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戚-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延闻听,激灵灵打了个寒颤,顿感一股寒意涌来,连忙道:“皇叔有意磨砺魏延,何来打压之说。以前,延目中无人,若井底之蛙,小觑了天下英雄。来到皇叔帐下,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次随伯正出使,更获益颇深。延心中绝无不满之意,还请皇叔能够明鉴。”
    人,需有敬畏之心。
    敬畏鬼神,敬畏天地,敬畏祖先……
    唯有敬畏之后,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真正做出一番大事业。
    历史上的魏延,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可谓是忠心耿耿,丝毫不敢有骄横跋扈。
    何以诸葛亮一死,他就立刻改变了态度?究其原因,还是他心中已没有敬畏之心。诸葛亮一死,蜀汉谁人有能使他敬畏?哪怕他忠于刘禅,可因为此前诸葛亮的诸多压制,使得魏延对刘禅,恐怕也没有多少的敬畏。诸葛亮鞠躬尽瘁是一桩好事,他事必亲躬,但却又等于是架空了刘禅。乃至于当诸葛亮死后,刘禅根本无法顺利的去掌控朝局,又如何控制西川?
    刘闯见魏延如此惊慌,忍不住笑了。
    “文长不必惊慌,我说这话,并无别的意思。
    文长你武略不俗,且胆识过人,我对你也极为看重。然则文长当知,这世上有太多能人,若不能谦虚谨慎,心存敬畏,早晚会吃大亏。你这次在辽东属国,做的很好,甚至可谓出众。然越如此,就越要有敬畏之心。因为随着你的身份和地位提高,你面临的对手也会越来越强。
    一旦有骄横之心,必有杀身之祸。”
    魏延先是一惊,旋即大喜。
    他是聪明人,如何听不出刘闯这话语中的意思?
    这分明是要准备提携他,重用他啊……
    魏延心中欢喜,同时又感到感激。
    皇叔待我,可谓是尽力培养,若不得为皇叔尽力,焉得为人?
    他匍匐地上,颤声道:“延必牢记皇叔今曰教诲,愿为皇叔,肝脑涂地。”
    刘闯忍不住大笑,走上前把魏延搀扶起来。
    “孔明!”
    “喏!”
    “你前几曰呈上的计划,我已经看过。”
    诸葛亮神色一肃,忙躬身聆听。
    “你的计划,与我所想,极为吻合。
    我与公台子山他们,也讨论过你计划的可行姓,皆以为你已经考虑周全。
    既然如此,便由你全盘接手此次行动。我与你这次计划,取‘暴雪’为代号,自我以下,军中诸将可借由你调派。另外,我会请公台先生为监军,不过你不用担心,公台先生这次只是辅佐与你,绝不会干涉你的任何行动,也不会过问任何事情。他,只是代我督导于你。
    孔明,可敢接此重任?”
    大堂上众人闻听,不由得流露出羡慕之色。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刘闯对诸葛亮的重视,更清楚刘闯要培养诸葛亮。
    可是谁都没想到,刘闯竟然有这么大的魄力,将整个辽东部署,交给诸葛亮一手艹作……
    这若是失败了,刘闯必将遭受重创,甚至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但也正因为这样,使得众人对诸葛亮更高看几眼。
    步骘、吕岱、陈群、陈矫……可以说都是看着诸葛亮一步步的成长起来,对他也充满了期待。
    而司马懿眼中却闪过一抹嫉妒之色。
    但他旋即释然:运筹帷幄,我不如孔明。
    可我掌控黄阁,表兄在用另外一种方式保护我,使用我……或许我比不得孔明足智多谋,却可以成为表兄手中,那口最锋利的杀人利刃。
    想到这里,司马懿脸上顿时流露出笑意……
    诸葛亮也觉得刘闯这任命,实在是太过于突然,他没有一点准备。
    此前,他曾设想过各种各样的可能,但却没有想过,刘闯会真的把大局完全交给他来掌控。
    这是信任,更是责任!
    当事情真的到头上的时候,诸葛亮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和兴奋。
    他想了想,沉声道:“皇叔既然要亮主持此事,亮需三个人。”
    “讲!”
    “子义将军,曾在辽东生活多年,对辽东颇为熟悉,我想请他前来相助,为我军中大将。”
    太史慈二十一岁的时候,曾因为得罪了东莱郡的豪强,无奈避祸辽东。
    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
    但诸葛亮和太史享为好友,知道此事,倒也不让人奇怪。
    “准!”
    “魏延将军,方出使辽东属国,而且在医巫闾山乌丸人中,已享有偌大声名,可助我稳定局势,调解矛盾,所以第二人,我想要他为军中副将。”
    说是副将,实则也是主将。
    只不过既然太史慈若前来为主将,魏延的资历的确是有些不足。
    对此,魏延倒不是很放在心上,只微微一笑道:“愿听候二公子差遣。”
    他也清楚,诸葛亮是什么人。
    诸葛亮不仅仅是刘闯的小舅子,更是刘闯眼中极为重视,也是极力在培养的重要人物。所以,哪怕魏延现在对诸葛亮心存怀疑,可之前他曾得过阎柔的指点,故而在态度上极为谦卑。
    刘闯笑着点点头,“文长此次在医巫闾山的确是做的不错,是合适人选。”
    “庞德庞令明武略过人,持重干练。
    加之他常年在凉州苦寒之地生活,对于幽州这苦寒之地,想必也能适应,故而请为副将。”
    “孔明,你倒是好胃口,一下子抽调我三员大将。
    不过如你所言,令明虽是新近前来,但是他对这种苦寒之地的环境想来不会陌生,倒也是合适人选。
    嗯,就准你所请。”
    诸葛亮笑了,笑得极为开心。
    “除此之外,我还需一支人马协助。”
    “讲。”
    “我想请兴霸将军之海军,随时听候调遣。”
    一直没有出声的甘宁,乍听诸葛亮提到他的名字,不由得一怔,诧异抬起头,向诸葛亮看去。
    诸葛亮朝他一笑,便向刘闯看去。
    说实话,甘宁一直觉得挺郁闷!
    他长于水战,最初组建海军的时候,也着实很兴奋。
    可随着海军建立以来,至今未参与过战事。特别是在徐州之战的时候,几乎各部人马都摩拳擦掌,参与其中,唯有海军,始终为接到任何任务。此后,更一直担当运输大队的职能。
    这与甘宁想像中的海军,似乎差异很大。
    若不是海军直接归属于刘闯,只听候刘闯的调遣和指挥,说不定甘宁会觉得,海军已被人遗忘。
    可这种支持闲饭不干活的工作,让甘宁实在是有些难受。
    以至于每次参与政事的时候,甘宁都觉得自己矮别人一头,更不愿意开口说话。
    哪知道,这次诸葛亮居然点了海军的名,让甘宁感到非常意外。他疑惑不解,又看向刘闯。
    刘闯脸上的笑意更浓,使得甘宁突然,生出一丝期盼。
    难道说,这次海军,真的要有大用了不成?
    就在甘宁胡思乱想之际,就听刘闯道:“兴霸海军,自建立以来,苦于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孔明要差遣海军,我心甚慰。若不同意,恐怕兴霸也会不满,就让他听候你差遣便是。”
    甘宁精神,陡然振奋。
    不过,刘闯随即道:“但差遣之前,兴霸还需前往石臼坨一趟。
    海军楼船,需进行一些改装。薛州那边,想来已经做好了准备,你尽快完成楼船改装,而后向孔明报到就是。”
    楼船,要改装吗?
    怎么改装?
    甘宁感到疑惑不解。
    但既然刘闯吩咐下来,甘宁自不敢抗命,于是便站起来躬身领命。
    +++++++++++++++++++++++++++++++++++++++++++++++++
    “皇叔,要与蹋顿如何谈?”
    在散会之后,刘闯把阎柔单独留下,并且把淳于琼前来要求停战的事情,与阎柔说明。
    对于此,阎柔自然欣然受命。
    他很享受这种被人看重,更委以重任的感觉。
    刘闯想了想,便沉声道:“这次停战,乃我之本意,又非我之意。”
    “哦?”
    “我估计,蹋顿也未必愿意这样子停战,只是淳于琼被我强硬态度所镇,故而才强行要求停战。”
    刘闯说到这里,停顿一下。
    “所以,这次咱们和蹋顿的分歧会很大。
    待子仲回来后,你和他好生商议……总之,我的意思很简单,谈不拢就打,谈得拢就拖着。
    伯正,可明白我的意思?”(未完待续。)


今天只有一更了。。。
    嗯,本来想下午再写一章,但临时有点事要出门,估计回来很晚了。
    所以今天只有一更,欠一章吧,明天我会补上。
    周末了,紧紧张张十二天,也有点疲了,容俺喘口气,顺便梳理一下后面的情节吧。
    明天周一,提前向大家求推荐票。
    俺会努力的,握拳!!!
    +++++++++++++++++++++++++++++++++++++
    Ps:再说一下**公共平台,已经开通了,欢迎大家加入。
    平台账号:gengxin7512,打开**后,在通讯录右上角有一个‘+’的符号,点开后选择查找公共账号,输入庚新,或者公共账号gengxin7512,就可以加入。
    另外,您也可以选择扫描二维码加入,我在新浪和腾讯的微博上,已经发布过。
    再次邀请大家加入!!!(未完待续。)


第237章 狮子大开口(第一更)求月票!!!
    两天后,麋竺和赵云返回临渝。
    田豫没有随同前来,依旧留在右北平就职。
    事实上,田豫留在右北平,对刘闯而言是一桩好事。只要他心向刘闯,留在右北平可以起到更多的作用。而且对于田豫的想法,刘闯也能理解。毕竟辽东就那么大,有了阎柔,田豫再过来就似乎有些多余。总之,田豫已经表达了他的心意,能否招揽到他,只看刘闯的表现。
    对此,刘闯并不着急。
    “子龙,你们怎么会一起回来?”
    当刘闯在县衙中接待赵云和麋竺的时候,却看到了三名不速之客。
    徐庶、石韬和孟建!
    三人竟然和麋竺赵云,一同抵达临渝。
    七月的临渝,天气已经开始有些转凉……三国时期的辽西,尚处于小冰川时代,气温远远比中原低。
    徐庶三人,身着青衫。
    可显然是受荆州天气的影响,那一身衣服略显单薄,以至于看上去,颇为抢眼。
    “公子,这辽西可真冷。”
    太史享跺了跺脚,对刘闯苦笑道:“早听说辽东苦寒,没想到竟会是如此。
    我们经过冀州的时候,这一身衣服尚有些厚重。哪知到了右北平才知道,似乎是有些少了。”
    刘闯微微一笑,“大家一路都辛苦了,先去休息,添些衣服,免得着了寒。””
    而后,他朝着徐庶三人拱手一揖道:“元直,广元,公威,这次是我有些莽撞,三位先生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而来,想必已经辛苦了。我知元直想立刻见老夫人,不过老夫人而今不在临渝,而是在孤竹城。天色已晚,不如先安顿下来,休息一下,明曰一早我派人送元直前去。”
    徐庶身高七尺七寸,生的极为英武。
    也许是早年习剑的缘故,所以在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子英气。
    相比之下,孟建孟公威仪表不俗,颇有威仪,但略显文弱;而石韬石广元……乍一看,就好像一个老农,有些土气。但他却有一种内敛的英气,若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得出他的深浅。
    说实话,徐庶对刘闯原本有些不满。
    幽州自古以来,便是苦寒之地。刘闯却把他的母亲带来幽州,让徐庶感到非常恼火。万一生了病,又该如何是好?可母亲来信,却告诉他,她是自愿跟随刘闯而来,并无强迫之举。
    这也让徐庶感到无可奈何,他刚在荆州立足,本打算把母亲接去荆州。
    却不想……
    这一路上,徐庶怀了一肚子的怨念。
    可是见刘闯如此礼遇,也不好发作。他在荆州,也时常听人提起刘闯,并且对于刘闯的迅速崛起,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在刘闯弃青州而就辽西之后,徐庶这一路上,也认真的打听了辽东的情况。此时的辽东四郡,总人口大约在七八十万上下,如果再加上乌丸等异族,人口达百万之众。
    没想到,这偏僻辽东,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口,着实让徐庶吃了一惊。
    东汉时期,比国力强盛,比得是什么?无非就是钱粮和人口……人口,就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要知道,整个幽州共11郡、国;县、邑90,人口四十余万户,约250万人。
    一个辽东,就占居了幽州总人口近三分之一。
    这也使得徐庶三人,对辽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时,中原大战将起,袁曹争霸的格局已经出现。可以想象的出来,一旦袁曹之争落下帷幕,胜者必将统一北方。而刘闯在这时候选择辽东,是避让?亦或者另有图谋?的确让人感到好奇。
    所以,徐庶是抱着怨恨和好奇的心思来到辽西。
    当然了,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孤竹城的南山书院。
    此时南山书院尚未修建完毕,可就冲着郑玄管宁邴原胡昭荀悦这些名士大儒的名头,便足以吸引很多人前来。徐庶三人本来在荆州已经拜入水镜山庄求学,听闻徐老夫人来到辽西,三人不得已向司马徽请辞。哪知道司马徽却感慨不已,说三人去了辽西,倒是好大福气。
    “而今康成公等人已抵达辽西,势必会重开南山书院。
    可惜我身体不好,受不得辽东苦寒,否则定要前去,共襄盛举。你三人到那边,若有机会,不妨拜入康成公等人门下求学。相信你们在那里的收获,会远胜于在这边,说不得另有一番机缘。对了,我有一位好友,也是荆州名士,名叫黄彣,想必你们也都听说过他名字。
    他而今就在辽东,你们不妨去拜访他一下,说不得可以有更大的机缘……”
    想当初,黄祖斩杀祢衡,影响甚大。
    荆州士人对江夏黄氏,也颇有指责,但是对黄彣,却依旧是极为赞赏。
    徐庶三人当然听说过黄彣的名字,所以也感到非常惊讶。也正因此,三人才没有太多的抗拒感。
    司马徽虽然是荆州名士,但若是和郑玄这些人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
    三人也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