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5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是如今大金国的实际统治者,金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完颜兀术,汉名宗弼。他一人独坐,帐中几十员战将笔端地立着,尽管属于不同种族,但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兀术此时的心情可谓复杂到了极点。战前,他预判徐卫的进兵方向,最有可能是中原,河南府,可他居然真的强渡黄河,打入了河东!而且进军之神速,令人意外!短短时间,直趋太原城下!最让他震惊的是,大金河东安抚使兼诸路兵马都总管韩常,投降了!
    昔年在滑州,二哥真不该放他一马!
    “大军一到,徐虎儿虽然停止扣城,然仍扎在太原城外。他兵强马壮,必然要来与我一战!往年,我们对阵宋军,有马军之利可一往无前!如今,徐虎儿的骑兵已成气候,这一仗须得当心,万不容失!”,兀术语气冰冷。
    当然是万不容失!这八万步骑,就是大金国眼下的主力一旦战败!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搞不好,还得退回东北老家去!
    众将都称是,他们始终没闹明白,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咱落到这步田地了?就在前两三年,咱还在每每出兵南下呢,好似一觉睡过来,人都打上门来了!而且又是徐卫!这厮到底有多大实力?西军到底有多少人马?
    “太原的重要性你们都知道,但我还要提醒一次。太原丢不得!太原一丢,河东全完!河东一完,往近了说,威胁到燕云!往远了说,中原、山东、河北,都将受到影响,到时候我大金国就将陷于被动!来日决战无论是谁,务尽全力!但能击败虎儿,朝廷绝不吝惜重赏!”,兀术的声音越来越大。
    此时,一个老者接过话头:“徐卫乃世之虎臣,威名暴于南北。此番他出兵入河东本是与契丹人互相配合。如今,我军虽抽身南下,但一切都还得谨慎小心。”,兀术对此人好像十分重视侧头道:“先生昔年见过徐卫,以你之见,他会退么?”
    这老者正是韩昉,他当年不止在东京见过徐卫,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被囚禁在徐卫的牟鸵岗军营里。后来因为和谈,才将他放还。
    “难说!”,韩昉道。“徐卫不久前收复全陕,兵威正隆。
    如今又连下河东数十州县直扑太原重镇,声势浩大如日中天。他以得胜之师,恐怕不会轻易言退。”
    兀术听了这话脸色越发阴沉。这一仗,对于宋军来说,不算什么。败一仗就一仗,但对于女真人,说得严重一些,这是事关国运的一战!牺牲个西夏,才摆平了一头,如果不能把徐虎儿这头猛虎殴走,此前种种,都是白费!
    一念至此,大声道:“我军距离太原不远,相信徐卫也不敢再攻城,且不急着出战,先观察。两日,再作计较!”
    想金军南侵之初,那可真是气吞万里如虎!若是那时遇到这种情况,观察个屁!明天一早直接扑去宋营!甫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还没到三十年,是风水轮流转了“……
    兀术想观察一两天,可西军愣没给他这机会。第二清晨,天还没亮,他就收到了报告,宋军一夜之间拔营撤走!
    兀术一听,大呼上当!如梦方醒!原来紫金虎这回是纸老虎!他根本就是虚张声势!否则,以他紫金虎的名号,以他徐九二十年来拼下的赫赫声威,他哪会退半步?还不直接打上门来!
    他这一走,正好说明其心虚!兀术倒不愧是百战名将,一收到消息之后,当即作出决断,派出六千铁骑,往南疯追!大军紧随其后!
    可铁骑出动没多久,他的主力部队也才走十几里,派出去的骑兵又回来了。报称,宋军撤往了榆次,骑兵全速去追,却在离榆次不到二十里的地方遭到伏击,退却之时,又被敌骑追赶,折了千余人。
    这倒让兀术摸不准徐卫的脉了。若说他是虚张声势吧,这半道伏击,莫非是想诱敌?他是在玩虚虚实实?
    宋军不知金军虚实,金军也不知宋军虚实,兀术思之再三,还是决定谨慎为上。遂下令还屯太原,以观时变。
    当八万步骑回到太原时,看到那千疮百孔的太原城,真个感叹。他们都是久经战阵之人,攻城拔寨的事没少干,可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惨状!到底是怎样的猛攻,才能让太原这样的坚城,损成这般模样?
    兀术兵临城下,城里的守军正忙活着拆除障碍,重开城门。虽然暂时亲近不了,但守军仍旧站在城头上,欢声雷动!这是人之常情,他们本来以为必死无疑了,可没想到,最后关头,援兵竟然来了!果然是天无绝人之路!完颜安抚果然没有骗咱们!
    完颜亮此时就立在城门洞之后,他的身旁将士林立,都冲他欢呼。享受着将士们的欢呼,他却直冒冷汗!因为他自己最清楚,前些天所谓,“多撑一日,就多一分希望,援兵很快就会来”,这些话根本就是他信口胡说的。他完全不知道援兵几时会来,甚至会不会来!
    但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地怪,援兵还真就来了!
    封门的巨石被移开以后,他赶紧率领河东安抚司一班文武官员迎出城去!老远,他就看到了骑着高头大马的四叔!这一看直看得这位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孙差点热泪盈眶!这就是看到了亲人呐!
    兀术也看到了他这个侄儿,下得马来,大步上前!
    “侄儿拜见叔父!”,完颜亮真个大礼参拜下去。兀术前腿一曲,双手搀了起来,上下打量着对方,叹道:“好!好!”
    兀术是阿骨打第四子,完颜亮的父亲完颜宗干是阿骨打庶长子,所以完颜亮是他的亲侄儿。这回他领兵抗击辽军,完颜亮主动请缨来坐镇太原,这让他刮目相看,心中也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我完颜氏第三代,也不乏坚毅果敢之人!
    当下,那河东诸文武也来见了礼,完颜亮遂迎兀术进城。一路上兀术执着侄儿的手不放,还对他说:“你能守住太原,可是大功一件!”
    “守住太原乃大功一件”这句话没错。但兀术此时,还不知道内情只道是侄儿率领河东兵马,坚守孤城,一直撑到了他南下驰援。
    完颜亮不觉汗颜默然无语。一直到了节堂上,河东诸将,以及燕云诸将,从节堂内,一直排到了堂外,真是济济一堂!
    兀术坐了主位,完颜亮列在下首仆散忠义紧随其后。又见一回礼,兀术洪声道:“国家多事之秋辽之余孽逼犯燕云,为我大军所退:徐卫腾声南北盘踞关陇,自以为纵横四方,然却兵阻太原,未能破城。此皆河东诸将士之功,日后,当上达天听,为尔等请封!”,河东将佐听得欢喜,齐声答谢。兀术又抚慰几句,这才问道:“我先在燕云,不知河东局势,迪古乃,你且与我细说。”
    迪古乃,是完颜亮的女真名,听叔父询问,惟恐被人抢了先,立即答道:“,是!侄自从奉圣上诏命赶赴河东以来,先是带数十骑出燕京,至河东,收代忻诸州兵马数千人。抵太原,徐卫未至。侄儿想,徐卫一路征战,北上太原,想必师困力乏,遂起兵往榆次阻击。”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了停,观兀术颜色,见叔父只是认真地听着,这才继续。
    “然徐卫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我军力战之下,仍旧败北。遂退回太原,凭城坚守!徐卫大军围城,先是以火袍猛轰城池两日,摧毁多处城防!而后,便发军猛攻!城中将士忠勇无双,奋起反击,虽数次濒危,然终究还是抵抗到大军赶来!这其中,以仆散忠义等河东旧将最为不易,功不可没!”,他抢在河东诸将之前,先把话说了,又主动替仆散忠义等人请功,企图堵住众人的嘴,替他把一意孤行导致大败的那一节给遮掩过去。就算遮掩不过去,也盼到时不要说得太难听。
    兀术听罢,看向仆散忠义,笑道:,“你祖父两代,都从军征,有战功。今番保得太原,磉实功不可没!”,仆散忠义却不见有什么欢欣之状,只正色道:“此皆赖将士效命,末将不敢居功。”并无一字提及完颜亮。
    兀术露出赞许的神色,看来这倒是个可造之材。
    “今徐卫大军退至榆次,动机不明,诸将勿要懈怠!此番河东半壁沦陷,当思恢复!罢了,你等去吧,迪古乃和乌者留下。”兀术挥手道。
    诸将施礼辞去,只留完颜亮和仆散忠义在堂上。兀术叫他二人坐了,就问起宋军虚实来。
    完颜亮除了榆次阻击时在阵中之外,入太原以后,一直是仆散忠义在一线指挥,所以他如何知道?只得让仆散忠义说。
    “回梁王,宋军围城之时,把住四面,连营遍地,声势相当骇人!今早,得知宋军撤离以后,末将曾派人前去查看对方营地。据估计,宋军兵力当不下十万!”,仆散忠义回答道。
    虽说没法确切知道对方的人数,但军队扎营,都有一些章法,比如设了多少个军寨,每寨扎了多少帐篷,又崭者挖了多少灶坑,这都有迹可寻。借着这些线索,大致可以判断出对方的粗略兵力。
    仆散忠义这个判断,跟实际情况其实很接近。只是他如何知道,这十万人马里面,有多少是正军,有多少是义军?
    兀术听罢,沉默不言。西军是宋军中最能打的部队,倘若十万西军,倒是一支令人不敢小视的力量。可话说回来,徐卫有十万雄兵在手,他为何要往榆次退?大可直接来跟自己对阵!以他的本事、名气、兵力,总不至于畏惧自己吧?莫非,这里头有假?暂时确实不宜妄动,多派人马前去刺探,总要弄个心里有数,才好动手。
    【……第七百零八章绝处逢生】@!!

第七百零九章 双方罢兵
    第七百零九章双方罢兵
    兀术在太原城没呆几天,就大概摸清了徐卫的虚实。这并不是难事,河东境内有多少义军,陕西方面清楚,金军也清楚。太行山义军倾巢而出,都来太原助战,这就说明宋军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河东的“乱贼”。再推算一下,西军进入河东以后,必然得到各地“乱党”的响应,这么一估,徐卫十万人马里,恐怕真正的西军,不会超过一半。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兀术有了底气,立刻催动三军扑往榆次。然而此时,徐卫已经率领西军一路往南,完全跑出了太原地界。刚入汾州,正好碰上紧赶慢赶的两兴军。西军一直退到汾州治下的灵石县,因为这个地方正是阳凉南关所在。只要把住阳凉南关,金军就算大军来攻,也可凭借险要的关隘轻松挡住。
    金军一路追过来,屯兵于关北,摆出一副要扣关的架势。而此时,从陕西起运的物资补给也已送到,徐卫更加淡定,分拨部将驻守关城,只等金军来攻。
    这阳凉南关之前因为韩常的劝降而兵不血刃,但此关着实险要!它依山而建,两面都有高山相夹,前后都是洼地,无论是北攻南,还是南攻北,你都是仰攻,谁也占不到便宜。两军对峙,一连数日不见动静。金军不来扣关,宋军也不出去。
    灵石县
    此时的灵石县,也就是后世山西省的灵石县。灵石光复以后,徐卫急着挥师北上,所以也没顾得上安排一下,因此这段时间河东南部诸州县基本上处于无人管辖的状态。百姓们虽然欢庆光复,但同时也要面临许多问题。诸如偷窥抢劫等等,更有甚者,一些没有助战的小股“义军”趁着混乱的局势进城劫掠,自称某官之类。
    徐卫一进城,所有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劫掠灵石县那伙所谓义军,一收到风声,赶紧跑了。徐卫也不派兵去围剿,只让人带个话,三天之内,自己到灵石来请罪,否则,河东就这么大点地,你跟我玩躲猫猫?
    两天之后,那伙义军自己就找上门来了。他们非常清楚,在徐招讨那里挂上了号,你就基本上跑不出河东了,还不如自己老实点。徐卫杀了挑头的,以儆效尤。
    这一天,西军几个主要将领都接到命令,进城开会。阳凉南关徐卫只留了四千人,剩下的都到灵石休整,因此这一召唤,秦凤、永兴、两兴三司大将纷纷进城。在曾经的大宋以及大金灵石县衙里,杨彦、吴璘、张宪、王彦、徐胜、杨再兴、李成卫、李成等悉数到场。徐卫还特地通知随军转运使之类的文职官员也出席会议。
    虽说金军大举来援,让即将破城的太原又起死回生,而且当时确实让众将恼火了一阵。但此刻,你基本上在将帅们的脸上看不出不快来。因为回头看看,此番入河东,可谓战果辉煌,接连收复解州、绛州、怀州、泽州、慈州、河中府、平阳府、隆德府、威胜军,大半个河东已经宣告回归了。
    光是失复失地还不算,此役,斩杀俘虏金军将近六万人,甚至包括大金河东统帅韩常。更重要的是,这一次进兵河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从徐卫大名府起兵开始,每每于金人战,虽然胜多败少,但几乎没有哪一次不是艰难取胜,金军的剽悍和顽强,这是西军所承认的。可这回却不同,摧枯拉朽,风卷残云,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虎儿军最擅长的那种激烈的野战,根本就没发生过!
    太原没有拿下,固然是个遗憾,可大半个河东都在手里了,太原还远么?
    “大王来了。”吴璘低声一句,堂上顿时肃静。
    徐卫从里间转出来,他居然没有着戎装,一身紫色常服,金带幞头,而且他这些将帅们仔细一看,竟发现徐郡王还抽空修剪了胡须,这闲得……
    “都到了齐了?”徐卫径直到案桌后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嘴里发出啧啧之声,显得很惬意。
    “回大王,该到的都到了。”杨彦瞪着一只独眼道。
    “得,开始吧。”徐卫嘴里说着话,眼睛却盯着案上一份文件,那是义军的名录。好一阵之后,他才将目光从文件上收回,对众将道“金军大举驰援,来势汹汹,我军避其锋芒撤出太原,也有些天了。如今金军不见扣关,咱们也不能这么一直耗下去,今天叫你们来,就是议一议,下一步怎么走。”
    怎么走?不外乎两个选择,一是就此罢兵,守住阳凉南关。河东的地形就是多山,而且尽是大山。西军现在收复的地区,西面只要把住阳凉南关,金军就轻易南下不了。因为吕梁山和太岳山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