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俄罗斯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俄罗斯帝国-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帅和海军司令,将会成为俄罗斯联合王国国防部当中的副部长。
    其他的委员、副部长人员则不会进行改变,只是增添两个席位而已,并且还是副部长的重要席位,不过没有人会在乎。
    人家是俄罗斯帝国的陆军元帅和海军司令,在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副部长,他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如果真的不满意,那么也只能是人家不满意而已。
    这两位副部长都是伊凡的熟人,陆军元帅瓦西里维奇、海军司令伊兹梅洛夫,两名都是上(和谐)将军衔,当然,这俄罗斯联合王国的军衔需要等日后伊凡重新为他们佩戴上。
    军制改革中,伊凡将会把俄罗斯联合王国的正规军数量改编为五十万,其中东线二十万,他们的主要针对目标是拿破仑。
    西线十万,他们的主要针对目标是北美的那些国家,南线十万,他们主要针对的是满清帝国,南线的士兵主要聚集在乌里雅苏台和哈萨克地区。
    东北地区因为地区的关系,满清帝国想要悄悄的偷袭那里可能性很小,一旦他们敢要出兵,那么乌里雅苏台的士兵可以直接攻打到他们的首都去。
    因为最后会划分为三个大军区,为此,军区司令的人选问题也需要重新商议,这对于不满足于现状的一些将军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同时每一个职位的含金量会提高很多,也许之前一个副司令只需要中(和谐)将就能够担任,但是现在……也许只有上(和谐)将才可以。
    当然,联合王国不仅仅只有五十万的正规军,他们还有三十万的预备役士兵,这些大部分都只会服役两年的时间,如果表现良好并且自己有意,那么会转变为正规军。
    预备役士兵的年龄大约都在十六岁到二十岁左右,而正规军的年龄都在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中间,当然,军官的年龄并不在限制当中。

第三百五十五章 黑海舰队
    五十万正规军代表着俄罗斯联合王国或者说俄罗斯联邦需要裁撤部分士兵退役,当然,对于这些退役士兵他们是不会遭遇亏待的,很多的公务部门或者预备役教官位置等待着他们。
    相比较之前正规军的身份,也许此时的地位要差一些、薪水差一些,但是他们的安全性能够有很大的提高,为此,退役的士兵大部分都挑选战功显著、年龄有些偏大并且没有结婚的。
    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好意士兵们自然明白,但是他们很舍不得那个大家庭,毕竟是生活几年,有一些甚至是生活十年。
    俄罗斯联邦是伊凡最后定下的名字,就如同挪威和丹麦两个国家共有一个君主那般,他们的名字就叫做丹麦——挪威王国。
    伊凡本身觉得俄罗斯帝国和联合王国是一体的,因此被称呼为俄罗斯联邦其实也很正确,唯一不合适的也许就是把俄罗斯放在前面会让联合王国的公民有些小小的不满意,这一情况主要体现在东北和海外地区。
    经过俄罗斯内阁和联合王国内阁的详细辩论,他们最终认为还是把内阁合并到一起比较好,只是首都或者说伊凡待的行政中心让人很是纠结,不知道应该选在哪里。
    这件事最终是伊凡定下来的,莫斯科不合适、新西伯利亚好好一些,毕竟这之前也是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但是此时他政治上的意义太浓厚,因此同样不合适。
    没有办法之下,伊凡只能在两者中间的位置见一个大型城市,城市的名字算是纪念叶卡捷琳娜二世,因此被命名为叶卡捷琳娜堡。
    那里,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首都,同时新西伯利亚和莫斯科也分别负担一些政治工作,算是陪都的存在。
    其实叶卡捷琳娜堡已经存在,只是基础弱一些而已,不过在俄罗斯联邦的强大经济之下,想要完成这里的建设,只需要花费一两年就可以。
    这里的完成建设是指把叶卡捷琳娜堡建设成大型城市,例如莫斯科、新西伯利亚那样的存在,甚至也许因为科技的提升,那里会建造的更加现代化也说不定。
    不过在叶卡捷琳娜堡没有建成之前,内阁还是需要先合并的,首先就是安东挂一个内阁副首相的名称,至于俄罗斯帝国的那些内阁成员们,针对他们的能力进行挑选,如果差不多的则放到内阁各部中担任副手,不行的则直接剔除。
    当然全部担任副手是不合适的,俄罗斯帝国的财政部即将脱离出经济部,一旦脱离出来,那么约翰尼将会负责财政部,经济部部长的位置伊凡准备让安东监管。
    安东一旦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副首相,那么就相当于内阁有权利直接管辖原俄罗斯帝国内部事务,这相当于把安东架空。
    虽然安东不一定会有意见,毕竟之前他已经做好自己不是俄罗斯帝国首相的准备,能够继任首相已经出乎他的意料,因此他是不在乎自己成为俄罗斯联邦副首相的,哪怕只是一个被架空的副首相。
    能够兼管经济部绝对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当然,做出这个选择也是因为安东在经济方面的能力的确很强,否则俄罗斯帝国也不会在短短几年内,经济飞速的增长。
    货币、军制、内阁都已经规划完成,接下来就是如何让俄罗斯帝国完全延续联合王国各种体制的事情,例如,市长级别以下官员全部由民意选出、贵族只是一个虚名而已等等事情。
    这对于原俄罗斯帝国的贵族们来说是绝对致命的利益损害,不过,他们哪怕是非常的不愿意,但只要还有求生的念头,相信就不会做出过激的举动。
    军队的事情自然有刚刚初具雏形的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去负责,几名国防部的高级官员们奔赴各地去安排调动、退役等等事情。
    关于民选市长以下级别事情自然由还没有成立的内阁负责,这也是原联合王国的内阁成员们第一次插手俄罗斯境内的事情。
    就在俄罗斯联邦进行内部改革的事情时,英国人开始有新的动作,纵横大海的大不列颠舰队突然出现在丹麦——挪威王国的首都哥本哈根。
    这样挑衅的行为丹麦——挪威王国如何能够忍受?随机在国王的命令下,丹麦——挪威王国的海军开始出击,直面迎向大不列颠的舰队。
    这件事其实是有背(和谐)景的,毕竟英国人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来到这里,虽然说英国人这样的做法很可恶,毕竟是侵略人家其他国家的主权,但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明白,这也是英国人的无奈之举。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真正的源头来自于拿破仑、或者说来源于他的那条大陆封锁命令,在封锁命令之下,英国人为联系俄罗斯和奥地利这些同盟,不得不尝试着劝说中立状态当中的丹麦——挪威王国。
    其实拿破仑也看到这一点,因此一直在逼迫丹麦——挪威王国表态,因慑于拿破仑强大的军事力量,丹麦——挪威王国的国王有些妥协的意思。
    为此英国人才会迫不及待的来到他们的沿海,对于英国人来说,他的本意并非启动战争,而是警告一下丹麦——挪威王国而已。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丹麦——挪威王国虽然惧怕拿破仑但是对于英国却不是很害怕,英国人的舰队很厉害没有人否认,但是那又如何?
    你想要攻打我们丹麦——挪威王国,那么总是需要登陆陆地的吧!在欧洲各国当中,丹麦——挪威王国的陆军实力或者说军事的整体实力其实还是很强悍的。
    尤其是这个时候英国人的海军实力因为几次的海战已经削减很多,另外还要兼顾他全世界的殖民地、北太平洋的俄罗斯联邦北太平洋舰队,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并没有多少。
    思虑再三之下,丹麦——挪威王国决定给英国人一个教训,在他们看来,这一次的战争输掉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毕竟他们是集合大部分的海军力量去对抗英国的本土海军。
    这相当于一个青年武师用百分之八十的力量殴斗一名使用百分之三十力量的老拳师,他自信的认为自己哪怕是输掉也不会太惨,但是真正的结果会如同他想的那般?
    大不列颠舰队的指挥官是甘比尔上(和谐)将,这是一名战斗意识非常强悍的海军将领,在同等装备下,俄罗斯联邦的巴尔维诺都不是其对手。
    巴尔维诺是谁?那是自从大不列颠海军崛起之后,第一位能够力挫大不列颠舰队的将领,在海军历史中甚至他被称之为前十的存在。
    当然,巴尔维诺并没有如此的强悍,他自己还有很多人都明白,当初能够战胜大不列颠的舰队,依靠的并非是巴尔维诺本人的力量,而是联合王国的科技。
    若非联合王国的坚船利炮,巴尔维诺就是能力再强,想要从英国人的手中夺下北太平洋都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强大的大不列颠舰队、战斗力极其丰富、战斗意识很是强悍的甘比尔上(和谐)将,在这样的组合下,丹麦——挪威王国会胜利?
    虽然如同前面说的那般,英国人出动的只是本土的海军力量,但是哪怕是这样,战争也仅仅只持续几天就已经结束。
    同时,因为被激怒的缘故,原本的警告变成直接进攻,在威灵顿公爵的指挥下,大不列颠的陆军开始登陆丹麦——挪威王国。
    火炮的呼啸、密集的枪声都表示着这个国家正在经受战争,丹麦——挪威王国自己也没有想到海军会如此的不济,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战败。
    最为主要的一点是,他们的主要军队都在边境上警戒着拿破仑的军队,为此根本没有时间回援自己的首都哥本哈根。
    在丹麦——挪威王国誓不投降的情况下,双方的激战开始提升,1807年9月2日,在威灵顿公爵的命令下,大不列颠的陆军开始连续炮轰城市三日。
    五天之后,丹麦——挪威王国在经过艰难的防御战斗之后,最终还是战败,丹麦——挪威王国的内阁首相不得不站出来为这一次的战争买单。
    大概的和平协议是指丹麦——挪威王国需要放弃自己的海军权利,大量的舰队和海上补给都归大不列颠所有,另外还有被迫的贸易协议。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让英国人的日子过的很艰难,能够重新获得欧洲的大陆内的贸易,对于英国人来说具备非同一般的影响。
    同时,英国人也重新打通和大陆的联系,伊凡、弗朗茨二世、威廉二世,和这些取得联系之后,他再一次回归联盟的怀抱,虽然联盟内的几个国家并不是很欢迎他。
    此时的英国人和之前不同,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严重损害英国贵族们的利益,因此他们决定或者说必须全力以赴的应对拿破仑。
    拿破仑一日不倒下,那么英国人的生活就会过的非常艰难,直到他自己倒下的那一刻,为此,这一次英国人可以说是被迫而战,虽然看起来是他主动挑起的战争。
    奥、普、俄、英,四国专门针对拿破仑的军队已经六十万,其中俄罗斯联邦二十万、奥地利和普鲁士分别十五万、英国十万,总计六十万陆军。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纸张上的东西,真正想要成功实现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最起码需要等伊凡整顿好俄罗斯联邦之后才可以。
    俄罗斯联邦此时的海军司令部已经从一个变成两个,一个是北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这里的司令是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委员、上(和谐)将巴尔维诺。
    第二个司令部位于黑海,被俄罗斯联邦命名为黑海司令部,虽然和北太平洋海军司令部无法相比,但是这里也有两支战斗力不错的舰队,并且随着一些科研人员的到来,新的舰队正在建造当中,相信两年之后会形成战斗力。
    黑海司令部的司令也是伊凡的老朋友,原俄罗斯帝国海军的司令、现任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副部长、上(和谐)将伊兹梅洛夫。
    伊兹梅洛夫的战斗意识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比英国的那些杰出将领差一些,但是和原联合王国的海军将领比起来要强很多。
    俄罗斯联邦黑海舰队司令部的成立对于周边国家来说是非常紧张的,因为联合王国的海军实力这些国家都清楚,现在俄罗斯联邦完全继承之前的技术,甚至还要提升很多。
    他们很怀疑拿破仑倒下之后,俄罗斯联邦会把自己的手伸向他们,陆军力量已经让他们很是恐慌,现在又增加一个海军舰队,难道这是准备逼迫的自己没有活路?

第三百五十六章 拿破仑的愤怒
    有同样想法的不仅仅只是其他的国家,就是奥地利和普鲁士王国都有部分的防备心理在其中,这也是导致日后他们最为后悔一件事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比较而言普鲁士王国的戒备之心要小一些,毕竟此时普鲁士只能算是半个主权国家,俄罗斯联邦的军队可是还在他们的国家驻扎着。
    普鲁士王国二十万、奥地利王国二十万、波兰边境上的士兵二十万,总计六十万精锐陆军虽然只是威慑着,但这样也让拿破仑每日都提心吊胆。
    拿破仑什么心情伊凡并不是很清楚,反正这个时候的伊凡心情不是很好,因为他的政策并没有有效的在俄罗斯境内宣扬下去。
    这样的政策对于俄罗斯地区的公民来说有莫大的好处,对于伊凡在俄罗斯地区的统治好处也非常多,为此无论阻碍多大,他都会打破阻碍继续下去。
    贵族们很反对伊凡破坏他们利益的行为,尤其是市长级别以下的官员通过民选完成,这是赤裸裸的逼迫他们没有活路。
    如果把利益分成一百份,那么之前的欧洲是皇帝占据三十份、贵族占据四十份、资本阶级占据二十五份,剩下的才是平民。
    亚历山大一世继承皇位之后做出改变,皇帝的没有动,但是贵族和资本阶级各拿出五份送给平民,虽然有些肉痛,但是那些贵族和资产阶级也并没有说些什么。
    可是此时的伊凡呢?依靠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居然想要把皇帝的份额提高到六十份,超过半是什么?那是独裁!
    对此贵族们和资产阶级也没有说些什么,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结果并非不能接受,但是此时的国策深深的伤害到他们。
    皇帝占据六十份的利益,平民占据三十份、资产阶级占据九份、只有最后的一份才属于贵族,这样的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