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私大明-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悔恨,更可以借此打击大明皇室的声望。

可以说周海的整个复仇计划即严密又疯狂,甚至可以称的上是变态,若真的让他成功的话,那么到时不但正德会悔恨一生,甚至很可能危及到皇位的传承。不过可能也正是这个计划太过阴毒,最后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所以年纪轻轻的周重最后得了绝症,打破了周海的整个计划。

“原来如此,难怪他在南洋见到我时,就逼着我去造反,看来他是想把这个计划继续下去。”周重听到这里低声道,同时心中也闪过一丝惧意,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竟然可以花费一生的时间去执行这样一个庞大的复仇计划,看来仇恨的力量的确会让人变得疯狂。

“幸亏你没造反,否则你就不是这么悠闲的回到这里,而是被大军押送回来了。”正德笑呵呵的说道。

“那可不见得,当时我手中掌握着五千水师,再加上商会的财力物力,若是我铁了心要造反的话,朝廷也拿我没办法。”周重有些不服气的道,他可不认为自己会连造反都会失败。

“呵呵,你还不认输,那我就告诉你,吴山他们在发现周海的踪迹后,就立刻拿着我的手令见了神瑛等人,让他们提防任何不合理的命令,若是你真的敢造反,别的人我不敢说,至少神瑛他手下的三千京营就会立刻起兵平叛!”正德表面上虽然不管事,但其实却是个极精明的帝王,对于军队的管理也从来没有任何松懈。

周重不想在这种事上和正德辩论,而且他也知道,正德之所以向自己讲周海的恶毒计划,就是为了激发他对周海的恨意,不过这对周重根本没用,所以只见他开口道:“皇兄,现在还说那些做什么,而且这件事的主谋是周海,其它大部分人都是无辜的,至少镯儿和朵儿她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我是绝对不会让你伤害她们的。”

看到周重依然坚持,正德又是气恼又是无奈,他之前已经对周重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知道周重是个重情义的事,所以对于周重的坚持,倒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好吧,我答应你,周海的妾室和两个女儿就交给你去处理,不过周海的事情你就不要过问了,我会亲自把他带到父亲的墓前处以极刑!”正德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反正周海没有儿子,两个女儿也并不知道周海的真正身份,留下她们对正德来说并没有什么威胁。

看到正德终于同意,这让周重立刻兴奋的站起来,十分恭敬的向正德行了一礼道:“多谢皇兄成全,镯儿和朵儿我会让好们安心的长大,日后找个好人家嫁了,绝对不会给皇兄造成麻烦的。”

说到这里周重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当下又接着开口道:“皇兄,现在镯儿和朵儿她们在哪里,是否知道她们父亲周海的事情了?”

“放心,她们现在都在内宅好好的呆着,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事,而且周海关系到宫廷的秘闻,所以我已经命人全面封锁了关于周海的一切,准备把他带回京城秘密处决,你不用担心她们知道其中的内情,至于你的身世,自己去想办法向她们解释吧,不必担心她们知道周海还活着的事!”正德没好气的道。

周重听到这里再次兴奋的向正德行了一礼,周海的消息被正德封锁,那么镯儿和朵儿就不会知道周海诈死的事,在她们心中自己的父亲早在两年前就死在海难中了。至于自己的身世,那就好办了,大了不了编造一个皇子流落民间的故事,然后巧合之下被周海收养就是了。

想到这里,周重是满心的轻松,虽然他对周海没什么感情,但镯儿和朵儿却是周海的亲生女儿,若是让她们知道周海死在正德手中,这让周重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们,所以一切都还是瞒着她们的好。

“对了,黄家的那些人该怎么办,你不会是想把他们都给杀了吧?那可是好几百人啊!”解决了镯儿和朵儿的问题,周重忽然又想到黄家,做为朱允炆的后人,而且又是周海的族人,他们现在落入到正德手中,那可就危险了。

不过正德却是白了周重一眼道:“朕在你眼里就那么嗜杀吗?虽然我很恨周海,但是参与周海整个计划的人并不是很多,大部分黄家的人都不知道这个计划,甚至黄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是朱允炆的后人,所以除了少数人会随同周海一起问罪外,其它大部分人都会被另行处理!”

第三百二十八章 灾民与殖民

马六甲黄家的人全部被抓,不过正德没有把整个黄家灭门,而是杀了几个知道周海内情的人,比如黄家的家主黄琼海,另外还有四个附属家族的家主,这四个附属家族都是当年随朱允炆一起逃出来的大臣之后,比如那个常姓的附属家族,就是常遇春的后人,算起来还和常孝是亲戚。

为了保存家族的秘密不被泄露,黄家的人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家族的秘密,更不知道自己祖上竟然是朱允炆,不过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这些人最后逃过一劫,六百多人被正德抓回大明后,全都安置到中都凤阳守朱氏祖陵,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与他们接触。

周重从正德口中得知黄家的人大部分都还活着后,这让他也不禁松了口气,虽然他们被囚禁在凤阳失去了自由,但总比全都被正德一刀杀了要好的多,说不定等到日后正德心情好了,或是换做另外一个皇帝上台,黄家就可能会被赦免,到时也就能光明正大的生活在大明的境内了,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身份。

当天晚上周重与正德聊了许久,开始时是聊些私事,比如正德就十分坦白的告诉周重,他因为被周海算计,这一辈子都别想要孩子了,而且他也只有周重这么一个兄弟,所以一直督促周重快点生出个儿子,到时他就可以过继过来做为太子,大明的江山也才能稳固下来。

听到这里周重也终于明白过来,难怪当初正德急匆匆的就给自己和王瑾萱赐婚,原来是想让他早点成婚早点有孩子。可惜他却不知道。正是他的一道圣旨。给自己带来了多少麻烦。幸好瑾萱是个豁达的女子,没有与周重计较太多,这才让周重的家中没有发生太大的乱子。

至于把儿子过继给正德,这点周重倒也不排斥,毕竟身为正德唯一的弟弟,传承皇位也是他的责任,而且就算儿子过继过去,那也依然是自己的儿子。日后做了大明的皇帝更是一件好事。

聊完了私事后,周重和正德很愉就聊到了公事上,特别是对于南洋的局势,以及葡萄牙人在世界各地的殖民行为,正德都十分的感兴趣,甚至他觉得周重和他说的这些帮自己打开了一面全新的大门,使得他的眼界更加宽阔。

“二弟,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正德忽然开口问道,这次他前来双屿港的内情只有他和张太后知道,谷大用等人虽然也知道一些。但肯定没胆子往外说,所以周重现在的身份依然是个秘密。

“皇兄。我觉得我的身份暂时还不要公开,依然做我的四海提督,这样我就能按照原来的计划一点点打破海禁,同时开发南洋和抵挡葡萄牙人的入侵,但若是我的身份公开出去,那么就只能被封为大明的藩王,根本不可能再外放为官了!”周重想了想忽然郑重的开口道。

其实周重主动提出不公开身份,继续做四海提督这个官职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因为之前有朱棣的例子,所以大明对藩王的防范十分严格,甚至没有皇帝的命令,各地的藩王连自己的封地都不能出,简直和坐牢差不多,更别说担任官职了。现在周重竟然自己提出依然想做手握重权的四海提督,在其它人看来,这就已经犯了正德的大忌了。

不过正德听到周重的话却十分高兴,大笑着拍着周重的肩膀道:“不愧是我的兄弟,连想法也和我一样,若是现在公开你的身份,恐怕最后只能成为一个窝在封地里的藩王,根本不能做朕的助手,而且海外的局势复杂,朝廷中除了你之外,我也实在找不出什么可靠的人管理海外的事务,所以暂时就委屈你一样,继续帮为兄打理海务,不但要解除海禁对朝廷的羁绊,也要为大明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财路来。”

说起海外的事务,周重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当下向正德开口道:“皇兄,我听说前段时间黄河又发大水了,沿河的几个州府都受了灾,不少灾民都开始向外逃散,不知道是否属实?”

黄河本来是中原大地上的母亲河,但是在唐宋之后,因为中上游树木的大量砍伐,再加上气候的变迁,到了明朝时,整个黄河已经成为一条吃人的猛兽,时不时就会发生洪涝灾害,两岸百姓是深受其害,今年黄河又发了一次脾气,冲毁了河堤和不少的农田。

听到周重提起国内发生的水灾,正德也不禁叹了口气道:“没错,上个月时黄河上游突降爆雨,结果到了河南一带变成了洪峰,一下子把河南府一带的河堤冲垮了,五十多万人因此而受灾,幸好当时夏收已经过了,当地的百姓手中还算有些存粮,朕又命人从南洋调集了一批粮食救灾,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是饿死了不少人,而且就算能救的了一时,但是接下来的夏种却是耽搁了,也就说,下半年的农户们将颗粒无收。”

说到这里时,正德忽然狠狠的一拍椅子道:“二弟上次送来的玉米和番薯虽然是高产的粮食,但今年却只能育种,根本无法大规模推广,否则朕哪里还会怕这场水灾!”

听到正德的话,周重却忽然嘿嘿一笑道:“皇兄不必为这些灾民发愁,我倒是有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只是不知道皇兄你有没有胆子做了?”

“哈哈,你竟然还学会了拿话激朕,朕倒是想听一听,你有什么一举两得的办法?”正德指着周重大笑着道,他和周重相处的融洽,并不仅仅是因为周重是他唯一的弟弟,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感觉出来,周重从来没把他当成什么九五之尊,说话做事十分随意,和他谈话就像是两个相交多年的朋友,而不是什么君臣。

只见周重这时忽然收起笑脸,一副郑重的表情站起来道:“皇兄,刚才我已经向您介绍过南洋的一些情况,那里虽然气候炎热,而且森林之中多毒虫猛兽,但却物产丰富,别的不说,只要一个人勤劳一些,几乎就不用担心挨饿,粮食水果几乎是多的吃不完,而且我们大明想要完全控制南洋,光靠军队是不行的,必须还要有大量的人口,刚好我们大明现在天灾不断,所以不如就将那些灾民运往南洋的马六甲等地,一方面解决了灾民的吃饭问题,二来也巩固了我们对当地的统治。”

听完周重的话,正德一下子也陷入沉思之中,国内的情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每年只要发生天灾,就必然会出现灾民,虽然现在有了番薯和玉米这两样高产作物,但想要完全推广这两种作物,没有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而这几年所产生的灾民数量谁也不敢保证,万一再发生像之前刘五刘六那种的暴乱,天知道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损失。

想到这里,正德抬起头十分慎重的问道:“二弟,迁移灾民可不是一件小事,这不但需要得到内阁的支持,而且还要有周密的计划,特别是在迁移的过程中,不能引起灾民的反抗,否则很可能会因此引发一起暴乱。”

“皇兄,我们大明的国土虽然广袤,但是大明经过这么多年的繁衍生息,人口数量已经增加了数倍,但是土地的数量却是一定的,而且豪门贵族一直在兼并土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土地,不得不靠租种别人的土地为生,每当灾荒来临时,他们就是第一批受害者,若是这种情况再不解决的话,日后很可能会因灾荒引发更大的暴乱,但若是把人口向海外迁移的话,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随着移民的迁移,我们大明也能掌握更大的领土,这种开疆拓土之功足以让皇兄与太祖陛下相媲美了!”周重再次劝说道。

周重早就对大明现在面临的困境有所了解,而且他也知道,大明现在已经位于悬崖边,国内土地兼并严重之极,无数贫民失去土地成为佃农,而且因为人多地少,更有不少失去土地的人成为流民,这些流民已经成为大明最不安定的一个因素,他们就像是大明国土上一股股流动的汽油,只需要一点火星,就能把整个大明烧成灰烬。

按照原来的历史,在正德死后的几十年后,万历朝的首辅张居正看到大明的困境,于是进行了万历新政,使得大明国力一度上升,出现一种中兴的局面,虽然后来张居正死后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的新政却让大明恢复了不少元气,硬生生的延续了大明的不少寿命。

来自后世的周重对这段历史十分熟悉,也十分明白大明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口,与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并非不可化解,甚至还有多种办法,而在周重看来,向海外殖民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第三百二十九章 终于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周重除了陪伴自己的妻子女儿外,还要陪伴刚刚相认的母亲张太后,这位性格坚强的太后在前半生遭遇了太多的不幸,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女儿一个个去世,但她都挺了过来,现在能够与失踪多年的儿子再次相认,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

其实对于张太后这位母亲,周重在感情上还是有些排斥,毕竟他不是原来的周重,对这一世的血脉亲情也不是很看重,在他心中,自己的亲人只有王姨娘和镯儿、朵儿,再加上瑾萱她们这些妻子和女儿们,但是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尊贵母亲,周重一时间还是无法接受。

不过心中无法接受没有关系,这并不妨碍周重与张太后之间的感情,毕竟感情这东西是可以培养的,每天陪着张太后说上了一会家常,然后再一起逗弄一下瑾萱怀中的女儿,甚至有时候张太后还会催促一下瑾萱和灵芸,让她们快点再生个儿子出来,这样大明江山才会稳固,结果让瑾萱和灵芸都是娇羞不已。

不过瑾萱和灵芸在张太后面前虽然娇羞,晚上却一点也不娇羞,两人轮流着压榨周重,一来周重一走就是几个月,现在小别胜新婚,自然是如胶似漆,另外也是想早点怀上儿子,毕竟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