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卫重重点头:“我心里有数。”他既然已经拍板定案,其他将领自然无话可说,当下计议已定,便各自分头去准备。
    就在坊州驻军收拾行装准备启程时,从耀州徐洪处传来消息,他们侦察到,金军在同州有集结迹象,其前锋已经越过华州前来刺探军情,极有可能是要动手了。而且徐洪明白无误地告诉他的堂兄堂弟,你们面临着更大的危险,金军一旦动手,肯定是两路进兵。一路攻坊州,一路攻耀州。
    十二月中旬,徐卫会同徐胜姚平仲,把伤残满营的部队撤到了耀州,与徐洪会合。此时,徐洪又告诉他们一个消息,京兆府已经在疏散。这个消息让众人大吃一惊,宣抚处置司让京兆府疏散,也就是说要放弃长安。但是没有任何人通知他们一声,反而让他们坚守在前线。
    徐卫、徐洪、徐胜、姚平仲等人商议之后,金军挟胜利之威,锋芒正盛,以西军现在的情况恐怕难以抵挡,部队应该往西撤。
    恰在此时,宣抚处置司让他们撤退的命令就下来了。这种朝令夕改的作法,让将领们摸不着头脑。事后才知,宣抚司之所以让他们撤退,是因为北路徐原明确表态,拒发援兵。
    事情果然如预料一般,徐家兄弟和姚平仲前脚刚走,马五的大军就兵临坊州。而在关中平原上,金军由撒离喝率领,长驱直入,越过华州,兵抵耀州。而此时,两处的宋军都已撤退一空。回过神来的马五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派出女真精骑作为先锋,直扑长安城而去。
    到了长安,又扑一个空,城里南朝的行政军事机构全部撤离,军队一个不留,除了不愿离开故土的百姓之外,什么都没有,府库钱粮也搬运一空。这让金军的将领们又急又恼,马五估算着时间这么仓促,宋军一定跑不远,而且对方恐怕也只能沿着渭水往西撤,现在追来得及。
    当即便以娄宿之子完颜活女为前锋,引四千精骑火速沿渭水追击。而他本人,也没有在长安多呆一天,分出些偏师收取附近州县后,自提主力大军,溯渭水西进,准备收取秦凤,追击残敌。
    活女当初在华州败给徐卫,近乎全军覆没,一直引以为耻。今徐卫新败,他发誓要一雪前耻,因此得令之后,引四千精锐马军全速追击。沿途,便发现不少零星的长安百姓在往西撤,一问才知,其目的地,正是京兆以北的陕西重镇,凤翔府。
    活女估计徐卫此去不远,快马加鞭前往追赶
    腊月十九,西军进入凤翔府郿县地界,直到此时,徐卫等将帅才知道,宣抚处置司已经撤到了成州,也就是后世的甘肃成县。其时,自坊耀京兆逃离的百姓跟随大军,日行不过数十里。局势恶化,但百姓并不知道恶化到什么程度,只晓得从此便要背井离乡,不知归期何时。但徐姚等将帅却非常清楚,马五得了坊耀京兆之后,绝不会片刻停留,他会立即起大军前来攻打秦凤,而凤翔府首当其冲。
    凤翔府为陕西重镇,历史上,早在商代这里就是歧州,孕育出了“周文化”,是中国文明的源头。军事上,凤翔因其作用突出,境内东部是关中平原,中部为渭北盆地,西部多山原沟壑。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如果金军拿下了凤翔,那么此地就可以作为前沿基地,往西收取陕西全境,往南攻打四川,无往不利。而宋军若失凤翔,从今往后,就只能困守在陕西西部的崇山峻岭之间,或者依仗蜀地的艰难,消极抵抗,再无卷土重来之希望。
    甚至可以说,凤翔府之于陕西,好比燕云十六州之于中国。
    有鉴于此,姚平仲、徐洪、徐胜、徐卫等大将都认为凤翔必守不可。而徐绍也命令他们,坚守凤翔,阻金军西进势头。
    那平原之上,人潮汹涌,难以计数的百姓跟在官军之后往西撤退。民众都是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相当部分人甚至赶着骡车驴车,带着家当。从百姓的面上不难看出他们的茫然,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到了凤翔府又怎安生?
    西军刚刚遭受惨败的西军情况更不容乐观,上到将领,下到士卒,情绪普遍低落。又尤其是姚平仲的熙河军。这次反攻,姚平仲立切之心尤切,将四万西路讨司的主力带了出来,如今却只一万余人回来。鄜州城下的大败,石马山上的困境,让这些剽悍善战的熙河勇士心有余悸。
    万军默然无语,背扶着受伤的同袍往西而走。殊不知,危险已经在向他们逼近。
    徐洪、徐胜、徐卫、姚平仲四位统军大将并鞍而行,正商议着下一步的安排。其他三人时不时地看向徐卫,这厮太倔,身上箭伤未合,让他坐在车里赶路就行,他非不肯。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怕动摇军心。他这是在向部下们彰显,自己已经无碍。
    徐卫虽说在升任陕南招讨使以前就是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可他一直呆在长安前沿抗金,对秦凤的情况并不十分熟悉。倒是徐胜因为久驻秦州,倒了解一些。
    “此地便是郿县境,一路往西,尚有歧山、虢、宝鸡三县。渭水以北,有天兴、普润、麟游、好畤四县,其中天兴县是凤翔府衙所在,南部便是‘终南山’。”
    此时宋人所说的终南山,其实就是指后世所称的“秦岭”,一条横贯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号称天险。
    徐卫一路西进,至此仍是平原地势,这不禁让他忧心。西军新败,马五必起大军来攻,这凤翔东部仍属关中平原,易攻难守啊。若在此时,金军追来,百姓军队混杂其间,必遭横祸
    一念至此,他回头眺去,背后相随的百姓数以十万计。这要是乱起来……
    “我们这么个走法很是凶险,如果金军追来,连个设防的地都没有。”颌下红髯的徐洪突然说道。
    姚平仲接过话头:“谁说不是,速度太慢了。”
    “照这个进度,明天上午应该能到歧山县境,那里地形复杂一些,可以设防阻挡金军。”徐胜说道。
    “明天上午?”徐卫小声念了一遍。
    “徐招讨,你是担心金军来追?”徐洪见堂弟面色阴沉,遂问道。
    徐卫点了点头:“马五用兵虽持重,然不乏凶猛凌厉之时,他到长安见我军已然撤退,必知是沿渭水西进,极有可能遣军来追。”
    “目下的情况,若被追上,祸不远矣。”姚平仲叹道。
    徐卫想了想,回头喝道:“来人叫杨再兴李成卫二将过来。”此次出征,虎儿军虽然损失惨重,但选锋、游奕、踏白三支马军得以保存。
    不多时,二将风驰而至,徐卫令道:“你二人率三千选锋马军到后头去警戒,若遇金军追骑,务必挡回。”
    二将轰然应声,正要走时,他又道:“这两年间,马军操练日久,你们要拿出手段来。”从当初谋鄜州无功而返后,一年多将近两年时间,虎儿军一直在狠抓训练,尤其是马军。紫金虎将折可求调给他的几员马军骁勇都委以重任,就要希望能打造一支可以和金军骑兵抗衡的马军。陕西三路招讨司中,他的兵力不是最多的,但骑兵却是规模最大的。当初徐绍刚来陕西时,曾经问过徐卫有多少部队,他当时回答,马军有七千,可战者也有五千之众。时至今日,徐卫麾下,可以作战的马军,已经超过这个数。这对以步军为主的宋军来说,是非常少见的。
    “大帅放心,金军若来,卑职断不叫一骑追上。”李成卫朗声道。这句话让素来凶狠的杨再兴也不禁为之侧目。
    李成卫在狮子口遇袭时,率突火骑数次冲击金军,后终于兵力悬殊而中止。然此役,李成卫本人手杀数十人,没有一处战创,让杨再兴,杜飞虎等军中悍将也刮目相看。
    却说杨李二将引了三千马军,越过大军和百姓,到后头警戒。骑兵本来就是拼个风驰电掣,此时尾随大队放缰慢行,使得杨再兴这员猛将意兴阑珊。
    看了身旁的党项人李成卫一眼,他有些挑衅地问道:“李统领,据说狮子口一役,你手杀数十人,无一处战创,是真是假?”
    李成卫素知杨再兴在军中的威名,号称是徐大帅麾下头号悍将,从无敌手。后来他引五百精骑来援,也见识了他的手段,果然不凡。但此时对方出言挑衅,他也不毫不示弱,笑道:“区区小事,不值一提,纵是卑职再勇,也无法挽回大军颓势,不说也罢。”
    杨再兴哼了一声,昂首道:“军中,只有大帅跟前的杜飞虎可以和杨某一较高下,既然李统领也有些手段,找个机会切磋如何?”
    “杨统制有令,卑职安敢不从?但有机会,卑职定讨教两招。”李成卫针锋相对道。
    杨再兴闻言,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了起来,李成卫亦笑。然笑声未止,他突然回过头去看了片刻,朗声道:“统制官人,咱们也不须亲自比较,这后头金军追上来了,你我率三千马军迎上去,看谁杀得多,如何?”
    杨再兴回首一望,果见后面尘头大起,隐约传来马蹄声,遂淡然应道:“这样也行,我想,以你李成卫在军中的名声,也不至于虚报。”
    这话却触了李成卫逆鳞,切齿道:“今天便叫杨统制知道我手段”语毕,高高举起了长枪,调转马头向侧面迂回。
    杨再兴狞笑一声,跟了上去。那三千马军立时调过头来,原地布成进攻队形。骑士们紧握手中兵器,看到那烟尘愈浓,马蹄声愈响。
    不多时,那滚滚烟尘中,闪现一片精骑来
    完颜活女一马当先,早望见了这支马军。仅以目测,他估计对方与自己兵力相当,但这并不重要,就算对方兵力强于我又如何?论马上功夫,西军还差点意思
    他举起兵器,让部队渐渐停了下来,借以蓄力。趁这个空档,金军骑兵中不少人已经眺望到前方正仓皇西走的大队人马。只要击溃面前这支马军,一件大功,就唾手可得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天授之地
    第四百七十七章天授之地
    凤翔府,幸厔县。
    幸厔是凤翔东部第一县,位于渭水之滨,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大金陕西都统耶律马五,率三军帅,七万户,数十员猛安,集结步军六万,马军两万,其计八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当然,这八万大军里面,真正的金军,包括女真本军、渤海军、奚军、契丹军、汉军,有三万多人,其他的都是汉签军或者河东军。
    鄜州的大捷,使得金国在陕西的最高长官完颜娄宿,不得不将兵权交给马五,甚至让自己的儿子也追随在他的帐下效命。这正是这一战,重创西军锐气,极大地鼓舞了金军的信心,使得马五在金军中树立起了高度的威望。因为在这之前,能把西军,尤其是虎儿军击溃,注意,还不是击败,是击溃,从来没有。
    而马五本人也踌躇满志,知道这回就看自己了,收取陕西全境,打通入蜀的通道,创立不世之功,舍我其谁?作为一个契丹人,能做到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在马五的战略中,往西走,不仅仅是为了追击西军残部,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拿下凤翔府,作为日后进攻陕西西部和入蜀的前沿根据地。
    现在,他距离这个前期目的已经不远了,因为脚下便是凤翔府的地界。马五精通汉学,他知道“风鸣歧山”就发生在脚下这片土地上,他还知道,这里诞生了周王朝,孕育了今天中原文明的萌芽。他甚至知道,中国的典章礼乐制度,道德行为规范,法制文明,政治文明,几乎都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
    有鉴于此,占领凤翔府不光是出于军事上的目的,对于马五本人,更有满足内心强烈报复**的初衷。他不是报复徐卫,因为他首次作为最高指挥官跟紫金虎正面对决就取得大获全胜。他要报复的,是大宋,这个背信弃义,摒兄弟之盟,助金灭辽的小人之国。
    马五是受过正统儒家教育的契丹人,他对辽国的覆亡深感痛心。虽然他降金,在儒家十分重视的“节”上有所亏损,但是他时时刻刻想着要替女真人扫灭南朝。或许就是为了慰藉他心中“大节有亏”的不安。
    鄜州大捷,吹响了金军收取全陕的号角,更点燃了马五的希望
    渭水之滨,旌旗满野,金国大军挥汗便成雨,投鞭即断流。说来也巧,此番金国大规模对宋用兵,其实根本没有考虑西路,将主要力量都放在完颜兀术的东路军攻中原江南上。可没想到,西军大举反攻,又在鄜州一败涂地,这个机会金人怎么肯放过?
    消息传回金国时,女真的贵族宗室们甚至惊讶地预测,难道灭宋就在明年?
    耶律马五一身锃亮的铠甲,外头披着一领由雪狐皮制成的大氅,一片纯白,非常扎眼腰里挎把弯刀,手中执条马鞭,虽然行军途中不曾言语,他脸上,不自觉就流露出雄心万丈的模样。这份骄傲,恐怕跟另一位在西域重建辽国的契丹人比起来,也不逊色。
    看着满野的军队,又回想起前些日子在鄜州的大捷,马五有足够信心轻取凤翔府。据张俊说,他和姚平仲率领了六万大军攻打鄜州,后来根本清扫战场,统计战果,金军评估姚平仲逃出去的只有一万多人。徐卫出征的兵力虽然不清楚,但鉴于陕北的地形不利于大兵团推进,估计他的兵力也不多,逃回去的也极少。
    西军的实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否则,他们也不会放弃坊州、耀州、京兆府。撤往凤翔府恐怕也是权宜之计,只要金国大军一压境,他们只有继续逃跑的份。得了这处战略要地,金军就不用再依靠延安府作为立足的根本了。
    “活女归来。”部将的声音将他从思绪拉了回来。抬头眺去,果见前头一支马军蜂拥而来,正是活女率领的四千精骑。不过,这晃眼一看,似乎没有四千?怎么回事,遇到伏击了?这厮当初在华州让紫金虎战败,别说这一回追击残敌也摔个跟头吧?
    不多时,活女单骑奔来,至他面前五步勒住缰绳。看活女这副形容,马五就知道他们刚经过了激烈的战斗,因为活女的头盔都不知让谁挑飞了,铠甲上也是血迹斑斑。
    “都统,我率四千骑沿渭水追击,至郿县境内追上人西军残部。然西军一支骑兵断后,我部与之交锋,被阻挡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