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伙贼人见对方猝然发难,还没有回过神来,骑兵已经冲到面前。一时间,哭爹喊娘,一阵混乱。你推我,我挤你,施展不开。骑士们手中的长枪大刀一通招呼,撂倒一片,眨眼之间便冲了过去,留下一地的尸首。
    徐卫头也不回,直往东去。卫士们也不恋战,冲过之后,稍行得远些,便收了器械,专心赶路。娘的,这河南府也忒乱了,想来东京周边也好不到哪里去。要是在陕西,敢早他娘的剿个干干净净
    奔行约半个时辰,估计远离了那伙贼人的活动范围。徐卫才下令寻个阴凉处歇歇脚。卫士们不解甲,不卸鞍,席地而坐,吃喝起来。杜飞虎掰了半块馒,连同水袋递给徐卫。后者接过,先咕咕灌了一气,这才大口大口嚼了起来。
    “相公,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六月底,便能抵达镇江府。”杜飞虎喝了口水后说道。
    徐卫思量片刻,问道:“此地距离巩县还有多远?”
    “明天上午准到。”杜飞虎回答道。
    徐卫点点头,面色一片肃穆:“嗯,路上看有没有城镇集市,买些纸烛清香,采办些果品刀头。”老父徐彰辞世后,因家乡河北为高逆占据,暂时不能归葬故里,朝廷明令,以元勋的资格陪葬在巩县皇陵之侧。这几年戎马倥偬,清明春节,也不能前去招募。此番路过,如何不去祭拜?
    杜飞虎应下,正欲进食时,忽见数名卫士跃起朝西张望,但见远处有尘头扬起,似乎有人追来?联想到刚才跟贼人的冲突,杜飞虎沉声道:“相公,想是那贼人同伙前来报复相公有事在身,就不与他们纠缠了吧?”
    “人困马乏,对方若铁心要追,定然能追上。再说我堂堂之师,还怕他几伙毛贼?”徐卫冷笑道。他这支卫队,都是从选锋军中挑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对付这些贼寇,哪个不是以一挡百的人物?就是来上几千人马,结果也只有一个。
    “那相公且歇着,待卑职灭了这伙贼人。”杜飞虎说罢,把兜鍪往头上一套,执了徐卫送给他的那柄狻猊刀,愤声道“弟兄们杀贼”
    除了十数骑护卫主帅外,其他将士纷纷上身,摆出攻击阵形。此时,来人已经映入眼帘。待看清了,却有些惊讶,怎么才来这几个?
    片刻之间,对方已近眼前。只有数十骑,二十多步以外就已经勒停缰绳,跳下马背,步行赶来。
    这伙人都穿便衣,虽然带有兵刃,却是弓不离鞍,刀不出鞘。数步距离,余众皆停,只有三五人来到近前。为首有两人,年纪都在三十开外,看长相便知道,这是兄弟俩。一般的身材魁伟,相貌堂堂。蓄把短须,裹着头巾那位,应该是兄长,后头穿身铁甲叶,腰里挎把刀,面黑无须的应试是弟弟。
    这几个人到了骑兵阵前,抱拳行礼,那兄长朗声道:“敢问诸位弟兄,可是自陕西来?”
    杜飞虎审视着他,冷声道:“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哈哈这河南府的官军,断无此般威风若非西军,怎能杀得我那些部下毫无招架之力?”那人大笑。
    “哼若非有事,断叫你这班剪径强人片甲不留”杜飞虎说话时,手中狁猊刀又抬起几分。
    那人视而不见,再度施礼道:“误会误会在下翟兴,这是我弟翟进。我兄弟并非强人。我曾受朝廷敕封,委为京西兵马使。如今在此地勾当,绝非剪径之说。”
    在后头吃喝的徐卫听到这里,透过缝隙打量了这人几眼。
    “既受过朝廷敕封,如何又落了草?又如何敢使人阻我去路?分外是胡言乱语我家官人说来,你等草寇之流,本不值一提。但三番再次寻衅,留你不得”杜飞虎将刀一举,就要动手
    骇得随那翟家兄弟前来的人马纷纷亮出了兵器一时间,金石交接之声响成一片
    此时,翟进突出惊人之举。扑通半跪于马前,拱手道:“节级容禀我弟兄本受东京留守司节制,徐相在时,对我等好生照顾提携。怎知后来换了个杜留守,容我等义军不得,要么火并,要么解散。我顶撞他几句,他便要害我性命。我一气之下,逃离东京,将部队拉到此处。绝没干半点害民的勾当,只是扫清了洛阳周边数股贼人。西京留守司曾遣兵来攻,被我一阵杀败。因此,今日探得有官军出没,弟兄们误以为是西京留守司部队,因此有了这遭误会。兄弟此来,专为致歉,并无恶意,请节级明察。”
    听他说得有眉有眼,倒让人有些将信将疑。那翟进见对方不应声,抬头去看,只见骑兵们闪开一条道来,一位官人信步而出。
    看他年纪,在三十以下,身长七尺,端得是好相貌五官俊秀,轮廓分明,两道剑眉英气勃勃,一双鹰眼神彩飞扬。虽只穿着黑色直裰,作寻常妆扮。但从这些剽悍将士的神态中不难看出,这位才是真正的人物
    “我问你,你既受过敕封,作京西兵马使,可有凭证?”徐卫朗声问道。
    翟进立即从身边取出一物,双手奉上,答道:“官人,翟进有朱记一颗,可为凭证。”
    一名卫士大步上前取了朱记,转交徐卫。只见那上头“京西兵马使”五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是假不了了。
    徐卫将朱记交还,语气也随之各缓:“起来说话。”
    翟进起身,又看了对方一眼,观其形容举止,越发觉得他不是寻常军官。
    “东京留守杜充,已被镇江行在革职查办。今原副留守张所扶正,正广召四方豪杰志士,充实军伍,岂非你等效命之时?何不率部投奔?”徐卫问道。
    翟进听他提起杜充张所时,直呼名讳,心里越发惊疑。答道:“小人正有此意,只是,从前种种恩怨,恐非一时能够化解,怕只怕上头不体谅,追究下来。”
    “你既无害民之举,又有报国之心,何惧之有?再说如今用人之际,些许罪过,都可不究。这样,等到了东京,我替你开脱。”徐卫道。原来,他从徐绍徐良处都听过这翟家兄弟的事迹,知对方并非歹人,因此愿意引荐。
    翟进并一班部下闻听此言,不禁欣喜但同时心里也怀疑,看你年纪并不大,有那个脸面么?东京留守司能听你的?
    翟进再三思索,大着胆子问道:“小人斗胆请教,不知这位官人高姓大名?”
    “这你不必问,自去收拾人马投东京。”徐卫挥挥手,转头而去。跨上战马,望了他弟兄一眼,往东绝尘而去。
    翟进等人在后头看着,那翟兴叹道:“此人好相貌好风采不知是陕西哪位长官?”
    “西军精锐之师,藏龙卧虎,能征惯战之将比比皆是,如何猜得中?幸有此人,你我弟兄总算有出路了”当下,引众还山寨,收拾行装,整顿人马,前往投奔东京不提。
    却说徐卫一路快马加鞭,至巩县时,前去祭拜先父。得知虽值乱世,但巩县乃大宋历代先帝的陵寝的所在,东西两京留守司不敢大意,一直派兵保护,因此未受破坏。徐卫在徐彰墓前焚香叩首,禀报了自己数年来的经历和家人的境况。并向父亲在天之灵承诺,必在有生之年,将先父忠骸归葬故里。
    扫墓完毕,继续东行,于五月中旬抵达东京地界。他曾在东京为官数年,对此地甚为熟悉,比如东京西北郊的牟驼冈,他的部队曾经在那里驻扎许久。再比如那山上的禅寺,当年李纲召集武臣密商对策,他就是其中一员。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不免有几分惆怅。
    如今,曾经的京城,首屈一指的大都会,赵宋王朝皇冠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十数代帝王苦心经营的所在,已经满目疮痍。那东京四周,原来星罗棋布的集镇,几乎全部衰败。十室九空,房屋废弃,鸡鸣犬吠之声一无所闻一直快到东京城下,始见人影。
    没想到,从自己离开东京去陕西,这才几年光景?怎地恍若隔世一般?
    徐卫苦笑一声,催马进城。幸好,东京再怎么说,曾经也是上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虽然几历艰险,但城池从未被攻破。这城里的情况稍好一些,虽然不复当年挥汗成雨,连袖成云的盛况,但街市上往来的人群,彰显着这座城市还有相当的活力。
    徐卫带着卫队穿街而过,行走于他当年熟悉的各处。到西水门时,他在徐府门前停留了片刻。听姐姐说,自他和徐胜任职陕西,再加上父亲辞世,徐秀萍夫妇也随之迁往西陲,这西水门徐府便成了无主之所,于是就给变卖了。
    徐卫身负皇命,时间有限,再加上这里如今已经是别人的产业,不方便参观。于是停留片刻之后,催动战马,寻东京留守司而去。
    天子南巡,东京城里各个部门也都随同前往,但日常办公的衙署却还是保留着,这也是一种象征意义,表示说朝廷有朝一日还是会回来的。
    徐卫注意到,东京军民,早已失去了在天子脚下的那份荣耀。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神情麻木,忧心忡忡的脸庞。这些被抛弃的人们,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东京留守司设在东华门内,此刻,这里俨然已是山东河南这一带的最高权力机构。衙门之前,士兵林立,执枪挎刀审视着来往的人群。当看到徐卫这一行人时,明显紧张起来,尤如惊弓之鸟。显然,不久前伪韩军队的进攻,让东京军民还心有余悸。
    徐卫刚下马,脚没沾地,就有一名军官上前问道:“敢问长官从何而来?”
    “请通报一声,陕西南路招讨使兼兵马都总管徐卫,前来拜会东京张留守。”徐卫客气道。
    对方应下,转头朝里去通报,方走出不到两步,猛然省悟急转过头来上下打量,徐卫紫金虎我的个天这不是假的吧?徐卫站在眼前的这位相公,竟然是徐卫莫说是他,那留守司衙门之前的卫兵听了这话,个个惊骇名震两河陕西的紫金虎,居然出现在东京
    军官飞快地报入了衙门内,不多时,只见数人匆匆而来,走得甚是急迫。行在最前头那人,年不满五十,身形削瘦,形容憔悴,倒一双眼睛却透露出刚毅。鼻梁高挺,嘴巴紧抿,留着数缕长须,仍不失儒雅之态。正是徐卫麾下大将张宪之父,如今的东京留守张所
    “不知徐招讨前来,有失远迎,还望莫怪”张所上一前来,就拱手说道。他虽然和徐绍一样,是方面大员,但资历就浅多了。当初徐卫在牟驼冈练兵的时候,他才是一个七品的御史。所以托了关系,将儿子张宪送到徐卫麾下。如今,虽拜东京留守,但仍只是个四品,徐卫却是正三品的上护军。再加上儿子张宪受徐卫照顾提拔,因此于公于私,他都要客气恭敬一些。
    徐卫正色还礼:“张留守何必客气?徐某此来,只是路过走访,并非公干。倒是我叨扰了。”
    “哪里话?徐招讨在陕西屡败金贼,谁不拍手称快?我司正需徐招讨这样的长官莅临指导”说这话的,是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徐卫与他算是旧识了,宗泽宗汝霖,东京副留守。
    “老大人向来可好?”徐卫执后辈礼问候道。
    寒暄一阵,张所宗泽请徐卫入内茶叙。到花厅分宾主坐定,奉上茶水,徐卫也不等对方问,自报了此行目的。言天子见召,路过东京,前来走访。
    虽然不是公干,而且他又是个武臣,但好在张所宗泽两个文吏都和他或多或少有些交情。因此也不避讳,将东京留守司目前的情况简要说了一下,又提及了前些日子伪韩军来攻一事。并通报了镇江行在关于加强东京留守司军备的情况。现如今,东京留守司正大规模扩充军伍,招募勇壮,广选贤能。
    徐卫心里虽然明知,中原地区军备最为薄弱,而且要充实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够达成的事情。再者女真人和高逆恐怕也不会给你这个机会。但这个话,是绝对不能在此时此地说出来的,遂只听不说。
    待对方言毕,他才道:“哦,对了,徐某来时,途经洛阳。遇到一支兵马,自称京西兵马使,有兄弟二人,唤作翟进翟兴,两位留守可有耳闻?”
    宗泽立马接口道:“这兄弟二人以勇略见称,当初,杜充在任时,对义军持打压态度。不顾我等反对,强行兼并解散,翟家兄弟负气出走。近来,我等数次遣人持书去召,但对方一直有顾虑,未见行动。怎么?他两个可是冲撞了招讨相公?”
    “那倒没有,只是路上遇到,他兄弟二人前来拜我,言明情况,有重归建制之意。但这是东京留守司的事务,本帅不方便插手,就帮忙带个话吧。”徐卫笑道。
    “这有何妨?本司正是用人之际,翟家兄弟都是干将,求之不得。今有徐招讨仲介,想他兄弟两个再无顾忌之心。这事,倒要多谢招讨相公了。”张所拱手道。
    徐卫说声客气,却见一人抢进厅来。定睛一看,认出此人正是韩世忠。
    “卑职韩世忠,见过徐招讨相公。”
    “此行是私晤,并非公干,不必挽泥于礼数。”徐卫笑道。韩世忠在徐卫刚刚从大名府起兵勤王开始,就曾经在相州境内和紫金山浮桥和对方有并肩作战之谊。只是因为徐卫率部转战各地,一路高升,两人才没有了联系。
    如今聚首,自然不免兴奋。韩世忠如今为东京留守司得力干将,很受重用,从张所和宗泽对他的态度就能看出端倪。反倒是另一位留守司大将岳飞不见踪影。
    谈论许久,不觉天色已暗,徐卫遂告辞,并婉拒对方亲自安排食宿的盛情,自去馆驿歇息。时由于伪韩军来犯造成的物资紧张还没有缓解,便是接待这员的馆驿里,伙食条件也相当差强人意。发在徐卫是个带兵的将领,粗茶淡饭早已习惯,也不觉难以下咽。
    吃罢晚饭,天色已暗,奔驰了一天,便是铁打的身板也疲倦了,徐卫灭灯就寝。这一觉睡得舒坦,一直睡第二天天亮才醒。亲兵端来热水供他洗漱,正梳洗时,却听到。
    “相公,早上有人送来一封请帖。”
    在东京作了几年官,故旧不少,听到他来的消息,请去相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徐卫就没怎么在意,梳洗完毕之后,方才拿起来看。这一看才知道,这封请帖正是岳鹏举送来的。请他得空之时,到家中一叙。
    徐卫看罢,将请帖一合,当即吩咐道:“去回个话,就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