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建节在宋代之所以被视为武臣的至高荣耀。除了节度使的待遇非常优厚以外,让武臣们望穿秋心的原因还在于,节度使不是说你有战功就可以当的,资历还得够。说白了,你得把年限熬上去,徐卫踏入仕途不过五六年时间,换作其他人,五六年能混上个七品武职就相当不错了。紫金虎却从八品一直窜到三品大员,速度实在太快。所以,有可能是上头故意压一压。
    “怎么回事?还不建节?”徐原都有些替堂弟抱不平了,低声问道。徐卫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此时,徐绍在上头又公开了关于此番改革的进程。并且在宣抚处置司专门挑出得力官员负责此事,由他亲自挑头,务必在今年之内有个大体的眉目出来。这事陕西南路和西路都容易,但陕西北路因为环庆那个摊子太复杂,恐怕有些难度。
    会议一直进行到中午方才暂时告一段落,徐绍命将帅们先去用饭歇息,下午接着议。各地的将领们平常没什么来往,现在也不会太过亲近。遂各人领着各人的部将外出用餐。馆驿是专供过往官员食宿歇息之地,伙食自然不会差,但众人还是都选择在秦州城里寻酒楼馆子。
    一散会,徐原就跟徐卫打招呼,邀他同去吃午饭。徐卫却婉言拒绝,要是咱们兄弟俩聚餐,那是不是得叫上四哥?四哥都叫了,五哥是不是也得请?你徐家四兄弟在这种微妙的时刻抛头露面相聚,影响不太好吧?
    徐原倒也不坚持,领着徐严等将自去。徐卫正打算出宣抚处置司,背后响起一个声音:“徐招讨留步。”
    回头看去,笑道:“徐参议有何见教?”
    “岂敢岂敢,招讨相公面前,怎当得起见教二字?讨教罢了。”徐良亦笑。
    “别,六哥有事直说。”徐卫给徐成使了个眼色,后者冲徐良一礼,先行一步。
    徐良待他走后,随口问道:“依你看,将帅们对宣抚处置司的改革有何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惟命是从而已。”徐卫回答道。
    “但愿如此吧。”徐良点头道,随即话锋一转“对了,九弟,你是不是劝过大哥?”
    “劝?我能劝大哥什么?”徐卫故作不解地问道。
    徐良盯着他半晌,笑道:“装大哥先前对组建宣抚处置司直属部队一事不太上心,但当天态度就来了个大转弯。我想来想去,除了你,还能有谁?”
    “六哥也太抬举小弟了,大哥是何等人?会听我劝?不过,此前大哥确实跟我见过面,问我是什么态度,我就回答说早已经分了三军守秦凤,到时划归宣抚处置司直属才是。大哥也就没再问旁的了。”徐卫回答道。
    徐良思索片刻,好像也说得过去。徐原见最小的堂弟都交兵了,他自己也觉得再拧着也没什么意思,所以态度转变。倒幸好他派徐成来了一趟,否则,父亲大人为此事正生气呢。
    “哎,都到饭点了,走,你我弟兄去小酌几杯?”徐良热情地邀请。
    徐卫好像没什么兴致,遂道:“也不急在此时,等事情忙完了,自然要跟兄长痛饮一番再走。”
    “那可说定了这顿酒且记着,你若是不喝,休想回长安,哈哈”徐良大笑。语毕,冲徐卫一礼,自行离去。徐卫正三品武职,高他一级,礼数还是要的。
    出宣抚司大门,徐成早领着士兵牵着马在外等候。徐卫跨上马背,朗声道:“走,寻个体面的馆子,好好整一顿”
    士卒皆面露喜色,他们就爱跟大帅外出公干。徐大帅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而且是大帅掏腰包,何乐而不为?
    “九叔,怎么会就升半级?上护军算个甚?节度使早就应该……”徐成看来也有些替叔父抱不平。
    徐卫不等他说完,挥手道:“这是上头的事,要给我也拒绝不了,不给我也强要不来,无所谓。”
    “只怕是将士们不服哇。似熙河王倚,这些年来根本就没动过兵刀,寸功未有,如今却作两镇节度使。叔父领兵镇关中,数度击败金贼,莫说是节度使,作个太尉又怎地?”徐成忿忿不平道。
    “上头不让我建节,总有考虑在,不必发牢骚。”徐卫说话着,队伍已经来到一座宾客如云的酒楼。站在大街上都能看到里头人来人往,呼朋唤友,觥筹交错之声不绝于耳。这里生意如此兴旺,搞不好进去得碰着同僚,反生事端。
    徐卫这么想着,又行一阵,寻了个没那么热闹的馆子进去。那店里的伙计一见他的穿戴,又带着卫兵,心知是军中的武官。忙打算上前殷勤招呼,却不料店主东抢先一步,亲自来迎,陪笑道:“官人里面请,几位?”
    “给我这些弟兄摆两桌,好酒好菜尽管上。你有清静点的地方没?”这些场面,自然不用徐卫开口,徐成已经说道。
    店主东忙不迭地点头道:“巧了,刚好剩一间,楼上请,楼上请伙计,前头带路。”
    徐卫徐成两叔侄在伙计引领上往楼上而去,此时,又一个伙计凑到店主东跟前,疑惑道:“今天是啥日子?怎么这许多军官?是不是女真人快打过来了?”
    店家正为今天来的全是大主顾而高兴,听了这句话,立时感觉触了霉头,啐道:“我呸你能说句好听的吗?小徐经略相公在前头挡着,女真人能打过来?去去去,趁没上菜,上楼递茶水去万不可怠慢了这些个带兵的,搞不给店给你砸了还不知道为啥。”
    另一头,徐卫徐成两个被带到一个颇为干净的雅间。也只能干净来形容,陕西这地方,是对夏前沿,几十年都在打仗,自然没法跟中原和江南相比。墙刷得白,地铺得平,桌椅板凳没缺胳膊少腿,不错了。
    “两位官人,本店的招牌便是川饭,二位想吃用些?”伙计一边抹着桌子,一边问道。
    “你们拿手的菜弄三两个来,九叔,喝点么?”徐成问道。见徐卫点点头,便接道“来壶好酒,浑些的好。”
    “好,二位稍候。”伙计应下,心里琢磨着,这该是个大官吧?从进来就没说过话,这架势,不是大员他也装不象啊。
    正给他二人倒茶时,却听那位大官发话了:“伙计,你们这里的厨子会整抹肉么?”
    “瞧官人说的,敢开川饭店,哪能不会作抹肉?本店的厨子是从成都府过来的。从前是给成都府的知府相公烧菜。”能当伙计的都有一些巧嘴,这厮也真敢吹。
    “行了行了,别吹了,是好是孬,端上来再说。”徐成挥手道。
    伙计走后,徐卫抿了口茶,正色道:“徐成,知道为什么这回带你到秦州来么?”
    “侄儿不知,请叔父示下。”徐成如实答道。
    “你来我麾下有些时日了,汗马功劳什么的,我也不必多说。有你这么个侄儿,我徐九脸上还是光彩的。”徐卫道。
    徐成哪能不知道这两年叔父的提携?而且身在西军战事最频繁的部队中,他着实学了不少东西。因此正色道:“侄儿铭记叔父提携教导。”
    “你爹如今作了陕北招讨使,接手了环庆,正是用人之际。这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九叔的意思,你回陕北招讨司去。”徐卫道。
    徐成脸色一变,让我回去?我这不是干得好好的吗?一念至此,惊问道:“叔父,可是侄儿有什么过错?”
    徐卫摆摆手:“你想多了。你虽然比我还大点,但我总归是长辈,你若是有什么行差踏错之处,我自会直言。”
    徐成默然无语,坦白说,他还真不想回去和父兄共事。在九叔这里多好,倒不是因为官大官小,待遇高低,主要是没那么多烦心的事。用不着和谁勾心斗角,也用不着成天被人训。
    徐卫见他如此模样,抚慰道:“九叔知道你的心事,但天下父母都一样,没有不望子成材的。你如今已非从前那个浪荡子,到陕西招讨司后,好生带生,用心办事,你爹自会另眼看你。这事我已经提前和大哥打了招呼,他很是高兴。”
    徐成一听,知道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了。无奈地点点头:“既如此,侄儿遵命。”
    这两叔侄说了许久,才发觉酒菜怎地还不来?徐成心里不太痛快,遂大步抢出房去,往下喝道:“还作不作生意了?娘的,等你酒菜来,洒家得当晚饭吃了”
    骇得楼下的店主东一个劲儿地赔不是,允诺马上就来。徐成吼完,正待回去,忽听一人唤道:“哎,这不是,这不是徐经略麾下,那,那……”
    徐成扭头看去,只见走廊另一头正过来一人,三十出头,身形威猛,大方黑脸,留一把短须,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正是新任的西路招讨副使,姚平仲。他在徐卫军中呆过几天,见了徐成几面,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姓名。
    徐成却是认得他,立即抱拳行礼道:“姚招讨。”
    “怎地?徐大帅,哦,徐招讨相公也在此处吃饭?”姚平仲过来问道。
    “正是,不想这般巧,姚招讨也在。”徐成笑道。
    恰在此时,俩伙夫端着菜盘飞快地往上走,上得楼来后,往走廊另一头而去。姚平仲适才将徐成的话听了个真切,遂唤道:“哎,你两个,过来过来”
    两伙夫不明就里,见他军官的模样,不敢怠慢,端着菜走了过来。姚平仲看了一眼,挥手道:“这菜先给他们上。”
    伙夫们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大着胆子说道:“这位官人,怕是不合适吧?这菜是……”
    “没啥不合适的,管他娘谁的菜?你先给这屋上就是了谁要是问起来,你就说我说的去罢”姚希晏一挥手,不管两伙夫乐意不乐意。又对徐成道“你且进去,我回去拿酒,好生跟你们徐招讨敬两杯。”语毕,折身返回。
    徐成见那俩伙夫还跟木鸡一般站在那儿,心思若把人家菜抢了,九叔八成要说我不懂事,便道:“行了,该谁的就端去。”
    回到房里,把这事跟叔父一说。徐卫故意多走一截路,为的就是避免跟这些同僚们碰上,没想到还是凑到一块儿了。
    不多时,姚平仲就跨进了门槛。不止他来,还带着三个军官,年纪都在三四十左右。徐卫依稀记得,今天军事会议上,这几个好像都在。
    “哈哈,徐招讨,巧了吧”一进门,姚平仲就大笑道。
    徐卫起身相迎,笑道:“还真是巧,吃饭都能碰着你。”
    “哈哈,来来来,正式给你们引荐。紫金虎徐招讨听过他名号吧?哈哈”
    那跟他前来的几个军官都道:“招讨相公的威名,陕西谁人不知?”
    “徐招讨,这几个都是熙河将官,听说招讨相公在此,执意要过来敬杯酒。你看这咋办?”姚平仲提着酒壶道。
    徐卫一笑:“盛情难却,却之不恭,那就来者不拒了”
    “好痛快哎,你几个愣着作甚?还不快给招讨相公敬酒?咦,菜呢这鸟店”姚平仲一见桌上空空如也,顿时怒了。
    徐卫制止了他,空着肚子喝下了三大杯酒,算是给足了几个将官面子。吃完了敬酒,姚平仲对那三将道:“你们回去好生陪王招讨吃酒,我稍后就来。”
    三名部将走后,姚平仲扯了一阵闲话,无非是说,南路招讨使徐卫是众望所归,舍你其谁。绕了半天,酒没少喝,菜还没上,他就把话题往正路上绕:“对了,徐招讨,兄弟问个事。方便的话,招讨相公给透透口风。”
    

第四百三十九章镇江来人
    第四百三十九章镇江来人
    徐卫小抿了一口,象是在细细的品味着,随后道:“希晏兄且说说看。”
    姚平仲干咳两声,往徐卫旁边挪了挪,小声问道:“此番徐宣抚召你我等帅臣至秦州议事,此前没有透露半点风声。这撤销诸路帅司,乃前所未有之举动。但徐宣抚一声令下,真就给撤了。看得出来,宣抚相公决心一改西军头面。这平仲当然是鼎力支持,无条件服从的。哎,这菜怎么还不上?喝得辣口,想吃口垫垫也不成,这鸟店”
    “这么大的事情,镇江行在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批准,说明官家对徐宣抚的信任。平仲虽不才,但身在陕西,也当尽绵薄之力,务求与徐宣抚保持一致。我听到一些风传,说是宣抚相公要组建宣抚处置司直属部队,不知有这事么?”姚平仲在问道。
    徐卫正端起茶要往嘴边递,听了这话动作为之一滞如此机密之事,在徐宣抚没有公布之前,姚平仲是如何得知的?除了宣抚处置司以外,知道这件事情的,恐怕只有大哥徐原父子和自己,谁透露给他的?
    当下不及细想这个问题,又听姚平仲先前表态,遂回答道:“这事我也听说了,应该差不了。”
    姚平仲哦了一声,稍停片刻,又试探着问道:“这组建直属部队,十有**是要各路交兵,徐招讨肯定是没二话?”
    “这是自然,军令如山,安敢不从?”徐卫笑道。
    姚平仲频频点头:“是是是,自然该遵从。只要徐宣抚一声令下,我们西路该交多少就交多少。嘿嘿,莫怪兄弟多嘴,提前心里有个底,免得到时候应对起来说错话就不好了。”
    徐卫感觉有些奇怪,以他对姚平仲的了解,这人心思不会这么细吧?他向来是志得气满,心直口快之人,怎么也学会了这些弯弯绕?莫不是其父在镇江行在有指示给他?
    又等一阵,菜终于来了。姚平仲又陪着吃了几杯酒,这才告辞离去。他前脚一走,徐成立马就问道:“九叔,他是如何得知的?”
    “他老子在朝中被重新启用了,他知道这一点也就不足为奇。”徐卫随口道。心里却琢磨着,陕西的人事安排还真有些意思。自己和大哥,是三叔的侄子。刘光世姚平仲两个,都有在朝为官的老子,谁的背景都不简单。三叔虽然雄心勃勃,但如今才算迈出了整合西军的第一步。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要真正作到令行禁止,上下同心,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下午的军事会议上,没有其他什么事,只说了一件。正是组建宣抚处置司直属部队徐绍的构想,是要建立一支六万人左右规模的精锐部队,归宣抚处置司直接统率,对内对内都有相当的威慑力。
    这个数字一摊下来,平均每一路要出近两万马步军。徐卫不用说,他的三个军早就在秦凤了。但徐原和王倚两个虽然表示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