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6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光世为西军环庆帅,西军诸帅中,最高不过节度使,刘光世又凭什么作太尉?至于刘光远,当初战败之责没有追究,已是开恩,如今还想节度使?有这个道理么?
    皇帝无言以对,徐良更表示,就算皇帝下了诏,宰相这里也绝对不会通过。赵谨没有办法,他其实也知道,刘光国不够资格封王,但皇后再三恳求,实在不好拒绝。但徐良态度如此坚决,估计是真没戏了。
    徐良以为,皇帝这回碰了钉子,应该不再提这事。谁曾想,没过两天,皇帝又把他召去,旧事重提。以他对皇帝的了解,如果不是刘皇后bī得太急,赵官家不会如此。如果再硬顶回去,不是难事,他是独相,总揽朝政,他不点头,这事就得黄。但皇帝毕竟是皇帝,当年仁宗皇帝想封一位宠妃之父为节度使,被包拯犯颜直谏,唾沫星子溅了一脸,最后只当作罢。但当时包拯是谏官,这事言臣作可以,宰相却不成。但就这么封刘光国为郡王,又实在心中不甘,况且人心也不服,思之再三,徐良作了一个让步,刘光国不是要升任淮南宣抚使么?淮南宣抚司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收复山东,如果刘光国把这件事情办成了,那么“郡王”就可以商量。
    他这是给皇帝一个台阶下,赵谨估计也看出来了,当即应允。第二天就发下诏书,按徐六的方案,任命刘光国为淮南宣抚使,所部改编为神武左军,准备收复山东。
    这在外统兵的将帅们封完了,皇帝倒也没有忘记掌控全局,运筹帷幄的宰执大臣们。首当其冲的,就是徐良。为了这次北伐,徐良筹备多年,呕心沥血,功劳不在旁人之下。皇帝亲笔飞诏,高度褒奖评价徐六之功绩,进为“平章军国重事”。
    现行制度,尚书左右仆sh…兼同中书m…n下平章事是宰相,徐良此前任尚书右仆sh…,同中书m…n下平章事,本是次相,但首相去职后,他就成了独相。“平章事”,最初是起于唐太宗,全称就是“同中书m…n下平章事”,这个头衔十分冗长而拗口,是什么意思呢?中书省和m…n下省都是唐代中央的政务机关,意思就是说,带着这个头衔的人,同中书省和m…n下省一起协商处理政务。但从唐高宗时起,实际担任宰相者,就加着这个头衔。到了宋代,时用时废,宰相的名称变化很大。有时候叫同平章事,有时候叫尚书仆sh…,还有时候叫太宰少宰之类。
    平章两个字,意思是“商量处理”,军国重事,就是军队和朝廷的重大事务。去除了“同”字,就不存和谁商量,徐良这个“平章军国重事”,实际是位在宰相之上,但却掌握宰相实权的一个位置。
    大宋这边举国欢腾,庆祝空前胜利,可北面就真有些愁云惨淡了。中原的丢失,可以说nv真人是有心理准备的。从兀术在世时两次攻襄汉未果后,宋金战局就有些逆转的意思在了,如果追溯得早一些,严格说起来,从宋辽联盟开始,nv真人就不再把握战争主动权。金国朝廷上下大概都知道,中原可能保不住。因此,丢失中原地区,nv真人可以接受。
    他们不能接受的,恰恰是徐卫八千骑越过太行山,袭击了河北
    河北这个地方,在宋辽战争时期,就是两国较劲的战场。无论是大辽要南下攻宋,又或是大宋要北伐燕云,都得走河北。西军居然在河北大地上,这岂不是拿刀往金国心窝子捅?
    金帝完颜亶自登位以来,国事大多决于几位nv真元勋,尤其是他的叔父完颜兀术。再加上,完颜亶这个人自小学习汉文化,很有些“l…ng漫主义”情怀。具体表现在,好酗酒,好杀人,酒一喝醉,爱谁谁。
    他即位之初,就搞掉了大金开国元勋完颜宗翰,也就是粘罕。随后,金国一系列的血腥政变中,开国功臣如宗磐、宗隽、希尹等先后被杀,形成兀术一家独大的格局。这不一定都是金帝完颜亶的意思,但他无可奈何。
    政治上不得势,让这位“俨然汉家天子”的金帝十分抑郁。酗酒之后,乘醉杀人,朝中十分忌惮,真个伴君如伴虎。
    中原丢失,河北遇袭,使金国朝野大震人人自危按说出了这么大的事,nv真人该检讨吧?得处分一批文臣武将吧?但就有这么一个人,在金国大败的情况下,居然一路升迁。这个人就是完颜亮。
    宋金这次开战以前,完颜亮因为受到金帝的宠信,已经升为平章政事,掌握一定实权。金军大败之后,他不但没受影响,反而被金帝升为右丞相,上台执政,大有取代其叔父完颜兀术地位的趋势。要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至少现在没看出来,跟随兀术出征襄汉,无功而返。临危受命坐镇河东,又被徐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能一路升上来,除了他的宗室身份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很会讨好卖乖。
    有一次,金帝和他哥俩摆家常,谈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创业艰难时,完颜亮痛哭流涕,完颜亶一看,这个兄弟很忠心呐再加上,这哥俩有相同的爱好,都是读汉家经典,没事就诗词唱合,你来我往,很是默契。完颜亮受重用,也就不奇怪了。

第七百八十二章另一场战争
    宋阀正文'第七百八十二章另一场战争——
    第七百八十二章另一场战争
    不管你有没有本事,占着茅坑就得拉屎。既然做了右丞相,上台执政,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宋金战局。中原地区已经丢失,自乌延蒲卢浑以下,几十万金军将士全军覆没,这个烂摊子要怎么收拾?更重要的是,南边肯定不会满足于仅仅收复中原,此后肯定还会有进一步的动作,怎么应付?
    金国朝廷里的普遍意见是,讲和。首先,南朝今非昔比,其军力提升之迅速,是有目共睹的。南面有折彦质、韩臣忠、岳飞,西北还有个紫金虎,谁都不是省油的灯;其次,大金国这些年的确消耗得不轻。想当初起兵反辽攻宋之时,nv真人简直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扫d…ng天下,那时候为什么打得那么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那时候的nv真军队是以战养战,作战和掠夺是同时进行的。彼时的金军就是一个武装抢劫集团,这样的军队最怕的就是,可着劲打了半天,结果颗粒无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nv真勇士们已经不想打仗了,包括跟nv真人关系最铁的渤海人,也厌倦了无休止,无价值的战争。但你不想打仗就不打?你脚下站的可是人家的土地,人家能不日夜惦记着么?
    所以,就要讲和。但讲和得分情况,势均力敌那叫议和,敌强我弱那叫求和,nv真人这几年虽然不顺,但他们是绝对不会承认宋强金弱的,至多只是势均力敌而已。所以,对南朝不能求和,只能是迫和,所谓迫和,也就是敢战方能言和。
    这是什么意思呢?南朝肯定不会满足于收复中原和东京,他们下一步的目标,不用猜也知道,八成是山东。山东这地儿在这些年风水着实不太好,在宋金开战以前,山东就已经是“盗匪满野”了,在经历战lu…n一闹,简直成了不m…o之地。
    因此,金军在该地区的兵力本来就很薄弱,要阻挡宋军收复山东,仅凭目前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完颜亮遂建议,从燕云地区chōu调jīng兵强将入山东作战,刹一刹南方的锐气,最好是大家能坐到谈判桌上来商量。金帝同意了这个方案,命完颜亮全权负责处理。后者动作倒也麻利,即刻chōu调兵力,加强山东防务,就等着看是谁来碰钉子。
    但光是加强防务不行,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想在山东战场扳回一局,就必须要一个强有力的统帅来坐镇指挥。想大金国起兵之初,那真是将星如云,且不说什么粘罕、斡离不、娄宿、银术可等人,随便拿出个万夫长来,对付宋军都是绰绰有余。但时至今日,这些宿将们老的老,死的死,后头起来的也不是说没手段,但让人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的,还真就没几个。
    思来想去,完颜亮听从朝臣建议,调一个人去山东,授予专权,要求务必重挫南军士气。这个人,就是徐卫的“老朋友”,耶律马五。马五在金军阵营里,绝对算是能打的。开玩笑,敢送一副枷给徐卫的人,能是软蛋么?只是,马五时运不济,因为派系的问题被投闲置散多年,近来方得启用,打了几仗还算不掉金营名将的身价。金廷征召,他也十分重视,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山东布置防务,他就想着一个问题,来犯山东地界的会是谁?折彦质?韩世忠?还是岳飞?这三个人的名字,他是听过的,俱是宋军中独挡一面的大将,不可小视。
    耶律马五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对手,会是当今大宋天子的老丈杆子……
    就在马五赶到山东后不久,杭州方面也开始着手准备收复齐鲁。不管是执掌大权的徐六,还是皇帝赵谨,对此事都非常上心。徐六上心是因为山东如果光复,那么大宋就把nv真人的势力彻底驱逐过黄河了。而河东有他堂弟在,基本上没存在什么问题,以后宋金争夺的焦点,就在河北一地;赵官家上心,是因为着急要兑现对皇后的承诺,盼着老丈人把山东收复,要封他一个郡王。
    刘光国本人当然更上心,收复中原这么大的功劳,他居然连半级也没升,就给派了个淮南宣抚使的差遣,而且连“处置”都没有,这让他很不服气。但不服归不服,他也清楚,现在朝中说话作数的是徐良,人家已经把条件摆出来了,要封王,收复山东再说
    在刘光国看来,收复山东,那就是小菜一碟。宋军刚刚光复了中原,士气如虹,乘战且之勇气,拿下山东还不是手到擒来?因此朝廷命令一下,他就整编部队,淮西军改编为神武左军,调集粮草,收拾器械,只等着开。
    因为这次作战是北伐中原的延续,所以规模并不大。担负收复山东任务的,甚至不是淮西军的全部,只有刘光国刘光远两兄弟的嫡系,不包括李显忠的部队,不到四万马步军。原计划是三月下旬发动进攻,但刘光国等不了那许久,二月底就上奏朝廷要求进兵。话说得tǐng大,要收复齐鲁全境,执敌酋献于帝阙。
    或许是受北伐胜利的鼓舞,朝中普遍对于刘光国持乐观态度,徐六也认为问题不大,遂同意其进军。
    兴元府,徐卫改封武威郡王,诏命倒是下来了,但他官邸那块“东莞郡王府”的牌匾还没有来得及换。其实牌子什么的都不重要,以他今时今日在川陕的地位,就是挂把草在m…n上,谁敢不把这地方当回事?
    紫金虎主持川陕军政多年,陕西是他的根基,自然苦心经营,势力渗透到方方面面。就连从前针chā不进,水泼不进的四川,他也安chā了几个心腹进去担任要职。出征回来以后,他就琢磨着这川陕地区的大政方针得变一变了。
    其实,这次西军出征,雷声大,雨点小,就已经说明一个问题。今后,发生大规模战役的可能x…ng已经不大了,至少在短期以内是这样。尽管那个作宰相的堂兄时常来书信,言必提以两河为下阶段目标,但徐九却不这么认为。另一场战争,可能就要开始了。

第七百八十三章折家搅屎棍
    宋阀正文'第七百八十三章折家搅屎棍——
    第七百八十三章折家搅屎棍
    在武威郡王府的后院里,搭了把躺椅在檐下,徐卫现在就半躺在椅上,穿一身再普通不过的直裰,靴子脱在旁边,翘着tuǐ,脸上让折扇盖住了眼睛,虽说还是天,不过今儿这阳光可够灿烂的,晒在身上暖洋洋,让人不禁慵懒起来。
    张庆从走廊里转出来,看到徐卫这模样,脚步停了下来,似乎在犹豫着要不要过去。正当此时,徐九却动了,他伸手拿开面上的扇子,坐了起来回头一看,道:“来了?”
    张庆见状,过去笑道:“我还以为大王睡着了。”
    “哎呀,难得这么清闲,晒晒太阳,打个小盹,tǐng惬意的。”徐卫叹道。看样子,他就是在等张庆来,旁边已经摆好了坐头和茶水,张庆也不客气,径直坐了起来,自顾倒茶水喝。不过,旁边还有一副座头空着,不知是给谁留的。
    答案马上就揭晓了,马子充魁伟的身形出现在走廊转角处,朗声道:“大王。”
    “子充兄来了?坐。”徐卫下了躺椅,将靴子穿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马扩和张庆打了招呼之后,问道:“大王召我二人来,有事?”
    徐卫一时沉默不言,良久,方才道:“也没什么要紧的事,聊聊。”语至此处,他顿了顿,而后继续道“这次西军出征,可算是历年以来最轻松的一回。据我估计,从今往后,再打大仗恶仗的机会不多了。你们也知道,这么多年,川陕两地为了支持抗金大业,牺牲颇大,士人百姓都有些怨言。我思量着,今后,咱们得把心思多放到民生上来。”
    听了这话,张庆马扩二人都l…出疑hu…之s…,马扩心直口快,问道:“朝廷不是说,接下来就要剑指两河么?西军岂能置身事外?”
    徐卫闻言一笑:“说是这么说,但不一定这么做。”
    “大王的意思是,这两河就不要了?”马扩皱眉道。
    “要是肯定要的,但不是眼下。现如今,我们已经收复了中原、淮南、河东等地,nv真人还控制的地盘不多了。如果继续进军,我们西军拿下太原没有问题,但南方诸军要夺回河北就不好说了。”徐卫道。
    这倒是实情,河北一马平川,直面燕云,那里又是金军jīng锐云集之所。若宋军踏入河北,那就不仅仅是收复失地这么简单,更直接威胁到了nv真人的核心。兽穷则搏,金军必拼死反击。兀术虽然挂了,金军也不复昔日之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乘战胜之勇气,河北,直捣燕云,愿望当然是好的,但急不得。
    收复两河,直捣燕云,这话是谁说的?朝廷?严格说起来不对,这话其实是徐良说的,虽然堂兄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代表朝廷,但这世上没人能支手遮天。徐六虽然一腔热血,但别人不一定这么想。
    这绝不是空x…e来风,徐卫从身边拿出一封信件,递到张庆面前:“看看吧。”
    张庆接过,先没看内容,直接瞄了一眼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