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樱绮讲焕氲嘏阃啻翁峒俺霰R材压郑ζ街僭诘背醵┣谕踔保鸵丫鞯搅顺行梗勰昀矗痹瞬患茫脸粮「。两衩荒芙ń凇>团瓮盼骶崭慈拢ǜ鼋诙仁棺髯鳌c踬鳎脖泶锪似谕垂サ囊馑迹踔脸信担灰喙阋簧钕拢颐倾沙鼍耐颍嵬非炝醮笏В颖0簿蚬ィ钡费影哺
    这两位大帅如此积极,当然是有原因的。这回东征,徐卫只动用了秦凤军和两兴军,功劳自然也是这两司的将领得。其他将守看在眼里,能不着急?如今不比从前,谁还敢拥兵自重?大家都在同一面军旗下效力,何分彼此?
    对于大帅们的热情,徐卫善加抚慰,嘱咐各路帅守好生养精蓄锐,光复全陕之机,为时不远。
    回到秦州以后,徐卫就召集刘子羽、吴玠、张庆、马扩等人商议,一致认为,如今西军士气正旺,而敌人日渐疲敝,当乘此良机,一举收复全陕。最晚最晚,也当在今年秋收以后发动攻势。再迟的话,金国就有可能在陕西和河东作出调整,以防备西军。而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着手准备。
    徐卫将这件事写成报告,以陕西制置使的身份上报绵州。徐处仁接获以后,兹事体大,也不敢独断,会同王庶、徐良、张浚、赵彬等人商议,最终确定,可行
    几年来,四川屯粮一百多万斛,可供十余万大军半年之用,况且陕西各路自身多多少少也有些存粮,虽然不便审计,但这事宣抚司是知道的。至于钱,也不愁,东征的斩获加上自身的积蓄,应付一次大规模举兵足够。
    徐处仁唯一担心的是,各路西军之间不能团结协作。尽管徐卫治军很在成效,各路帅守都甘受节制,但那是平时,真要打起来会不会上下一心,又另当别论。有鉴于此,在给陕西制置司的复函中,他再三强调,务必在战前统一步伐,免生事端。
    请求得到批准,徐卫马上召集诸路大帅至秦州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徐卫明确表态,今年秋收以后,七到九月之间,择机反攻一举收复陕西
    这次军事会议,不单单是动员,徐卫还作出了详细的布置。一旦战端开启,永兴、秦凤、熙河、两兴四路兵马,集中全力,从关中平原上向东突进,拿下同州,直抵黄河断绝陕西金军退路和河中府金军的入援之道而后转兵北上,取丹州,攻延安。与此同时,泾原兵入环庆,经保安军,从陕北扑往延安,与主力会师。而后猛攻延安府,能速胜则速胜,不能,则围点打援。
    与前几次反攻相比,这一次西军的战略有了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鄜州上。鄜州是陕西重镇,金人历来在此布置重兵驻防。要打延安,无论走哪一条路,都不可能无视鄜州。此前,徐卫也一直把夺下鄜州作为收复全陕的先决条件。
    但这一回,他放弃了这个策略。转而主张集中优势兵力,直捣贼巢不给金军从容调动的机会,只要把延安围住,鄜州金军必然来救,他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看谁拼得过谁
    在这个战略里,各路都要出动,独环庆例外。首先,环庆是诸路中实力最弱的,其次,在西军主力出动以后,鄜州金军万一出奇招,不救延安,而攻坊州,然后进入耀州,威胁长安,乃至凤翔,甚至蜀口,这不可不防。环庆帅司的任务,就是紧守坊州,不让鄜州金军出来,闭门打狗
    徐卫这个战略,是他和吴玠等人经过深思熟虑才构成的。不敢说万无一失,但他们都有信心,必能收复全陕,把金人赶过黄河去。各路帅守没有任何异议,就等着秋收进兵。
    陕西制置司将方略报给徐处仁以后,这位宣抚相公听毕大喜,击案赞叹道“吾得之矣”,不作他想,只等着当真正的“川陕宣抚处置使”。之前,他虽然担着这个差遣,但陕西东部一直被金人占据,如今,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徐卫雄心勃勃,他甚至规划着,收复陕西以后,西军就马不停蹄打过黄河去,在宋军多年不至的河东狠狠搅他一搅让金人大大地欢喜一番
    而他现在也确实有这个实力,二十万西军枕戈待旦,兵精粮足,士气高昂。除了精锐的步军,他手里已经有了规模破万的马军,足够在关中平原上跟金军一较高下。
    万事具备,东风不欠,陕西光复,已经指日可待
    然而,世事无常,就在徐卫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四川方面已经在调集粮草银饷等物资,马上就要往陕西运时,老天居然慷慨了一回,或者说,跟川陕官员和西军将士开了个大玩笑。
    建武四年,五月。行朝的君臣都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大金国就来锦上添花了。
    杭州城,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御营使徐绍官邸。
    因为近来病情加重,更兼宋军已经取得防守作战的胜利,徐绍没有去政事堂办公,朝廷日常工作暂时由首相朱胜非主持。皇帝也表示了对老臣的优待,除了赏赐药物,更派了多名御医替徐绍诊治,并随时听取汇报。又派内侍到徐府,嘱咐徐绍好生休养,不必操心国事。
    可徐绍是个闲不住的人,尽管在家养病,他还是让相关官员把公文送到他家里,以便随时审阅,并把意见转达给朱胜非。
    书房里,老相公穿得整齐,这么热的天他把门窗紧闭,正一边咳嗽,一边审阅着文书,手中的笔不停地在公文上批示着。门吱嘎一声开了,他的发妻徐夫人端着一个盘子,里面装着汤药进来。
    听丈夫咳得让人揪心,徐夫人上前道:“相公在家养病,就应该静心,怎么还审文书?御医怎么说来着?”
    “无妨,左右也是闲着,看看文书,也给他们一点头绪。”徐绍随口道。
    徐夫人将汤药放下,道:“莫不是朝廷就你一个人?晓事的,知道你是好意,不解的,还认为你抓着不放,何苦惹人闲言?”
    “嘴长在人家身上,随他去吧。”徐绍不为所动。
    徐夫长暗叹一声,端了药碗递到丈夫面前,徐绍接过,却一直端在手里忘了喝,一边咳,一边批。妻子提醒他,他却走了神,喃喃道:“怎么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忽地,有家人在房外报道:“相公,许枢密来了。”
    许翰是徐绍的坚定盟友,后者虽然认为他缺乏机巧,过于莽撞,但也承认,若论尽忠于国,至诚于民,没有人比得上他。因此,折节相交。听闻他到,徐绍这才放下笔,咕咕将药喝下,便请许翰到书房相见,徐夫人自退。
    不多时,身着公服的许翰步入书房,进来第一句话就是:“相公还闭门在家,外头已经变了天”
    这话非同小可,惊得徐绍一怔,怎么就变了天?遂追问道:“枢密相公此话从何说起?”
    许翰看起来有些忿忿不平,走到徐绍案桌之前,眉头紧锁,满面晦暗,也不知在跟谁置气。
    

第五百五十八章金国求和
    第五百五十八章金国求和
    在徐绍连番追问下,许枢密终于开口道:“四天以前,北面的使团就已经抵达行在。”
    北面?金国的使团?徐绍步出案桌,请对方坐下,而后问道:“这战事结束不久,金人派使臣来作甚?都有谁和他们碰过面?”
    “道君六十寿诞将至,金使自称是来祝寿的。最先与其接触的,自然是鸿胪寺礼宾院。但蹊跷的是,礼宾院会见之后,金使立马受到朱相的接见,而今天,官家先是派内侍沈择与之接触,随后,亲自接见了对方。”许翰回答道。
    徐绍不禁有些怀疑,在这次开战之前,宋金保持伯侄关系,北夷派使来祝贺太皇太上皇六十寿诞,还说得过去。但战端一开,第二次隆兴和议自动中止,两国重回敌对状态,这种情况下,派出使者祝寿,不嫌有些牵强么?
    “据我所知,此番金使前来,除祝寿以外,还带来了金国宋王、太师、尚书令完颜宗磐的口信。”许翰继续道。
    完颜宗磐,女真名蒲鲁虎,是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儿子,拥立当今金国皇帝完颜亶的功臣。并且是完颜亶打击粘罕的急先锋,削粘罕兵权,杀粘罕亲信,并诬陷粘罕谋反,此人皆参与其中,他就是金国的首相,权倾当朝。
    徐绍从这句话听出了极不寻常的味道,面色一沉,问道:“什么口信?”
    “说是金国朝内,有人一意孤行,执意发动襄汉战事,破坏隆兴和议。他对此事,以及造成的后果,很不满。”许翰边说边冷笑。
    徐绍一时沉默,宗磐说的,当是宋人称之为四太子的兀术无疑。可这未免太让人不解了,兀术是金太祖的第四子,宗磐的父亲吴乞买是金太祖的四弟,他两个是正经的堂兄弟。如今堂弟指责堂兄一意孤行,这是何道理?
    这一点且不论,宗磐作为金国首相,让使臣带来这个讯息,他想表达什么?恐怕长个脑袋的人都能猜测到几分。
    “宗磐是想借此机会,为后续作个铺垫。”徐绍沉声道。
    “徐相所言不差,在下也认为,金人是在释放媾和的讯息。”许翰表示赞同。
    徐绍一声冷哼:“金人狼子野心,转面无恩,毫无信义决不能与之媾和”在听闻巩县皇陵被掘之后,徐绍就已经怒发冲冠地发誓,终他一生不与金人媾和
    许翰叹息着摇了摇头:“首相先会见,立马官家又接见,徐相,这里面不寻常。”
    这个徐绍如何不知?怪不得送到我府里的公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原来,有人故意不想让我知道,不想让我插手
    “我立即进宫面圣,无论如何……”徐绍怒道。
    “相公且慢,还有一事。”许翰制止道,“枢密院日前接到川陕宣抚处置使徐处仁奏本,言宣抚副使,陕西制置使徐卫,欲在今年秋收以后,发动攻势收复全陕,驱北夷过黄河他已经用‘便宜行事’之权批准此事,且已着手筹划,向朝廷报备。”
    徐绍心头先是一喜好老九乘战胜之勇气,意图收复全陕,这是件大好事西军是国家精锐之师,反攻当自关陇始,这是当年自己任陕西宣抚处置使时就认定的。只可惜,自己没办成,徐处仁倒很有希望。
    但马上,他心里一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老九正在厉兵秣马,时刻准备收复陕陕。而金在这个时候释放出有意和谈的讯息,倘若朝廷接受,西军势必无法出兵
    “北夷奸猾兀术寇襄汉铩羽而归,河南府被西军收,兵威正隆金人是想借和谈拖延时间,慢我军心”徐绍一针见血,道破金人阴谋。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想西军正全力准备反攻,此时若议和,徐卫还怎么出兵?”许翰沉重道。
    徐绍再不迟疑,便准备入宫面圣,许翰自愿同去。但徐绍不想让官家觉得政枢二府长官合力向他施压,遂婉拒。拖着病躯,换了朝服,让人抬着去了禁中。
    禁中,垂拱殿。
    当今天子赵谌,正在与首相朱胜非议事,忽有内侍匆匆进来,报道:“官家,徐相求见。”
    听到这话,殿内君臣二人都是一惊徐绍抱病,这些日子一直在家休养,为何突然到禁中来?莫非是听到了什么消息?
    朱胜非脸上阴晴不定,提醒道:“官家,徐相此来,必为金使之故”
    赵谌眉头微皱:“若徐卿提及此事,如何应对?”看得出来,这个大宋皇帝对次相还是有几分忌惮。
    “陛下乃天子,自然直抒胸臆,岂可由宰执左右?”朱胜非正色道,尽管他也是宰执之一。
    “哦……”赵谌沉吟,却好像还是有些不安。犹豫片刻,方才命徐绍晋见。
    不一阵,但见殿门口进来一个佝偻的身影,徐绍拖着沉重的步伐,尽力走得快些,至殿中,先屈一膝,缓缓下去,而后以手拄地才得以双腿跪下,口中道:“臣绍,叩见陛下。”
    “快快平身,徐相有疾,不必拘礼沈择,快替朕扶起来”赵谌急忙道。
    旁边内侍沈择,乃赵官人亲近之人,闻命匆忙下殿,扶起徐绍。皇帝又命赐座,待对方坐定,方才问道:“徐卿不在家好生休养,为何进宫?”
    徐绍面无表情,冷声道:“臣忧虑大好局面被断送,寝食难安,不得不来。”
    一言既出,堂上赵谌朱胜非二人脸色骤变刚刚才打了胜仗,局势得以平稳,何来断送之说?莫非就是指……
    朱胜非是首相,尽管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朝廷日常事务都是由徐绍主持,但他毕竟是百官之首,闻言问道:“徐相此言何意?”
    徐绍恼他蒙蔽,因此直视道:“朱相心里有数。”
    “在下不明白徐相的意思。”朱胜非脸上也似结了一层霜。
    “朱相,金使来江南,我为次相,如何不知?”徐绍责问道。
    朱胜非面色不改:“徐绍抱病在身,宜静养,这些琐碎之事,不敢相烦”
    “琐碎之事?哼朝中大臣许多都知道金使此来,非为祝寿,实乃传达金廷权贵企图媾和之意,这叫琐碎”徐绍一为有病,二为有气,这说话口气自然就不太好。
    朱胜非勃然色变我好歹是首相这几年,你一人把持朝政,独揽大权,置我于架空之地哪怕病了,卧在家中,还让有司将公文送去,掣肘我执政,如今竟当着天子面让我下不来台,你徐绍什么意思
    “徐相,我敬你侍奉四朝天子,朝廷元老,还请相公说话注意分寸”朱胜非怒道。徐绍在哲宗朝就已经入仕,历哲宗、道君、太上、官家四朝,确系元老大臣。
    赵谌见两位宰相起了争执,忙和稀泥道:“二公都乃朝廷柱石,朕之臂膀,就事论事,不可伤了和气。”
    徐绍也无心跟朱胜非纠缠,径直向皇帝道:“官家,臣斗胆一问,金人可是打算媾和?”
    赵谌看了朱胜非一眼,迟疑道:“北人似乎确有此意,但具体,得问朱相。”
    朱胜非见皇帝把问题推给他,也不避让,直言道:“金使来江南,除祝道君六十寿诞以外,也传达了金国首相宗磐的口信。”
    “愿闻其详。”徐绍生硬道。
    “宗磐说,兀术一意孤行,发动战事,为金帝和朝臣所不喜。今伪韩已废,道路无遮,议和可以达成。”朱胜非不去看徐绍。
    “就这些?”徐绍紧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