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3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作用不止是给大金国送些钱财,我还能打仗我还能替大金国开疆拓土
    高世由在宋嘉定三年上奏金廷,声称南朝虽然作为大金的侄国,但是还不老实。为什么呢?因为据他所知,南朝用折家驻江西,用何灌驻荆湖,这两个都在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有“北犯”之意。尤其是荆湖地区的何灌,在襄汉前沿布置了重兵,间接威胁到东京。
    再说川陕地区,南朝的川陕宣抚使徐处仁倒没怎么样,可那陕西制置使徐卫却不是个东西。他的骑兵一度进抵到武功城下,差点就没窜到长安去。这就罢了,最让人愤怒的,是徐卫想尽办法挖墙角。去年陕西挫败的李家父子作乱一事中,就有徐卫掺合。
    这种种迹象表明,赵宋还存有恢复的妄想这怎么能行?我高世由因为大金太宗皇帝的厚爱而践柞称制,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报。现在机会来了,我愿意替大金国收拾收拾赵宋,发兵出征,请大金国派兵协助。
    完颜亶收到他的奏章,心里明镜似的,知道他是想借征宋而自重。会聚重臣商议,普遍认为,既然高世由有这份“孝心”,他想打就让他打吧。如果打胜了,当然好,如果战败了,不正好以此为由,废黜了他么?
    对于高世由借兵的请求,完颜亶不打算答应,但后来因为粘罕的极力坚持,兀术决定派遣自己的禆将,蒲卢浑和阿鲁朴二人引军三万作为支援,至于西线,除韩常两万兵外,兀术又派出自己的悍将赤盏晖引四万军前往增援。
    兀术之所对陕西这么积极,首先是因为陕西在金军作战路线中,一直是西路。而西路又一直是粘罕在主持。他让自己的悍将引军入陕,取代粘罕的意图不言自明。除政治上的因素外,西军虽然经历了大败,但直到现在,仍是南朝最具实力的一支武装力量。上次马五没能拿下凤翔府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此番用兵,务必夺取
    金国的批准和支持,给了高世由莫大的鼓舞。他随即以其弟高孝恭总兵务,仅在东线,就纠集军队十四万,任用大批降将统兵,拟从东京出发,直扑襄汉地区。而对于西线,高世由还算没得失心疯,他知道西军虽然大败,伤了元气,但还保存了相当实力。吞并陕西,对韩军来说,显然不太可能。但没关系,我吞不了整个陕西不打紧,西军不是还控制着四路么?我能拿下他一路半路的就成。总之,陕西小打小闹,荆湖大打出手
    嘉定三年八月,秋高马肥,十四万韩军联合三万金军从东京出发,直扑襄阳宋韩战争爆发
    江南震动杭州行在的君臣怎么也没料到,前两年刚刚以巨大的耻辱为代价,与女真人议和成功,休兵罢战。可现在,伪韩又来了
    刚登基不久的赵谌完全没有应对这种局面的经验,他去见父亲,见祖父,求教应对之策。可那两个在位时,应对战急的表现也不怎么样只能告诉他,这事你得和朝中大臣商量。
    赵谌慌忙召开详议司,并把已经不具备参加详议司资格的徐绍也拉来,商议对策。朱胜非,秦桧,许翰等重臣都缺乏应对战事的经验,徐绍的作用突显出来。在详议司会议上,他轻描淡写地让官家和同僚勿忧,女真人我们打不过,高世由还打不过么?关羽张飞揍不了,刘玄德还不行么?青龙刀丈蛇矛斗不过,双股剑还不成吗?
    他指出,何灌是军中宿将,麾下又有其长子何蓟、并张家兄弟以及韩世忠岳飞,支撑一时应该没问题。折家军在江西练兵,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赵太尉拱卫行在,又有江中水师之利,护住江防没有问题。总之,莫慌,从容应对就是。
    他的淡定大大地消除了赵谌和宰执们的紧张,而皇帝更是听从许翰的劝说,“力排众议”,正式任命徐绍为尚书右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兼任御营使,成为次相和反击韩军的总指挥。
    而在陕西,徐卫虽然还不知道南方已经开战,但也注意到了陕西金军韩军的异常举动。首先就是京兆府的敌军收缩兵力,驻武功的高宛在麦收之后引军还长安。
    接着,环庆刘光世报告,在庆阳府南面的宁州,东北面的保安军,有敌兵集结迹象。
    再来,就是伪韩陕西宣抚大使刘豫正式行文赵宋川陕宣抚司,指责南朝陕西制置使徐卫鼓动韩军兵将叛变,蓄意挑起争端。在文中,刘豫言辞表现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激烈,直接把事情上升到破坏宋金隆兴和议的高度。
    徐卫综合这些情况分析,认为陕西可能面临战争危险,遂上报绵州。徐处仁指示,不要轻举妄动,静观其变。徐卫遂以制置使身份,命令刘光世进入战备状态,又命令泾原帅徐原,随时准备支援,一旦战事爆发,泾原兵就进入庆阳府助战。
    而对于他自己的防区,徐卫不用操太多的心。凤翔有他心腹大将张宪坐镇,无论凤翔府城还是朱记关,都有重兵防守,可以说是城坚器利,甭管谁来咬,都得磞掉他一嘴的牙他担心的,反而是刘光世和环庆一路。
    环庆军,绝大部分都是曲端原来的老底子,平时和和气气,真打起来刘光世能不能自如地指挥是个问题。到了紧急关头,徐原会不会违背命令,拒绝支援,又是一个问题。
    秦州,陕西制置司。
    连续数日,不断有新的消息传到此处,战争阴云密布刘光世已经确认,韩军即将从保安和宁州两处,对庆阳府发动夹击。他已经命令张中孚进抵庆阳府北部布置防务,又命令刘锜引军进驻庆阳府南面的赤城镇,扼住泾水,并在庆阳府城动员军民,加强防务。但还是担心势单力薄,请求制置司调动兵马增援。
    一名身背信匣的信使,纵马飞奔至制置司衙署前,没等马停稳,就飞身跃下,顺手取了信匣,大声道:“庆阳急报”
    听了这一声,守卫大门的士兵不敢阻拦,放他通行无阻一路奔入二堂,制置司主管机宜张庆接住,疾声问道:“怎么回事?”
    “战事爆发韩军两路进攻”满头大汗的信使焦声道。
    张庆面色一紧,夺了信匣转身就往里走闻讯出来的吴玠和他一道进入了徐卫的办公堂。
    “大帅”张庆一进去就沉声喊道。
    徐卫正俯首于文案,听这一声,抬起头来,满面肃色。张庆匆匆上前将匣子奉上,紫金虎开了匣,取出其中的银牌一看。四日之前,韩军越过宁州边界,入侵庆阳府。驻扎赤城镇的刘锜,以营垒为依托,与敌接战,并初战告捷。同一日,环庆帅司接张中孚军报,敌自保安沿洛水而来,势大,守军正苦支撑。
    “还真就打起来了……”徐卫看罢军报,喃喃自语。
    他知道,光是韩军那些臭鸡蛋烂黄瓜,根本不敢来捋西军的虎须。敢这么张狂地入侵环庆,一定有金军撑腰,不用说,以擅长攻守而闻名的韩常,一定在
    “相公刘光世撑不住的不是卑职看不起他,张家兄弟是什么人,我们都清楚。刘锜和李彦仙两个,还不成气候,环庆需要增援”吴玠沉声说道。
    这个道理徐卫如何不懂,不过,他虽然已经命令泾原帅徐原密切关注环庆局势,一旦战事爆发即挥师增援。但是,徐原毕竟是徐原,他会怎么作,谁也预料不到。
    刘子羽匆匆进来,正好听到吴玠那句话,因此道:“相公,务必保证徐原不要按兵不动啊”

第五百一十四章朱记关首战
    第五百一十四章朱记关首战
    徐卫很有自知之明,尽管于公是上下级,于私是堂兄弟,但这两种关系都不足以让徐原俯首听命,甘受驱使。徐处仁分他的权,分他的兵,已经让徐大非常恼火,可能正巴不得有这么个机会,拿宣抚司和制置司一把,想让他积极支持环庆抗战,难。
    紫金虎一支拳头不停地在文案上捶着,堂中幕僚都盯着,等他拿主意。一阵之后,他转过身,手指刘子羽:“你亲自去渭州,督促徐原。”上回徐绍还在任时,就曾经派出刘子羽去渭州任命徐原为都统制,让他出兵支援凤翔。
    刘子羽表示领命,但同时不无担忧地提醒道:“下官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说动他。”
    吴玠此时插话道:“刘参议不妨跟徐经略挑明,此番韩军发动攻势,进兵方向只可能有两处,一是庆阳府,一是凤翔府。无论是环庆还是秦凤,无论哪一路出了闪失,泾原都将暴露出来。泾原出兵,是在保自己。”
    徐卫闻言赞同道:“不错,我这个堂兄虽然跋扈一些,但在这种事情上,还是个明白人。”
    刘子羽仍嫌不足:“万一,真到了紧要关头,徐经略就算同意出兵,但还是要端架子,下官如何自处?”
    按道理来讲,徐卫是陕西制置使,对各路帅守一级的武臣都有处置之权,你敢违节,我就罢免你。但现在,显然不是动用这个权力的时候,徐九思之再三,快步回到案桌之后坐定,提起笔道:“本帅修书一封,你带上,当面转交徐经略。”
    八月上旬,陕西战场首先在环庆打响。庆阳北面,金韩联军迅速拿下怀威堡等北部三寨,把张中孚所部逼退到大顺城。而南面的刘锜,虽然初战告捷,但韩将高宛纠结三万兵马与刘锜激战两日,终于将其击败,被迫退往庆阳府城。
    八月中旬,金韩联军四万围攻大顺城,张中孚据城坚守,火速向帅司告急。但这个时候,刘光世正全力布置府城的防务,根本分不出来兵去救,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向制置司求援。
    而徐卫所在的秦凤路战事也是一触即发,韩常和赤盏晖两人已经在长安集结了金韩联军十二万,这里面光是金军就达到了五万规模,随时可能越过边界,进入凤翔府。探听到消息的徐卫很是吃惊,这时候他手里有多少兵力?三万就算把驻大散关和尚原的徐四徐五也算上,也只五万人,可徐四徐五的守着蜀口,那是轻易能动的么?
    敌我实力相差悬殊,陕西制置司向熙河帅司发出了战备令徐卫告诫各路帅守,此次抗战,关系到西军生死存亡,关系在陕西归属谁人,各路务必同心戮力谁敢在这次抗战中耍手段玩花样,我姓徐的,会用尽一切办法搞掉他,不管他是谁
    曹碑镇,朱记关。
    这座刚刚兴建完成的关隘即将迎来它的第一战。与两年前的“朱记台”相比,此处已是面目全新。在朱记台和凤鸣山之间,一道长四百余步,高四丈,宽三丈余的厚实关墙挡死了西进的道路。它简直就是一个城墙的精简版,四百步的关墙上,设马面六处,保证没有一处攻击死角。在朱记台上,工匠们动作山形和坡度,设立了三层壁垒,建立永久性的坚固工事。
    各种弓弩,火器,布置齐全。所差的,就是兵力。朱记关守将是吴玠的弟弟吴璘,现在他手里的正军,只有六千人。好在,秦凤路境内剽悍的乡兵义勇们在守土保境上从来都是积极而勇敢的,自备器械,自带粮食,八千壮士已经云集吴璘麾下,听候他的节制。
    此时,关上甲士林立,看不到来来往往的身影,因为一切已经准备就绪。所有器械已经进入击发状态,该上城的物资早就已经就位。关前空旷的平地上,义勇们布置了许多鹿角、拒马、陷坑,摆出了死守的架势。
    “听人说环庆已经开打了,咱们这儿怎么还没动静?”关墙上,两名巡弋的军官完成任务后,靠着女墙闲聊起来。
    “你闲得慌?盼着打?”同袍扭头看了他一眼。
    那军官紧了紧刀把,冷笑道:“谁不盼?上到大帅,下到士卒,谁不想一雪鄜州之耻?谁不想打回去,替那些战死鄜州的弟兄报仇?”
    同袍拍了拍身旁那门黑漆漆的铁炮,直起身来笑道:“仇早晚要报的,现在,我们得顾着眼前,朱记关首战,不容有失走罢,把所有飞火炮和八牛弩都检查一遍。”
    这两人刚走没几步,忽听士卒叫道:“来了”
    两人同时侧首向东,果见关前的平原上,一片黑点快速移动着。这些百战余生的将士非常清楚那是什么,一名军官当即喝道:“来人速去报予统制官人”
    说话间,那片黑点愈近,已经能看出其轮廓。正是一支全速飞驰的精骑巨大的蹄声震碎了曹碑镇的宁静,轰然而至不多时,这支上千规模的马军已经进抵至关前的障碍带。阵前的军官拨动战马来回奔走,窥视着城防。
    这是敌人的踏白前军,按常理推断,很快,大军就将铺天盖地而来那声言报仇的军官奔到关墙的另一头,凭墙俯视下去,原来这朱记关的关墙之后别有洞天。一字排开的数列巨型砲车静静地耸立着,操砲手们还没有就战斗位,但每座砲车旁已经堆放着如山般的砲石,以及装有震天雷的木箱。
    “敌袭砲手就位”那军官放声呼道。
    并不当值,正在关墙下阴凉处躲避日头的士兵闻声而起,一名小兵利索地射上马背,飞快地纵马向西奔驰,赶去军营报信。不一阵,那关后一片营中,就如同灌了水的蚁穴,哗一阵涌出无数人影来。
    无论正兵还是乡兵,无分你我,拔腿就跑砲手就战斗位;弓手抢上关墙,忙而不乱地列阵;弩手们窜上壁垒和马面,再次检查每一个部件;而炮兵一来,就掀开了套在炮口上的布幔和弹丸箱的盖子。
    本来宁静的雄关突然活泛起来,嘈杂的脚步声,呼喝声响成一片……

第五百一十五章西军团结
    第五百一十五章西军团结
    当吴璘带着他的部将飞也似的往关墙上窜时,就已经听到了士兵们发出的连串惊呼声。他奔上关墙,极目远逃,也不禁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作为虎儿军的高级将领,吴璘见过的大场面不在少数。比如当年的定戎之战,双方几十万部队混杂在渭水以南的狭窄地带厮杀。眼前的景象,与当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往东看去,从南到北,凡是目力所及的地方都是一片攒动的人影初看时,只是一条黑线缓缓移动,在天地相接之处。越到后来,敌兵已呈飞蝗之势,席卷所过之处朱记关前的这片平原,不可谓不宽广,但已被敌人挤占得密密麻麻那人海中无数突起的物件,不用说也知道定是大型攻城器械
    吴璘深吸了一口气,借以压制心头的狂跳他知道,自己以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