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7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卫形成威胁。
    折彦质跟范同意见相左,而另一位参知政事陈康伯又是麟王扶起来的,自然与折彦质保持一致。这么一来,秦桧的意见显得尤为重要。
    但这却苦了秦桧,他能留在中央,并且出任次相,跟刘家有莫大的关系。他现在必须靠着这颗大树,尽管他倾向姚平仲,却不能说出来。否则得罪了刘家,以他在朝中的根基,这次相的位置恐怕保不住。
    思前想后,再三斟酌,秦桧还是不接这话茬,直接将事情捅到皇帝跟前,让圣上裁决。可事情报上去,皇帝迟迟没有表态。过了好几天,才在垂拱殿召集宰执大臣。
    一开始,赵谨并没有明显的倾向,只说是对这两个人都不太熟悉,让宰执大臣分析分析二人的优劣。秦桧当即便把刘光世和姚平仲二帅评点了一番,当然,在皇帝面前,他自然不会把刘光世说得太不济,最后的结论,只说是各有千秋。
    “圣上,刘经略在西军多年,威望甚高,又是皇亲,自然与朝廷同心同德。而姚平仲本身便是陕西大族之后,具有地方色彩。如果用他,将来岂非要把西军交到他手里?朝廷之所以要整顿,就是不想把这几十万精锐之师,握在豪强手中。用姚平仲,跟徐卫,有什么区别?”范同不遗余力地替刘家鼓吹着。
    赵谨听罢点头道:“这一节,朕也是想过的。折卿,你怎么看?”
    折彦质此时的态度,已经不如在中书时那般鲜明激烈了,只道:“刘经略固然是好,但他在陕西根基太浅水,姚平仲在熙河军支撑,与徐卫周旋起来,估计要容易些,有底气些。”
    赵谨也不反驳,想了想,作难道:“可朕听说,当年熙河军被困鄜州,徐卫拼死相救,才保住了熙河军的种子,否则,熙河怕是要全军覆没。此事之后,熙河上下对太原王感恩戴德,姚平仲也一直恭听节制。若用他为宣抚判官,会不会反被徐卫所制?”
    下面的首相次相一听这话,便知道皇帝是作了“功课”的。当年熙河军被困,徐卫拼死相救这事发生时,今上还不知道在干嘛呢,他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想必是有人告诉了他。
    得,天子已经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那还有什么可议的?就是刘光世吧。
    人选是定下来了,可赵谨却还有些担心,谓宰执大臣道:“川陕之事,十分特殊,万不可操之过急。只能徐徐图之,以求水到渠成,宁愿隐忍,也不要生出事端来。先前你们说,这收回处置权以及派任宣抚判官,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当不会刺激太原王。朕相信你们,但后头的事,万万急不得,但求无过,莫急求功!”
    秦桧闻言回道:“请圣上放心,臣等都有分寸。只是,还有一桩。”
    “何事?”赵谨问道。
    “徐卫受封郡王爵位已经多年,莫说在川陕,便是宋、金、辽三国,都广有名望。而刘经略,如今只是太尉,他若要掣肘徐卫,须得地位相当才好办。”秦桧道。这倒是实话,徐卫凭借着辉煌的军功,获封郡王,其实朝廷还曾经议过要封他“秦王”或者“蜀王”,只不过因为徐六的反对而作罢。
    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刘光世在实力上难以抗衡,至少虚名头衔上得找补回来吧?但刘光世混到现在的太尉,都是依靠着裙带关系,如果将他封为郡王,那恐怕还没等他掣肘到徐卫,就已经在西军中引起普遍反感了。
    既然没办法把刘光世拔起来,那就只能把徐卫压下去。赵谨想明白这一点,连忙摇头道:“这怕是不妥!不妥!若无缘无故,夺徐卫王爵,这岂不是……不可,不可!”
    折彦质也反对道:“陛下,恕臣直言,徐卫的功劳其实并不在臣之下。他便是封了‘秦王’‘蜀王’,也是合适的。如今若无故夺其王爵,只怕会释出错误讯息,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赵谨频频点头:“麟王所言极是。”
    秦桧却不慌不忙道:“启奏圣上,要夺徐卫王爵,并不一定要由天子或者朝廷开口,也可以让他上表自贬。”
    “哦?怎么个说法?”赵谨倒有些感兴趣。
    “二月,圣上就决定命令神武右军交还金国的城池、土地、降军,因徐良之故,一直拖延至今。现在,可由圣上下诏给太原王,命他即刻办理。同时,在诏书中不轻不重地批他几句。徐卫也算是个明白人,相信他自己就会知道该怎么办了。”秦桧笑道。
    折彦质不禁看向秦桧,此人之阴险歹毒,从前还真是深藏不露!跟他同朝共事,非得加一分小心才行!
    范同立即称妙,赵谨见状,将信将疑:“果真妥当么?”
    秦桧再三保证,绝对稳妥!皇帝这才应了。于是决定,先下诏给徐卫,斥责他不遵守朝廷约束,擅自介入金辽战事,命其交还土地城池和降军,然后再下诏任命刘光世为“宣抚判官”。
    靖安三年,五月,兴元府,川陕宣抚司。
    你可能很难想像,一群高级地方大员聚在一起跳脚骂娘的场面!可这,就活生生地出现在宣抚司衙门里!
    传诏的使者刚走,宣抚司幕僚们就骂开了。古往今来也没听说过这事啊!自己的土地,被敌人占领,然后取回来了,朝廷居然要求拱手还回去!还他妈美其名曰,遵守和议!去他妈地的和议!宋金议多少回了?女真人遵过一回么?你他娘的倒还当了真了!
    最气愤的是!居然敢斥责太原王不遵守朝廷约束,擅自介入战事?不是,杭州那帮蠢货知不知宁边金肃两地,就夹着咱们边境上的丰州?如果我们不取,就得落入契丹人之手!这么重要的地区,怎能由潜在的敌人掌控?脑子被驴踢了!
    张庆骂得最起劲!骂秦桧,骂折彦质,就差没骂赵官家了!马扩也激愤难当,连刘子羽也忍不住附和了几句,真他妈太不是东西了!
    徐卫倒是没怎么怒,他是哭笑不得。因为这事,简直不像是一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什么时候宁边州和金肃军变成女真人的固有领土了?没学过历史么?这连燕云地区在内,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疆域,怎么到你们这儿,就成了人家的?
    而且你说是契丹人的也罢了,女真人几时才冒出来的?他们现在的地盘都是从契丹人手里抢过来的,还他妈金国固有领土?
    无语归无语,紫金虎心时清楚,赵官家和朝廷之所以这么颠三倒四不着调,并不是装傻卖萌,其实就是为了恶心自己。这不已经向我开刀了么?多年极受皇帝和朝廷信任,从来连句重话也没有,这回一来就是斥责,虽然话也不重,但也算是开了先例。当谁不明白是怎么着?不就是给我打招呼,让我当心着点么?明白!
    众人牢骚发落了,张庆喘息着问道:“大王,这怎么处置?真还?”
    徐卫哼笑一声:“还,当然要还,赵官家的诏命都来了,我们能抗旨是怎地?”
    “大王,这自己的土地城池,怎么还拱手送还回去?咱们可从来没在女真人手里吃这种哑巴亏!”马扩怒道。
    徐卫摇摇头:“我只关心一点,宁边州,金肃军,还有那几千降卒,我敢还,完颜亮敢要么?”
    堂中一时沉寂,片刻之后,刘子羽道:“哼,量女真人也不敢伸这个手。现在黄河以西,东胜州和河清军等地,都被契丹人占了,女真人还敢过河来接收?朝廷这事,实在荒唐!”
    “还有,杭州的人怎么不拍脑袋想想?那几千金军,是主动向我们投降的。就算放他们回去,他们也未必肯!真要回了,还不受军法处置?你不如一刀杀了他痛快!嗨,这事,真没法说!太蠢了!”张庆的模样,真是比吃了一只苍蝇还感到恶心。
    徐卫笑道:“甭管蠢不蠢,荒唐不荒唐,天子诏命在此,我们遵守就是。可这得有个人去金国跟完颜亮说一声才成,让他们来接收。”
    马扩连忙起身作揖道:“大王,不是卑职懈怠偷懒,这种荒唐事,万万不要派遣卑职前往,因为实在是……”
    “丢不起这脸!”张庆大喊着替他补充道。
    马扩点头犹如鸡啄米:“正是这话!”
    !@#

第八百四十四章
    马扩不愿去,徐卫也不想难为他,于是降低规格,派宣抚司一名干办公事,前往金国大同府会见金国有关官员,主要是仆散忠义,通报交还宁边州金肃军,以及遣返降卒事宜。
    与此同时,因为皇帝下诏斥责大臣,你不可能当碗宽面条就吃了,皇帝批评你,你要么认错,要么辩解,总得有个说法。徐卫当然是不会辩解的,直接上奏认错。说,因为臣麻痹大意,又疏忽马虎,所以弄出这件事情来。有违宋金和议,也违背了圣上和朝廷的命令,这是臣的错,请圣上责罚,以后一定改。
    徐卫本以为,皇帝下诏斥责,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只不过是想警告自己而已。可没想到,皇帝和朝廷这回还认了真,他的奏本快马加鞭二十天就送过长江,然而到第三十五天时,皇帝的“金牌”就传回了兴元府。
    前文多次提过,所谓“金牌”,并不是金铸的牌子,而是当时一种最快速的邮递制度。金牌是长尺余的木牌,漆成红sè,上面写有“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八个金字,以每日五百里的速度昼夜传递,不得一刻停留。所以,皇帝在收到徐卫奏之后,才能以半个月的时间传回川陕。
    金牌说什么?因为徐卫不遵约束,擅自介入金辽战事,且造成相当影响。其本人也上奏认错,自请处分,着削夺其“太原郡王”爵位,降为“天水郡公”,以“太尉”衔充任川陕宣抚使。
    这道命令很不一般。首先,徐卫原本认为这只是一个形式,就算自己主动请求处分,大不了就是批评几句得了。可皇帝和朝廷居然玩真的!其次,就算玩真的,要降爵,“郡王”下去,还有同为从一品的“国公”,像这种似是而非的事,降为“国公”就行了,可皇帝居然直接把从一品的“郡王”,降成了正二品的“郡公”!
    对于武臣来说,这种降爵,多用在承担战败责任上。而徐卫仅仅是因为一个“荒唐“的罪名,就被削夺了王爵,这已经不是恶心他了,而是真的要拿他开刀!徐卫经常都说,他不在乎虚名爵位什么的,可这回他却在乎了,在乎了“降爵”背后的深层含义!
    川陕宣抚司衙门参谋军事马扩、参议军事张庆、总领财赋刘子羽、主管机宜吴拱,这四个主要幕僚都立在徐卫签房之中,他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写在脸上,有愤怒的,有凝重的,有忧心的。而徐卫也站在他公案之后,双手撑在桌面上,眼睛盯着摆放在案上的皇帝御札。
    一阵沉默之后,徐卫摘下了顶上的幞头往旁边一扔,坐了下去,面无表情。身在官场,就不要说什么“欺人太甚”这种话,但近来,朝廷步步紧逼,咄咄逼人,他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收回特权,削夺王爵,下一步是什么?分治川陕?借故打压?然后罗织罪名?
    “大王。”张庆以一种特殊的口wěn喊道。但话出口,停了停,改口道“宣抚相公,事情已经挑明了,再等下去,就真的被动!”徐卫被削夺王爵,自然不能再称为“王”,可他不愿称呼其为“太尉”,太尉现在是烂大街的东西!环庆刘光世是太尉,熙河姚平仲也是太尉,他们有资格与徐宣抚比肩么?
    刘子羽也道:“不错,这些招数,其实我们早料到了。如果不作出反应,那么接下来,派员掣肘、分治川陕、乃至分化西军,就接踵而至了。大,宣抚相公,卑职的建议是,立即反击。”
    马扩只说了一句话:“不能坐以待毙啊。”
    徐卫长长地叹了口气:“当日与四经略商议之事,我之所以没有行动,就是考虑时机未到。现在既然已经到‘昭然若揭’这地步了……”神情逐渐yīn鸷,紫金虎两只眼睛亮了起来。
    刘子羽在此时插话道:“宣抚相公,当日所议之事,虽则可行,但终究消极些。卑职有一策,或者,更为妥当。”
    徐卫看向他,等待下文,马扩也催促道:“有何良策,彦修说来!”
    “官家不是严令我们交还宁边州金肃军,以及遣返金国降卒么?这倒是一个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在降卒身上作些文章。”刘子羽上前道。
    “降卒?莫不是……”张庆猜测着。
    刘子羽不等他说出来,径直道:“那宁边州与金肃军的降兵,乃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主动向我军投诚。一旦遣返,金国必然不会善待!这一点,相信降卒们也知道!他们肯定是不愿意被送回的,既然不愿,我们何不暗地里,成全了他们?”金军主动投降,若是回去了,以仆散忠义治军之严厉,当兵的未必怎样,但军官十有**是活不了。
    “便是纵了他们去,宋、金、辽三国都将重兵集结在边境上,他们又能成什么事?”张庆有些不解。
    刘子羽看着他,微lù笑容道:“张参议怎么一时糊涂了?若我们纵了这数千降军,往东往北是黄河,他们过不去,往南是麟府,他们也下不来,纵览四方,只有西行一条路!”
    张三恍然!击掌道:“是了!一旦他们往西去,这便有了由头!”
    主管机宜吴拱也附和道:“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金辽双方都会嗅到味道。女真人知道我们出了变故,契丹人也知道我朝是如何与金人紧密协作的。到时候大王再……”说到这里,自知失言,立即改口道“太尉再……”可这样,好像更不妥了。
    张庆盯他一眼,道:“太尉?刘光世也是太尉,姚平仲也是太尉,叫谁太尉?”
    “是,卑职失言了,到时候宣抚相公再按原定计划行事,局势的走向,当在我们预料之中。”吴拱俯首道。
    马扩却显得有些痛心,叹道:“本不yù走这一步,奈何逼迫太甚?”
    张庆却笑他有些紧张过头,道:“二十七万西军,十余万番兵、弓箭手、乡勇,器械精良,兵强马壮,子充兄还用担心?”
    马扩想想倒也是,只要保持军队不乱,什么都能找补回来。
    徐卫听到这里,道:“彦修之策,我看可行,让麟府安抚司经办。吴大,到时你亲自去一趟,务必作得周全些,不要留些把柄,到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