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无双- 第5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chūn花道:“地区开会,我能不去么,现在钢铁挂帅,各单位都要上马大炼钢铁,咱们厂也要起高炉。”
    陈北道:“好好的机械厂去炼钢,这不胡闹么。”
    马chūn花道:“所以说你觉悟低,不光机械厂要炼钢,各机关单位企事业都要炼钢,大到zhèng fǔ党委机关,小到学校医院家属院,都要起高炉,北泰的面粉厂、化肥厂、造纸厂、纺织厂都起了高炉,就是咱们高土坡宿舍,也要组织起群众來上一个小高炉,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陈北道:“这不叫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这是给社会主义添乱,好好的大炼什么钢铁啊,纯属蛋疼。”
    马chūn花道:“可不敢这么说,大炼钢铁是**他老人家提出的口号,要说为什么大炼钢铁,地委书记在会议上都讲了,我给你传达一下,目前咱们在国际上的处境很艰难,苏联自从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就卡我们的脖子,走修正主义路线,美帝在南朝鲜陈兵十万,在台湾海峡摆着第七舰队,阻止我们解放宝岛,为啥他们都敢欺负咱,就因为咱实力不够,现代战争打得是钢铁,钢产量上不去,谁都能对咱说三道四。”
    陈北道:“可钢产量也不能靠不专业的人员土法上马炼出來啊,那是浪费铁矿石和焦炭。”
    马chūn花道:“你这是资产阶级思想作怪,歧视劳动人民的智慧,我还就告诉你了,南泰县已经练出了优质高碳钢,有力的支援了国家建设,我也不和你多说了,咱厂的炼钢任务我承担了,以后家里的事情你多担待,我吃住都在工地上。”
    陈北揶揄道:“工地在哪儿,要不要给你送饭。”
    马chūn花道:“全市统一大炼钢铁起高炉,各单位的高炉都在江边,你可以去看看,震撼一下你的心灵也是好的。”
    陈北冷哼一声:“洠巳ぁ!鄙洗菜跞チ恕
    话虽这样说,陈北还是逃不过任务,保卫处一帮小伙子都是壮劳力,自然充当了机动力量,拉着平车为炼钢工地运送铁矿石和焦炭,忙的不亦乐乎,陈北站在高处俯视江滩,平地起了数百座小高炉,烟雾缭绕,人声鼎沸,到处是红旗招展,到处是铁流奔涌。
    “真壮观啊。”就连最不积极的陈北也被热火朝天的场景所感染了。
    江北地委成立了大炼钢铁总指挥部,由地委书记亲自担任总指挥,带领江北人民炼钢,宣传车拉着大喇叭整天在大街上播音,号召群众献出废铁,人们踊跃拿出家里的门鼻子、插销、破锅水舀子,有些积极分子把墙上的洋钉也起出來,门的合页也拿下來捐献。
    红领巾少先队员们最积极,整天在家翻箱倒柜,连一截铁丝也不放过,家里所有金属玩意能捐献的全捐献,一时间拆毁了不少有用的电器、家具等。
    高土坡家属院也起了一座高炉,老头老太太们和少先队员一起炼钢,他们能力有限,搞不到铁矿石就用废铁,弄不來焦炭就用木炭。
    不光高土坡的人这样干,全市企事业单位都在土法上马,到处都是炼焦炉,城市乌烟瘴气,但很快就发现煤炭供应也不足了。
    江北有很丰富的煤铁资源,但那是国家管控的,除了江北钢铁厂自己使用之外,还要供应外地,各单位搞不到煤炭,只好用木炭,但木炭需要用木材烧,于是那些大树都遭了殃,先是行道树梧桐树,被砍伐一空。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江北rì报上刊登了几则群众大炼钢铁的新闻,有人用一斤煤炭就练出了三斤铁,还有人用三斤木炭练出了三斤铁,这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江北大地,处处高炉,人民群众,热火朝天,但有一个人坐不住了,他就是北泰钢铁厂总经理慕易辰。
    慕易辰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來留学德国法兰克福,学的是冶金,后來一直担任北泰钢铁厂的领导职务,解放后留任,几次**他都躲过去了,但这回却忍不住要发言。
    他找到行署专员直言,说这种土法上马大炼钢铁会造成极大浪费,耗费了大量矿石焦炭木材和人力物力,最后得到的只能是一堆垃圾。
    新任行署专员麦平当即严厉驳斥了慕易辰的这种说法,下令免掉他的职务,从此靠边站。
    慕易辰心灰意冷回到家里,夫人车秋凌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据实以告,车秋凌责怪道:“你呀你,这时候乱说什么,这是群众运动,你懂不懂。”
    慕易辰望着窗外江滩上大片的香樟树,摇摇头道:“不是我不懂,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远处江滩上,一群工人拿着斧头和大锯兴冲冲而來,开始砍伐香樟树。
    慕易辰当即出门,一溜小跑过去制止:“你们干什么,为什么砍树。”
    工人们义正词严道:“我们砍树烧木炭炼钢啊。”
    慕易辰道:“乱來,江滩上的树能砍么。”
    工人们嗤之以鼻:“哪儿的树砍不得,你不要妨碍我们,不然办你个恶意阻挠钢铁元帅升帐的大罪,判你个劳改你就老实了。”
    慕易辰手无缚鸡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工人们将这些繁茂的大树一颗颗砍倒,拖走。
    只用了三天时间,昔rì绿茵一片的江滩香樟林,就变成了光秃秃的荒滩,只留满地树桩,

第四十四章 大丰收
    不光江滩上的香樟树被砍伐一空,西郊云山上的松柏也都遭了殃,有些生长了百年的大柏树也被锯断,拖下山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免费电子书下载
    建设土高炉需要耐火砖,北泰附近几座砖厂加班加点也供应不上,于是群众就用普通红砖砌高炉,出了几次事故后,有人搬來外地经验,说是一百年以上的大青砖有耐火效果,邻县都是拆老房子盖高炉,但北泰是新兴城市,洠в泄糯ㄖ飧稣杏貌簧稀
    事实证明洠в惺裁词虑槟苣训谷嗣袢褐冢粕缴嫌幸蛔潘咛迨窃故敲鞒丫豢煽迹蹦炅核汲闪只找蚍蚋緛砜疾旃够送迹晖房隙ü痪茫退耍
    西郊面粉厂的干部群众们带着锄头、大锤來到云山上,开始拆除古塔,附近有信佛的老年人來劝阻,说这是文物,拆不得。
    “老人家您思想落后了,咱们这不是乱拆,是有目的的,拆了这古塔建高炉炼钢铁,造炮弹,兴许打台湾打到最后就差这两颗炮弹了,对吧,文物再重要,能比解放台湾重要?”
    老人们心服口服,哑口无言。
    夕阳西下,一座七层浮屠被迅速拆除,古砖被运走,只剩下满地狼藉,朽木佛像,凄凉无限。
    面粉厂院子里,古青砖砌成了一座土高炉,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中去。
    要说炼钢,第一自然是江北钢铁厂,人家干这个是专业的,所以也算不得成绩,其他企事业单位里,晨光机械厂排头位,晨光厂是大型企业,底子扎实,有技术有实力,他们一方面干好本职工作,一方面组织工青妇等脱产人员大炼钢铁,挂帅的就是厂党委副书记马chūn花。
    马chūn花虽然文化素质不高,但她很明白道理,知道想炼出真正的好钢必须请名师指导,于是她将钢铁厂靠边站的总经理慕易辰请來做老师,慕易辰倒也不吝赐教,在他的指导下造了一座比较先进的马丁平炉,也就是俗称的洋高炉,配套的还有大功率鼓风机等设备。
    晨光厂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了一批优质铁矿石和焦炭,炼起了钢铁,陈北也不甘示弱,亲自上阵,rì夜在炉前值班,穿一身帆布工作服,戴着防护眼镜,手拿钢钎,架势和真正的钢铁工人洠读窖
    地委总指挥部一声令下,汽笛长鸣,又一炼钢铁开始了,前方加紧生产,后方粮草支援,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大工地,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红领巾小学生,全都投入到生产中來,青年劳力炼钢,女同志在家做饭,老人孩子推着小车,用饭盒、保温桶将饭菜运到工地上,就像当年支援解放军打三大战役一样支援亲人大炼钢铁。
    负责文娱表演和鼓舞士气的女同志打着快板站在高处唱着自编的快板书:“土高炉,身高大,肩膀靠近嫦娥家。惊得嫦娥挺胸望,溅她一身落铁花”。
    马丁平炉前,陈北手持前半截烧的通红的钢钎,在炉子里投來投去,铁花四溅,烧的他的衣服千疮百孔,皮肤被烫出一个个大泡,但他毫不退缩,毫不理睬,一心炼钢。
    晨光厂的钢水出來了,暗红sè的钢水流入沙子做成的模具里,铸成一枚大大的五角星,还有五个钢铁大字,**万岁。
    钢五星和大字慢慢冷却,从红sè变成蓝sè,这是钢铁的颜sè,敲一敲,当当响,战士们欢呼起來,抬起钢五星前去地委报喜。
    一旁的总指导慕易辰却暗自叹气,这种练出來的钢根本不清楚质量如何,成分如何,全靠眼看手弹,实在落后,就这样还是最高端的产品哩,有些单位的人员一辈子洠Ъ呗Х肿邮酵耆换幔皇莵硌肮勰α思父鲂∈本鸵晕莆樟巳砍绦颍厝ザ寄艿钡际Γ庋襾恚蛑笔嵌贰
    不过晨光厂练出了一炉好钢,地委领导相当满意,将流动红旗授予晨光厂钢铁突击队,并命名为火箭单位。
    ……
    几家欢乐几家愁,晨光厂底子厚人才多,自然力争上游,可是一些集体单位就洠д饷葱以肆耍鹆斯潘ㄍ粮呗奈鹘济娣鄢Ь统隽耸鹿省
    一个中年工人三天三夜洠酰秀敝杏么母智サ啡牖鸷斓穆乓鸨ǎ吮坏背≌ㄋ溃芪Чび亚嵘酥厣耸嗳耍孔右菜艘蛔挂鸹鹪稚樟撕眉讣湮荨
    传言四起,说是拆古塔的报应,菩萨降罪什么的,一时间人心惶惶。
    组织迅速出面,抚恤死者家属,慰问伤员,面粉厂党委给死者定了个因工死亡,又特招死者老婆到厂食堂上班,十六岁的儿子进厂接班当工人吃大集体饭,好歹压住了事情。
    但炼钢炼死了人,纸里包不住火,江北rì报來记者采访,问了一些事故经过,年轻的记者回去写新闻稿,忙乎半天终于写出來,标睿恰傲短衲懿还税踩沂形鹘济娣鄢Х⑸黄鹧现厥鹿省!
    正准备到总编室交稿,忽然背后传來声音:“这样写可不行。”
    小记者回头一看,是省城下放的右派分子阮铭川,这人以前在省报当总编、社长,可是个厉害角sè,于是他很谦虚的问道:“前辈,依你看应该怎么写?”
    阮铭川忍不住技痒,从兜里拿出派克钢笔,划掉稿纸上的原标睿匦滦聪乱欢位埃毫短衲芘挛沂形鹘济娣鄢в肯殖鲆慌筛杩善母痔⑿郏
    记者目瞪口呆:“还能这样写?”
    阮铭川道:“听我的洠Т怼!
    小记者半信半疑,按照老前辈的指点重新写了稿子,送到总编那里,总编看后当即签发,拍着小伙子的肩膀笑眯眯道:“年轻人成长的很快嘛。”
    见报之后,地委宣传部介入,这场面可就大了,各路记者纷纷前往西郊面粉厂采访厂领导和死者家属,地委领导亲问,授予死者炼钢烈士的荣誉称号。
    面粉厂因祸得福,得到了钢铁厂的技术支援和特供焦炭,又风风火火的炼起铁來。
    阮铭川是自愿下放到北泰报社來发挥余热的,他略微施展功力就制造了一出可歌可泣的宣传大戏,岂能不引起宣传部门的注意,但地委宣传部的领导却不喜欢阮铭川这个人,说这个人被打成右派还不甘寂寞,上窜下跳,一纸批示又将他发配到南泰县报社去了。
    下乡那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阮铭川本來心情有些郁闷,坐在骡车上看到道路两旁金sè的庄稼,顿时豁然开朗,忍不住赞道:“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啊。”
    与此同时,南泰县委书记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南泰县以农业为主,他的jīng力主要还是放在抓农业促生产上,大炼钢铁只是顺带着客串一下而已,意思到了就行。
    今年是个丰收年,这全靠人民公社化,老百姓干活更起劲了,不丰收才怪,杨书记站在一个小山包上,披着中山装,叉腰站着,两个干部手拿地图在他面前展开,供县委书记指点江山之用。
    “咱们公社工业上放了卫星,农业上也要放卫星才行啊。”杨树根对苦水井公社书记李花子说。
    李花子拿着小本子装模作样的记录着,实际上他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只是装个样子而已。
    “是,杨书记,我估摸着今年的亩产要比往年多一倍。”李花子道。
    “才一倍?”杨树根摇头,“我看不止,群众干劲这么足,大食堂吃着,还不力争上游,翻他个几倍。”
    “对对对,我保守了,起码八倍到十倍之间,亩产四千,哦不,五千斤!”李花子唾沫星子横飞道。
    杨树根皱皱眉,道:“据我了解,咱们公社实行深翻土地,高密种植,采取优良稻种,社员jīng耕细作,亩产五千斤可真不值得夸耀啊。”
    李花子傻眼了,杨书记这是闹哪样啊,按说他也在基层干过,庄稼怎么个收成,他能不知道?五千斤已经是牛皮吹破的程度了,怎么杨书记还嫌牛皮不够大?
    “杨书记,您给提个醒,到底该亩产多少才算合适?”李花子到底是个农民,竟然直接问出这样洠降幕皝怼
    杨树根自然不会回答他,县委书记微笑一下,扭头走了,道路不平,他肩膀乱晃,可那件披着的中山装怎么都不掉。
    李花子一溜小跑紧跟其后:“杨书记,请您指示。”
    杨树根道:“老李,你的思想还是保守了,我告诉你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说完这句话,杨书记上了吉普车,扬长而去,留下一头雾水的李花子。
    李花子再次召集公社的妇女主任、会计、民兵队长等人合计,商量了一夜,终于想出一个法子,从全公社最好的麦田里取长势最好的麦苗,连根带土拔出,挑到试验田中并蔸,密植,麦苗之间不留间隙,越密越好。
    社员们立即行动起來,在最短的时间内移植出一亩高产试验田來,麦穗个个饱满,排的密不透风,弄好以后立刻派人飞马报告县委。
    杨树根再次前來,这回他的心情大好,倒背着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