,懒于应世。不能应命。还请贤侯见谅。”诸葛亮见孙权拜请,急忙避让说道。

孙权再次拜请道:“先生不出。黎民苦矣。先生就忍见那曹操雄起,荼毒苍生?就忍见那刘明称霸,百年之后,刀兵再起?还望先生惹悲,救天下人于水火。”

孙权言之切切,眼角都已经有些湿润。悲天悯人之情,感怀天地。

诸葛亮也受其诚意感动,躬身说道:“既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孙权大喜,急忙命吕蒙、徐盛等人把带来的那些金银布匹等等礼物呈上。诸葛亮坚辞不受。孙权在一旁劝道:“先生,此非聘大贤之礼,乃表权之寸心耳。”

诸葛亮这才收下。此时众人皆是一家,再次相谈,其乐融融。当天晚上,孙权等一行人就先落宿于诸葛亮的草庐之中。孙权也再次向诸葛亮询问今后的治国之策。

诸葛亮微笑说道:“自黄巾叛乱,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英豪并起。

刘明以商人之身,崛起于幽州,此亦天时,也亦人谋也。然,刘明此时雄踞黄河以北,中有草曹相隔。与主公相去甚远。主公可暂不理会。

当务之急,乃在曹操。那曹操转战南北,以微弱之势,打下如今这幅局面。兵马韬略,非常人所及。今又有雄兵数十万,挟天子以令诸侯。

持掌朝廷之大义,诚不可与争锋。勉强为之,那也会两百俱伤,徒为他人做嫁衣,让那刘明得其渔人之利。”

闻听此言,孙权这个郁闷啊。虽然诸葛亮说的是实情。跟他先前劝大哥孙策的政见一样。可现在轮到自己听到这些,孙权还是有些别扭。刘明够不着,曹操也不能与之争锋,那自己还混个什么劲啊?直到此时,孙权才彻底明白了大哥孙策当初听自己劝告时的心情。孙权不禁有些感慨。不过,好在孙权知道这只是诸葛亮的开场白,后面肯定还有下文,故此也就什么都没表示。反而是专心致志的继续听了下去。

果然。诸葛亮再次说道:“然,那曹操虎狼成性,更兼其如今迫切南下,为得也是要快速积聚实力。好与那刘明分庭抗礼。一争雌雄。

若咱们不给其一个教训,那曹操也断然不会收敛。故此。咱们与曹操一战,势在必行。但此战。在小而不在大,在势而不在强。只要让那曹操知道咱们有坚决抵抗地决心,以及有足够抵抗的实力,让那曹操明白,他即使是能战败咱们,他也是要付出不菲的代价,这就足够了。到时候,山人就可劝得那曹操与咱们携手共进。”

孙权闻言大喜,这诸葛亮果然高才,一隅就说在了点上。那曹操背后还有一个刘明呢,那曹操久战沙场,肯定也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蠢才,如果他要知道了一统南方会大量损伤兵力,他肯定也不会冒着实力大减而被封明吞噬的风险,全力与自己为敌的,毕竟如今曹操的主要竞争对手乃是刘明,而不是自己。

孙权欣喜地向诸葛亮问道:“先生果然高见。一隅中的。敢问先生,此战,咱们具体应如何操作?”

诸葛亮再次笑道:“那曹操地精锐之众,以兖州兵和丹阳兵为首。

此皆陆上之雄。却均不习水战。而江南乃是水乡,水道密布。我料那曹操久经沙场,熟悉六韬。必效地利之重要。他要真心来取咱们江南。断不会如那袁术一般,冒然出兵,而是要先取荆州。然后以荆州之水军,地利,顺江而下,一举攻破咱们地江南。故此,荆州才是如今的重点所在。那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而今,荆州刘表,空有贤名,实为暗弱。

乃天以资主公。只要咱们取下荆州,即可穷长江之极,以拒曹操。有此天险在握。曹操也必不敢南下。而其后,主公据江南,而占荆襄,得此两地之利,进取益州。那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实乃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而益州之主刘璋,性懦弱而无能,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孙武之后,当今八大世家之一,信义著于四海,振臂一挥,天下英豪附之,益州也会垂手可得。至此,主公即可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内修政理。如此,咱们穷长江之极,以拒曹操,跨荆、益,而定三分。联曹操以拒刘明。待天下有变,则联曹操以灭刘明,再与曹操逐鹿于中原。到那时,主公命一上将提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再命一上将身幸益州之众以出泰川,百姓岂有不算食壶浆以迎主公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此乃亮所以为主公谋者也。惟主公图之。”

孙权闻言大喜。诸葛亮这番建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有致,实乃定国之纲要。孙权当即连连称善。对诸葛亮奉承不己。

可孙权高兴过后,想起一事,不解的问道:“先生高才,精善奇门遁甲。草庐方丈之间,数人往返奔驰而不止,若于一广阔之地,布下阵法,虽千军万马,也难出其中,先生又何必非这许多周折?”

诸葛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