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私大明-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我们看见盒子里的东西后,也都知道事情重大,所以谁也没有告诉,甚至连素娘也不知道这件事。”镯儿这时开口回答道,脸上也露出几分慌乱之色,毕竟这件事可是关系到锦衣卫,弄不好可能会把全家都牵连进去。

“嗯,没人知道就好,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谁也不要外传,至于这些东西就放在我那里。”周重说到这里时,看到王姨娘和镯儿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于是笑着开口安慰道,“不必担心,这些东西不管是谁的,但是藏在祠堂里那么长时间了,也一直没有人找上家门,所以我猜这些东西早就没什么用了。”

听到周重的话,王姨娘和镯儿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不过脸色终于好看了几分,这时马上就要中午了,周重回来又是个值得庆祝的大喜事,所以她们两人立刻叫上素娘一起去厨房做饭,另外白氏姐妹也一起上来帮忙,最后所有人坐在一起吃了顿丰盛的午饭。

下午周重又陪着王姨娘和镯儿聊了会天,然后又陪朵儿玩了好长一会,这才回到自己的院子休息,只不过还没等他坐下,徐管家却鬼鬼祟祟的跑进来道:“少爷,盒子里的东西您已经看过了吧?”

“嗯!”周重坐下点了点头,其实他也刚好想找徐管家问一下关于锦衣卫的事,他在后世虽然听说过一些,但徐管家见多识广,对锦衣的了解肯定比他多。

“那少爷您看出什么没有?”徐管家也走到周重旁边坐下问道。

盒子周重已经从王姨娘那里拿过来了,只见站起来从床下把盒子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打开道:“我只看出里面的锈春刀和锦衣卫的千户令牌,至于那个长命锁却没看出什么东西,怎么,你是不是看出什么线索?”

只见徐管家点了点头,然后伸手从盒子里出那面令牌道:“少爷,这个令牌的主人是个千户,和老爷同名不同姓,又藏在祠堂里,再加上老爷很少说起他以前的事,您说这面令牌会不会就是老爷的?”

“这个我也不敢确定,姨娘比你早一点跟随父亲,但却对他以前的事也是一无所知,只是知道父亲是北方人,以前的事她却从来没听父亲说过,只是听他的口音像是山东人,至于父亲他是否做过锦衣卫的事,她就更不清楚了。”周重也是苦恼的摇了摇头道,越是深入了解,他越是发现自己那位便宜老爹身上的谜团越多,整个人身上像是笼罩着一层变迷雾,让人看不清楚。

看到周重苦恼的样子,徐管家却是忽然开口道:“少爷,以前老爷说话虽然带一直带着几分山东口音,但有一次他在外面喝多酒了,我赶着马车去接他时,听到他在马车上说醉话,但却用的是十分标准的官话,所以我猜老爷很可能在京城里呆过。”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一愣,但随即摇了摇头道:“会说官话也不一定就是在京城呆过,毕竟南京等地说的也是官方,另外还有一些商家为了方便交流,同样是用官话。”

大明第一个首都是南京,因此官话也是指南京的下江官话,成祖迁都时带了许多南京富户到燕京,因此这时两个京城用的都是南京下江官话。

“少爷,官话可能说明不了什么,但是这块牌子却是大有玄机,你可以仔细看一下。”徐管家这时又把自己的第二个发现讲出来。

“牌子?”周重听后有些奇怪,拿起盒子里的令牌看了看,但除了发现这块牌子制作精美,而且正面的写着牌子主人的官职和名字外,并没有什么其它的发现。

“少爷您看背面。”徐管家这时再次开口提醒道。

周重闻言把牌子翻过来,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果然有了一点新发现,那就是在牌子的背面还有几列小字,只不过因为牌子的年头太长了,再加上以前的磨损,使得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若是不仔细看的话,很容易忽略过去。

“……此牌出皇城四门不用,千户!”周重小声念道。因为上面的字迹被磨损,所以前面的几个字根本看不清,只能看到后面的一些字。

“少爷,这面令牌可不是普通的令牌,你看后面写的这些字,这是锦衣卫出入皇城的令牌,由此可知这面令牌的千户大人可以自由的出入皇城,也就是京城的锦衣卫千户,并不是地方上的千户。”徐管家再次开口道。

周重听到这里,脸上也露出几分凝重之色,千户已经正五官的官职,而且还是京城的锦衣卫,这种身份在京城中虽然不算什么,但若是放在地方上,那也是一方大员了,只是不知道这个锦衣卫王海是否就是自己那位便宜老爹周海?

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伦的麻烦

送走了徐管家后,周重看着桌子上的盒子,想了半天得出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就是盒子里的锦衣卫令牌和腰刀都是周海的,而周海原名王海,本来是锦衣卫的千户,奉上面的命令参与,然后在锦衣卫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使得南洋商会成为双屿港的四大商会之一。

周重的这个假设看似十分合理,而且也解释了周海身上的许多谜团,比如南洋商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巨额收益钱财的去向等。但是认真一想,周重却又觉得这个假设不成立,若周海真的是锦衣卫的人,那么在他死后,恐怕锦衣卫早就找上门来了。

想到这里,周重不禁再次苦恼的摇了摇头,看来周海的真正身份恐怕不会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另外盒子里一共三样东西,绣春刀和令牌肯定都是同一个人的,但那个玉制的长命锁却又是谁的?这东西一般只有小孩子才会戴,而且看长命锁的样式和材质,肯定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戴的起的。

镯儿无意间在祠堂里发现的这几样东西,给周重带来了无比的烦恼,甚至为此一连几天晚上都没睡好觉,一来是他很好奇周海到底是什么身份,家里为什么会有这些锦衣卫的东西,二来他也担心在某一天,忽然一帮锦衣卫闯进家里,然后把全家人抓起来丢到监狱里。

也正是满脑子都是上面的两个问题,所以周重才睡不着觉,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一切都很正常,这才让他放下心来,另外他还有另外一件烦心的事要处理,所以慢慢的也就将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上次与谢达见过面后,对方要求自己在一个月内退掉王家的婚事,可是想到上次与王伦见面时,对方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关心,而且现在他住的宅子都还属于人家的,这种人情可就太大了,若是他直接登门退婚的话,那可就太没有人姓了。

不过就在周重为王家的婚事烦恼之时,大明却忽然爆发了一件大事,说是忽然爆发也不太准确,因为这件事其实是在去年就已经爆发了,而且还和谢灵芸的那位族叔谢迁有关,也正是这件大事,把被贬在家的王伦也牵连了进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当初谢迁与刘谨相争,失败后辞官在家,本来若是有些度量的人,看到对方失败也就不会再追究了,但偏偏刘谨是个太监,心胸和女人差不多,最喜欢记仇,对谢迁一直记恨在心里,另外时任内阁大学士的焦芳也看谢迁不顺眼,所以两人联手之下,在正德四年初的时候一起对谢迁发难。

焦芳与刘谨不同,他和谢迁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过节,只不过他是北方人,年轻时很有才干,不过当时朝中重臣大部分都是南方人,他们在提拔官员时,自然而然的都会照顾自己的老乡,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焦芳却是深受其害,虽然很有才干,但却迟迟得不到升迁,再加上他的姓子偏激,所以最后干脆把所有南方人都给恨上了,可以说只要是南方的官员,他全都看不顺眼。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焦芳发现以前谢迁在任时,推荐的浙江有才华的人竟然全都是余姚人,也就是谢迁的老乡,这让他想起年轻时的遭遇,所以与刘谨共同上书,谢迁是结党营私,企图以此来给谢迁定罪。

说起来正德四年正是刘谨权倾朝野的时期,正德皇帝根本不管事,焦芳这个内阁首辅也跟着刘谨干,所以他们两人联手,谢迁几乎可以说死定了。不过幸好朝中还有一个李东阳,经过他的劝解,再加上正德皇帝对谢迁还有些香火情,因此最后只是处理了一些相关的官员,同时规定余姚人不得入京为官,只能外派为县令,谢迁却得以幸免。

不过还是那句话,刘谨是个太监,比女人还喜欢记仇,而且这时他的野心膨胀,对正德皇帝的命令也敢擅自篡改,比如就在去年年末,他就擅自下令追回谢迁、刘健等人身上的赐爵授官,甚至连一些皇帝赏赐给他们的玉带、官服也要追回。

收回赐爵授官这件事闹的很大,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收回了谢迁和刘健等少数几个人身上的赐爵授官,但后来也不知怎么打击面越来越大,甚至最后一下子涉及到六百七十多人,而在这近七百人中,王伦刚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排名比较靠前的一个。

本来王伦只要和别人一样,把自己以前得到的赏赐交出去就没事,可是他偏偏遇到了小人,在上交赏赐的过程中,前来收取的太监在收完东西后,竟然非要说少了一样官服,可是王伦根本不记得自己被赏过这样的官服,但对方就是咬死了,而且还拿出宫里的记录,上面的确写着孝宗陛下在某年某月赏过他一件官服。这下王伦也终于明白过来,对方肯定是受到一些人的收买,准备要整治他,至于宫里记录,更是随便都能捏造。

王伦虽然已经被罢官,但却也不是任人的软柿子,所以他当场和那个京里来的太监大吵了一架,回来后立刻联络一些亲朋好友准备自保。毕竟现在刘谨权势滔天,他以前又得罪过对方,这次的事情就算不是刘谨指使的,恐怕也和他脱不了干系。以他的力量,根本不可能与刘谨斗,最多只能想办法自保罢了。

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周重收到王伦派人送来的消息,让他到王府一趟。周重这时也听说了王伦的遭遇,他为此也十分着急,因此在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王府。

王伦住在城北,刚好距离周府很远,周重雇了辆马车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时,刚好看到王伦正在与人道别,而且离开的那人周重也认识,正是松江府的知府许大人,也就是许慎中的父亲,周重以前也见过两次,因此他也急忙上前行礼。

不过许知府看样子有些事情,因此与周重客气了两句后,立刻坐上轿子离开了,然后周重这才和王伦一起进到王府。

王府中的建筑格局和周府差不多,同样都是占地极大的宅院,只不过在一些装饰和细节上有所区别,比如王府会客的大厅就比以前周府的大厅文雅多了,墙壁上错落有致的挂着些文人字画,两边的架子上也摆放着不少古玩玉器,一看就知道这里的主人是个有品味的人。

王伦和周重分宾主落坐,有仆人送上茶,然后这才见王伦开口道:“周重,前段时间听说你出了点事情,甚至连过年都没有回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人可能不知道周重年前失踪的事,但王伦身为他的准岳父,在松江府的人面又广,因此他肯定知道,这点周重之前也猜到了,所以现在听到王伦的问话也没有惊讶,直接把之前骗王姨娘和镯儿的话讲了出来,只是说自己和谢家联手生意,然后被遇到风浪被困在岛上。

不过周重的这些话可以骗过王姨娘,但却骗不过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王伦,只见他听后对周重瞪了一眼道:“都这种时候了你还想瞒我?快说,你是不是已经接收了你父亲的商会?”

周重听到这里也是一惊,满是惊愕的看着王伦道:“王伯父,您……您怎么知道这件事?”

“哼,我怎么知道你就别管了,现在我就想问你个问题,曰后你到底还打不打算考取功名了?”王伦看样子对周重接手商会的事很是气恼,说话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和蔼了。

“这……”周重看到王伦生气的样子,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不过最后想了想,却是咬着牙道,“启禀王伯父,小侄并不是不想考取功名,只是现在家道中落,我又是家中的独子,两个妹妹还要靠我养活,因此只能先接手父亲留下的产业,至于读书的事,实在抽不出精力!”

周重知道自己可以糊弄别人,但恐怕在王伦面前却根本撒不了谎,因此只好把实话说出来。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王伦听到他的话后,脸上忽然露出一种复杂的神色,先是看了周重一会,然后又低头沉思片刻,这才终于开口道:“现在宦官当道,官场上也是乌烟瘴气一片,皇帝陛下更是被这些人蒙蔽,连老夫也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你既然不愿意考取功名进入官场,老夫也就不逼你了。”

周重听到王伦的这些话也是一愣,他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开明,听到自己不愿意参加科举,竟然也没有反对,甚至还用官场黑暗来帮他找理由。

“多谢王伯父体谅,小侄也是有感于我大明朝堂上宦官当道,这些阉人想尽办法搜刮百姓,甚至连官员也不放过,听说刘谨更是想出许多的名目,只要是官员有所升迁,就必须向他送数千甚至上万两做谢礼,以小侄现在的身家,就算是考上功名恐怕也拿不出这些送礼的钱。”周重也是装出一脸苦笑的道,既然王伦已经帮自己相好理由了,那他自然也就借坡下驴。

不过还没等周重轻松一会,却见王伦忽然叹了口气道:“周重,既然你无心官场,老夫也不强求,不过我现在有一件难事想要求你,希望你能帮老夫一次!”

第一百一十四章 把女儿托付给周重

周重听到王伦求自己帮忙,立刻坐直了身子道:“王伯父客气了,以前我们周家承蒙您的照顾,现在王伯父遇到麻烦,只要是我能帮上的,就绝对不会推辞!”

听到周重如此说,王伦也有些欣慰的笑了笑,不过紧接着他却是脸色一正道:“周重,这次的事情你应该也听说了,朝中有人要对付我,所以才想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我虽然已经联络一些好友准备自保,但那帮阉党的势力实在太大,我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自保。”

说到这里时,王伦的脸色也变得十分凝重,接着又道:“对方来势汹汹,若是万一我无法自保,那么肯定会牵连家人,儿子在外地为官,倒不用我为他们心,但我还有六个女儿,其中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