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折彦质啧了一声,由衷叹道:“我最佩服的,就是你那份信心。想当年,金贼几乎迫近东京,满朝武哪个不是心惊胆战?可你总说事在人为,并一再跟人解释说大宋是可以有作为的,到现在,你已经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自己的话,不容易,不容易。”
    徐卫摆摆手:“以前的事,过去就过去了,眼下才是最重要的。”
    折彦质一拍大腿:“不错!这倒是实在话!如今南北媾和,表面上看,这又是罢战,又是还地的,好似金贼真心要与我朝修好一般。但依我看来,这也就是块遮耻的布,早晚得给扯下来!到时,金人必举大兵来犯!”
    说到这里,也不等徐卫回话,继续道“但今时不同往日,官家即位虽然不久,但锐气进取。不久前”召我与荆湖何太保入行朝,垂询军机,大有北伐之意!真英主也!”
    “北伐?现在?”徐卫不免吃惊。太上皇赵桓在位时,朝廷大政方针反反复复,到退位之前终于选了一条道走到黑,消极保守。现在这位新皇帝倒不保守了,但也不用激进成这样吧?
    “官家倒确实有这个意思,但我与何太保都以为不可。唯今之计,莫如蓄力待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打就罢,要打”至少将女真人逐过黄河去!”折彦质笑道。“当然,这一点你是先办到了,到时江西荆湖北上取东京,你就可遣偏师从虎牢关出来,何愁大事不成

第五百九十六章 再见何书莹
    徐卫在江州呆了四天,折彦质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折郡王的热情不仅体现在个人交情方面,更多的则是对北伐的积极。这并不奇怪,折彦质一直是积极抗战派,从太上皇赵桓在位时就一直是这样。以至于赵桓在位后期立场动摇,任用耿南仲打击抗战派时,他宁愿放弃中央高位,自请到地方,也不愿意同流。从这一点上来说,徐卫是很敬佩他的,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坚持自己信念的人,值得尊敬。
    在与徐卫会面期间,他不只一次地称赞了当今天子,说赵谌是大有为之君,社稷得其主也。这不禁让徐卫也想尽快见见这位新君,看看他到底有为到什么地步。
    十月二十七,徐卫夫妇如期抵达杭州。在向有司报备了之后,住进馆驿。当天,赵谌就派内侍来传诏,说徐太尉一路辛苦,不用急着朝觐,先休息好。让徐卫意外的是,赵官家还让内侍给他送来晚饭。没错,就是晚饭,在接到徐卫抵达行朝的时候,赵谌正准备用膳,他当即就命内侍将御膳撤去一半,送到馆驿。
    第二天,赵谌得知张九月抱恙,又派御医前来诊治,还赐下名贵药材。到了第四天,他才传下旨意,命徐卫入禁中朝觐,而张九月也按制度进宫朝见皇后。
    在内侍引领下,徐子昂行走于禁中。老实说,这杭州的行宫比起镇江府来,规模缩小了许多。他知道,营造宫室的钱朝廷还是不缺的。赵谌登基有年,至今没有扩建,看来这个年轻皇帝倒还有些追求。不过话说回来,太上皇赵桓也不贪图享乐,但这并不代表他就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不久,至一处所在,怎么看这也不该是皇帝召见外臣的正式宫殿。徐卫瞥见一块横匾,上书“勤政堂”三字。尽管紫金虎是个武臣,对书法这些东西没什么见解,可他还是发现,“勤政堂”三个字并不雄浑,也不苍劲,但字形瘦直挺拔,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而且非常工整,怎么看怎么眼熟。很像他前一世经常看到用到的“仿宋体”。
    “太尉稍待。”引路的内侍恭敬地一礼后,进入堂去。徐卫常年在地方上,他对穿着一身隆重的朝服很不习惯。脑袋上舒服的幞头不见了,代之以倒扣木桶一般的獬豸冠。身上披的是肥大的罗袍裙,束大带,系蔽膝,那方心曲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娃娃们佩带的如玉金锁。手里还得捧块笏板,腰上挂的笏囊里,还插着几块。以备皇帝有训示时,作笔记用。
    正当他在那儿一会儿扯扯领子,一会儿甩甩袖子时,内侍出来传诏:“宣,太尉徐卫觐见!”
    没奈何,顶着一身行头,徐卫快步进入“勤政堂”,入内之后,到中间的隔断时,内侍提醒了一声,他遂立在原地,推金山,倒玉柱,朗声唤道:“臣卫,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赵谌正坐在椅上,他面前的御案上,稍嫌凌乱地摆放许多的奏本上书之类。而且他手里还提着笔,只不过遍观他笔下的那些本子,好像没有一个字是新写的。
    徐卫一拜,他就放下笔,抬起头,正色道:“徐卿平身,赐座。”
    “谢陛下!”徐卫铿锵有力的语气很符合皇帝对他的想象。等他坐定以后,赵谌细细打量,不由得大喜!
    不过是看清楚徐卫长什么模样,赵谌在喜什么?在徐卫之前,他已经召见过折彦质、何灌、赵鼎三位军中统帅。都是威风凛凛,仪表不俗之辈。但现在看到徐卫,发现他比自己想象中年轻得多,行为举止虽然也中规中矩,但比起折何赵等臣来说,却少了一分暮气。
    这种形象和气质,也正契合赵谌年轻气盛,锐意进取的风格,他因此而喜。
    “贤卿真是好相貌!”赵谌由衷夸赞道。
    徐卫一怔,自己受皇帝召见次数不算太少。但从没有哪一次,皇帝夸起相貌来,这开场白是个什么意思?
    “臣,臣……谢陛下夸奖。”徐卫还真不知道舍此之外,能怎么回答他。
    赵谌笑道:“朕初登位时,就听闻贤卿‘紫金之虎’的浑名。当时朕还想,能得此威名者,必然虎背熊腰,满面虬髯,身长八尺,铁塔一般!”
    徐卫执板一礼:“倒叫陛下失望了。”
    “不不不,甚好!甚好!朕只是没想到,贤卿如此……卿今年有几?”赵谌兴致勃勃,好像对徐卫的一切都很感兴趣。
    “臣今年三十有四。”徐卫答道。
    “好!正当壮年!”赵谌一击御案道。徐卫真晕了,不是,你到底在高兴什么?
    “贤卿总西师之雄,在关中连挫金军锐气。此番更是一举光复全陕,以至于金人与我朝议和之前,必先提出督促西军勒兵。女真畏卿如虎,此言非虚也!”赵谌毫不吝惜溢美之辞。
    徐卫谦虚地表示道:“金人所畏者,非臣,乃畏陛下之锐气,朝廷之朝气。”
    赵谌眼睛一亮,追问道:“卿此言从何说起?”
    “金人崛起,不过数十年光阴,然其残暴愚昧之本性今已暴露无遗。内弊丛生,争斗不息,数十载之国家,已现迟暮之气。而陛下锐意进取,便国家朝廷面目一新,朝气蓬勃。金人以迟暮之气,安得不畏陛下之锐气?不畏我朝之朝气?”有时候,武臣拍起马屁来,比文臣更管用。因为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武臣都是些耿直实在的人。
    这话听在赵谌耳里,如久旱而逢甘露,全身上下的毛孔,没一个不打开,没一个不舒坦。不过赵谌并没有得意忘形,他克制住自己的喜悦,认真道:“朕作得远远不够,若有朝一日,能恢复旧疆,驱逐北夷,方值一喜。”
    徐卫抬起头来,看着赵谌那张有些削瘦,但却英气勃勃的面庞,正色道:“臣坚信那一天已经不远。”
    “徐卿认为朕能成就中兴之业?”赵谌问道。
    “臣愿以军旅事陛下,为达中兴光复之目的,拼此一生。”徐卫面对这位雄心勃勃,又还有点稚嫩的皇帝,投其所好。
    赵谌直视着这位西军统帅,叹道:“诚若如此,济朕莫大之业者,非卿而谁?”
    客套话说完,赵谌转入正题,他在垂询了折彦质何灌之后,很想听听徐卫对于大宋今后对金战略有什么想法,毕竟徐卫是跟女真人交手最多的统帅,他一定有独到的见解。
    不说这边君臣二人商议军国大政,同在禁中,张九月正以二品命妇的身份朝拜皇后。赵谌被拥立登基之时,还没有娶亲,在他即位几年后,大臣们商议,请皇帝娶了已故张叔夜的孙女,张仲雄的女儿,是为张皇后。
    宋代君王经常娶武臣之女为妻,这几乎成了一个传统。因张皇后之故,她的伯父,丢失襄阳的张伯奋得以恢复原有待遇,她的父亲张仲雄因为战创而致残,如今也是广赐田宅,安逸富足。
    张九月出身在行伍之家,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是名门闺秀,但自从嫁了徐卫以后,便成为命妇,规矩体统什么的,多少知道一些。再加上此次入朝之前,她就已经用心学习了礼仪。所以,朝见张皇后时,并未有什么不周不到的地方,这男人的话题绕不开家国天下,后妃命妇虽然场面上也要讲几句,但那终究不是女人关心的事情,很快就转到家庭上面来。
    “太尉帅西军,逐北夷,天下闻名。本宫听人说,你也是巾帼英雌,将家之女?”在暖阁里,仪态雍容的张皇后向张九月问道。
    九月知道皇后也出身于将家,遂答道:“称不得将家,妾之先父阵亡于征方腊途中,只是一统兵官。”
    张皇后听罢,朝旁边陪同的命妇中看了一眼,又问道:“荆湖宣抚何太保,是你的姨父?”
    “正是。”张九月坚守不问不答,规规矩矩。
    张皇后突然一笑:“这么说起来,她该是你的表妹?”
    这话听得张九月一时不明就里,只听一个声音道:“回皇后,夫人确系臣妾表姐。”
    说话的妇人,约有三十来岁,花钗冠遮掩下,半露倾城之容。在场的,除了皇后以外,都是王妃命妇,而此妇一开口,大有艳压群芳之势。其面容之姣好,让左右命妇尽皆失色。朱唇微启之时,双目流波转动,虽已不是豆蔻年华,但其风韵足以令人倾倒。
    张九月本来规矩坐着,目不斜视,皇后问一句她答一句。但此时听到这话,忍不住抬起头来寻声看去。
    这一看,直看得她心头一跳,面露慌色,赶紧低下头去。她看到的不是旁人,正是她多年不见的表妹,何灌之女,何书莹!
    想当年,九月在何府,受姨母***。当时她觉得表妹是个美丽,善良,知书达礼的闺秀。可后来跟徐卫成婚后才发现,原来何书莹的心机远非她母亲可比。只是,时过境迁,张九月随夫入陕,跟何家没什么联系,也就把这个表妹淡忘了

第五百九十七章 九月心结
    在这里作陪的,大概都是嫔妃命fù一类,何书莹算起来年纪也不xi了,嫁人没什么稀奇;以何灌的身份地位,她嫁给官员作了命fù也不奇怪;但让张九月没想到的是,何书莹竟然在此时出现在此地!
    张皇后问起了她们两姐妹的渊源,张九月拘谨不能答,何书莹遂提起了张父战殁,张母病逝,将表姐张九月寄养于何家,一直到出嫁为止。
    皇后听罢,叹道:“何太保夫fù将你抚养*人,又择徐太尉这等佳婿,可谓视如己出。”
    九月也只能答道:“皇后之言极是,臣妾不忘姨父姨母养育之恩。”说话间,又稍稍抬头去看表妹,只见何书莹也正在看她,两姐妹目光ji错,随即闪开。
    皇后赐见完毕后,为了表示对张九月的殊遇,特地在宫中设宴款待。又赐给衣料、首饰、金银等物,九月***出宫,回到馆驿。
    另一头,徐卫也在禁中陪皇帝吃了饭出来。在君前奏对时,紫金虎引起了赵谌极大兴趣,他前脚刚离开皇宫,赵谌后脚就对沈择说,助朕大业者,必斯人也!赵谌如此看重,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徐卫是坐镇一方的统帅,他拱卫着西部半壁江山,不管谁当皇帝都不能xi视他。
    其次,徐卫在几大军事统帅里,年纪最轻,前途不可限量。何灌赵鼎,都已经是年过花甲乃至古稀的老人。赵谌要树立自己在军队中的威信,必假折彦质和徐卫之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谌认为,徐卫的才能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在紫金虎向他当面汇报了川陕宣抚处置司积极开展对夏对辽的外ji后,赵谌这个被养在深宫之中的天子才知道,原来我们还有外援可以争取。
    但同时,赵谌也非常清楚,徐卫是太上皇一手栽培提拔的武臣。自己即位以后,皇父并没有放弃对朝政的干预和控制,徐绍去世之前,再三提醒自己xi心防备。此次徐卫回朝,太上皇一定会想尽方法跟他碰面。所以,在召见徐卫时,赵谌几乎挑明了向徐卫表示,朝廷只有一个。
    徐卫此番回朝,本为打探消息。皇帝的话让他敏锐地察觉到,有人对皇位形成威胁,这个威胁就来自于太上皇。
    房间内,徐卫正要扒去那一身朝服,张九月坐在桌边,有些恍神。以至于徐卫连唤她几声也没能听见。
    “娘子?九月?过来搭把手。”徐卫加重音量唤道。
    九月这才如梦方醒,过来替丈夫宽衣,徐卫随口问道:“皇后召见如何?”
    “皇后端庄仁慈,几次称赞官人之功,又留为妻在宫中用饭,还赐了许多衣料金银。”张九月答道。
    徐卫摘了冠,去了袍,将那几块记满“会议纪要”的笏板放在桌上后,见妻子兴致不高,遂笑问道:“那你怎么还一副不乐意的模样?”
    九月过去替他倒了杯茶递到手中,轻声道:“官人,今日皇后召见,许多妃嫔命fù作陪,你猜谁也在其中?”
    徐卫抿了口茶,既然老婆这么问,那肯定是自己知道的人。莫非是自己哪位同僚故旧的浑家?结果没等他回答,张九月已经抢先公布了答案:“表妹。”
    听到表妹两个字,徐卫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片刻之后,他才恍然道:“你是说书莹?”
    九月点了点头:“我进宫之后,谨守规矩,也不敢lun说lun看,先还没注意到她也在场。后来皇后提起时才发现。”
    徐卫忽地想起他前一次到镇江行在,有一天正替娘子和姐姐嫂子们买些衣料,撞上个xifù人非要跟自己抢。那xifù人发现自己以后,派人跟着,不久在自己于酒楼用饭之际,就引了何书莹。那次仓促见面,徐卫没太当回事,回陕西以后随口跟九月提了提,也没有在意。
    “你姨父如今是荆湖宣抚,官拜太保,书莹自然嫁得好人家,作为命fù陪同皇后,没什么稀奇。”徐卫道。
    看着丈夫满不在乎的模样,九月似乎也觉得自己多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