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戚-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闯摸着耳垂,沉吟良久之后问道:“那子山可知道,萧子升而今何在?”
    “哦,前次他曾派人送信,说他驻守于神亭岭……所以,我打算去神亭岭,而后带他离开江东。”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七章 神亭岭(一)
    “我和你一起去!”
    “啊?”
    刘闯鬼使神差,脱口而出。
    步骘则一脸疑惑,看着刘闯有些奇怪。
    我去找我妹夫,你跟着过去干嘛?虽然说你有招揽我的想法,但也不必要这样子积极啊!
    刘闯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连忙道:“而今江东兵荒马乱,子山你又有麻烦在身。何遂被杀,孙权岂能善罢甘休?我以为,咱们最好结伴而行,这样子相互也能有个照应,免得发生意外。”
    这一番话,说的义正辞严,让步骘感动不已。
    他连连摆手,“公子岂可轻身涉险?我一个人,不会有事。”
    “好了,此事就这么说定,子山勿再推辞。不过,咱们不可以大队人马行动,我这就去和叔父商议。天亮之前,咱们动身启程。早一曰到神亭岭,早一曰脱离险地,免得夜长梦多。”
    说完,刘闯不等步骘反对,就转身大步离去。
    神亭岭!
    居然是神亭岭……要知道,三国演义中,刘闯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就是神亭岭之战。
    那里有他最喜欢的两名三国武将,一个是孙策孙伯符,另一个则是东吴第一猛将,也是刘闯最喜欢的一员武将,东莱太史慈,太史子义。
    历史上,孙策在这一年攻占曲阿,奔袭吴郡。
    刘繇在吴郡兵败,命手下大将张英断后。时太史慈为张英部曲,执掌斥候兵马。在神亭岭下与率十三骑巡视地形的孙策相遇,双方一场大战,最终不分胜负。神亭岭下子义战霸王,也是刘闯最喜欢的一个桥段。只是,他有些记不清楚神亭岭之战究竟是发生在什么时候?
    渡江时,已经七月,也不知道神亭岭之战是否结束,太史慈是否已经归降孙策?
    毕竟,史书也好,演义也罢,都没有明确时间。此前听闻刘繇败走豫章,刘闯以为这神亭岭之战已经结束,所以就没有在意。可现在,听闻刘繇兵马尚屯驻神亭岭,他就心里一动。
    小霸王孙策?
    他根本没有机会招揽。
    别说孙策,恐怕连太史慈,也难以收服。
    但是他并不想错过这么一场盛会,能够亲眼目睹太史慈和小霸王孙策一战,说来也是幸事。
    所以,他主动向步骘提出,一同前往神亭岭,找步骘的妹夫萧凌。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刘闯害怕步骘出事。他费了这么大的周折才招揽来一个步骘,如果就出了什么意外,他心里又怎能舒坦?便走一遭,权当是保护步骘的安危。
    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刘勇管亥二人。
    当然,他不会说是去看人打架,只说要保护步骘前往神亭岭。
    “这厮怎地如此麻烦,便走了就是,跑去神亭岭作甚?”
    管亥一听,就不乐意了。
    而今他们干了好大的买卖,如果出事,岂不是麻烦?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现在身处险境,在江东多停留一曰,就多一分危险。管亥心里有些不高兴,更不愿意让刘闯过去冒险。
    刘勇则蹙眉沉思,半晌后道:“孟彦,你怎么想?”
    “神亭岭据此不算太远,骑马也就是一两天路程……我想保护子山过去,不过不用太多人,带几个人随行就好。”
    “这样啊……”
    刘勇沉声道:“我与你去,再让李伦张超张承三人跟随足以。
    对了,换上曲阿骑队的盔甲,这样路上也能安全一些。不过咱可要说好,速去速回。接了那萧凌就走,千万不要在那边停留。”
    刘勇也去吗?
    那就更好了……刘闯道:“如此甚好,有叔父相随,我也就放心了。
    亥叔你明天带其他人追赶车队,务必尽快离开江东。而后在历阳等候我们,多则十曰,少则几天,我们定会赶去和你们汇合。”
    管亥还是有些不太情愿,可既然刘闯已经决定,他只好答应下来。
    一夜无事,第二天寅时,天还未亮。
    刘闯等人换了衣甲,骑着马先行离开。不久之后,管亥带领其他人,则匆匆启程,追赶车队。
    +++++++++++++++++++++++++++++++++++++++++++++++++++++++++++他们这一走不要紧,却急坏了曲阿县令。
    句容何氏见何遂久不还家,于是派人前来打听。可问题是,这已经过去了两天……曲阿县令听说何遂没有到家,顿时有种不祥预感。他连忙派人四处寻找,在距离句容大约六十里出的一个山坳谷里,发现了已经开始腐烂的何遂等人尸体。一时间,曲阿句容两边都大惊失色。
    曲阿县令不敢懈怠,忙派人前往丹徒,禀报孙河。
    孙伯海得知何遂被杀的消息后,也吃惊不小。
    要知道,当初孙策渡江之后挥兵东进,就是何家人抢先打开句容大门,令孙策兵不刃血占领句容。而句容,又是曲阿西面门户。句容被孙策占领,等同于打开曲阿大门……刘繇本打算以句容为依托,和孙策死战。哪知道句容突然失守,令他全盘计划落空,只得匆忙逃走。
    孙策能够夺取曲阿,句容何氏,劳苦功高。
    更不要说何氏与孙家三世之交,何遂和孙权还是好朋友。
    发生这种事,孙河也不敢轻易决断。
    他一边派人打探消息,一边又命信使飞报吴郡,通知孙策孙权兄弟。
    一时间,丹阳地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不过,这一切与刘闯已没有关系。
    就算孙河追查到他的身上,他此刻已经不在孙策的控制范围内,来到神亭岭刘繇军的大营。
    方经历一场惨败,可以看得出,刘繇所部士气低落。
    主将张英,奉命驻守神亭岭负责掩护,但实际上,他已经做好撤退的准备,随时打算逃走。连主将都无心交战,其部曲也就可想而知。刘闯五人陪着步骘来到军营外,很快就找到萧凌。
    萧凌年方十九,血气方刚。
    看身高,大约在175公分左右的样子,身体并不算魁梧,相貌也颇为清秀,丝毫看不出是曲阿的豪侠。
    只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单薄秀气的少年,确是军中斥候。
    萧凌如今在军中充当队正,手下有八名斥候,一看就知道是那种老兵油子,但似乎对萧凌颇为尊敬。
    看到步骘前来,萧凌也很吃惊。
    “兄长何以来此?又怎地是浮屠教装束?”
    刘繇手下,有一人名叫筰融,原本是徐州人,因推行浮屠教而闻名。
    后他触动了陶谦的利益,于是挟信男信女捐献的财物逃至江东,投奔到刘繇手下做事。不过,在年初孙策率部渡江时,筰融薛礼被孙策打败,目前下落不明。所以,萧凌对浮屠教并不陌生,当初曲阿县城里,也有不少浮屠教信徒……只是萧凌却不知道,步骘何时加入浮屠教。
    步骘脸上,露出悲愤之色。
    “这话,说来就长了。”
    “怎地,莫不是家中发生变故?”
    “子升可还记得那何遂?”
    “何遂?”
    步骘道:“刘使君败走曲阿之后不久,何遂就找上门来,诬我与山贼水贼勾结,将我打入大牢,更将我髡钳押送句容。若非刘公子恰好路过曲阿,我如今已经在句容,受那何遂羞辱。”
    萧凌长的很清秀,但却是个火爆脾气。
    他听步骘说完,不由得气得拍案而起,“何遂贼子,焉敢如此猖狂。”
    “放心吧,他以后已经猖狂不得。”
    步骘咬牙切齿道:“不过若非孙氏,步骘焉得如此被人羞辱?这份羞辱,我定牢记在心。终有一曰,我会再去句容。若不把那何氏满门除掉,此生无颜去见祖宗。”
    这也是个狠人,动辄就要灭人满门。
    刘闯等人坐在一旁,也不禁暗自咋舌。
    这时候,萧凌上前向他一礼,“多谢刘公子,为我兄长出了这口恶气。”
    刘闯连忙起身搀扶,他个子比萧凌高一头,故而伸手搀扶时,也没有发力。却见萧凌身子一沉,硬要拜下去。刘闯连忙使力,总算是将萧凌拦住。不过这一下,他也试出了萧凌的力量。
    别看他身体单薄,可这力气却不小。
    若非刘闯反应及时,险些拦不住他……殊不知,萧凌也暗自称奇,这刘公子倒是好力气,我使了八分力,居然被他轻松拦下。
    “兄长,那家中可还好?”
    “出了这种事,怎可能会好?
    不过,我已安排小鸾和母亲随刘公子车马离开。我这次来,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请贤弟随我一同走。”
    “走?去哪里?”
    萧凌看了看刘闯,眼中透出戒备之色。
    步骘则没理他,沉声道:“我方才入营,见军中士气低落,营盘更杂乱无章。
    刘使君一而再败于那孙伯符,恐怕难以支撑太久。故而我希望贤弟随我一同离开,刘公子乃皇亲国戚,中陵侯之后。此次他返回家乡,准备重整祖业,归宗认祖……我已经决定,随刘公子一同前往颍川。只是心里放不下贤弟你,所以才求得刘公子随行,前来这边找你。”
    皇亲国戚,中陵侯?
    如果是在江北,步骘报出这两个高帽子的时候,一定会惹来旁人尊敬。
    可看得出来,萧凌似乎并不在意。
    江东不服朝廷教化,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所以萧凌并未表现出激动之色,只是看了刘闯一眼,露出为难之色。
    “若我在曲阿,尚未从军时,兄长与我说这番话,我必然会追随兄长前去。
    可是现在……前次与孙伯符交锋,军司马与我有救命之恩。我若这时候离去,岂非是无情无义的小人?兄长,你去颍川人生地不熟,虽说刘公子照拂,却也是寄人篱下。倒不如留在这边,你我兄弟联手,定能创出一番事业。凭我胯下马,手中枪,再加上兄长谋划,何愁不会建功立业?”
    呦,这小子居然敢挖我的人?而且还当着我的面!
    刘闯脸色一沉,正要开口,忽听帐外传来一阵号角声。
    萧凌连忙起身,“兄长,军司马相召,我要前去应卯……你不妨好好考虑一下,再做计较。”
    说完,他便匆匆离去,只留下刘闯等人,面面相觑。
    “公子不必担心,我……”
    步骘也觉得有些尴尬,想要表明心迹。
    可没等他说完,就听到军营里传来一阵急促鼓声。
    步骘脸色一变,忙站起身来往外走。
    这鼓声,是出征鼓……也就是说,有战事将要发生。刘闯刘勇跟着步骘走出小帐,却见营中军士懒洋洋,根本没有出征的样子。一队骑军,呼啸着冲出辕门,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方才,发生了什么事?”
    步骘连忙向一名斥候询问。
    这斥候是萧凌的部曲,一脸无奈之色,“方才有人通禀张校尉,说是发现孙策带人,在神亭岭查探地形。军司马要带人前去捉拿孙策,可是张校尉说那是孙策的计谋,有陷阱……所以不肯发兵。所以军司马就非常恼怒,回来后就召集人手,要去神亭岭找孙策决一死战。可是两位军侯都不愿相随,萧队正也是,妄自出头,居然和军司马一同,前往神亭岭找孙策去了。”
    怪不得,刚才冲出去那支骑军,只有十几人,萧凌也在其中。
    步骘听罢,脸色大变。
    他忙回头想要与刘闯开口,却见刘闯面露古怪之色,轻声问道:“敢问你家军司马尊姓大名?”
    “哦,我家军司马名叫太史慈,字子义。”
    哈,哈,哈哈哈哈……刘闯忍不住大笑,这还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萧凌就是太史慈的部曲。
    刘繇沿用的还是东汉兵制,五人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五什为一队,两队为一屯,两屯为一曲,两曲为一部。一屯,即为一百人,一曲约两百到五百人,而一部,则是四百到一千人。
    但斥候军的一部人马,可能不足四百。
    特别是江东,斥候军的一部,甚至不足四百人。
    理论上,萧凌为队正,手下至少应该有五十人才是。但实际上,他只有八名骑军斥候,其余三十多人,多是步卒,为骑军扈从。这小子竟然是太史慈的部下,看样子太史慈混的,的确不好。
    史书中记载,太史慈与刘繇同郡。
    他后来渡江投奔太史慈,但是刘繇对他却无同乡之谊,颇为轻慢,不予重用。
    要知道,太史慈也算是大器晚成之人。少年成名,青年流离,而今已三十五岁,却只是一个小小的斥候军军司马。刘闯心里,顿时有些兴奋,不等步骘开口,便对刘勇说道:“叔父,咱们去看看?”
    “看什么?”
    “孙策,江东猛虎之后,当世之狮儿,勇不可当。
    太史慈骁勇善战,也是一员虎将。此二人相见,必有一战……咱们正好可以去看看,这二虎相争,是何景象。”
    刘勇,是个武痴!
    听刘闯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致。
    他露出一抹笑容,“既然孟彦有兴趣,那就去看看。”
    在他眼里,什么埋伏不埋伏,不过是浮云。他胯下马,掌中铁矛,就算千军万马,亦不畏惧。
    刘闯连连点头,忙使人牵马过来。
    “子山,咱们走!”
    步骘有些犯糊涂了,他不明白,刘闯为什么会如此兴奋。
    不过既然他主动提出,步骘自然欣然从命。反正,他本就是要请刘闯等人前去解救萧凌。
    “公子,那个太史慈何人?”
    “子山不知太史子义?”
    看着刘闯一脸诧异之色,步骘顿时产生一种莫名的羞愧感。
    太史慈很有名吗?我为什么要听说过他……可是听公子话中意思,这太史慈好像真的很有名。
    可既然如此,何以甘为军司马?
    步骘有些想不明白……“太史慈乃青州东莱郡黄人,兴平元年,亥叔曾率部围困北海,北海太守孔融派太史慈突围求救。太史慈突围之后,便赶到徐州,刘备派了三千人随他前往北海,解了北海之围……”
    兴平元年,陶谦犹在,刘备刚到徐州。
    步骘一脸茫然之色,他的确是不太清楚这么一件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